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实录:开卷是否有益

辩论赛实录:开卷是否有益

正方一辩陈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正方1号辩手。

我方的观点是:开卷有益。

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开卷者古来就有,且受益匪浅。因为开卷既是知识之源,又是古人之鉴,更是修养之法。开卷可使人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开卷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开卷依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许有人说,要有选择的开卷,我并不认同。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光读所谓有用的好书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敢于尝试,乐于接受不同方面的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更全面的完善自己,从而经受得住多方面的挑战,书读得越多,这种辨别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于毒素的抵抗力自然也会增强。

所以究其根本,我们还是要全面的,大量的阅读,如果一味的预防毒素而恐于开卷的话,那我们的辨别能力和抵抗力也会下降,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无处不在,潜在的危险更令人难以察觉,如果在读书之前就限定了书的种类,读书的目的等等,读起来虽说有用,恐怕再多,也仍然会营养不良。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开卷有益。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这本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来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的,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既然坏书有害,那么也一定有它的益处。

其实开卷有益这条成语本身就如同“吃饭有益”一样,我们并不需要可以去强调“只有吃无毒的饭,未馊的饭才有益一样。饭,好好吃,可以营养身体,但暴饮暴食会伤身体,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是常识,无须讲。不过,你偏要吃有毒的饭,馊饭,那你生病、拉稀是活该,不关吃饭有益的事了,对不对?

尽管你可以举出一堆因看书而堕落、疯狂,甚至是行凶犯法的事例,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是看书的人自己本身的心态和思想不正,那属于自身问题,不能把责任归咎于书。难道有人拿刀去砍人杀人,要怪那刀不好吗?

反方一辩陈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反方一号辩手,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开卷是否有益”。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这正是对我方观点“开卷未必有益”一个很好的诠释。

诚然,博览群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拥有高深的学问,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能言善辩,受人尊敬。但我方认为“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多读书无益,而是多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会让人身心受到不良影响。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

其二,看书要有选择性。在这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中,读书也已有了前提,要看你所看的书籍是否健康,你所能接受的程度?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开卷是否有益,主要还是看谁看书,看什么书和年龄这些因素。看书就好比交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会进步;而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会让你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所以,我方希望大家切记,开卷是不一定有好处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本书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

因此,我方坚持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针对对方辩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对方辩友是在狡辩,在这里我还要郑重提醒对方辩友,作为一个全称肯定的命题,您方的观点要得证,就必须说明开一切卷都会有好处。而不是百花丛中的一朵两朵花。

针对对方开卷有益

我方还是不能接受对方的观点。我方提倡的观点是有选择性的读书是因为青少年可塑性强,处在危险年龄阶段,辨别能力差,容易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现在很多对青少年经营性书摊充斥校园周边,宣传的误导,设一些青少年在书刊中模仿犯罪手段,持刀伤人,以至于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案件大量上升。这样你还能说开卷有益吗?

正方二辩陈词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提到坏书好比毒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以毒攻毒的道理,即使是毒药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读书已经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经,但是读书仍是我们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丰富经验、增长知识的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读书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条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才成走完的路。

当今社会就是崇尚知识的年代,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很难捉摸的财富。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运用着知识。而读书就是打开知识这扇门的钥匙,让我们在书中学习知识、吸取知识、提炼知识。我们今天开的辩论会,不就是在检验我们读了多少书么!书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知识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书也是人类精神社会的宝藏!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开卷十分有益!!

对方辩友提出法轮功的书籍是坏书,那么《祸国殃民‘法轮功’》的作者一定也读过这些书籍。如果他没有读过,怎么可能提出法轮功祸国殃民的观点呢?读书和做任何事情一样,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违反社会公德、伦理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那些迷信和邪教的书籍不光是在座的朋友,我想连小学生都知道是不能看的。既然连开卷的前提都没有了,又何谈有益无益呢!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知识呢?如果没有知识又怎样辨别人的是与非、好与坏呢?

我也不赞同对方的观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因为它本性高洁。嗜粪如命的蜣螂,即使把它泡在香水里,它也要逃之夭夭。人,可以看不好的东西而不受它的污染!蒋介石曾经派人送了不少反动的书籍给关押监狱里的方志敏看,方志敏同志认真地看了,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不少批判文字。不好的东西,你只有看它,才可以认识它、剖析它呀!

反方二辩陈词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庄子·列御寇》中的朱泙漫学了一门特殊的杀龙术,其实没有什么地方有龙可杀,他才明白世间无龙,其本领也白学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读书本上的知识是为了学有所用,如果学的东西毫无用处,学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的。

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物质生活条件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读的是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书,不论读了多少,都有可能歪曲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会走火入魔,迷乱心志;而当我们用大量的时间看完一本无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书时,宝贵的时间已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逝,这能说开卷有益吗?

对方辩友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开卷是否有益的问题,而没有去否定哪本书的作者。读书固然重要,但只有从一本书中提炼出有利与我们进步的知识,才是真的有益,试问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哪还有时间去看消遣时间类的书籍呢?

对方辩友提出哲学问题,那么任何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在现实社会中,正是有很多自制能力差、辨别能力低的人的存在,才使“内因”根本不起作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不能见书就读,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正方三辩陈词

对方辩友认为书是“毒”,那么我请问:项羽中的是哪本书的毒而兵败乌江的呢?自古以来只闻美人可以倾国倾城,可谁听过一本书可以倾了国又倾了城呢?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也许有些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像贫穷,饥饿,欺骗,贪婪。所以我们的希望工程给贫困上山区的孩子送去书跟食物,在他们不被饥饿困扰的同时告诉他们:学习改变命运,千万不可以放下书本。我们的法律援助机构定期发放法律法规小册子进社区,让大家知法懂法,不受骗上当,当别人侵害自己利益的时候要拿起法律武器。
对方辩友,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看到山区的孩子因为没有书念祖祖辈辈固守贫困,更不愿意看到因为不懂法而让杀人、抢劫、强奸的悲剧在您的周围上演啊!
所以,“开卷有益”。朋友们打开书吧,书到用时方嫌少,读书学习永远都不会晚,打开书你会发现战胜困难的力量。

对方辩友认为武侠是坏书,那么武侠的作者就是好坏不分的恶人咯?那么我们慈祥可爱有大侠风范的金庸先生可是被请到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的评委席上的,对方辩友是不是会因为有金庸先生的参加而质疑比赛结果呢?

赵括读遍兵书至少还可以在纸上谈出兵来呢!再说高考状元,她的书读的好才可以成为高考状元;她是低能也正因为她没有读懂做人的书啊!这不正好证明了我方的观点吗?

如果说路边的书摊都对青少年都有危险的话,那么我们干脆都不要过马路了,汽车不是更有危险吗?我们都知道哲学有一基本定律,内因起主导作用,对方一再强调坏书导致人误入歧途是不是过分强调了外因的作用呢?

反方三辩陈词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首先让我们看看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你方观点是开卷有益,只要是读书,总会有好处。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虽然对方辩友论证了您方立场,也不代表就驳倒了我方的论题。我方始终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试想,书海浩瀚,无所不包,而人生又有几何?花费毕生精力来读书,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不加选择地开卷,不但会浪费时间,滥用精力,收效也会很少。还有些青少年只沉迷于书海,不愿与人接触,变得性格孤僻。甚至一些大学生只是一味的为了读书而读书,最终成为了现在社会上所说的高分低能群体。一个优秀的学生,可以成为高考状元,可以连续获得一等奖学金,但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上,却是一个“低能儿”。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饱读诗书,却只是个“书呆子”,最终连工作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难以胜任。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很多,这些都证明了我方观点开卷未必有益。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坏书也有它的益处,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封建迷信的书籍和法轮功的书籍看了又何益之有呢?

我必须提醒对方辩友,我方观点开卷未必有益,不是提倡少读书甚至不读书,而是提倡有选择性的读书。我记得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我方认为不加选择的开卷未必有益。

我认为对方辩友完全是在强词夺理,你方观点我很不赞同。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这再一次证明了我方观点:盲目的开卷未必有益!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

首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让我们毫不费力的学会了古人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和操作技巧,如果没有书的正确指引,我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会加大,那何谈安全?如果没有书的正确指引,我们甚至连如何操作都不会,那何谈生产?何谈效益?

第二,反方辩友在辩论过程中可以说是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其才华让人佩服不已,那么,我想问了,这种才华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回答很简单,读书!正是因为对方辩友读书了,这才培养了如此卓越的才华来参加辩论。因此,读书可以使对方辩友学习辩论技巧,掌握辩论素材,让我们的辩论更有水平,更有素质!这难道不正好说明了我方的观点――读书有用?

第三,我有必要重申,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说了:“要提倡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东西,但是不要怕人家接触错误的东西,某些错误的东西的存在是不奇怪的,也是用不着害怕的,这可以使人民更好的学会同它做斗争!”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可以彻悟人生意义;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读书,可以深入科技殿堂。

所以说,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

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有益,从书中学习知识,把读书培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让我们从读书开始,开拓精彩人生!

反方四辩陈词

对方辩友刚刚提到读书不需要有选择地去读,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在您的面前摆放着武侠、凶杀、色情等书籍,您是否不加选择都要看呢?

对方辩友提到要多读书,可是如果不讲求读书的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读书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当代大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就是死读书的很好例证吗?

再如古代将领赵括虽然熟读兵书,可是他只会纸上谈兵,最终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这也恰恰证明了死读书是有害而无益的,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呢?

众所周知,读书固然有很多好处,然而,并非信手拈来皆可读,所谓“开卷有益”,我方的确不敢苟同,我方信奉的是“好读书莫如善读书”。所以我方观点就是“开卷未必有益”,理由有三:

其一,开卷是否有益首先要看开的是什么卷。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书也不例外,有好坏之分。当今书市,林林总总,卷帙浩繁,其间固然有不少精品力作,但也不乏一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精神垃圾、文化糟粕。当你开不健康书籍的卷越多,你中毒的几率就越深!君不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由于整天沉迷于武侠、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书籍而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例不胜枚举吗?难道你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开卷都有益吗?!

其二,开卷是否有益还要取决于开卷者的目的。但凡读书者,都抱有不同的目的,真正会读书的人,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有选择性地去读适合自己的书。可有的人只是一味抱着猎奇、寻求感官刺激的态度去读书,更有甚者读书偏偏是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专挑那些叫人不走正道的书籍去吸收、去效仿,那后果就可想而知。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其三,“开卷有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片面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的,不可随意夸大,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而恰恰相反,“开卷有益”就犯了把事物绝对化的错误,无限夸大了其好的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了其不好的一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卷有益”也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结论,未必妥当。当然“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也并不是让大家不去读书,而是说多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便会对身心造成影响。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日常阅读的一种标准。一部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而一部格调不高或内容不健康的书,就像文化百花园中肆意滋生的稗草和“罂粟”,这些东西不但无益,而且危害甚大。因此,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关键在于看你开什么卷、如何开卷。

最后,用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的一句话同大家共勉,“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愿我们进一步养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使我们的大家园始终充盈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

博主点评:八位选手争来争去,都还是停留在“书有好坏,人无完人”——原地踏步,说车轱辘话。

反方竟然没有论证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正方竟然没有用到“读书好比打预防针”、“书可以使人沉醉,但更可以使人清醒”的道理。

总而言之,我是赞成正方“开卷有益”观点的。纵观辩论过程后,我会判反方获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正方“书读得少”了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6435.html

更多阅读

雷夫演讲实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

雷夫演讲实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61efa0102e353.html时间:2013年3月27日上午地点:武汉洪山礼堂(特别说明:以下文字为李镇西现场同步电脑记录,未经雷夫本人审阅。)你好!哈罗!非常感谢

30个女人的隐私实录:乱抖情私

基本资料30个女人的隐私实录:乱抖情私作者: 鱼顺顺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28装帧:ISAN:内容简介为什么她“新婚一年仍是处”,为什么她“自嘲自己为现代版潘金莲”,又为什么她“还没离婚,却已经做了400天的单亲妈妈”……

神探李昌钰探案实录:辛普森案件之一

神探李昌钰探案实录:辛普森案件(之一)布兰伍血案1994年6月12日深夜,南加州洛杉矶西边,距离电影集“海滩救护队”(Baywatch)拍摄现场圣塔磨尼卡海滩只有五里的布兰伍地区,海风习习,在这个演员、明星随处可见的社区里,大部份的居民都在星期

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反方辩词仅供参考 开卷有益辩论会反方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兴趣,那“开卷有益”就未必有益。 现在的同学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能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进入了书中的“角色

声明:《辩论赛实录:开卷是否有益》为网友流水十年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