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练习

第一节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和作用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操内容之一。

队列是在一定队形下的协调而统一的行动。队形是为协同动作而采取的队伍排列形式。前者以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为基础,并结合体操课的需要适当加以补充;后者是对体操课上经常采用的队列形式及其变化的归纳。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队列要在一定的队形下进行;队形又必须以队列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整齐一致。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队列队形又是课的组织的一部分,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操练可以达到:

一、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三、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

根据“队列条令”规定和体操教学的需要,常用的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有下列内容:

一、队列练习内容

(一)单人动作。包括立正、稍息、原地转法(向左、右、后转,半面向左、右转);行进(齐步、正步、跑步、便步、踏步、移动和步法变换)、立定、行进门转法以及坐下、蹲下和起立等。

(二)班(队)动作。包括集合、解散、看齐、报数以及队列变换、行进间队列变换等等。

二、队形练习

(一)原地队形。有横队、纵队、方队、弧形、梯形、圆形、三角形等。

(二)行进间队形。有横队、纵队、疗队及其队形变化。

一路纵队的行进间练习有:绕场行进、对角城行进、蛇形行进、锯齿形行进、圆形行进、“8”字形行进及螺旋形行进等。

二路纵队的行进间练习有:分队、合队、井队、裂队、交叉行进、错肩行进等。

第三节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

列——左右并列成一排称列(一般是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序排列)。

路——前后排成一行称路(一般是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间隔——相邻两人左右之间的间隙(模队中一般是10厘米,以肘距为准,纵队一般为两步)。

距离——相邻两人前后的间隙(纵队中一般是一步,约是75厘米;横队中约为两步)。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一般队伍的横宽大于纵深)。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船队伍的纵深大于横宽)。

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者。

排尾——位于纵队最后或横队左翼者。

翼——队形的两端或两侧。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基准——被指定作为动作目标的队员(除排头排尾外,作为基准的队员应举手示意)。

伍——二列及二列以上横队中,各列同数的队员组成为一“伍”。若谷列人数相等,各伍人数等于列数,则称满伍;若不等对,最后不足人数的伍称缺伍。

步幅——一步的长度(后脚跟至前脚跟的距离)。

步速——单位时间行进的步数。

口令——在队列操练中,指挥员所发的命令。除一些需改变人作姿势和形态等的口令,例如立正、稍息、坐下、蹲下等等外.一般口令都分预令和动令。

第四节动作要领及教法

一、队列练习

(一)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足跟并拢,足尖外分,两足成60度,挺胸收腹,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进行一对一练习并纠正。

(二)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脚长的距离,体重应大部落于右脚;上作姿势同立正。着时间较长,可自行换脚。

教法:与“立正};交替进行练习。

在体操课中,通常也采用一腿放松自然站立或左右开立,两手后背的姿势。

(三)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和左(右)胸前掌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成立正。转体时应直膝,上体正直,中指贴裤缝。

半面向右(左)转,按右(左)转的要领.转体45“。

向后转,按向右转要领,转体180度。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按口令“向X转——一、二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再完整练习。

(四)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作重前移后,右脚继之。行进中,上作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臂做自然摆动。前摆时,屈肘,前臂自然向里会,手与第五衣扣同高,指根正对衣扣线,距离2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教法:练习以班(队)形式为主,可配合口令“一、二、一”或用进行曲伴奏。

(五)正步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腿直膝,绷脚面踢出约75厘米(脚掌距地约25厘米),然后适当用力下压,全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后,右脚继之,依次轮换。行进中,上体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向前摆臂时,屈肘,前臂略平,手腕位于第三、四衣扣间(约距身体10厘米)。向后须自然摆至极限。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体育队伍常用的正步,唯在摆臂上与之略有差别。一般要求前摆屈肘成90度,与肩平,前臂与身体平行。

教法;先采用分解教志,然后完整练习。①练习踢脚、压脚的分解动作(背手做)和原地摆臂动作;②臂、腿配合的分解动作;③完整动作。初学者可在地上画出相距75厘米的标志线,通过路线练习,以统一步幅。

(六)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握拳提至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上作稍向前倾。听到动令,左腿微屈前提,右脚踏地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后,体重随之前移紧接右腿继之。依次轮换;两臂自然摆动,前摆不露肘,前臂略平,稍向里会,拳不超过积扣线,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教法:多以纵队形式进行练习,并可配合各种队形变化。

(七)踏步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交替起落,起时脚尖自然下垂,高地面约15厘米;落时,前脚掌先富地。上作正直,摆臂按齐步要领。

待听到“前进”口令后。先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教法;整体练习为主,结合行进交替进行。

(八)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走时听到“立定”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立定”口今后,继续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不摆臂),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左脚再踏一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

教法:结合不同的步法分别进行练习。

(九)步法变换

要领: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听到口令,即换新的步法行进。跑步变走步时,听到口令,须继续跑两步,再按新的步法行进。

教法:先练习齐步、正步互换,再练习齐步、跑步、便步互换。

(十)行进间转法

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偏右(左)约45度,随之身体向右(左)转90度,紧接着出右(左)脚按原步法向新的方向行进。

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脚前出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偏右约45”,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转动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外张,上体正直。

教法:先分解,后完整练习齐步各个方向的转法,然后再练习跑步各个方向的转法。

注意:(1)人数不宜过多(横排不超过十人)。

(2)“向左转走”的动令落在左脚。

(十一)班(队)集合

口令“成一列横]认——集合”

要领:口令下达后,基准学生(一般为最高的学生)迅速到指挥者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其余学生按(高矮)顺序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纵队集合时,基准学生迅速跑到指挥着前方适当位置站好,其余学生(高矮)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直。或按核队集合向右转即可。

(十二)解散

口令“懈散”

要领:听到口令后先立正,然后迅速离开原位置。

(十三)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向前——看”

要领:口令下达后,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看右(左)邻学生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前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对正,后看齐。

纵队看齐应下达“向前——看齐”的口令,向中看齐时,基准学生举左手示意,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教法:以班(队)为单位进行操作,开始可在地上画定标志线以助看齐;指挥员站到队伍右端通视全队,整齐后再回到指挥位置。

(十四)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从前到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报数并转头(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报数后,后列最后一名应报缺伍或缺ⅹ名。

(十五)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

要领:口令下达后,单数学生不动,双数学生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并自动看齐。

(十六)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

口令“成一列横队——走”

先取好一臂间隔,听到口令后,后排学生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右脚靠拢左脚,立于前列学生之左,并自动看齐。

(十七)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要领:先一、二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学生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左脚靠拢右脚,并自行对正。

(十八)二路纵队变一路纵队

口令“成一路纵队——走”

要领:先取一臂距离。听到口令后,右路学生左脚向王后方退一步,右脚靠拢左脚,站于左路学生之后,对正。

(十九)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图18)

口令“成三列横队——走”

要领:先一至三报数。听到口令后,二数学生不动;一数左脚向左前出一步,右脚并于左脚,站于二数学生之前;三数右脚向右后迈出一步,左脚并于右脚,站于二数学生之后,并自行对正。

(二十)三列横队变一列横队

口令“成一列横队——走”

要领:先取两臂间隔,听到口令后,第二列不动,一列和三列按一列变三列的相反方向各插入第二列学生两侧,自广看齐。

队列队形练习

一路纵队变三路纵队;三路纵队变一路纵队,仿照横队变法实施。

(二十一)二列横队变三列横队(图19)

口令“成三列横队——走”

要领:先取两步距离。一至三报数后,听到口令,一、三数不动;前排二数向右后退一步,后排二数向左前迈一步,各站于前排一、三数之后,自行对正看齐。

(二十二)三列横队变二列模队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

要领:先取一臂间隔,一、二报数后,听到口令,一、三列不动,二列一数左脚向左前出一步,站于前列一数之左,二数右脚向右后近一步,站于后列一数之左,自行对正看齐。

二路纵队变三路纵队、三路纵队变二路纵队仿照横队变法实施。

(二十三)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要领:听到口令后,排头小步行进,双数学生出右脚已步到单数学生之右侧,迅速调整好距离,照原步法并列行进。

(二十四对于进间二路纵队变一路纵队

口令“成一路纵队——走”

要领:右路排头照直行进,其余学生小步行进,并从前到后依次插入左路各学生之后,成~路后照直行进。

(二十五)行进间一到横队变二列横队

口令“成二列根队——走”

要领:先一、二报数。听到动今后,一数照直行进,二数左脚踏上一步,右脚向右出一步,插入一数之后照直行进。

(二十六)行进间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

口令“成一列横队——走”

要领:先取一臂间隔。听到动令后,前排原地踏两步;后排左脚向左出一步,右脚上前一步插入前排学生之左,照直行进。

(二一十七)行进间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

口令“成x路纵队,向左转——走”或“成x路纵队,左转弯——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按所示路数的前x名学生同时向左转以小步前进。后面学生到达前x名学生转体位置时,自动向左转,并与前x名学生对正前进,依此类推。

四路以内目测,四路以上应先报数。

(二十八)多路纵队变一路纵队(图21)

口令“成一路纵队,向右转——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各路的排头同时向右转大步行进,并自行对正;后面各列依次走到第一列学生转体处,自动向右转走,排头与前一列的排尾相接,成一路纵队。

二、队形练习

(一)原地队形

1.横队。基本队形之一,左右并列平而成,常用于集合整队、听讲、观摩和做操。有一列横队和数列横队之分。

要领;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字排列。多列横队在一列横队的基础上进行报数分队。

2.纵队。基本队形之一,前后重叠而成,常用于整队、集体行进和游戏。有一路纵队和多路纵队之分。

要领: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多路纵队在一路纵队的基础上进行分队。

3.方队。常见队形之一,用于做操、游行和表演。

要领:横队或纵队组成,纵横人数相等。

4.圆形。常用队形之一,适合做行进间练习和游戏。有单圆或复圆。

要领:一路纵队首尾相接成圆。

5.梯形。适合于做操、表演和观摩。

要领:由一列横队一、三、五、……报数,下达“分队——走”口令后,各人按所报的数向前X步走(图22)。

其它尚有三角形、弧形等队形,用于表演和做操。

(二)行进间队形

1.一路纵队:

(1)绕场行进

口令“绕场行进——走”

“绕场跑步——走”

要领:排头带领围绕场地边线呈述时针方向行进,每到一角自动左转弯继续前进。

教法:在场地四角转弯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2)对角钱行进(图24)

口令“对角钱行进——走”

“对角线跑步——走”

要领:听到口令,排头带领主转弯135“按对角行进,到达顶点自动转弯沿边线行进。

教法:在两对角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3)蛇形行进

口令“蛇形行进——走”

“蛇形跑步——走”

要领:由排头带领左后转弯走,到达规定点自动右后转弯走。依此往复行进。

教法:场地中设置标志或由指挥员带队练习。

(4)圆形行进(图26)

口令“圆形行进——走”

“圆形跑步——走”

要领:排头带领沿弧形绕场行进,自动调整步幅,至队伍首尾相接后按弧形行进。

教法:确定圆心后,排头根据队伍长短调整半径;亦可以面向圆心,左右拉手成圆后进行练习。

(5)“8”字形行进

口令“8字形行进——走”

“8字形跑步——走”

要领;排头带领左转弯弧形行进,通过场地中心点自动右转弯弧形行进成圆,至中心点左转弯,两国在场地中心点相切。当队伍相交时,依次穿插通过。

教法;确定场地中心点。先在画有标志线的场地上进行,也可由老师带领行进。

(6)螺旋行进

口令“螺旋行进——走”

“螺旋跑步——走”

要领:由排头带领沿队伍的内线做螺旋形行进,至中心点(不能再前进时)自动右后转弯,沿队伍的外缘反方向行进。

当排头行进至中心点时,亦可下达向后转走(跑)的口令,排尾变排头,反方向行进。

教法:初学者可先手拉手相接进行练习,以免错乱。

2.二路纵队:

(1)分队走,合队走(图29)

口令“分队——走”

“合队——走”

要领:一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分队走的口令,第一名学生主转弯,第二名学生右转弯,后面学生依此跟进,成二路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至将相遇,听到合队走的口令时,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井依次插入左路学生之后,成~路纵队行进。

(2)并队走,裂队走(图30)

口令“并队——走”

“裂队——走”

要领:两路学生将相遇时,听到井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成二路纵队并列前进;二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裂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主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各自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

教法:将分队、合队、并队、裂队分别教授,然后综合操作,可一次完成。顺序是一路纵队由分队——并队——裂队——合队;二路纵队由裂队——合队——分队——并队。

(3)交叉行进(图31)

口令“交叉行进——走”

要领;沿左右边线行进的两路听到口令后,左路学生左转弯135度,右路学生右转弯135度,各自治对角行线行进,至中心点相交时,左先、右后,依次穿插通过。

教法:交叉前先拉开一倍距离,指挥员站在场地中心点附近视察,防止碰撞。

(4)错肩行进

口令“错肩行进——走”

“错肩跑步——走”

要领:左右两路队伍快相遇时,听到口令,左右两路各自靠左行进(相隔一步)错右肩继续绕场行进。

教法:讲解后直接操作,可与其它队形综合进行练习。

第五节队列队形练习时的善本要求

一、对练习者的要求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执行命令。

(二)精神振奋,严肃认真,行动迅速。

(三)出入队伍要报告,不准自由行动。

二、对指挥员的要求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确练习的意义;积极、自觉地参加练习。

(二)仪表庄重,言行严肃,以身作则。

(三)指挥位置得当。原地队形练习时的指挥位置应在队伍中央前方,以便观察全貌;行进间练习一般站在既能通观全局又不妨碍队伍行进的位置。指挥员的位置应相对固定,确需变动时应迅速。

(四)口令应清楚、准确、洪亮、节奏明显,以全体人员能听清为前提。预令应略有拖音(拖音长短与队伍的大小成正比);动令要短促有力、略往上拔。较长的口令中间应有短暂的停顿(微歇)如“成一路纵队、左转弯、齐步——走!”

(五)正确运用教法。一般采用边讲解达示范的方法。讲解爱简练,示范动作要准确,一般先完整示范,后分解示范。操练时一般先做分解练习,后做完整练习,并以整体操练为主。有的练习要注意更换位置进行。

队列练习比较单一,应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6875.html

更多阅读

pc肌肉的练习方法

pc肌肉的练习方法——简介PC肌是人体阴部的一组肌肉,由小腹的耻骨部位向后到达肛门上方的尾骨,所以称为耻尾肌。它能托起盆腔内脏,保持阴部的软组织张力。 pc肌肉的练习方法——方法/步骤pc肌肉的练习方法 1、排尿锻炼法。患者坐在便

小学奥数专题讲解之方阵问题与练习

小学奥数专题讲解之方阵问题与练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685e90102vw3z.html方阵其实是一种队形,一个团队排队,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若行数与列数都相等,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队形就叫做方阵。将一些物体按照这样

声明:《队列队形练习》为网友半玩心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