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和白箱 黑箱测试

黑箱和白箱

张小平

黑箱和白箱 黑箱测试

“我不管过程如何,我要的是结果!”老板们都这么对下属咆哮,这就是黑箱法。你累、你苦、你的内部过程如何都只有你自己知道,对于外界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外界来说,只有你的输入和输出才是有意义的。

黑箱法类似于功能主义、工具主义等,其源头是反本质的经验主义,从理论上说,人们都会认为白箱法更可靠,只有白箱才是真正可控的,但实际上黑箱法更实用,因为面对复杂问题时要考虑所有内部过程的话,没人能处理呈不知道什么函数上升的海量信息。

从理论上说,黑箱只能是白箱的近似,人们心里都知道,内部过程和被了解的外部功能不可能是等价的,我们忽略内部过程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没这个能力,生命随时都要对周边事物进行价值评估,但是通常只能以黑箱法评估,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再上升到形而上学,当我们确信一个事物的输入和输出都已经完全了解,那么可以认为它的内部本质也已经完全了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本质都是错觉,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白箱内部内容的差异一定会导致黑箱外部功能的差异(不影响外部功能的内部差异应该是可以无损化简的伪差异),当然我们也知道,完全的功能测试是“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在大概率管用的原则下凑和着用就行了,形而上学问题的扯不清楚和不得不扯在此可见一斑。

因为黑箱和白箱各有好处,所以现实中多数是用的“灰箱法”,兼带有黑箱和白箱意义的“灰箱法”可能因为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兼顾而被采用,有时偏白,有时偏黑,完全的白和黑可能是没有的吧。没有哪个老板会真的不去了解下属的具体工作方法。

对于人来说,自己的心灵是一个白箱,他人的心灵是一个黑箱,自己认真做的工作近似于白箱,而他人的工作则更近似于黑箱。所以人要经常切换角度才有利于形成对世界更丰富的理解,俗话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都是这个意思,虽然事实上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定性地知道这个原理。

人真的很了解自己的心灵吗?其实也不是,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显意识,而更深的潜意识、家族潜意识、物种潜意识等人都了解得很少,或许可以说,人对自己心灵的无知和对世界的无知一样多。

(黑箱和白箱——来自于软件测试理论,对一个程序只从外部功能进行测试而不管内部逻辑如何实现的测试方法叫黑箱法,反之,对源程序的内部实现逻辑进行分析的测试方法就叫白箱法了,兼顾两者的就叫灰箱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7324.html

更多阅读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区别 黑盒测试的方法

单元测试的测试数据可以用两个基本的方法系统地构建。第一个是黑盒测试,这个技术也称为规格说明测试,行为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功能测试以及输入/输出驱动测试。在这个方法中,不考虑代码本身,在拟制测试用例中使用的仅有的信息是规格说明文

声明:《黑箱和白箱 黑箱测试》为网友天真丿微笑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