参加枪决韩复榘的军统成员郑培雄 韩复榘的诗

我们去采访95岁的郑培雄,等了一小时。老人才从村外慢慢走回来。

蒋介石和韩复榘

一,参加枪决韩复榘上将的军团成员郑培雄

1938年1月24日,军统成员郑培雄参与枪决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行动。

翻开抗战历史的书籍,我们就可以看到枪决韩复榘的原因:

1936年,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韩在德州曾抵抗日本的进攻,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韩部损失较大,德州血战韩部三个师损失过半,加之蒋介石调走韩部所属炮兵,军事上的不利致使韩转变态度,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撤离前夕,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名曰“焦土抗战”,实施坚壁清野。后又与刘湘等人密谋倒蒋投日。

1938年1月11日被蒋介石邀至开封参加北方将领高级军事会议,遭到逮捕。后扣押至汉口,1月24日在“军法会审”后被枪决。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第一个被蒋介石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郑培雄清楚地记得,1937年11月,军统300多人从南京撤出,坐火车到武昌。进入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二层小楼上,这里是军统的大本营办公室。

1937年11月下旬,戴笠来到办公室讲话:“韩复榘不但不凭借黄河天险抵抗日寇;逃跑前还在济南府放一把火再逃跑。所以,蒋委员长要制裁他。”

郑培雄回忆,当年21岁,骑马、射击、格斗,样样精通,生龙活虎。军统命令一下,里里外外紧张了20多天,如临大敌。谁走漏风声,也是自讨绝路。

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下楼梯,没有容他多想,大家举枪射击。韩复榘中弹后,从楼梯上滚下来,当时,毙命。

枪决韩复榘这个历史环节事关重大,笔者发表前,再一次联系当事人证实:

今天,是2012年7月27日,在发表本文之前最后一刻,我委托浙江江山的王俊先生又一次去拜访95岁郑培雄老人,一是请他看本文原件。另外,再一次证实此事。

郑老再一次叙述:在武昌抢决韩复渠事件,当时蒋委员长的行营就在军统局办公室边上,郑老没有参与具体行动,比方,开枪。但事先已得知军统局布置这个行动。执行地点就是军统局的一个平时不怎么用的办公室。在郑老的办公室隔壁。

这张照片,是1938年初,侵华日军鬼子兵闯进山西前后照的。与此同时,军统已经于1938年1月11日诱捕韩复榘,又于24日枪决了遇敌不战而荒落而逃的山东军阀韩复榘。原军统成员郑培雄就参加了该行动。枪决韩复榘的同时,侵华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华北、上海、浙江、江苏南京,徐州会战激战正酣,武汉战役即将爆发。

此时,军阀割据,各行其道,投降派的言论四起,谣言蛊惑泛滥。

此时,戴笠的军统协助蒋介石枪毙一个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定了一片军心。

2012年5月,我从北京到衢州,江山的抗战研究者王俊先生去接我。我们第一站,就去采访1917年生的抗战老兵郑培雄老人。和我们一同去采访的有江慧劲先生。我听不懂江山话,由江慧劲先生担当翻译。

郑培雄老人身体很好,精力充沛,记忆过人,思维清晰,严肃认真。

他没有手机,完全不知道我们要采访他。所以,他出去散步了,以至于老人家走出去一个多小时。当我们站在村口,看见郑培雄老人从遥远的村口向我们慢慢走来时,我心里那个高兴,真是难以形容。我的采访对象如果步履维艰的话,如果躺在床上言语困难的话,我心里的惆怅才是笔墨难以形容。因为,一段中国抗战历史即将埋没。

郑培雄老人是我见到的最为镇定自若的人

95岁的郑培雄祖祖辈辈是浙江江山人,郑培雄的父亲叫郑学岐,活到91岁,也是高寿的人。

郑培雄在衢州上初中,在金华七中读高中。但是,没有读完。原因是戴笠是江山人,所以,军统到江山来招生。郑培雄的父亲和戴笠是亲戚关系,所以,郑培雄到军统去工作。

郑培雄自述,去军统时18岁。才去军统不久就赶上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戴笠亲自到西安去了。

此时此刻,郑培雄口述的重点,是军统正式成立之前,他已经在军统工作了。

军统的简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

抗战开始的1938年8月,该局重组,地点在抗战陪都重庆。第一处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

95岁的郑培雄自述1937年下旬在军统的前身“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当时的总部位置在南京洪公祠旁一栋宅院内。这套建筑,是张学良将军送给戴笠的。这个总部对面,是洪公祠。郑培雄老人说:洪公祠是军统枪毙人的地方。在这个总部里,有军统300多人。当时,军统局的局长叫贺耀祖,他的军衔是上将。但是,实际上管事的是戴笠。

郑培雄没有说在洪公祠里枪毙人的故事。但是,我感到阴气森森的,毛骨悚然。

郑培雄回忆,毛宗亮是戴笠的妻弟。他从浙江江山招三、四人进军统,其中包括郑培雄。军统招江山人的缘由其一,是:浙江江山话难懂,便于保密。其二,亲属套亲属的,死心塌地、无人叛变;亲属连带、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抗战爆发初期,中国相继出现伪政权、投降风。比方:东北的伪满洲国溥仪、内蒙的德王、北平的华北自治政府殷汝耕,和南京的汪精卫。抗战初期,已经有40几位少将以上的军官投降日寇。而此时军统局的暗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震慑作用。

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军团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万5千余。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

95岁的郑培雄完全保持军统军人的角色: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一字。

郑培雄参加军统是在1936年底,那时军统的名称叫:“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地点是南京的洪公祠。任务是杀汉奸。郑培雄回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就是“淞沪抗战”爆发。紧跟着,侵华日军就打到了南京。郑培雄说:从南京撤退是1937年11月。

我问郑培雄:“我听说,南京守军有十几万人,居然让五万日军得逞。”

郑培雄老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当时的情况复杂,不好说国军不抵抗。而且,从上海到南京,国军官兵还牺牲很多人。”他屈指算来:

在1937年12月12日、13日,由于抵抗日军牺牲在南京的国军将领:

萧山令:南京卫戌司令部参谋长,牺牲于南京下关码头。追赠陆军中将

罗策群:第159师副师长,少将,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高致嵩:第88师264旅旅长,牺牲于南京中华门。追赠陆军中将。

朱赤:第88师262旅旅长,少将,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易安华:第87师259旅旅长,少将,牺牲南京莫愁湖。

李兰池:第57军副旅长,少将,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司徒非:第160师参谋长,少将,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姚中英:第157师参谋长,少将,牺牲于南京保卫战。

谢承瑞: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12月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宪兵少将

以上将领尸骸无一从南京城中运出!

1937年813淞沪抗战爆发,侵华日军轰炸上海时的情景。

参加枪决韩复榘的军统成员郑培雄 韩复榘的诗

一,枪决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上将

郑培雄回忆:从南京撤退是1937年11月。当时,是乘坐火车先到武汉,然后,到武昌。每一天,天上都有侵华日军的飞机如影随形地轰炸。情况紧急!火车只好晚上走。我们军统一行人马住在蒋介石行营的旁边。我们的对面,是武昌造币厂。我们的办公室具体地点是: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二层小楼上。这座小楼过去就是军统的大本营。这次,用来执行蒋介石“制裁”的手令。

郑培雄回忆: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之前,中国还是一盘散沙。那时,还是地方割据的状态。地方军阀可以不听从蒋介石的命令而自行其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说是有了国民政府,进入到民国时期。但是,由于常年军阀混战,军阀头子普遍非常在意自己的嫡系部队,视其为保命的本钱。更有甚者,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依旧不愿让自己的嫡系部队遭遇伤亡,消极避战,韩复榘便是一个典型。

每一次大行动前,戴笠都要训话。在“制裁”行动之前,戴笠历数韩复榘罪行。

原韩复榘与蒋介石之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个人矛盾。在韩复榘投蒋后不到几个月,韩发现蒋原来承诺的财政支持几乎是一纸空文,韩就有了反蒋的预谋。韩任山东省主席时,他又一再打击蒋介石在山东的亲信,试图将蒋的势力排出齐鲁大地,西安事变,韩通电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将两人矛盾加深。当日军推进到山东时,韩复榘面对日军的咄咄逼近,为了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保留实力,几乎是不战而退,主动放弃了黄河泰山的天险,几日之内便弃守了原本预计可守数周的黄河防线。

1937年10月,日军第10师团增加坦克10几辆,大炮10多门,步兵二千多人,企图扫荡黄河北岸临邑附近后,由济阳挺进黄河,攻占济南。蒋介石电令韩复榘重兵坚守黄河北岸,以巩固黄河防线,阻击日军南下。韩复榘以黄河北岸地狭,无活动余地为由,拒不执行。

蒋介石见韩复榘如此抗令,于11月6日,8日连电急令韩复榘亲率主力,迅速渡黄河北上,主动出击,打击津浦路当面之日军,策应平汉线宋哲元部作战。韩复榘这次倒是听令了,但是一路上走走停停,裹足观望,不以蒋介石的军令为重。

11月8日,日军主力兵分两路向黄河推进。一路是日军109师团,从盐山出发,到11日为止,接连攻占庆云,乐陵等地。13日,日军进攻济阳,韩复榘率兵一上城头,就被日本兵一阵重炮轰了下去。韩复榘手下卫兵百十来人,骑着摩托车带着韩复榘冲出了济阳城,一路跑回了济南。

与此同时,另一路日军矶谷师团,在战车,火炮的配合下,攻占临邑,向堤李桥进逼。韩复榘看到这种局面,以济阳,临邑均巳失守,无法实施平汉路作战计划为由,下令所属第三集团军全线撒过黄河,其仓皇逃命之急,连第三集团军下第29师60旅还没退过黄河,就下令炸毁了黄河大桥。

郑培雄说:韩复榘的行为是在挑战蒋介石的威信。当时,军阀割据,只要一人胆敢“信马由缰”的话,那么,中国的抗战大局将不可收拾,乱成一团。

郑培雄说,军队私有化,军队党派化成了抗战初期难于指挥的局面。就好像我有一万人的军队,打完了,我就成了光着屁股的乞丐一样。“七姨太、八姨太,两万兵丁敢娶九姨太。”为了打破这个僵局,蒋介石必须打着抗战的旗号枪毙一些地方军官,已达到“令行禁止”的作用。

中国的抗战将领们

郑培雄回忆:抓了韩复榘,蒋介石当时就在会上宣布:

韩复榘罪有应得,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平党愤,不足以平军愤!”

蒋介石还冷冷地说;“还有,你们听着,”蒋介石顺手接过一直站在他身边的副官手上捧着的一张纸,接着念下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香翰屏,第61军军长李服膺临阵畏缩,着即送交“军法执行总监部”法办……。”蒋介石一口气报出了43名将校级高级军官的处罚名单后又说;“今后如再有不奉命令,无故放弃守土,不尽抗日者,法无二例,决不宽怠!”

会议厅里鸦雀无声,几百名在座的高级将领个个觉得自危,蒋介石新年初始就杀气腾腾,不管是杂牌的,正牌的,只要是摊上个“抗战不力者”的名头,无不在处罚之中。

蒋介石的这一新年举措,日后台儿庄的指挥官李宗仁曾评论说;此事确使抗战阵营中精神为之一振。台儿庄战役和武汉大会战中,不少杂牌军,中央军的将领死命抗敌,不能不说与此事有关。

我问郑培雄:“如果说抗战使中国暂时统一了。那么,枪决韩复榘的枪声应该是吹响暂时统一的号角?如果蒋介石‘死不作为’的话,中国历史的进程将是何等局面?”

郑培雄听了微微一笑,不做表态。

我又开始胡扯:“刚刚解放,枪毙天津市领导刘青山、张子善。使中国廉政30年。如果毛泽东‘死不作为’的话,贪官污吏、携款外逃、吃喝嫖赌、世风日下,会急速蔓延。”

郑培雄是秘密军人、秘密警察、军统成员,所以,他至今严守纪律,只说:

“枪毙韩复榘是在我们办公室,他从二楼下来,有人连开数枪,韩复榘中弹后从楼梯滚下来。鲜血横流,当时毙命。我当时虽然没有被安排开枪,就是担当枪手。但是,我目睹了这一历史的一幕。”

我查了《韩复榘传记》,上面的内容节选如下: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省政府召开高级将领机密军事会议,并预先通知说为避免日本飞机扰乱,会议在夜晚举行。韩复榘也被通知到会,到了开会的时候,韩复榘坐车到了河南省政府门口,即看见电灯旁贴着一张写着“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的通知,并有军警宪兵在指挥车辆,把车辆排列到旁边的空地上,韩当时和很多与会的将领,一样下车向里走。到了第二道门口,左旁屋门上贴着“随员接待处”,于是韩带去的三个卫士都被留在接待处。韩复榘同一些参加会议的将领,一路说说笑笑地来了“副官处”,看见贴有一张通知,上面写着:“奉委座谕:今晚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到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副官长保管,给予临时的收据,待会议完毕后凭收据取回。”看到不少将领纷纷将手枪从腰间掏出来交给副官处,韩也不疑有他,就将自己身上带的两支手枪,也掏出来交给副官处,然后跟着大家一齐进入会议厅。

开会时,韩的左边坐着刘峙。蒋介石亲自主持会议,他开口便说:“我们抗日是全国一致的,这个重大的责任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个将领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竟有一个高级将领放弃山东黄河天险的阵地,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大城市,使日寇顺利地进入山东,影响巨大,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有人负担!”

听闻此话,韩复榘竟然毫无愧疚之意,毫不客气地顶上去说:“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是谁负的责任呢?”韩的话还未说完,蒋介石声色俱厉地截住韩的话说道:“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韩正想开口反驳,刘峙就拉着韩地手说:

“向方(韩的号),委座正在冒火的时候,你先到我办公室里休息一下吧!”于是他拉着韩从会议厅边门走了出来。

当山东省主席时候的韩复榘

刘峙握着韩的手走到院内,来到一辆早预备好的小车边,刘峙说:“坐上吧,这是我的车子!”韩哪里知道这个汽车就是逮捕他的工具。他上了车,刘峙却说:“我还要参加会议去。”说时就车门关上了,在这个时候,汽车前坐上有两个人爬到后车箱里来,分左右坐在韩的两旁,并出示预先写好的逮捕令,对韩说道:“你已经被捕了。”韩起先还以为前坐上两个人是刘峙的随从副官,看见了逮捕令,至此才知道这两个人是军统特务,又向外边一看,沿途布满了宪兵岗哨。汽车飞快地开驶到了火车站月台上,由两个特务拉着韩的双手,并肩登上了预先备好的一列升火待发的专车,并有大批荷枪实弹的宪兵、特务等分布在车箱内,直达汉口车站。然后用专车将他押送到武昌,即把韩交“军法执行总监部”管理押在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一座二层楼上。这时已到了一月十二日夜晚。

一直到1月19日,国民党才组织高等军法会审,何应钦任审判长,鹿钟麟、何成任审判长官,贾焕臣任军法官。然而,在审讯中,韩只昂着头微笑,一句也不答复,也不请求宽恕。法官再问,还是一言不发。这个审问,其实就等于宣判,因为在逮捕令上,已注明了韩罪状和革除韩的二级上将及本兼一切军政职务。因此,韩已拿定主意见,一句话也不回答,到了二十四日晚上七时左右,有一个特务走到韩的面前说:

“何审判长请你谈话,跟我就去!”

韩当时还以为真的是何应钦找他谈话,就随着下楼。到楼梯半腰中一看,院子里满布了持枪待放的哨兵,当时便说:“我脚上的鞋小有些挤脚,我回去换双鞋再去。”他边说边回头,就在他回头上楼的脚刚迈了一步,站在楼梯边的特务从背后开枪向韩头上打去,韩一回头,说了一句:“打我……”此时连续的枪已打倒了他。他头部中两弹,身上中五弹,计打七枪而死。

韩复榘被枪决给国民党军的各各军阀敲响了警钟:

为保存嫡系势力,消极避战者必受到应有的惩罚!

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被戴笠手下军统成员枪杀,身中七弹,当场毙命,死时48岁。

韩复榘死后,《中央日报》向全国发布消息,宣布他的十大罪状。这十大罪状是:1.违抗命令,擅自撤退。2.按兵不动,拥兵自保。3.勾结日寇,阴谋独立。4.收缴民枪。5.纵兵殃民。6.派销鸦片。7.破坏司法独立。8.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9.侵吞国防经费。10.扰乱金融。

二,1938年11月13日长沙大火

1937年813上海被侵华日军炮击后的惨景

郑培雄回忆的第二部分又和枪决国军将军有关。他回忆:这次枪决表面上和军统无关,是张治中遵照蒋介石命令干的。其实,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1938年初,我们军统局从武汉向长沙转移。在长沙住了近一年左右。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为实行焦土抗战而纵火烧毁长沙的事件。

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国民党军队一再溃败,便提出焦土抗战的口号。1938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后,继续南下。10月11日攻陷岳阳。10月12日,蒋介石电令湖南省在日军进攻长沙时焚烧市区,实行焦土抗战。

我们军统局住在长沙的“杨家花园”。因为。我们军统局知道长沙要有“焦土政策”,所以,先行秘密撤离。

笔者说明:为了谨慎起见,笔者在发表本文之前,先把原稿让王俊带给郑培雄老人看。

郑培雄老人看过之后,再一次补充到:“在长沙大火事件中,是汪精卫力主焦土抗战,要将所有可能留给鬼子的城市全部化为灰烬,让鬼子得到的只是一块焦土。在军统局撤出长沙的当天,大火已经烧起来了,我们坐铁皮火车离开长沙,因车上人太多,他们是坐在火车地板上,两腿挂在车外,经过一些地方,大火已烧到脚面以上部份。”

以上补充断落时间为:2012-7-27

因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一个月前的秘密电报中,就有此项内容。当时的打算,是侵华日军围困长沙了,在实行“焦土政策”之前,先安排老百姓有计划的撤离,再安排军队有计划的撤退。总之,先重创日军,再给他一座废墟城市。

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这场大火烧了五天五夜,使数千年的长沙古城毁于一旦。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粗略估计约有3000多人丧生。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我去采访郑培雄老人,他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告诉我:

因12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大火发生在夜间,故为“夕”,因此称这次大火为“文夕大火”。我问郑培雄:“是不是长沙大火之前,电报代号也是‘文’吗?”

由于焚城的计划是严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动又是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故当火起时,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梦中。及至从梦中惊醒,还以为是日军打进城来了。正准备夺路逃命,但烈火已经临门,大多数的街巷已被烟火封住.

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们,在拥挤和混乱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30多名余太华金号员工躲进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凄厉的哭喊声,恐怖的嘶叫声,连同建筑物燃烧时的爆炸声,交织成为一个悲惨世界。

无数市民争相逃命,在长沙城的湘江渡口发生严重的事故。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人民流离失所,商业贸易、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等几乎完全被摧毁。但这只是大摧毁的开始。从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寇发动了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国军在前三次会战都获得胜利并重创日军。

在文夕大火中损毁严重的长沙成为了一片废墟。

日军并没有紧接着进攻长沙,只是在大火之后,派飞机到长沙上空拍照,又在广播报纸中大加渲染,说火后长沙“全城如舔”,极尽奚落挖苦之能事。引起了长沙市民的强烈愤慨及对火灾真相的迫切怀疑。

为平息民愤,1938年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依法严惩,并限两天内结案。

开始的处理意见是:酆悌处有期徒刑10年,徐昆、文重孚二人各判7年,但专案组报呈最高当局后,蒋介石的批示为:“渎职殃民,一律枪决,张治中撤职查办。”

所以,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局长文重孚。11月20日,三人在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被枪决。

我问郑培雄,枪决的这三人什么军衔?

郑培雄回答:酆悌是少将。戴笠手下的军统人员早已对他开始进行秘密监视……。原因很简单,酆悌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周恩来是酆悌的老师。

就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当中,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不幸被第一师七团的士兵抓住,关押在闸北宝兴里一座天主教堂(临时团部)里。可是,酆悌悄悄把周恩来放了。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酆悌纵容部下放走周恩来一事,竟被一好友密告戴笠。

戴笠向蒋介石禀报。蒋深感震动,对酆悌的忠诚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得出结论,此人有才有识,但不可再重用。鉴于酆悌知道国民党高层机密太多,蒋介石决定先稳住他,再选择适当时机杀掉,以除隐患……。

郑培雄说,戴笠手下的军统特务早已对他开始进行秘密监视。文夕大火只不过是个借口,蒋介石就下令把他枪决了。

我至今不解:既然“焦土政策”是国策,那么,为什么不事先告诉老百姓呢?

另外,侵华日军距离长沙还有数百公里远呢,为什么慌乱一团?以至大火?

三,起码有三万人在地道中窒息而亡

郑培雄说,在地道内窒息而死的重庆居民起码有三万人

郑培雄回忆,日本飞机来轰炸,地道中挤满老百姓。可是,军统的人宁愿炸死也不进防空洞。日本飞机轰炸四、五个小时。地道中的人出不来,互相拥挤踩踏、全部因缺氧、窒息而亡。

侵华日军的轰炸机装弹起飞一瞬间,日本鬼子们在欢呼。

郑培雄回忆,1938年11月初,我们军统局在“文夕大火”之前,先行撤离长沙。

我们乘坐卡车先到桂林,又转移到贵阳,再从贵阳辗转到达重庆。我们是在途中听到侵华日军还未到长沙,“内乱而火”的。真是可惜之极。

我们到达重庆“枣子岚垭”军统局办公场所。我听不懂“枣子岚垭”,郑培雄老人还亲自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这四个字。

我告诉郑培雄:我1972年在重庆歌乐山,我们铁道兵在那里修建湖北襄樊----重庆的火车站。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重庆有“枣子岚垭”这个地方。

郑培雄笑了,他说:抗战时期的国军军官听见“枣子岚垭”就哆嗦。那时的国军军官如果贪污腐败、临阵畏缩、临阵逃脱的话,“枣子岚垭”就是制约他们的场所。

郑培雄回忆,重庆是丘陵地带,高低起伏。枣子岚垭对门是“罗家巷15号”旁边也是造币厂。我们军统局有一百多人上班,大家都不穿军装。此处,毛人凤是头儿。一处处长是江山人何芝园。无线电处长叫魏大铭,他是电信专家,曾在德国留学。人事处长叫龚仙舫,他最后和戴笠一起摔死在飞机事故中。会计处长叫徐仁济。我负责收发文件。

我很佩服郑培雄老人的记忆。多么远久的事物、人物,他还想的起来。而且,我写错了,他还纠正过来。

郑培雄说:戴笠难得来一次,蒋介石也来过。1939年4月1日,是军统成立纪念日。蒋介石来讲话。蒋介石讲奉化口音,我们是江山人,我们也听不懂。

郑培雄说:民国26年抗战爆发,到民国29年,侵华日军一直在轰炸重庆。

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展开“航空进攻作战”,长达5年半,史称“重庆大轰炸”。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国家战事性质的战略轰炸,第一次依靠空军实施战略和政略轰炸,第一次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与和平居民界线的“无差别轰炸”。

“重庆大轰炸”历时之长、为害之烈、贻祸之深,世所罕见。

1941年6月5日夜,在日机疯狂的轮番轰炸下,重庆大隧道发生近万人窒息大惨案。从十八梯(大隧道)洞中拖出的遇难尸体堆积如山,其中尤以城市平民为多。

郑培雄老人特别提到这次轰炸。他说:

日本飞机常常以军统营地为目标轰炸,显然,有特务指点。

但是,日本飞机不敢俯冲投弹轰炸。原因是,他们得到情报:中国政府军高射炮又从德国进口的。射程是一万公尺?如果俯冲轰炸的话,可能被高射炮击落。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进防空洞躲避。郑培雄向我强调:

“我们隔一条马路就是防空洞,可是,我们军统的人宁愿在外面,也不进防空洞躲避。那次大隧道万人窒息,起码有三万人遇难。我去看了,惨不忍睹。”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期间,日机共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栋,繁华的重庆市区大半化为废墟,财产损失无法计数,仅市区工商界的直接损失就达500万美元以上。

1939年5月3日,36架日机狂炸重庆市中心繁华地区,市区27条主要街道有19条被炸,大火蔓延,至夜不熄;5月4日,日机27架再度空袭重庆,市内发生大火,市民死亡4400余人,受伤3100余人,1200余栋房屋遭毁,连驻渝英、法、德各使领馆也未逃过劫难……

笔者注明:此原稿发表之前,给95岁郑培雄老人看。老人补充说明:

在重庆隧道万人窒息事件中,隧道作为防空洞,隧道口街对面就是一个公园,在鬼子飞机轰炸的那段时间,除了防空洞,公园里也有很多人。事件的当天,郑老就在那个公园里,他说他们部队的人都不愿意进防空洞,一是不与民众争空间,二是觉得里面不自由,很多民众进防空洞就没法挤出来了。当天有三架鬼子飞机飞临上空,但在隧道口附近没有投弹。公园也没有投弹。窒息完全是因为进去的人太多,人挤人造成的。当天晚上传出里面死人了,开始用大卡车往外运尸体。一直到第二天白天。当时传言死了三、四仟人,后来报纸登出死了五仟人。”补充段落时间为:2012-7-27

四,一天一瓶酒活到九十九

郑培雄老人每一天中午半斤酒、晚上半斤酒。

我了解到郑培雄老人别说“内战”了,他甚至连“抗战”都没有打完就回家种田去了。

1943年,有两辆卡车装着炸药,从重庆到浙江去。是浙江的“忠义救国军”需要这批军火。郑培雄向毛人凤请假,说可否搭车回家看看父母。毛人凤说你找戴笠请假吧,不想,戴笠批准了。

郑培雄回到江山拜见父母后,浙赣战役就爆发了。当时,日本人天天来轰炸,回重庆的交通断了。郑培雄没有办法,只好在家等候。

珍珠港事件,军统姜毅英破译日军电报: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美国人不信。

等美国人相信了,他们派要员和戴笠回到江山看望母亲。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情报是军统局得到

郑培雄回忆:我后来听同事说起过,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室军统局得到的。当然是译电科译到的。当戴老板将消息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再转告美国,当时美国方面还不相信。

后来珍珠港事件真的发生了,美国人才相信戴老板的能力,在中美合作所有个美国人叫梅乐斯的,他还同戴老板回江山老家看望老板的母亲并留影合照。

这张照片翻拍自《戴笠故居》纪念馆。摄影者是美国人梅乐斯。

郑培雄回忆:戴笠回家看望母亲时,郑培雄的父亲还去戴笠家喝酒、吃饭。他们两家相隔一小时的走路距离。当时,戴笠并没有催促让郑培雄马上归队的事。这事,就这么放下了。

1949年全国解放。1950年,所有的人必须到乡镇登记。只要不去登记的人,一律按照嫌犯等同;抓进县大狱。郑培雄如实填写了1936年到1943年在军统工作的经历。

1953年,乡里通知办学习班,郑培雄去了就被抓了,押送青海监狱。直到1962年才释放回家。郑培雄回忆:“监狱释放证明交给江山市的公安局了。——你想拍摄?”

我问郑培雄老人:“在里面挨揍了没有……?”

郑培雄所问非所答:“能吃饱,天天劳动改造……。”

郑培雄老人有四子一女,孝顺之极。老大郑大哥对我说:“我是1945年日本投降生的。1953年,父亲被抓走的时候,我8岁,记忆如新。来的人都拿着大枪,是小麻绳捆走的……。我们五个孩子,由于是国民党残渣余孽的孩子,所以,只许上小学,不许念初中、高中……。你问我现在?我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办公室主任,生活还行,还行……。”

郑培雄家门口是一条小溪,一年四季溪水不断流。郑培雄的儿媳妇在这里洗涮。

我能采访亲历抗日战争的军统成员郑培雄老人,我感到特别荣幸。因为,他是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他不在了,“亲历枪决山东军阀韩复榘的军统故事”就少了一个见证者。

说“抗日战争历史”,就少不得提到蒋介石;说蒋介石,就要提到戴笠。说到戴笠,就要说到军统;说到军统,当然少不得提到浙江江山还活着的这16位《最后的军统老兵》。我准备出版的新书就是这个名字,其中的人物当然就有1917年生人的军统老兵郑培雄。

说到戴笠,浙江江山《戴笠故居》纪念馆中有这样的说明: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诽谤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戴笠故居》纪念馆说明:此联是章士钊送的。章士钊是毛泽东主席的座上宾、“文革”年代大陆外交界红人章含之的养父。

外国人评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戴笠,有这样的评论:

“对于40年代在中国的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戴笠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被普遍认为‘不是中国的卡那瑞斯上将,而是亨利希?希姆莱’。戴笠给人的印象是聪明而有想象力,残酷而不择手段。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希姆莱。他几乎是所有美国民主理想的敌人。在蒋的统治下,他企图通过铁腕来帮助蒋介石统一中国。”

我1991年到1997年在日本国学习时,我在日本国家图书馆看过1955年出版的《日本陆军省在华作战记录》中有这样的记载: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投降日军少将以上的名单。”我记得是40多人。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投降日军的地方政府有17个。比方:东北的溥仪、内蒙的德王、华北的殷汝耕,和南京的汪精卫……。”

日本国家图书馆和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一样,遵循“50年以上没有版权的条文限制”可以公开所有历史照片、历史资料,向阅读者开放。但是,我当时没有详细记录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认为,现在这个抗战学术界缺少的图书有:

《侵华战争期间投降日军的中国将军名单》、《伪政权名单》、《图解22次国军大战役》、《抗战胜利16战区受降记》、《轰炸重庆始末·日、美、中,军队电报记录》、《抗战时期被蒋介石枪决的人物》等。这些图书,希望学者们能填补空白。

有人到外国图书馆翻拍,回来出版图书,这本无可厚非。在浙江小商品市场卖手电筒还赚钱呢嘛。但是,从此以学者自居,口出狂言;还说翻拍回来的照片“版权所有”就可耻了。我认为美国史学会应该在美国、中国的法院同时以:“剽窃罪”起诉这样丑恶的人。

95岁原军统老兵郑培雄参与枪决山东军阀韩复榘。我认为,这是郑培雄抗日战争经历的“亮点”之一。是中国仅有的大事件见证人。所以,我联想到还没有出版的图书《抗战时期被蒋介石枪决的人物》一书。

2012-7-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5757.html

更多阅读

参加亲友婚礼服装穿着的技巧 农村参加婚礼穿着

参加亲友婚礼服装穿着的技巧——简介你身边的好朋友、好闺蜜马上要结婚了,参加他们的婚礼是必须的。参加婚礼对服装的穿着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怎样发配才能即不失隆重大方,又显得你稳重时尚,还不能太抢风头。今天小编就针对这个话题为大

白居易的诗,《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放言五首赏析

白居易的诗,《放言五首》其三,全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在有流言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时,也会感到恐惧。而

兰波评论二 兰波的诗

2006年旧文摘录“韩波在首途的时候曾经接受了各方面的影响:嚣俄,哥蒂尔(Gautier),亚伦普(EdgarAllan Poe)甚至彭韦尔(Banville),在他底最初的几首诗中都留下了历历的痕迹。”[1] 梁宗岱接着不无夸张地指出,韩波很快便摆脱了一切技巧上的外来的

郑少秋未参加沈殿霞葬礼的四大原因 郑少秋沈殿霞葬礼

新 浪娱乐讯:香港艺人肥姐沈殿霞的葬礼于温哥华当地时间27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8日凌晨2时左右),在加拿大温哥华科士兰纪念墓园举行。肥姐爱女郑欣宜、五姐姜沈美霞夫妇等亲人;陈淑芬、张彻太太、岳华等生前好友;以及温哥华影艺人协会代

声明:《参加枪决韩复榘的军统成员郑培雄 韩复榘的诗》为网友跟过去说拜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