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范》翻译下 帝范 pdf

帝范卷三 诫盈第七

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呈现丰盈之象,此时应当谨慎守中,不可过极.否则,必致倾覆.万事万物,一旦盈满,无有不变者.所以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易·丰卦》“彖辞”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此圣人当丰盛之时,忧惧之辞也.盖日中者,昃所倚;月盈者,食所伏.必然之理.人君居至高至极之位,乃丰盛之象,固当忧惧守中,不至过极则可.不然,必有倾危之机发矣.所以,晋武帝不知忧惧,则有身后之乱;唐元宗不知忧惧,则有末年之变.知忧其惟尧舜之敬戒,禹汤之罪己,文王之无逸乎?事事物物,才到盈处,无有不变者,非圣君贤人,孰能持盈哉?或问扬子持满,曰:扼欹.扼者,抑也,犹抑损之也.言持满者,当自损抑,以正其欹.不然,则覆矣.欹,欹器也.昔孔子入鲁桓公庙,见有欹器焉.曰:宥坐之器也.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使弟子著水以验之,信然.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故太宗达此理而告诫之耳.盈,满也.欲抑满得中实难,但满而不溢,斯可矣.扼,于革反.

【原文】夫君者,俭以养性,[《左传》曰:俭,德之共也.《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俭约也.天理在人曰性,圣人云天命之谓性.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养,涵也.俭欲知足,可以养性矣.苟不俭欲而知足,是伤于性也.《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故人君当以俭德涵养其性,不至于奢侈]静以修身.[《文子》曰: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静,无为也.修,正也.人君宜静而无为,以修正其身耳]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书》曰:用静,吉;用作,凶.既俭欲而不贪,则不劳也.既静志而无为,则不扰也.以秦皇汉武于无事之时,而欲穷兵黩武,残民敝众,乱扰天下,是不俭欲、不静志也]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孟子》曰: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谓既不能俭以养性,静以修身,则生奢侈之心矣.奢侈之心既生,则耗用不节;耗用不节,必重敛于民.故人劳下扰,而怨起政乖也]

【译述】作国君的,应该以俭约质朴之道涵养自己的品性,应该用淡泊静远之方修炼自己的德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俭约可以使人民不至于困顿疲惫,静远可以使百姓不至于进退失据.秦始皇、汉武帝无事生非,穷兵黩武,劳师袭远,因而给国家和庶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教训之烈,正在于野心恶性膨胀从而破坏了俭约和静远的原则啊!人们困顿疲惫时,随之就要发出怨恨之声,小民不断被骚扰从而出现鸡犬不宁的情形,也正说明了政治的乖戾昏聩.

【原文】人主好奇技淫声、[《秦誓》曰: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论语》曰:郑声淫,非雅乐也]鸷鸟猛兽,[《广雅》曰:鸷,执也,取其能服执众鸟.鸷鸟者,鹰鹯鵰鹗之属.猛兽者,貔虎熊罴之类.鸷,音至]游幸无度,[《毛诗序》曰:游荡无度.《孟子》曰: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故盘游行幸,不可无度则也]田猎不时.[《礼·王制篇》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疱.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又曰: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天,不覆巢.斯谓田猎不可废,亦不可过.唯不可废,故无事则必田.无事而不田,是不知事神接人之道,斯为不敬也.唯不可过,故其田猎必以时.田猎不以时,是谓禽荒而残暴天物,妨夺民时也]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韩非子》曰:徭役少,则民安;徭役多,则民苦.前汉《食货志》曰: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徭役,工作征戍也.若游幸田猎,无度不时,则徭役频烦,人力疲竭,而农桑荒废焉]

【译述】皇帝如果喜好邪门歪道,靡靡之音,玩鸟斗兽,声色狗马,就会逐步把军国大事置之脑后,从而干出违反礼度、伤害民生的种种坏事.这些恶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陷入穷奢极欲的泥淖.皇帝一旦达到玩物逞欲的境地,就必然会乱兴徭役,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百姓如果被迫倾尽全力去满足皇帝的欲求,就必然会荒废生产,延误农时.

【原文】人主好高台深池,[《秦誓》曰:唯宫室、台榭、陂池、侈服]雕琢刻镂,[《荀子》曰: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又非有先生论曰:阴奉雕琢刻镂之好,以纳其心,务快耳目之欲,治木治玉石之类也]珠玉珍玩,[《西京赋》:攒珍宝之玩好.又《晋安帝纪》曰:桓元尤爱珍宝,常玩弄珠玉不离于手.夫古之明君圣主,抵璧于山,沉珠于海,唯道德是贵,何尝以珠玉为珍玩哉]黼黻絺绤.[《书·益稷篇》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藻火粉米,黼黻絺绣.注:黼,如斧形,刃白而身黑.黻,谓两弓字相背,青黑,线绣.絺,展几反,谓刺以为绣也.又葛之精者曰絺.然则绤当作绣字,不然,绤是葛之粗者,非奢侈之物,人主何好焉]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禹贡》曰:厥赋惟上上错.注:赋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此为赋税也.《周礼》大宰八则,五曰赋贡.注:赋,口率出泉也.贡,功也.九职之功所税也,此为赋贡也.《汉书·刑法志》曰:畿方千里,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是也.敛,聚也.《书》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蓄,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唯贤,则迩人安.此亦戒后之人君,不可以声色乱百度,不可玩人玩物以丧德志,不可以游观徒费时日,不可以为无益害有益,不可以无用妨有用.唯当远利亲贤,以安远近.若如此,则荒虐暴陵,疲民力、失人才,患生何疑?患既生于下,其在上者,得安乎?隋之炀帝其是哉!为人君者,可不三省焉!]

【译述】皇帝如果追求高屋广厦,珠玉珍玩,奇木异石,衮衮华服,就会渐渐把道德修养的根本弃之一旁,进而做出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的种种丑事.这些歪术如果不加校正,就会滑入乱性败德的池沼.皇帝一旦达到玩人极情的地步,就必然会加重赋敛,强化对人民的压榨.有识之士如果遗弃而不被重用,那么饥饿和寒冷的灾祸就难以避免了.

【原文】乱世之君,极其骄奢,[邓析子曰:畏俭则福生,骄奢则祸起.又聱隅子曰:居显不以为骄,骄奢可乎]恣其嗜欲.[嗜,好也.欲,贪也]土木衣缇绣,[缇者,丹黄色帛.绣,谓刺绣五色成文.《宦者传论》曰: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又东方朔曰:土木衣绮绣,狗马被缋罽.《佞幸传》云:董贤起大第阙下,土木之功,穷极伎巧.柱槛衣以缇锦,土墙木屋也.言皆被缇绣之文采.缇,音提.恣,肆也]而人裋褐不全;[裋褐,仆竖之衣也.《战国策》墨子谓楚王曰:“弃其锦绣之衣,而窃人之裋褐.”言土木复衣其采绣,而人裋褐却不得完全.此即以无用而妨有用也]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孟子》曰: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此之谓乎?又《战国策》: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衣缘.”此即以无益而害有益也.豢,音患,养也.以谷食犬豕曰豢]故人神怨愤,[明则有人怨恨,幽则有神愤怒.亢仓子曰:人怨者,非不接人也;神怒者,非不事神也.巧佞甚,人愈怨;淫祀甚,神益怒.谓非其道也如此]上下乖离,[《荀子》曰: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又扬子曰:惠以施下,忠以卫上,今君之泽不能及于下,民之情不得达于上,上下乖戾离隔矣]佚乐未终,倾危已至.[《孝经》疏曰: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已,所以速亡.此言富贵生骄侈,骄侈恣嗜欲.若不知戒,则佚乐未终,而倾危已至,此必然之理也.《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若能如此,可无患矣.佚,与逸同.乐,音洛]此骄奢之忌也.[此乃不能预诫其盈,以贪慕其骄侈,至于危乱,可不畏哉?忌,畏也.《少仪》有曰:国家靡敝,则车不雕玑,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履,马不常秣.今既不循此道,而极其骄奢者,倾之必矣.此太宗所以深戒之也]

【译述】身处乱世的昏君,没有一个不是骄横奢侈的.他们放纵自己的嗜好和欲望,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一方面是连土墙木梁都披上了华彩的丝绸,另一方面是老百姓连粗布衣裳也穿不起;一方面是狗马的精美食物富余得吃不了,另一方面是黎民连酒糟稗糠都吃不饱.于是乎搞得天怒人恨,民怨沸腾,上诈其下,下欺其上,民情真伪难辨,世风日趋恶化.寻欢作乐的好日子还没走到尽头,倾覆危亡的命运就等在那里了.正所谓地位尊贵之后不去与骄横约定,骄横也会自己到来;财物富裕之后不去与奢侈约定,奢侈也会自己到来一样.因此,一定要以骄奢二字引以为鉴啊!

诫盈释评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这两句箴言看作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策之词,大概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只有忧患之君,才能常存谦虚之心,从而不至因为骄傲自满而败国亡身.中国封建时代的帝王,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创业之主,二为守成之君.一般来说,创业之主,多能谦虚谨慎,持盈保泰.原因有三,一是身历坎坷,备尝艰辛,因而更懂得天下来之不易.二是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必须屈己虚人,礼贤下士,于是培养了谦恭之态,敬贤之心.三是讨暴诛虐之时,前代昏君狂妄失政的教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守成之君则不然,他们常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没经历金戈铁马、鼓角钲鸣的锤炼,又缺乏对国计民生、世态人心的了解,常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从父祖手中承袭了江山社稷.正因如此,这类人往往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以及随优越感和自豪感滋生而出的高人一等傲视万物的虚无感.虚无在身,则骄傲必至.故尔,守成之君亡身丧国的悲剧之所以不断重演,其根本原因盖出于自满自大.且看隋炀帝的《春喜游歌》二首: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步缓知无力,脸晃动余娇.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不难推想,一个整天沉醉于春花秋月,耽迷于醇酒美人,满足于征歌逐舞的“花鸟使者”,怎么可能虚以接物,诚心待人呢?甚至在他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死到临头之时,还荒谬可笑,顾盼自雄地揽镜自照说:好头颅,谁来砍我?一个失去了自知之明,连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都不清楚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好下场呢?瓦岗军的讨伐檄文,宣告了隋炀帝君王美梦的破产: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反隋起义而位登大宝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自己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而且常以隋亡的教训引以为鉴,警策自己和告诫皇子:殷鉴不远,戒骄戒躁!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太宗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做了皇帝就尊贵无比,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我却认为正应该自己保持谦逊恭谨,经常存有畏惧之心.过去舜帝告诫禹说:'你如果不自以为贤能,天下就不会有谁同你争贤能;你假若不居功自傲,天下就不会有谁同你争功劳.’而且《周易》也说:'有道的君子必定都厌恶骄傲自满追求谦逊恭谨.’大凡皇帝如果自认为尊贵无比,不保持谦逊恭谨,在自己做了错事时,有谁肯犯颜直谏呢?因此,我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必定是在上害怕皇天,在下畏惧群臣.皇天高高在上,能俯察人间的善恶,怎么能不害怕呢?下边有那么多公卿大臣士人,他们都抬头向上注视着自己,又怎么能不畏惧呢?正因如此,我才常保持谦逊恭谨、小心畏惧,这还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上天的旨意和百姓的心愿呢.”魏征说:“古人说:'做任何事都有开头,但坚持至最后的却并不多见.’希望您能坚守谦恭、畏惧原则,一天比一天谨慎,那么国家就能永远巩固,不至被倾覆了.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其实就是因为采用了这一法则.”

贞观五年,唐太宗就防止自满这一问题,又发表了形象而深刻的议论.他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这一番金石之声,虽是说给他当时的大臣们的,但后来的人难道不也可以拿来作为座右铭吗?因此,太宗在《帝范》中特设“诫盈”一章,其教导太子高宗的一片苦心,真是灼然可见!有什么样的君王,就会有什么样的大臣.太宗的贤臣张蕴古的《大宝箴》:“今来古往,俯察仰观,惟辟作福,为君实难.宅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有,具僚和其所唱.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故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跸.四时调其惨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为之度,而声为之律.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惟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内荒伐人性,外荒荡人心;难得之物侈,亡国之声淫.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闻之夏后,据馈频起;亦有魏帝,牵裾不止.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巍巍荡荡,推汉高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用周文小心.《诗》云:’不识不知.’《书》曰:’无偏无党.’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众弃而后加刑,众悦而后命赏.弱其强而治其乱,伸其屈而直其枉.故曰:如衡如石,不定物以数,物之悬者,轻重自见;如水如镜,不示物以形,物之鉴者,妍蚩自露.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汶汶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目而视于未形,虽黈纩塞耳而听于无声.纵心乎湛然之域,游神于至道之精.扣之者,应洪纤而效响;酌之者,随浅深而皆盈.故曰:天之清,地之宁,王之贞.四时不言而代序,万物无为而受成.岂知帝有其力,而天下和平.吾王拨乱,戡以智力;人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未保其终.爰述金镜,穷神尽性.使人以心,应言以行.包括理体,抑扬辞令.天下为公,一人有庆.开罗起祝,援琴命诗.一日二日,念兹在兹.惟人所召,自天祐之.争臣司直,敢告前疑.”因此他主张,君王应“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他并且强调说,皇帝只有“归罪于己,推恩于民”,才可以保天下,得民心.与此同时,被太宗敬作“人镜”的魏征也说:“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魏征这段话的微言大义,不同样是在告诫人们,要想做到居安不忘危,处治不忘乱,就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务必具有谦虚之德,谨慎之行.然而,时过境迁.到了后期,唐太宗随着自己声威的树立和政权的稳固,先前他与大臣们苦苦讨论并用以约束自己和训示皇子们的那些治国良策,便一古脑儿地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他变得骄傲了,变得奢侈了,开始批自己的耳光,把自己一再倡导的勤政慎独的思想丢开不顾,不是防微杜渐,而是纵情肆志;不再轻徭薄赋,而是重敛于民.早期和中期的德政仁心已荡然无存,此时只剩下狂傲骄横,不可一世.他甚至毫不掩饰地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作辨护: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有了这种荒谬的理论作指导,太宗仿佛彻底变了一个人.他本来三令五申要善始慎终,这时却一意孤行,认为百姓一旦生活安定,就会惹事生非.他更错误地认为,人民只有像牛马一样被套在车辕上,才个个会变成听话的顺民.为此,他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贞观二十一年下令修造翠微宫和玉华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仅如此,他还一改往昔纳谏的风范,拒绝接受大臣们的苦谏,好大喜功地发动了对高丽的侵略战争.兵尘既起,损兵折将.一方面是对内搜刮,一方面是对外征伐,既浪费民资,又消耗国力,结果搞得民怨沸腾,甚至因此还在四川一带引发了武装反抗.为什么一生谦逊恭谨的一代英主,到生命的末年反而变得如此让人不可思议呢?其中虽然可寻找许多原因,但从本质上说,不仍然是封建体制的流弊所致吗?想想吧,一个人尽管再聪明再谨慎,一当大权在握,且在位日久,又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约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要是不变质才怪呢!这也是封建政治的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唐太宗的这一转变,确实是徇名丧实,有亏圣德.与其说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整个封建制度使然.在终身制家天下的封建樊篱中,又有谁能逃脱善始而不能善终的老路呢?唐太宗是这样,唐玄宗是这样,唐灭之后的五代后晋同样也是这样.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想当初庄宗李存勖在接受父亲遗命后,是多么意气奋发啊!可是当他趁一时之气灭掉了仇敌燕国和梁国之后,却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以为从此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于是纵情声色,宠用伶人,结果在猝不及防之中死于部下的流矢之下.一壮一衰的强烈对比,不再一次地重演了一场历史的老剧吗?所以,欧阳修在写到这段历史时,便禁不住引用《尚书》的话大发感慨:“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的前代同乡曾国藩,也反复拿这样的道理教育自己的族人和子弟,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曾国藩家书》,满纸只写着两个字,曰:诫盈.透过该书,我们固然能揣摸到曾氏的韬晦之术,但我们更可以一语道破曾氏的人生策略,其答案仍然是持盈保泰!其道理仍然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崇俭第八

纵观古代帝王,凡创业之君,莫不以俭约而兴;败国丧身之主,莫不以奢侈而亡.故古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夫俭者,去奢从约之谓,丰国富民之本也.考诸今古,创业垂统之君,莫不以俭约而兴;败国丧身之主,莫不以奢侈而亡.其兴亡成败,载诸简册,昭昭然可为鉴矣.故太宗以俭居戒盈之先,岂无意哉?虽然,俭固近于吝矣.俭不中礼,是为吝也.虽有周公才美,骄吝犹不足观,况其他乎?此所以《蜉蝣》刺其好奢,《蟋蟀》刺不中礼也.然则其何以行之哉?曰语不云乎?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此是明王之威德,至圣之格言.依而行之,吾无间然矣.

【原文】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史记》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又《诗》之《葛覃》谓:后妃之本,躬俭节用,化天下以妇道.后妃犹能以节俭化天下,而况其圣世之君乎?节者,不伤财、不害民之谓也]富贵广大,守之以约;[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夫富有四海,贵为天子,此乃富贵广大之极矣.若不守之以约,未有不失之者也.《文子》曰:富贵广大,守之以狭.亦从约义]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中庸》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以是知古之圣王,冕旒而前,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聪.明所不见,聪所不闻,非自壅遏也.防闲其淫声谗语、好色奇玩,以乱其耳目也.《老子》曰:君子以盛德,容貌若愚.亦此意也.又《文子》曰:聪明广智,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魏太子击谓田子方曰:“贫贱者,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吾未见以国待亡者也.贫贱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贫贱者骄人,富贵者安敢骄人?”按:《说苑》贫贱作“贫穷”,安往而不得下有“贫穷乎”三字]不以德厚而矜物.[《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矜,伐也.《老子》曰:盛德若不足.古昔圣贤,进德修业以务滋崇,岂敢矜物乎]

【译述】身处太平盛世的明君,心中应常存节俭的美德,只有这样,才不会伤财害民,坏政败国,尤其是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之后,就更应时时事事以节俭为准绳来警戒自己,否则,国运就要衰微,社稷也必定倾覆.古代的圣王,虽智慧高超,才能卓越,但都大智若愚,以拙藏巧.不敢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也不会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功傲物,不可一世.

【原文】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墨子》曰:尧舜德行,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师古曰:屋盖曰茅茨,茨以覆居也.采亦作棌,柞木也]舟车不饰,[《白氏六帖》曰:门闾舟车不饰,俭也]衣服无文,[东方朔曰:衣缊无文.《语》曰:恶衣服.又《礼》曰:节丑其衣服.皆言不用文绣也]土阶不崇,[《墨子》曰:尧舜堂高三尺,土阶三等,故不高也.阶,陛也]大羹不和.[《礼器》曰:有以素为贵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疏云:大羹,肉汁也.不和,无盐梅也.太古初变腥,但煮肉而饮其汁,未知调和.后人祭必重古,故但盛肉汁,谓之大羹不和.以上六事,皆言上古明王崇俭也,如此]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言圣人如此质素,非是憎嫌荣华,鄙恶甘美也.乃欲居以淡薄,施以节俭,以身为天下先.然后其教不严而治,不令而行也]故风淳俗朴,[《说文》曰:上以化下曰风,下以习上曰俗.淳,厚也.朴,实也]比屋可封.[《史记》曰:尧舜之民,比屋可封.此云,圣世之君,躬行节俭以化民,下观而化,相习崇俭.故家给人足,礼义生矣.然后尊卑之序得,骨肉之恩亲,争讼之原息.如此,则家稷契而人皋陶,故辟止刑错,比屋可封也.比屋者,《周礼·地官》曰:五家为比,有九比之数,小司徒掌之.六卿大夫于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比,联比而居也.比,毗至反]斯二者,荣辱之端.[二者,谓奢俭也]

【译述】那些明君圣主们,常常用茅草盖了房子,都不去修剪得漂亮一些;用柞木立了柱子,都不去砍削得光滑一些,甚至坐的车船也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而且连吃饭都只图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憎嫌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用淡薄节俭的风尚为天下百姓作榜样.于是,风俗纯正厚朴,邻人和睦相处.因此,骄奢还是节俭,是荣辱的开端啊!

【原文】奢俭由人,安危在己.[奢侈则危,节俭则安.犹声响形影,未尝相远也.行其俭,其身必安;行其奢,其身必危,故云由人在己]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刘子曰:将收情欲,先敛五关.五关者,情欲之路,嗜好之府也.目爱彩色,命曰伐性之斤;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口贪滋味,命曰腐肠之药;鼻悦芬馨,命曰熏喉之烟;身安辇驷,命曰召蹶之机.此五者,所以养生,亦所以伤生.言当收敛而闭之,庶得寿命.嘉,言远而不损耳]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刘子曰:身之有欲,犹树之有蝎.树抱蝎则还自凿,身抱欲则反自害.故蝎盛则木折,欲炽则身亡,故云凶源.蝎,食木虫,犹蠹也]是以丹桂抱蠹,终摧荣耀之芳;[《拾遗记》曰:岱舆,一名浮折.北有玉梁千丈,驾元流之上,峰傍有丹桂.唐《艺文类聚》曰:桂蠹不知所淹留兮.又,《汉书》南越尉佗贡桂蠹一器.蠹,食木之虫也.按:《拾遗记》无一名浮折四宇,注误]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蔡邕《释诲》曰:惧烟炎之毁熸,何光芒之敢扬哉?烟,炎火之微细者.言常惧微细,以致毁灭.杜预注《左传》曰: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烟,音子廉反.炎,音焰.言桂蠹虽小,终损荣芳;火烟虽微,必滞光焰.郁,幽也,滞也.又郁遏、郁悒、郁结、郁郁,皆言不得伸之意也]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言志之出骄,犹桂之抱蠹;心之生欲,犹火之含烟.若不防微杜渐,节遏其骄欲,必至于志倾身丧也]故桀[夏王号,谥法曰:贼人多杀曰桀]纣[殷王号,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肆情而祸结,[言桀纣之君,纵肆情意,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积酒成池,屯肉为林,置炮烙之刑,行长夜之饮,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残贼暴虐,汤武兴矣.故曰祸结也]尧[唐帝号.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舜[虞帝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约己而福延,[谓尧舜恭己无为,俭约是务,是以太平之福延长也]可不务乎?[桀纣所以亡,谓不能节遏骄欲也;尧舜所以兴,谓其躬行俭约也.一戒一法,可不务为俭约乎?]

【译述】骄奢还是节俭,关乎平安和危乱,而这一切都是由人自身决定的.如果能清心寡欲,美好的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相反,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凶乱.所以,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假使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爽朗,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由此可知,如果不防微杜渐,始善敬终,骄奢就会不招自来,恶欲就要急速生长.骄奢和恶欲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势必要导致身死国灭的惨剧.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情意,倒行逆施,从而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唐尧虞舜却因为约己修身,顺乎民心,从而使帝业辉煌,江山永续.比较一下桀纣的败亡和尧舜的兴盛,难道不应该更好地躬行节俭的良方吗?

崇俭释评

俗语说: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这两句话最集中地道出了这样一条真理:在俭朴和奢侈之间,人们只有正确地掌握好分寸,既不因为贫困而吝啬,也不因为富有而挥霍,才会出入有常,进退合度.成由俭朴败由奢.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不仅自己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还不断拿这个道理去教育自己的臣民和子弟.但不幸的是,不只是受教育者,就是教育者本身也常是嘴上说的一套,背后做的却是另一套.当天下安定,国阜民康之际,那些曾经冷静清醒的皇帝们,也都不可避免地一个个陷入物欲横流、暴殄天物的泥淖,成为后人的反面样板.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反省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崇尚俭朴的必要性到底何在?《贞观政要》里有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珍奇的玩物和邪淫的技巧,是亡国的斧子;珠宝玉器和华丽的锦绣,其实也是迷乱人心性的毒药.我私下看见陛下您服用和玩赏的都是一些少见而纤巧的东西,好像是从大自然中变化出来的;人们贡献给您的珍宝奇物,又如同神仙制造的那般精美.这些奢华的东西尽管在世俗之中显得那么光彩夺目,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也确实败坏了淳朴敦厚的风气.由此可知,漆器虽然不是引起叛逆的方术,但夏桀却因制造它而导致了诸侯的叛逆;玉杯又哪里是招致灭亡的手段,但商纣也因使用它而使国家灭亡.要考查奢侈靡丽的根源,就一定要遏止它们.在节俭方面制订了法令,还担心会滋生奢侈;在奢侈方面制订法令的话,又怎么能约束后人呢?只希望您能详察不显著的事物,智慧远达广阔的地方,在麟阁中研究深奥的秘密,从读书人那里探求幽深难见的事迹.历代君王治理与祸乱的踪迹,百代安危的经验教训,兴亡衰乱的命运,得失成败的关键,原本就包容在心胸之中,重复在视线之内,这是陛下内心长期考察的结果,无须臣妾在这里绕舌.只是明白这些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易实行.人们总是在功业卓著时心志骄傲,在时势安定时贪图享乐.只希望您能抑制心志,善始慎终,纠正轻微的过失用来增添高尚的道德,选择今天的正确来取代昨天的错误.那么您的美名就会远播万代,与日月一样无穷,鼎盛的事业也会长久不衰,与天地一样永存!”这篇议论旁征博引、借古喻今,真可谓高屋建瓴,精妙绝伦!但它却并非出自太宗的股肱大臣之口,而是来源于一个后宫嫔妃徐惠的规劝.也许是女姓的心灵更为敏感吧,因而也更能把奢俭的利弊讲得如此透彻.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太宗本人关于俭约兴邦骄奢丧国的论述也同样发人深思.“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太宗这样说了,那么他自己究竟做得如何呢?“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凭心而论,唐代到了贞观年间,国力已逐步发展起来,不用说建一个楼阁,就是造一座宫殿,财力的花费也不会形成什么负担.何况太宗又患有气喘病,在夏秋交替,气候无常,不断受到暑气和雨气侵扰的时候,单从一个普通人的健康需要,也应该改变一下居住环境.可是大臣们劝来劝去,还是被太宗拒绝了.真可谓是令行禁止,身教重于言教.皇帝既然能以身作则,大臣们就更能严于律己了.不妨仍就引述《贞观政要》的记载:“岑文本为中书令,宅卑湿,无帷帐之饰,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斋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看看吧,这些大臣们生活得多么可怜!上至副宰相,下至中央的各个部长,包括皇帝的顾问在内,没有一个人有所气派的房子,不是面积狭窄,就是破败低湿.但大家都能安居乐业,以俭朴为荣.这些人的清廉寒素与安贫乐道的品格和精神,不用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会令人感佩不已吧!如此动人的情景,又与那些人则华屋,出则肥马的豪奢之举,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们甚至不得不承认,生活在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许多官吏,面对这样一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超凡脱俗的伟大灵魂,大概会感到汗颜吧?不错,确实有许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但其所作所为,分明就是老爷.世间任何事情就怕认真二字.又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只要说到做到,而且真正实行对下级的严格监督,又何愁自己的主张和政策难以通行呢?领导者如果不徇私情、奉公守法,又何惧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呢?每当读到唐代贞观时期的那段历史,我总是禁不住神往太宗与其臣子们那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乐相处、共理国是的美好情景.尽管我们可以有一万个理由来揭露这种君臣关系的虚伪性,或者我们可以用一千双眼睛去挑剔他们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贞观之治”的形成,与君臣的和睦团结、风气的纯正俭朴、德操的崇高伟大如此等,是密不可分的.那种上能导之,下能行之,去奢诫躁、勤俭办事的崇高风范,不是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吗?毫无疑问,唐太宗是封建时代少见的开明英主,“贞观之治”也是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圣世.英主的缔造和圣世的出现,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缘由,必须得归结到崇俭上去.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化地去理解俭朴二字.要知道,俭朴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风范,它永远导引人们不断迈向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永远匡正人们不要走向假丑恶的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再一次重温太宗侍御史马周的一段著名论断:“臣观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已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而祸败不作也.”国有明君,则朝有贤臣.唐太宗能有马周这样的贤臣,难道不是他的福份吗?而马周能有唐太宗这样的明君,也同样可以无憾了吧?

赏罚第九

告诉你赏罚的秘诀:如果奖赏一个人而天下的人都能深受鼓舞,就一定去奖赏他;如果惩罚一个人而天下的人都能引以为戒,那么就一定去惩罚他.

酬功曰赏,黜罪曰罚.《周礼》曰:刑赏以驭其威.赏罚,国之大柄也.《左传》曰: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福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又《汉书》曰:赏及无功,无以劝善;罚及无罪,无以惩恶.唯赏与罚,不可不当.赏一人而天下悦者,赏之;罚一人而天下惧者,罚之.赏罚又当必信也.有功者,虽仇亦必赏;有罪者,虽亲亦必罚.故孔子曰:治国制民,不隐其亲,此之谓也.唯如此,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矣.唯天下之至公,其圣王能之.按:注末句,疑有错误。

【原文】夫天之育物,犹君之御众.[晋《礼乐志》曰:或以为五精之帝,佐天育物者也.以上天化育万物,如人君抚御庶众]天以寒暑为德,[寒以成之,暑以长之.寒暑,天之德行也]君以仁爱为心.[仁以生之,爱以养之,故人君当以仁爱为心矣.故《记》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以先行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故曰君以仁爱为心也]

【译述】天地养育万物,就如同君王统治百姓.如果说上天以严寒和酷暑作为德行的话,那么君王就应该以仁慈和恩爱作为心愿.因此,不论天地的寒暑如何更迭,君王的仁爱之心应该始终不渝.

【原文】寒暑既调,则时无疾疫;[疾,灾也.疫,民皆病也.寒暑调,谓六气和也.六气和,则时无疾疫.《左传》曰:天有六气,淫则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也]风雨不节,则岁有饥寒.[《论衡》曰:儒者论太平应瑞,风不鸣條,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又《春秋说题辞》曰: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十五日大雨.言其均匀也.又《乐记》曰:风雨不节,则饥.谓风雨匀,则五谷登稔;风雨不匀,则五谷不登稔.不节,不匀也.故岁有饥寒]仁爱下施,则人不凋弊;[盖谓人君体天地之道,以仁爱下施,故寒暑调,风雨节,而民无疾疫饥寒之厄,故不至于凋弊也.以上言至治之时,民不犯法,虽有赏罚,无所施矣]教令失度,则政有乖违.[《孔丛子》曰:赏罚是非,相与曲谬,虽十黄帝不能治也.言若教令失度,政必乖违,而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蹈于不法者多矣.如此,若非赏罚,不能制矣]防其害源,开其利本.[防其害源者,使民不犯其法;开其利本者,使民各务其业.此为教民之道也.或有不遵其教者,则有赏罚存焉.以下皆言用赏罚也]

【译述】天地的寒暑如能调和不乱,适得其时,一年四季人们就不会生病;自然的风雨如果时起时伏,变幻无常,一年之中人们就可能会挨饿受寒.自然和人间的道理往往是相通的,君王如果以仁爱为怀,常能哀悯百姓,那么人民就会安居乐业,体健事成.相反,如果朝令夕改,是非混淆,人民就手足无措,不知所从,这是发号施令者应该特别警惕的教训.防止百姓不去触犯法律,又能使他们各务其业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实行公正的赏罚.

【原文】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公孙宏曰:罚当罪,则奸邪正;赏当功,则臣下劝.威,服也.化,劝也]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后汉荀悦《申鉴》云: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在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刑不滥,而威立矣;赏不僭,而化行矣.既不僭不滥,则为恶者知所惧,而为善者知所劝矣]适己而妨于道,不加禄焉;[汉祖之于丁公,是适己者,不唯不加于禄,又且罚之.不如是,不忠之臣无以惩矣]逆己而便于国,不施刑焉.[汉祖之于雍齿,是逆己者,不唯不施于刑,又且赏之.不如是,其沙上偶语者皆叛矣]故赏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文子》曰: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功当,故不以为德]罚者不怨上,罪之所当也.[《文子》曰: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也.罪当,故不以为怨.按:以上注中引《文子》语,皆今《文子》所无]故《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赏罚之权也.[此引《尚书·洪范》之辞以证之也.偏,谓偏于己;党,谓党于人.荡荡,广大貌.言赏罚得中,不因喜怒.故无偏党之私,则王道荡荡然,如天地之广大无极也.故云此为赏罚之权也.权,秤锤,量轻重不失其平也]

【译述】赏罚必须要明确,而且要适时适度.要用惩罚罪恶,防止小人们作奸犯科;也要用奖赏有功,劝导守法者行善立功.威慑的力量一旦形成,做恶的人就会感到畏惧;奖赏的制度一旦确立,行善的人就会受到鼓励.赏罚严明,自然就会起到劝善止恶、行善备恶的作用.有的人尽管能顺应君王,但他的行为只要不利于大政方针的施行,或者有时竟然是带了坏头,那么就绝不能因为他会讨自己欢心,而给他加官进爵.如汉高祖对待丁公即是如此.丁公当年作为项羽的部将,曾与刘邦遭遇,情急之中,刘邦以两贤不相害的道理谕导丁公,结果使丁公解除了对自己的包围.楚汉战争结束,丁公以为自己曾经顺应过刘邦,才没对刘邦形成威胁,于是前去拜见刘邦.没想到刘邦在全军面前以不忠之罪斩掉了丁公.在刘邦看来,丁公虽曾经对自己有恩,但作为项羽的部下,丁公的行为又是不忠诚的.至于说到刘邦之所以恩将仇报的动机,其实是再明显不过了:杀鸡儆猴!相反,有的人虽然拂逆君王,但他的做法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或许有时竟然能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那么就绝不能因为他惹自己厌恶,而对他滥施刑罚.还以汉高祖为例,当刘邦取得天下大封功臣之际,许多大臣因封赏不均在沙地图谋叛乱时,张良劝告刘邦,如果给高祖的仇人雍齿也行赏,大家见到这种情形,就会认为高祖对仇人都这么宽厚,自然更不会亏待他们.刘邦照计去做,果然平息了纷扰和骚乱,没有因此而引出意外.由此可知,作君王的必须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智慧和胸怀,而不应局限于一时一事的得失.一切应从社稷安危出发,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受奖赏的人不一定去感激君王,之所以受奖赏,是因为自己建立了功业;同样,受惩罚的人也不会去怨恨皇帝,之所以受惩罚,是因为自己罪有应得.这正如《书》中所说:不要偏于私情,也不要结党营私,君王的事业就会畅行无阻,皇帝的美名就会百世流芳.这就是赏罚的重大意义啊!

赏罚释评

《管子》曰: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东汉荀悦也说:赏以劝善,罚以惩恶.这两种理论,既为我们指出了赏罚的原则,也为我们阐明了赏罚的作用.赏罚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心的向背和统治的成败.也正因赏罚是如此关键,所以使用起来也就更须异常谨慎.难怪唐太宗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自古帝王都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为此,他殷切地告诫大臣们说:“我听说周代和秦代,在最初取得天下时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周朝因为专门兴办好事,积累功业和仁德,所以能够保持八百年的基业;秦朝却放纵自己的奢侈淫逸,喜好使用严刑酷法,所以没有超过两代就灭亡了.难道不是做善事可使帝业永久,而做恶事则天命不长吗?”太宗的对比之论,其核心仍在强调赏罚的意义.翻开一部中国古代史,因赏罚不公而导致祸国殃民的记录,真可谓俯拾皆是.赏罚既是一种法律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尤其是在古代,当行政权和司法权尚为一体之时,行政者的道德准则和修养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其司法行为表现出来.仁惠之君常能宽简爱民,重赏轻罚;暴虐之主则往往苛酷残民,轻赏重罚,或竟至于有罚而无赏.因此,身居九五之尊的帝王们,只有正确处理好君臣关系,掌握好赏罚原则,才会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就我所知,最早在理论上比较全面而深刻地阐释这一问题的思想家,当推战国时代的孟子.他说:“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这虽然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法,但却一语道破了治国安民的天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一般只狭隘地把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君臣之“臣”理解为“大臣”,其实扩展开来看,这里的“臣”显然已包括了庶民百姓.君王的爱憎好恶,决定了民心的得失向背.爱憎好恶又如何体现呢?自然仍要用赏罚.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能够做到像《礼记》所说的“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并进而使赏罚公正无私的帝王,自古及今,确如凤毛麟角.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魏征曾说:“因官职与地位不相称而受罚,罪过不在臣子自身.否则,要想让他们抛弃私心杂念而各尽其力为国服务,不是很难吗?小臣不可把大事交给他,大臣也不能因小罪而受罚.委任大臣以高位之后,却又去追查他的小过,那就会使那些拿着笔杆子并善于窥测风向的文官们,深文周纳,玩弄法律,歪曲事实来为大臣定罪.”魏征的话再明确不过地告诉我们:在施行赏罚时,一定要看主流,看大节,而不能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相反,如果尺度掌握不当,就会制造冤假错案.今天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了奉公守法的,提了溜须拍马的”.除去其中愤世嫉俗的因素,我们不也可以看到人们对赏罚不公的讽刺和批判吗?东汉时,著名文学家赵壹在《刺世疾邪赋》中写道:“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同样的意思,魏征说得更为具体更加透彻.他在给唐太宗的一封奏疏中说:“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不免于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也....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这些警策之论,在今天也确实不可轻视啊!可是,环顾现实,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许多单位,许多部门,有许多领导人物,不是从事业大局出发,而是从个人利益和目的出发,在奖惩之时,推行顺我者赏,逆我者罚的强盗逻辑.流风所及,阿谀献媚者得以高升,尸位素餐者得以保名,察言观色者得以重用,而正道直行、耿介忠厚者却受到冷落甚至打击.赏罚不公,是非不清的荒唐做法,不但败坏了风气,玷污了法律,更为严重的是使事业停顿,秩序混乱,人心涣散.危害之烈,难以预料!写到这里,唐太宗的谆谆教诲又萦绕在耳际:“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如参读《旧唐书·太宗本纪》,我们还会从正面认识到太宗善于赏罚的光辉范例.“贞观五年..秋八月..二十一日,开始规定地方判处死刑,要复奏过三次后而无疑义方可执行,京城判处死刑,则要复奏过五次万无一失后才能执行.执行死刑那天,皇宫的玉膳房只能上蔬食,管宫廷音乐歌舞的内教坊和太常寺不得演奏.”“贞观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宗亲自审核囚犯罪案,把死刑犯290人都暂时放回家,要他们第二年秋天再来受刑.后来这些死刑犯都如期归来,太宗于是下诏全部免罪释放.本年,党项羌先后归附的有30万人.”“贞观十三年,..从去年冬天到这年五月,老天滴雨未落,五月十二日,太宗鉴于旱灾严重,自己贬抑而不在正殿听政,令五品以上官员上书议论政事得失,自己则减少膳食,停罢百姓的无偿劳役,派使者分头去救济抚恤,并为百姓申理冤屈,天于是下雨...”判处死刑,历来是最大的也是最重的惩罚,太宗为避免伤害无辜,特别下令要多次复核.又因为死刑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从而引得太宗不忍下手,一律宽赦,其谨慎之心,仁慈之德,真是溢于言表.在封建时代,皇帝即是真理的化身,而老天下不下雨,本是自然现象,与皇帝本人并没关系,但太宗却把天灾视作人祸,甚至用减少膳食、自我贬抑这种近乎残酷的手法惩罚自己,这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可是作为举手投足可为万世法的天子,用得着去玩儿这些花架子吗?行赏罚而至于罪及自己,避天灾而至于惠及下民,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今天那些好委过于人、争功于己的领导者与太宗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我们也似乎可以理会,“贞观之治”的家给人足、天下太平的美好景象,原来就是靠这样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义举换来的啊!

与太宗勇于惩罚自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太宗为能摸到实情、为听到真话,更为能得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又不知奖赏过多少个他的大臣们.有兴趣并且愿意的读者,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从《贞观政要》及唐代别的典籍里去查证这个事实.当然众所周知的是,在太宗所有的大臣里,魏征是被奖赏次数最多额度也最大的一个.细心的读者更不妨去作一个个案分析,看看太宗到底是怎样不吝其财地去奖赏他这个“智囊”的.天不下雨,太宗要惩罚自己;洪涝成灾,太宗也要惩罚自己;地震发生,太宗还要惩罚自己.史官们的记载或许不免粉饰,但再粉饰,也必有所据吧.要知道,这些记载太宗都是亲眼看到过的,他总不会去不顾事实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欺骗舆论和民心吧.大方地赏人,不断地责己,把赏罚大事当作国计民生的根本,大哉,太宗!贤哉,太宗!由太宗之贤,我们又不能不说到长孙皇后之贤.《贞观政要》载“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廖,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祐.’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透过这一段母子对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识大体明大理的贤德的皇后形象.在古代,皇后病危,一切方法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长孙氏却不因一己的性命安危而扰乱国家大法.她深知,无端地赦免囚徒,无故地度人入道,这无异于滥施赏罚,因而她宁愿扮演个法律的自觉维护者和模范执行者.

帝范卷四 务农第十

《帝范》翻译下 帝范 pdf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故以务农立国,以足食为政,古今通理.专力于事曰务,辟土植谷曰农.天生圣人为天下主,以务农立国,以足食为政,凡一毫便于农者,必极力行之也.尝观诸《诗》,而知周人重农之意矣.《诗》曰:“曾孙来止,”以见君之尊严,出入田亩,而不为屈也.又曰:尝其旨否,以见田畯之官,相忘豆觞,而不为耻也.夫栉风沐雨,莫劳乎农;沾体涂足,莫贱乎农.周之君臣,从事于之间,交孚于间里之所,则当时为农者,安得不相劝勉哉?然周人之意,不止此也.天子所命者,农;命官所先者,农;朝廷所加惠者,农;官府所分理者,农.下至州乡闾巷、妇人女子、贱隶小夫,歌咏颁赞,无一不在农.噫,盛矣!夫自后世,民不里居,农非前世之农,劝相之方,视为末务.去而为游手,弃而为末作,散而为诸侯之食客,聚而为山泽之盗贼.汉复古意,多方劝率.免其租以优之,设其科以贵之.民未知种麦,则动之种麦;民未知养苗,则教之养苗.春事欲作,则铸耕种之器;田务正殷,则不行发卒令.至其法之最良者,则自天子而下,无不以农为务,故国强永而民富康也.呜呼!有国家者,讵可不务农哉?不务则惰惰,则废废,则旷旷,而民至游矣.《记》曰:国无旷土,则食无游民.至于土旷民游,天下何所倚赖?《周礼》命遂大夫以正岁,简稼器,修稼政;命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序;命遂师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也.太宗之务农,实得其本矣。

【原文】夫食为人天,[《左传》曰:民以食为天]农为政本.[农为国政之本原]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志廉耻.[《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此之谓也.《礼·祭统》曰:是以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诸侯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注:南为盛阳之地,故天子耕于南郊,冕用朱纮;东为少阳之地,故诸侯耕于东郊,冕用青纮.干宝《周礼注》曰: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籍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顺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违也.今详之《礼》,既云天子耕南郊,诸侯耕东郊,此为万世不易之制也.太宗何独以为东郊乎?稽之唐史《礼乐志》,贞观三年,太宗将亲耕.孔颖达议曰:“《礼》,天子籍田南郊,诸侯东郊,晋武帝犹东南.今帝社乃东坛,未合于古.”太宗曰:“《书》称平秩东作,而青辂黛,顺春气也.吾方位少阳,田宜于东郊.”乃耕于东郊.盖高祖崩于贞观九年,太宗东耕于贞观三年,此时高祖尚存,故云吾方位少阳也.《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孔氏传》云:重黎之后羲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天时以授人也.又《书》曰: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孔氏传》云:寅,敬也.宾,导也.平,均也.秩,序也.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

【译述】穿衣吃饭是人的天性,这是谁也难以更改和遏止的.因此,为国治民的根本在于加强农业生产.粮仓里堆满粮食之后,不用谁去训导,人们自然而然就懂得讲求礼节了;达到丰衣足食之后,更不用谁去教育,人们自然而然就知道区别荣辱了.因此,作君王的,在农业生产方面必须要身体力行,为百姓带好头,以此来调动和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所谓上行下效,天子一旦确立重农的制度,并且能以躬耕为乐,百姓就会如影随形地实行起来.

【原文】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记》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其非国也.谓夺其农务故也.储,贮积也.错谓文帝曰:“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谓妨其蚕绩故也.御,扞也.凡衣服披于体曰御]然而莫不带犊佩牛,[《汉书》: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悦,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治乱民,犹治乱蝇,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鉏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开仓假贫民,选用良吏,慰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母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贵,狱讼止息.数年,上遣使征遂.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典上林禁苑,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按:注引《汉书》移书县,脱属字.持兵者乃盗贼,脱为字]弃坚就伪.求什一之利,废农桑之基.[坚,实也.伪,虚也.前汉《杨恽传》曰:恽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竖贾之事.什一者,十之一也.此言乱世之民,弃实务虚,竞锥刀之末利,所以废其农桑之本基也]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商子》曰: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今夫蛆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数年不食.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为蛆螣蚼蠋亦大矣.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犹无益治也.生之寡用之者众如此]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螟,蝗类,食苗心之虫.《说文》曰:吏冥冥犯法,即生螟.《记》曰:仲春行夏令,则螟虫为害.言秋暝者,秋乃将登成之时,有此虫,为害大也.游食者多,甚于秋暝也]

【译述】国库的粮食如果没有九年的储备,就不能抵御水灾和旱灾;家中衣服假使没有一年的积存,就不能抵御秋冬的寒冷.当人们因饥荒而缺衣少食之时,就会出现盗贼蜂起的局面.山野村民之所以敢手执长刀身带短剑去铤而走险,其根本原因是农事荒废,生活无着.而汉宣帝时,渤海郡因发生灾荒而引发骚乱,幸亏贤臣龚遂以怀柔宽恕之策收买人心,并以重农抑末、开仓赈荒的手段加以疏导,事态才得以控制.想当初,人们因赤贫难以为生,个个放弃实在的农作而去从事牟利的商业,为的是追求投机买卖中的蝇头小利.流风所及,大家舍本逐末,最终使农桑废绝.而农桑废绝,则动摇了国家的根本.让一个人去耕种,而去养活百口人,就势必会滋生许多游手好闲之徒.果真如此,国家的危乱就在所难免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比秋天的蝗虫去吞噬庄稼更可怕啊!

【原文】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魏志》刘馥曰:“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浮华者,前所谓求利废农者也.若不禁绝,则游食末作者多矣.贾谊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故当勉劝计课,考其勤惰,使女修织纴,男务耕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东都赋》曰:折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返本,背伪而归真.此之谓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既已禁其浮伪,各还本真,则仁义之心生矣,而贪残之路永远断绝也]此务农之本也.[如此,方可谓之务农之大本也]斯二者,制俗之机.[二者,谓威惠也.此二者,是制驭风俗之枢机]子育黎黔,惟资威惠.[汉史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子育黔黎.黔黎者,黑也,谓人首皆黑也.言为人君者,当视民如赤子.然民之所趋,有善有恶,故其治人者,亦有威有惠焉.威以惧恶,惠以怀善,故威惠相资,不可有偏,故为制俗之机也.○按:注,“史”当作“书”]惠而怀也,[恩惠可以怀善]则殊俗归风,[《毛诗序》曰:家殊俗.又《汉书》曰:殊方异俗,向风慕义.又曹植《孔庙碑》曰:殊俗解编,发而慕义.即此谓也]若披霜而照春日;[晋荀勖《省吏议》曰:愿之如阳春.此承上文而言,人君能惠泽流于下民,其下民之来,如彼寒霜而以向春阳赴之者,其可御哉?谓恩惠能使人亲之也]威可惧也,[威刑可以惧恶]则中华慑軏,[慑,伏也,惧也.軏,车辕端曲木也.谓以威制强,恶即如牛马惧伏于軏也.慑,之涉反]如履刃而戴雷霆.[荀勖曰:畏之如雷霆.亦承上文言也.《诗》曰: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孔氏疏曰:兢兢,恐怖.业业,忧危也.其危恐如有霆之鼓于天,如有雷之发于上.言其恐怖之至甚也.以履刃戴雷霆,举首摇足,动有所畏,不敢为非也.谓威刑能使人畏之也]必须威惠并驰,[此重言威惠不可偏用,故云必须并驰.偏于威,则猛;偏于惠,则慢.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紏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又前汉《刑法志》: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也.固当并驰耳]刚柔两用,[《诗》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此之谓也.竞,强也.絿,急也.优,和也.遒,聚也]画别不犯,[孔子曰:三皇设立而民不违,五帝画象而世顺机.古者,上刑赭衣不纯,时人尚德义,犯刑者,但易之衣服,自为大耻.画,犹设也.犯,干也]移木无欺.[此指商君之事.按:《史记》:商君,卫之庶孽公子也.姓公孙,名鞅,少好刑名之学.始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尝荐于魏惠王,不见用,遂西入秦.秦孝公既用鞅变法,恐天下议己.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故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傲于人.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鞅既变法令,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未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副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后封之商放十五邑,号为商君]

【译述】治国大计,应该尽力消除浮糜奢华的不良风气,劝勉督促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耕种和纺织.只有铲除了由工商之业而产生的浮华恶习,才能使百姓重新回到重视农业的根本之路,社会风俗也才会重新变得真朴淳厚起来.这样,人人都会怀有仁义之心,也就永远断绝了商贾小人贪财好利的后路.果真如此,也就抓住了务农的根本.用严威去抑制势利之徒,用仁惠去抚爱忠直之士,这是制驭风俗、掌握天下的关键与核心.身为人君,应视民如子,但统领之术仍不出威惠两端.既然百姓之中有行善的,也有作恶的,就应该以严威和仁惠分别对待之.施仁惠可以使人们做善事,也可以使风俗变纯正,恩泽所及,人们就如同在严冬沐浴在春阳之中一样感到温暖;树严威可以使坏人恐惧,也可以使普天之下的臣民变得像车辕之中的牛马一般驯服.坏人如常感脚踏刀刃头顶雷霆,就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因此,只有威惠交互为用,不偏不滥,才能使百姓行有所依,做有所据.如两者使用不当,则可能持政不公,规矩失度.威惠之术,一为刚,一为柔,也只有将两者兼顾起来,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才会创造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君王的声望一旦树立,那么制定了刑法之后,人们就不敢去违犯了.天子要想使自己取信于民,还必须要做到令行禁止,言必信,行必果,如同历史上的商鞅一样,为使自己的变法主张获得人心,不惜用搬移圆木获得奖赏的办法使天下人信服自己.

【原文】赏罚既明,则善恶斯别;[此言威惠不偏,故赏罚明;赏罚既明,则善善恶恶悉判矣]仁信普著,则遐迩宅心.[著,明也.遐,远也.迩,近也.宅,定也.言仁爱诚信,普传著明,则远近之心皆定于一矣]劝穑务农,则饥寒之患塞;[耕耘、种艺、织纴、纺绩,劝之、课之,使男女各务其本,则饥寒之患自塞矣]遏奢禁丽,则丰厚之利兴.[遏,止也.刻镂彤镌、组文刺绣,遏之、止之,使男女各弃其伪,则丰厚之利自兴矣]

【译述】该赏则赏,该罚则罚,那么善恶是非就自然区别开了;多施仁惠,诚信爱民,那么不论是远是近,人心就安定了.鼓励人们从事农作,那么饥饿寒冷就不会发生了;扼止奢华艳丽,那么国阜民康的景象就会出现了.

【原文】且君之化下,[以人君行教化于下]如风偃草.[《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言君子以仁信化下,如风偃草之易也]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康诰》曰: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汉书》有曰:宫中好高髻,城中高一尺.又《荀子》曰: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侵鄙,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人.亦此之义也.逸,言其肆逸也]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其止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止其流,不可得也.[孔子曰: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也.言君子当修身约己,以化天下.若不能修身约己,而欲禁民为非者,正如嫌恶火之燃,复益柴薪而望遏止其焰不燔;愤怒池之浊,而复扰其浪,欲遏止其流不浑,岂不愚哉]莫若先正其身,则人不言而化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君能先正其身以率下,故不言而信,不教而化矣]

【译述】君王如果以仁义和诚实的风范引导天下,民心所向,百姓服从和实行起来就会像风过草倒一样顺理成章.相反,在上如欲望横流,不加检点,下边的人就会无所顾忌地为所欲为.君子如果不能严于律己,反倒要求别人不做坏事,这正像是怕火燃起,却用加上柴薪的办法去扑灭火焰;也如同讨厌池水浑浊,却自己动手不断搅动,希图它能澄清一样,是同样荒谬的!与其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不如先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了,他的为人自然就会成为大家的典范,你尽管不用说什么,人们也不约而同地会向你学习。

务农释评

在中国文化中,“社稷”一词是国家的代称.如把这个词拆开来说,“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将土和谷放在一起,就象征了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农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多么重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从农业在我国诞生之早和历朝历代从事农业生产人数之多的事实可以得到印证.迄今为止,我国仍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为农民.与此相对,城市人口尤其是产业工人数量之少,也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于是,在中国古代词汇里,又把“本”作为农的代称,而把“末”作为商的代称.中国的农业一直很脆弱,生产力水平一直比较低下,因而物质产品始终不够丰富,甚至在许多时候还比较匮乏,所以封建时代,商业也始终不发达.商业的核心是交换,或以物易物,或以泉购物.农耕社会既然生产不出足够交换的商品,商业也自然会沦为末技.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不被重视,甚至备受损抑,其源盖出于此.皇帝们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之所以代代相传,与其说是政治家们的偏见和政策的痼疾,不如说也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的事实使然.我们之所以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小农经济为主,究其原因,也主要是因为生产工具落后和在管理上实行条块分割.农业只有作为产业来经营,而不是停留于各自为阵、自给自足的简单重复,才可能找到出路,得到大的发展.既然农业被提高到这样一个统领全局乃至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商业的萧条和冷落就势所难免了.综观古代农商两业的社会地位,农业的受重视确实是由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中国的农业,其实从未真正地解决好人们的穿衣吃饭问题,百姓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保障,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又怎么可能顾及到工业的发展呢?也难怪整个古代社会把工业,甚至是手工业,或者拓展来说是所谓“百工”之业,都视作是奇技淫巧,从而大力排斥,直至剿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古代经济史,即是一部以农为本的历史.哪个时期风调雨顺,统治阶级又轻徭薄赋,这个时期就家给人足,国富兵强;相反,只要有水旱灾害发生,或者有虫灾、地震肆虐,农业的基础就几乎要受到致命的摧击.凡此之时,百姓就会转徙呼号或竞至揭杆而起.民不聊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而主要地表现为农业生产的薄弱.或者倒过来看,如果农业生产基础雄厚,即使统治者加重盘剥,百姓也不至于因此而家破人亡、啼饥号寒.翻开中国农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印入眼帘的都是一桩桩官逼民反的血淋淋的事实.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老实最驯服的百姓.他们吃不上肉,不要紧;吃不上粮,也不要紧;甚至吃不上菜,还不要紧;只是到了连草根、树皮甚至是观音土也吃不到时,才迫不得已地奋起反抗.农民起义之所以无一例外地是为起码的生存权而斗争,并不能上升到争取政治权自由权等高度,也主要是由农业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封建君王们没有一个不把农业放在治国的首位,其原因当然也是由于农业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政权的存亡.唐代重农的直接原因又何在呢?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官府所能控制的农户仅及隋代的十分之一.这种农村残破、农业凋敝的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唐政权的巩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唐太宗提出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的著名论断.其实我们不必要认为太宗的这一思想是多么超前,这不过是常识而已.道理非常简单,只有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尽可能多的人口,才可能使国成为大国,让民成为顺民.贞观二年,唐太宗再一次告诫侍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事隔两年,到贞观五年二月,官府要调动府兵充当皇太子举行“冠礼”的仪仗队,结果被太宗否决,改为十月举行.原因何在呢?二月是农忙之时,兴师动众地用那么多人去操办庆典,会违背农时.而十月是农闲季节,那时多用些人力于农事无妨.太子的冠礼不能说是小事,但在太宗看来,与农事相比,不值得“以无为害有为.”如果我们把历史再查找的清楚一点儿的话,就会知道,在太子冠礼的前一年,即贞观四年,是全国大丰收的一年.可是尽管如此,太宗也不敢对农业掉以轻心.是作样子吗?也许有这个因素,但作样子也总比没有样子要好吧!

要想了解唐代的农业情况,就不能不知道它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唐朝从立国之初,一直到晚唐初年,在长达二个世纪的时间之内,曾经同时或先后实行过多种灵活而有效的政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均田制是一种计丁授田的土地政策.这个制度虽然不是在唐代首倡,但高祖李渊和太宗世民承袭前制,将它发扬光大.均田制规定,男丁18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老男残废授田四十亩,寡妇授田三十亩,户主加二十亩.受田人身死,永业田可由继承人继承,口分田归官,另行分配.此外,有封爵的贵族和五品以上的官员,可授永业四五百亩至一万亩.立有战功并被授勋的,也可以依照勋级高低受勋田六十亩至三千亩.均田制的实行,一方面有助于鼓励人民垦植荒地,另一方面又使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生产秩序.它不仅调动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热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百姓的租税负担,其积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与均田制几乎同时颁布执行的,是租庸调制.按史书的说法,这是一项“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制度.租是指田税,唐朝规定每丁每年交租二石.调是指绢税,唐朝规定每丁每年调绢二丈,或布二丈五尺,另加绵或麻若干.庸是指以绢或市代替力役,唐朝规定每丁每年要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可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代替徭役.这种“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虽与以丁男授田百亩为基础的均田制本质上没多少区别,但执行起来更灵活更方便,显然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政策.在最初施行时也较受人民的拥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都是按每丁受足百亩田地来对农民征收税额的.但是,由于普遍受田不足,实际上农民得到的实惠却较少,而且随着生产的恢复发展,对农民的剥削量更不断加重.大概在上述两项政策推行一个半世纪终于流产后,到中唐时期,宰相杨炎向唐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户无主客”,“人无中丁”,都要在现居住地建立户籍,“以资产为宗”,即按土地财产的多少确定纳税等级.流动的商贾则须在所在州县缴纳资产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的税收.所有人都废去以前的租庸调和杂税,统一于夏秋两季征收,两税法即因此而得名.它的出现,更为合理地避免了先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种种弊端,尤其是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由于授田不足而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使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反映了唐朝社会有了较新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唐朝农业的大发展,还可用一组非常直观的数字加以说明.据971年后对隋唐时期全国最大的粮仓洛阳含嘉仓的发掘证明,该仓在唐朝官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储存量尤以唐高宗、武则天时代最为巨大.整个含嘉仓在达到最高储额时可容纳六百万石粮食,其数量相当于三百万农民一年的租粮.唐朝经济,特别是农业的繁荣,于此可见一斑!

武则天作为一代英主,虽然依正统观念来看是篡唐自立,但她的功绩确实又是与整个唐代难以剥离的.唐代的重视农业生产,这位女皇分明又充当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684年,她下令奖励农桑,并说凡是做到耕地增加、家有余粮的地方,地方官可以得到奖赏.相反,户口减少,就要受到处罚.以652年,即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前三年为例,当时全国户口总数是380 万户.到705 年,也就是她被迫退位时,户口却猛增到615万户.在短短50年中,户口增长速度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任何朝代当它走向穷途末路之时,都必然是国库空虚,赋税繁重.晚唐杜荀鹤《山中寡妇》一诗写道:“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正是唐代晚期国力衰退、民不堪命的真实写照!

此外,从唐代实行的府兵制,我们也可以透视出其重农励农的宝贵经验和重大价值.当时的政策是“三时农耕,一时教战”,即土兵们在春夏秋三季从事农业生产,只在冬天不违农时的情况下才进行军事训练.这个事实也至少说明,唐代在养了庞大军队的情况下,却没有在供给上形成负担,其根本原因正在军队自身也始终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实现了自我保障的良性循环.

展读《旧唐书·太宗本纪》,在贞观四年下有这样一条记载:“本年,判死刑的只有29人,几乎做到了不必使用刑法.东边到海,南边到岭,都做到夜不闭户,来往的旅客随处都可以吃上饭,不必自带粮食.”这样一派太平兴盛的景象真是令人神往啊!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试想,当百姓家给人足之际,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自然会得到提高,还有谁肯去违法乱纪呢?然而,社会在发展,历史在演化,如果今天我们还只固守着田园一隅,而轻视或放弃百业的繁衍,那无疑会落后挨打.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们应走出历史的狭隘,以更加充满智慧的方式,全方位地拓展人类进步的新天地。

阅武弟十一

兵征凶,圣人万不得已而用之:征伐无道,诛杀暴虐.然而,玩弄兵火者,必自焚.阅,简也.武,兵事也.《左传》曰:戡乱曰武.古者明王虽享隆平之时,亦未尝不阅武以备不虞,故《周礼》大司马以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大阅者,前期群吏戒众庶修战法也.讲修战法既成,专使大司马掌之,有贼贤害民者,则伐之;暴内陵外者,则坛之;野荒民散者,则削之;负固不服者,则侵之;贼杀其亲者,则正之;放弑其君者,则残之;犯令陵政者,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者,则灭之.故诸侯听命,蛮夷宾服也.坛,音善,与芟同,废旷之地也.

【原文】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通元真经》云: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夫怨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人之所乱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治人之乱逆之至也.谓授民以凶之器,纳民于事之危,故号凶器]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彫;邦国虽安,亟战则人殆.[《汉书》主父偃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之谓也.好,乐也.彫,残也.亟,急也.殆,危也]彫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刘子》曰:彫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其辞义大同.言穷兵黩武,人民凋丧,而欲保全,不其难乎?上下危殆,盗贼蜂起,而欲拟弭,亦莫得也]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老子》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故不可常用也.且兵者,守国之备,故不可全除也.故《左传》曰:不备不虞,不足师也]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左传》曰: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长幼、习威仪也.搜、苗、狝、狩,四时之猎名也.盖古之兵赋出于农,故讲武于农之四时闲隙,以习上下之威仪也.至三年大训,治其兵事,辨其等第、行列、坐作、进退也]是以勾践轼蛙,卒成霸业;[按:《吴越春秋》越王勾践将伐吴,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怨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轼,《尸子》作式,《刘子》作揖.式,犹敬也.式,车之横木.勾践见蛙而俯凭车横木以敬之.《论语》凶服者式之,是己]徐偃弃武,遂以丧邦.[刘向《说苑》曰:王孙厉谓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对曰: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若虎之食豚也,恶有其理?文王遂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修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术.徐偃王将死,曰:古之王者,其有备乎?徐偃王,周穆王时诸侯也.又《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故骃号偃.按:《说苑》术作心.又裴骃《史记集解》引《尸子》文,下有“骃谓号偃.”由此句,注作“故骃号偃,”误]何则?越习其威,[勾践习衍其兵威]徐忘其备.[徐偃王忘失其武备]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上缺以字,引孔子之言以证之也.言不预教练其民,卒驱之以赴敌,是犹委弃之也.又《孙子兵法》曰:兵甲不坚,器械不精,练习不熟,是以其卒与敌也.与,亦犹弃也]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易·系辞》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弧,弓也.矢,箭也.世本曰:黄帝臣挥作弓,牟夷作矢]此用兵之机也.[机,要也.言此乃调用兵旅之机要也]

【译述】军队和武器,是国家用来对付凶乱暴虐的工具.一个国家虽然领土广大,如果喜好战争,那么人口就一定会减少;尽管秩序安定,如果频繁动武,那么国力就一定要衰竭.人口缺乏就难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力削弱就难以抵御贼寇的践踏侵凌.因此,战争一事,务求慎重,既不能没有,也不能常用,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所以作君王的要在四季农闲之际,不忘讲解和演习军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既是为了打猎,也是为了练兵.历史上,越王勾践将要伐吴复仇,苦于找不到机会鼓舞士气.不料偶尔在路上遇到青蛙张腹而怒,于是认为这是发动战争的征兆.勾践借机行事,以对青蛙表示深切敬意的方式唤起军心,最终取得了伐吴的胜利.由此可见,只要适逢其时,该战则战,就会扭转乾坤复国兴邦.周穆王时期,有一个叫徐偃王的诸侯,一心只知行仁义之道,不懂得以军事作为防备,别人虽然向他指陈利害,却没有引起重视,结果终因武备松弛而被楚文王攻灭.徐偃王临死之际,虽痛心疾首,可惜悔之晚矣!为什么勾践明白战争的意义,而徐偃王却忘记武备的作用呢?孔子说:不预先教导和训练百姓,让他们知晓战争的价值,临到不测之时,急忙驱赶他们去迎战,这叫做白白地把人民丢给了敌人.《孙子兵法》也说:军队不强大,装备不精良,练习不熟悉,拿这样的武装去投入战争,也等于是在敌人面前白白送死.所以,只有真正明白战争与武备的含义,才可以退得以守,进得以攻,常居不败,永保太平,这才是战争的深刻价值.

阅武释评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两句话前一句是说满足于粗服素食,不去横征暴敛,就不会招致侮辱;后一句是说满足于兵革止息,不去滥兴武事,就不会导致失败.知足也好,知止也罢,其实说的是一码事,即垂拱而治,才会使天下安定,国运长久.关于战争的利害得失,《老子·三十一章》进一步阐释道:“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君王不会轻易去使用...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东西,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它,也最好是能淡然处之.胜利了但不要得意,如果得意,就说明是喜好杀人.喜好杀人就不能顺利地统治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这说明是用丧礼的仪式来对待用兵.杀人很多的话,就用悲伤的心情去对待.尽管战胜了,也要用凶丧的礼仪对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从孔子开始,就强调“治国以礼,为政以德.”不仅是儒家学派,先秦时期别的学派也绝大多数都反对暴力和战争,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试以儒家经典《论语》为例,在《季氏》篇中这样写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墨家则更以兼爱、任贤、节俭和非攻著称于世.在《墨子》中,光是《非攻》就有上中下三篇,由此也可知道墨家对战争的厌恶和鄙视.“非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去攻打别的国家.儒家和墨家尽管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对立的,但在要求统治者爱护人民和反对一切战争这个问题上,却又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更为难得的是,墨子不仅在理论上提出“非攻”的主张,而且注重实践,在行动上也竭力阻止战争的发生.如在《公输》中,他就曾以细致周密的防御策略制止了公输盘助楚攻宋的战争,帮助宋国解除了危难.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因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所以常被人误解为主战派,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韩非固然主张要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但这和战争政策其实是两回事.相反,他对那些腐儒用文学来扰乱法律,游侠用勇武来违犯禁令的做法,却表示了极端的否定.《五蠹》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连游侠们的逞强斗狠都被认为是导致国家混乱的祸根,韩非又怎么可能张扬战争呢?那么,是不是用和谈的方式可以解决一切纷争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应该怎样看待和评价历史上的合纵连横.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必须让历史回到历史那里去.六国的合纵,表面看是战争的手段,其实是为了用战争换取安宁与和平.合纵联盟的形成,其目的是为了防御战争而不是为了挑起战争.我们完全可以做这样一个极富理想色彩的假设:如果当时的合纵联盟真正形成一股众志成城牢不可破的力量,就可以有效地箝制强秦的攻伐,并进而有效地维护各国的和平.遗憾的是,六国联盟因其是乌合之众,不战自溃,故尔秦国才敢狼烟再起,横扫东西.因此,就当时形势来说,合众的意义也不能说是消极的.与此相对,连横从本质上看,其意义却主要是积极的.因为连横的结果,是使天下归于一统,真正而且永久地实现了和平,顺应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同样,尽管连横是以“远交近攻”的战争方式来实现的,但它却前所未有地结束了七雄争霸的混乱局面,使长期纷争不休的中国第一次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人们习惯于把战争与和平对立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肤浅的思想.要知道,和平之果的得来,常常须仰仗战争之剑的挥杀.人们更习惯于把战争看作是恶,而认为只有和平才是善.其实,在一定时期,或在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推动人类历史向前不断发展的动力,才是荡涤丑恶扫除污浊换取清平的救世良方.当然,如果视战争为儿戏,把战争变成穷凶极恶的利器和屠杀无辜的法宝,那就不仅谈不上任何进步,反而成了个别丧心病狂的政治家和战争狂人的血腥娱乐.其为害之深,造孽之重,就会触目惊心了!因而战争一事,小到部落,大到民族,既不能彻底废止,也不能片面张扬.只有用它去止暴,用它去维和,才是正确而明智的态度.否则,用战争去纵暴逞欲,用战争去破坏和平,则是错误而愚蠢的做法.唐太宗虽然在《帝范》中告诫他的儿子李治(即唐高宗)要慎用战争,自己在和大臣们问答讨论时也反复提醒大家要认识到战争的可怕性,可是承平日久,却也无所顾忌地在他的后期推行了一条武力侵略的路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攻打高丽.一个人身居高位而又功成名就之后,就必然会不可理喻地变得固执骄狂起来,这是古今中外一条颠扑不破的普遍规律.唐太宗自然也不能例外:贞观二十二年,已经是他生命倒计时的第二年,唐太宗还是决定要出兵高丽.此时此刻,不用说别人,就是太宗自己大概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搞糊涂了大家没什么,但可悲的是太宗把自己也搞糊涂了.他变得那样武断、那样专横,竞至于面对那么多的苦谏也丝毫不为所动.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且看一段房玄龄的谏表吧:“高丽国,是边远地方卑贱的族类,不值得用仁义去对待,也不能用正常礼仪去要求它.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当作鱼鳖一类的动物看待,我们也自然应该对它宽缓简略些.一定要灭掉它,我非常担心它会像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野兽一样拚死反扑...何况现在当兵的没有一点罪过,却无缘无故地把他们驱赶到战阵之中,置之于锋刀利剑之下,使他们惨烈牺牲,成了孤鸿野鬼,让他们的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着载运棺材的车子掩面哭泣,怀抱尸骨而肝肠寸断,这样足以使阴阳颠倒,乃至破坏了天地之间的谐和之气,这实在是天下的冤屈和悲痛啊!况且,兵器是凶器;战争也是危险的事情.它们都是万不得已时才可以使用的.假设高丽国过去违背了作臣子的礼节,您诛灭它是可以的;假设它曾经侵扰过我们的百姓,您消灭它是可以的;假设它将会长久地成为中国的祸患,您削除它也是可以的.这几条中如果占有一条,那么您就是一天杀成千上万个人,我们也不必羞愧.现在这三条并不存在,您却让我们自己的军队去劳师袭远,其结果是对内为它过去的国王洗刷了怨恨,对外为新罗报了仇,难道不是所得太少而损失太多了吗?”太宗虽然为房玄龄这种勇敢正直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但他还是一意孤行,终于不顾一切地发动了这场战争.这又与他的初衷和一贯教导多么大相径庭啊!也许历史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矛盾而难解的谜团组成的吧!《左传》曰:“允当则归”,意思是任何事情都应该适而可止.对于战争来讲,就更是这样.因为战争既可以造福,更可以为孽.晚清重臣曾国藩以武功名震朝野,但在写给儿子们的信中,却一再强调战争的恶果,因而不厌其烦地警告子弟慎勿介入行伍兵事.在他看来,战争“易于造孽,难以为功”,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人民的罪人,其危切之意,真是再明晰不过了.一个国家之所以养军队,其实主要是为了战略防备.如果养军队是为了穷兵黩武,对他人构成威胁和侵略,就必然会使戌卒怨愤、国疲人乏,从而把国家和人民推入战祸的深渊.唐太宗的君臣问答,仍然是绝好的例证.《贞观政要》载: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发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实,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士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尅翦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这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啊!而房玄龄在贞观十七年的一段谏词又恰好是太宗上述思想的延伸,他说:“臣观古之列国,无不强凌弱,众暴寡.今陛下抚养苍生,将士勇锐,力有余而不取之,所谓止戈为武者也.昔汉武帝屡伐匈奴,隋主三征辽左,人贫国败,实此之由,唯陛下详察.”陛下怎么样了呢?自然是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劝阻.于是,一场可能的战争被制止了.为大家所耳熟能详的楚汉战争,或许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刘邦之所以终成霸业,项羽之所以乌江自刎,除了策略上的、性格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众多原因,是不是视战争为争夺天下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大概是他们之间结局迥异的最本质区别.诚如外国军事学家所言,战争的核心是哲学而不是武力.无论人们怎么说刘邦入关后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是玩儿装孙子的把戏,但刘邦这样做,确实在客观上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尽管这是一时之策,然而也因此赢得了舆论的支持.看看那个项羽吧,杀子婴,戮楚王,烧阿房,屠咸阳,几乎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两相比较,百姓信服谁、拥戴谁,不是昭然若揭吗?二十个世纪之后,毛泽东作诗道:“不可沽名学霸王”,让我们从这朴实而深刻的诗句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吧.

崇文第十二

文以安邦,武以定国;乱世阅武,治世从文.二者皆王霸之道,缺一不可.崇,尊也,重也.《左传》曰:经纬天地曰文.夫天以文而化,地以文而生,人以文而会,国以文而建,王以文而治,天下以文而安.反是,则不得其正矣.盖文者,乃三才事物中和之气也.以孝、悌、忠、信、仁、义、礼、智广充之,天理存焉,非絺章绣句、华浮藻丽之文而已.如其崇重絺章绣句、华浮藻丽之文,是为晋成帝、梁武帝、李后主矣.

【原文】夫功成设乐,[《春秋》: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传》曰:振旅恺以入于晋.《周礼·大司乐》曰: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注云:大献捷于祖,凯乐,以军之功成之乐,故献于祖也.乐,音岳]治定制礼.[天下草昧,未及于制礼;天下既平,非礼则不服.《记》曰:礼者,可服天下也.汉高祖得天下,命叔孙通定朝仪之礼,礼成,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又《记》曰:王者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儒,柔也.《司马相如传》注:有道术曰儒.孔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又通天地人三才曰儒.夫礼与乐,固从儒士之所兴也,惟君子儒可兴礼乐矣.何谓君子儒?真儒是己.《左传》曰:用真儒则无敌于天下,岂唯兴礼乐哉]

【译述】功业完成,国家安定之后,就应该制礼作乐,专力教化.天下虽可用武力取得,但管理和建设则必须依靠礼乐.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因不明白礼乐的意义,结果群臣争功,纷扰不休.后起用大儒叔孙通颁定朝仪,于是天下肃然,莫不宾服.高祖感慨地说:有了这些章程和规矩,我才明白了作皇帝的威严和尊贵!因此,制礼作乐的大事,非武夫所能,而应以儒生为本.

【原文】宏风导俗,莫尚于文;[尚,加也.宏广风化,导引习俗,无加于文术.《学记》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敷教训人,莫善于学.[善,大也.敷宣政教,训诲人民,无大于学校.《学记》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因,由也.假,藉也.由以文术,可兴隆道德;藉以学习,可光显身名.《刘子》曰:未有不因学以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言不藉于学习,何以得光显其身耳]

【译述】宏广风化,导引习俗,没有比用文术更好的了;宣扬政策,训诲人民,没有比学校教育更好的了.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依靠文术,可以弘扬道德;凭借学习,能够光显身名.

【原文】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即此义也.源,谓本源也]然则质蕴吴竿,非筈(kuò,箭尾)羽不美;[质,形也.蕴,积也.吴,国名.竿,竹也.言吴地有竹,形端直,堪作矢.然无藉筈翎,焉足成用?筈是著弦处.《子华子》曰:疾如箭之脱.又《刘子》曰:故吴竿质劲,非筈羽而不美.即此谓也.筈,音筈,按:筈无筈音]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天之理也.怀,蕴也.辨,明也.慧,解也.言人虽蕴怀明辨慧解之灵性,无学终不能大成.《刘子》曰:人性譞慧,非积学而不成.其义一耳]是以建明堂,[《礼·含文嘉》曰: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令、崇有德、章有道也]立辟雍.[辟,明也.雍,和也.以明和为名,化道天下之人,使之战士.又辟者,圆壁也.雍之以水,圆而像天,于阳德之施行,取流无极,使学者进德而不已,亦所以明和政教之至也.又《五经通义》曰: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天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博览百家,[谓诸子百家之书]精研六艺,[精,至也.研,穷也.六艺,谓礼、乐、射、御、书、数]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端拱,谓端严而拱敛其手.无为,谓无所营治,天下自安矣.此用文之至也]飞英声,腾茂实,光于不朽者,其唯学乎?[《封禅文》云: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前圣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也.蜚,与飞同,扬也.腾,传也.言能飞扬英美之声名,腾传茂实之德,光曜无尽者,惟学圣人之道耳]此文术也.[此乃是文艺儒术之道也]斯二者,递为国用.[斯二者,文武之事也.递,更也.犹言更相为国家之切用]

【译述】不靠近深溪,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不认真学习,就不能明白智慧的源泉.吴地的竹竿虽然端直质劲,堪作良箭,但若不把它放在弓弦上,就没法显出其独特的功用.有的人尽管天资聪慧,善辨有识,但不学习也终究成不了大气候.所以,天子设立明堂,作为尊贤之所;帝王建立学校,作为学习之地,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进德修业,养身增智.一国之主必须博览群书才能积累学问;深入控讨六艺的精髓,才能增长见识.积学储宝,天下大事了然于胸,就可以鉴古知今,安然地把国家治理好了.要想传扬英美之声名,播撒嘉惠之德行,从而使自己能不朽于世,不靠学习怎么能行呢?这就是文艺儒术之道的独特价值啊!文武之道,在乎张弛.文以安邦,武能定国.因此,两者交互使用,并驰不偏,才是驾驭天下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原文】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笔端;[言兵妖之长气遍地也.亘,古邓反,遍也]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滔,漫也.滔天,犹言漫天也.巨浪,言天下鼎沸,大乱巨大也]当此之际,则贵干戈[《书》曰:备乃干,锻乃戈.又曰:称尔戈,比尔干.干,盾也.《方言》云:自关而东,或谓之瞂,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郭璞曰:干,杆也.戈,平头戟也]而贱庠序.[《礼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又庠者,有虞氏之学名,养老之宫也.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庠言养也.所以养贤德也.序者,夏后氏之学名,大学为东序,小学为西序.序,次也,以次序先生之道而学之也]

【译述】不管兵祸如何惨烈,但最后决定成败的仍是文艺儒道;无论灾乱怎样弥漫天地,兴盛和衰亡也只取决于战争.每当战事降临之时,人们往往只懂得追求坚戟利盾,却忽视了学校教育.自古至今,之所以在全国上下兴办学校,就是为了教育人们知礼养德,不至于胡作非为啊!

【原文】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天下既定,则海水不波,兵尘不起,故云清晏]偃七德之余威,[《左传》曰:武有七德,一曰禁暴,二曰戢兵,三曰保人,四曰定功,五曰安民,六曰和众,七曰丰财.偃者,息也,卧也.天下既定,示不用也]敷九功之大化.[《书》曰: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注云: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序,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六府,谓水、火、金、木、土、谷.三事,谓正德、利用、厚生.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也]当此之际,则轻甲胄[在身曰甲,在头曰胄]而重诗书.[诗谓雅颂之诗,非寻章摘句之诗也.书谓上古圣贤所遗之书,非勾抹缮写之书也]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非文不治,非武不定,故定之以武,守之以文.夫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文之所加者深,武之所服者大,故缺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时乱则尚武,时平则尚文.文武之任,各要合其时事之宜]武士儒人,[武艺忠勇之士,儒学贤德之人]焉可废也.[二者不可偏废也]

【译述】等到兵尘不起,海晏河清,天下平定之后,君王必须放弃武功而专修文治,只有这样,才能够用高尚的道德去感化百姓,用丰厚的物质去养育黎民.当此之际,人们就会丢开兵器而钻研诗书.由此可知,文武之道,缺一不可.是兴文还是尚武,必须结合时事恰当运用.国家之栋材,既要有武艺忠勇之士,也要有儒学贤德之人,两者同样重要,丝毫不可偏废.

【原文】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也.[《书》曰:若网在纲.纲者,网之总也.言上项十二事者,是为帝王大略之纲领]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咸,总也.言安平危乱,兴起废坠,总在于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此《商书·说命》之辞也.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唯艰.”言知之易,行之难,以勉劝高宗,克终于善道也]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言暴虐荒乱之君,不是独见行恶之人也]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言圣明哲智之主,不是独见行善之途也]良由大道远而难遵,[《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以此思之,何远之有?遵,循行也]邪径近而易践.[《老子》曰:大道甚夷,而人好迳.迳者,小路也.故云易践履也]

【译述】以上讲的十二条,是推行王霸大略的纲领.江山是平安还是危乱,是兴盛还是衰败,其中的道理都包括在其中了.有人说,难的不是明白这些道理,而是不易实行;更难的不是一时能够实行,而是能否坚持始终.所以说,暴虐荒乱之君,原本不是只懂得作恶,而是不能把善行推延下去;圣明哲智之主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但他们能始终行善备恶.确实是大路幽远而难以循行,小路近在眼前而极易遵行.

【原文】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东莱先生曰:始遇其易,即以易为常.以易为常,祸之门也]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东莱先生曰:先遇其难,必以难为常.以难为常,福之阶也]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左传》闵子马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又《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岂非人自召乎?]欲悔非于既往,[孔子曰:既往不咎.又《国策》有曰:见兔顾犬,非以为晚也;亡羊补圈,非以为迟也.以往非违之事,虽悔何及?是不可悔也]唯慎祸于将来.[《易》之“坤”初六曰: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此岂人防渐虑微慎终于始之大戒也.故君子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也.将来,未来也]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蜀志》先主语其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可效也.是以太宗得此义,故以自贬抑而谕太子:汝当可选上古圣哲之主为师范,勿用我之所行,以为鉴戒.毋,音无,禁止之辞]

【译述】小人因为只选择那些容易的事情去做,不愿努力去做较为困难的事情,所以他们常常难以获得成功,而倒霉的事情却往往与他们伴随;君子因为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不愿毫不费力地去做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们能不断进步,福祉和祥庆也总是环绕着他们.因此,是福是祸,本来无所谓天命,一切都是由人的主观努力和追求所决定的,正如《易经》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们能够在祸福面前幡然醒悟,痛悔过往的缺失,虽然类似亡羊补牢,但这也是明智的做法.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来做事就会谨慎有加,不至招来灾祸了.你应该选择那些真正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不要以我为鉴戒,因为我的作为确实是不足为训的.

【原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非有高上大德之君,不足慕耳]吾在位以来,所制多矣.[言我自登君位以来,从前至今,制作多矣]奇丽服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也;[自贬其奢也,防戒也]雕楹刻桷,[《春秋》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二十四年春,刻桓宫桷.《左传》曰: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楹,柱也.桷,椽也.《字林》曰:齐鲁谓榱为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役,谓工役,役烦其民也]此非俭志也;[自贬其侈也]犬马鹰鹘,无远必致,此非节心也;[自贬其荒也.节,制也]数有行幸,以亟劳人,此非屈己也.[自贬其游田也.屈,曲也,又抑也.数,所角切,言频烦也]斯事者,吾之深过,[此等之事,乃我平日之大过错]勿以兹为是而后法焉.[毋以此等之事,以为后之法度,从而效之耳]

【译述】从最好的学起,结果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水平;从中等的学起,结果只能获得下等的水平.自己只有下等的水平,怎么可以成为百姓的榜样呢?除非是高尚大德之君,如尧、舜、文王方可成为取法的楷模.否则,自己倘若起点很低,不去选择圣君明主作为老师,就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我从即位为君以来,建树应该说是很多了.但反省自己的功过,又不禁常觉汗颜.服饰华艳,珠玉满堂,大兴土木,筑台掘池,这是我不知节俭,纵欲奢侈的地方,每念及此,都深以为悔;斗鸡走马,纵情声色,招奇纳巧,搜求无度,这是我不懂约己,肆志荒唐的地方,每念及此,都深以为憾.上述各事,是我平日难以被人原谅的大过,希望你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唯尤是效.如果拿这些作为后来的法度,从而让人们去效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原文】但我济育苍生其益多,[苍生,谓万物.苍,苍然之生,又庶众小民也.济,救也.育,养也.益,利也.言我除隋之荒乱,救济、育养、利益人民甚众]平定寰宇其功大,[言我平治安定天下,为民除害,其功劳甚大]益多损少,人不怨;[怨,咎也]功大过微,德未亏.[亏,妨也]然犹之尽美之踪,于焉多愧;尽善之道,顾此怀惭.[鲁《论》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言我虽平定寰宇、治育苍生,有功于天下,亦有奇丽服玩、行幸盘游之好,不能尽善尽美.每回顾此等之事,甚惭愧于心也]况汝无纤毫之功,[此谓高宗,言何况汝并无纤细毫末之功绩也]直缘基而履庆?[径因父祖基业而登履庆位.直,径也.缘,因也]

【译述】我虽然有许多毛病和缺失,但我也建立了伟大的功勋,功过相较,功大过微,所以德行还算圆满,百姓不会怨愤和计较.试想当年挥师平乱,救民于水火;荡涤天下,建都于长安,也可以说是贡献大于危害吧?尽管如此,回顾自己的一生,毕竟还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反省之余,常深感惭愧.至于说到你,不曾建立过纤细毫末的功绩,却直接从父祖这里继承了皇位,又怎么能不更加奋勉呢?

【原文】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如能崇尚善道,以充广其德,庶得基业康泰,身位平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如放肆情欲,以嗜邪淫,必是基业倾危,身位丧败]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商书》伊尹申诰于太甲曰:呜呼!唯天无亲,克敬唯亲;唯民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唯治,否德乱.与治同道,不兴;与乱同事,不亡.终始慎厥与,唯明明后.诚哉斯言!此伊尹当阿衡之任,曰“天位艰哉”一句,其激切之至也.于此太宗深得此理,唯忧唯惧,故发成迟败速、失易得难之痛诫也.为人君者念哉鉴哉,不可忽也.艰,即难也]

【译述】如果追求善道,弘扬美德,那么就会基业康泰,身位平安.相反,如果放肆情欲,贪嗜邪恶,那么就会基业倾危,身位丧败.要知道,国家的基业,确实是形成很慢而败亡很快;皇帝的宝座,也确实是得到很难而失去很易啊!自己怎么能不珍惜呢?面对前代的治乱兴衰,成败利钝,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啊!

崇文释评

《庄子》曰:“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像庄子和老子这样的哲学家,惯常以逆挽法起笔.上述两则论述,就是从结尾说起,然后追溯形成此结果的根由.他们很少从正面去说应该怎样施行仁义礼乐,而是更多地从反面警示人们不施行仁义礼乐的恶果和危害.毋庸讳言,今天的学术界有许多人对道家哲学存有很强的偏见和很深的误解,最典型地表现在对“清静无为”思想的理解上.不少人片面而肤浅地认为,所谓“清静无为”就是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坐在那里等机会,因而把“清静无为”看作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持论者甚至把无欲无求、清心寡欲、不与人争等命题也曲解为是保守倒退、不思进取等.殊不知,道家的这些思想并不是僵死教条、万古不变的人生准则,而贯溢其中的却是鲜活的生命的律动和制止妄为,反对暴虐的呼唤.老子和庄子面对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以及由战祸摧毁了的世道人心,真可谓泪干心枯、往事成灰.兵灾由何而起,荒败由何而生,还不是源于人性之恶?人性之恶的表现又是什么呢?答案是欲望没有止境,争伐没有尽头.在这个意义上来看,道家从扼制人性之恶入手,大概比儒家单纯张扬礼乐之兴,仁义之作更深刻也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道家哲学的出现,是对儒家哲学盲目煽动进取有为因而不断导致罪恶产生的一种制衡,是一种正本清源,更是一种拔乱反正.当人们集体无意识般地沉迷于儒家哲学的有欲有为中时,道家哲学确实称得上是一味厚重的清醒剂,它既矫正了人类的自大狂,更尖锐地揭示了儒家哲学“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穷凶极恶的偏谬,起到了匡时救世的积极作用.正因为祸乱不已,所以才要清心寡欲;正因为征伐无度,所以才要清静无为;正因为争斗不息,所以才要抱朴守拙.那些用脚底板思考的人又哪里知道,儒家思想在正面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同时,又是多么巧妙地掩盖了其欲壑难填的恶劣倾向.环顾历史,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又给自身带来了多少难以克服的灾难啊!我们也必须明白,道家哲学并不是要否定人的欲求,而是试图疏导人们有所克制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说儒家哲学是更多地从正面教育人们应该去做什么的话,那么,道家哲学就是更多地从反面训导人们不应该去做什么.因而从本质上说,道家哲学不仅不是冷眼旁观的哲学,相反却是热心救世的哲学;不仅不是消极悲观的哲学,相反却是积极乐观的哲学.当然,任何哲学都只可能揭示出相对真理.儒家哲学在讲求修齐治平的同时,业已潜藏着纵欲的危机;而道家哲学在强调无为而治的同时,分明也孕含着虚无的色彩,这是我们必须予以警惕的.儒家与道家相比,前者更重建设,而后者更重破坏,尤其是在礼乐文化方面,儒家可谓建树颇多,影响颇深,贡献颇大.试以孟子的一段话为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儒家的祖师爷孔子则告诫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更明确地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著名主张,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强化人们的道德修养.《论语》《孟子》《荀子》,作为儒家经典,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阐扬仁教德化义礼智勇.它对于炎黄子孙性格的塑造和熔铸,对于中华民族礼仪典章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不用说古代,即使在今天,我们所遵循和奉行的仍然是以儒家之道为主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传统.比较而言,先秦百家以及后来的诸如宋明理学等传统,显然或消声匿迹或退居其次.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学思想在我们这个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中,几乎演化成了一种国教、一种官方哲学、一种深入人心并历久弥新的理论准则.传统儒家虽然普遍存在着忽视乃至贬斥法治刑名的倾向,但它在重教兴学方面的突出建树,又是其它百家所望尘莫及的.从孔子的施仁政、办私学,到孟子的行王道、废霸道,再到荀子的法后王、重后学,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诗书继世、礼乐兴邦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它不断导引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们弃武修文、经邦济世.其具体的表现则是把马上得天下,诗书致太平作为最高的统治之术.因而,制礼作乐、文教德化、尊贤重道,几乎成为了历朝历代政治家们的终极关怀.自然,进德修业的课题也长盛不衰地被提到一个崇高的位置.如《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八年,太子李治初立时,散骑常侍刘洎的一番议论就极具代表性.他说:“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复神机不测,天纵生知,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窃唯皇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之美,孝友仁义之方,皆挺自天姿,非劳审谕,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视膳,已表于三朝;艺宫论道,宜弘于四术.虽当于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适晏安,言从此始.”同年,太宗有感于此,把自己教育太子的殷切之情坦言于大臣,他说:“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传说》所言,可以自鉴.’”太宗这一套教育方法,固然与其借鉴前代陈例有关,实则亦与时贤劝诫关系更切.贞观二年,大臣张蕴古上表曰:“今来古往,俯察仰观;唯辟作福,为君实难.宅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有,具僚和其所唱.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固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蕴古之说,仍落结于礼乐,其意在于为太宗提供驾驭天下之纲领,防微杜渐之方略.观诸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所作《帝范》之《崇文》篇中深自反省悔恨一节,则知确是由来有自.太宗之所以反省悔恨,大概是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而其反省悔恨的依据,似乎又可以追溯到贞观十一年魏征的奏疏.魏征说:“知存亡之所在,节嗜欲以从人,省游畋之娱,息靡丽之作,罢不急之务,慎偏听之怒.”回想太宗刚即位时的情景,我们又不禁想到魏征的另一番忠告之辞.魏征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太宗欣然接受,并奉为的矢.“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上以导之,下以劝之,君唱臣随,臣谏君行,有唐一代重儒崇文终至蔚然成风,确是势所必然啊!南宋著名学者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说,唐代选拔官员,有四条标准:一是身,即身体健壮,相貌端正.二是言,即吐谈清晰,言辞善辨,富于口才.三是书,即善于楷书,字体优美.四是判,即文词优秀,论说有根据,理论水平高.为此,他进一步分析到,从朝廷到地方都是如此,所以不认真读书、不善于写文章是不行的.于此,我们也仿佛可以窥视到唐代文学异常发达的原因所在了.从唐太宗贞观之初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充任教席,到武则天亲自策问举人、开创“殿试”,唐代重文术重人才的政策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据不完全统计,在贞观23年之中,通过科举选拔的进士有205人,而在高宗和武后统治的55年间,录用的进士竟有一千多人.一时间,文臣儒士,遍及朝野;国家景象,蒸蒸日上.五代后唐裴尚书曾作诗道:“宦途最重是文衡.”唐太宗也曾说:“我从贞观以来,每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体,见理政之源.”一直到清代,雄才大略的康熙帝的好学不倦,更是妇孺皆知.康熙帝不仅漫游经、史、子、集,而且广涉天文、地理、数学、军事以至音乐、美术、医药诸书.他在自述读书的好处时说:“读一卷书,有一卷书的收益;读一日书,有一日书的收益..阅读不辍,可以鉴古知今,少犯错误.”从先民的结绳记事,到后来文字的发明,再到后来教育的兴办和发展,中华民族在文化教育方面对人类的贡献,真是源远流长,功载千秋!

《帝范》全文

帝范序

序曰: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元圭赐夏禹之功.丹字呈祥,周开八百之祚;素灵表瑞,汉启重世之基.由此观之,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昔隋季版荡,海内分崩.先皇以神武之姿,当经纶之会,斩灵蛇而定王业,启金镜而握天枢.然由五岳含气,三光戢曜,豺狼尚梗,风尘未宁.朕以弱冠之年,怀慷慨之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敌无大而不摧,兵何坚而不碎,剪长鲸而清四海,扫枪而廓八纮.乘庆天潢,登晖璇极,袭重光之永业,继大宝之隆基.战战兢兢,若临深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汝以幼年,偏钟慈爱,义方多阙,庭训有乖.擢自维城之居,属以少阳之任,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每思此为忧,未尝不废寝忘食.自轩昊以降,迄至周隋,以经天纬地之君,纂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焉.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

帝范卷一 君体第一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

建亲第二

夫六合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哀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昔周之兴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内有晋郑之辅,外有鲁卫之虞.故卜祚灵长,历年数百.秦之季也,弃淳于之策,纳李斯之谋.不亲其亲,独智其智,颠覆莫恃,二世而亡.斯岂非枝叶不疏,则根柢难拔;股肱既殒,则心腹无依者哉!汉初定关中,诚亡秦之失策,广封懿亲,过于古制.大则专都偶国,小则跨郡连州.末大则危,尾大难掉.六王怀叛逆之志,七国受鈇钺之诛.此皆地广兵强积势之所致也.魏武创业,暗于远图.子弟无封户之人,宗室无立锥之地.外无维城以自固,内无盘石以为基.遂乃大器保于他人,社稷亡于异姓。语曰:“流尽其源竭,条落则根枯.”此之谓也。

夫封之太强,则为噬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由此而言,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轻重相镇,忧乐是同,则上无猜忌之心,下无侵冤之虑.此封建之鉴也.斯二者,安国之基.

君德之宏,唯资博达.设分县教,以术化人.应务适时,以道制物.术以神隐为妙,道以光大为功。括苍旻以体心,则人仰之而不测;包厚地以为量,则人循之而无端。荡荡难名,宜其宏远。且敦穆九族,放勋流美于前;克谐烝乂,重华垂誉于后。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德,则邦家俱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

求贤第三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乂,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

帝范卷二 审官第四

夫设官分职,所以阐化宣风.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然则函牛之鼎,不可处以烹鸡;捕鼠之狸,不可使以搏兽;一钧之器,不能容以江汉之流;百石之车,不可满以斗筲之粟.何则大非小之量,轻非重之宜.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或蕴百而尚少,或统一而为多.有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赖以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斯二者治乱之源。立国制人,资股肱以合德;宣风道俗,俟明贤而寄心。列宿腾天,助阴光之夕照;百川决地,添溟渤之深源。海月之深朗,犹假物而为大。君人御下,统极理时,独运方寸之心,以括九区之内,不资众力何以成功?必须明职审贤,择材分禄。得其人则风行化洽,失其用则亏教伤人。故云则哲惟难,良可慎也!

纳谏第五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鞀树木,思献替之谋;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义可观,不责其辩;其理可用,不责其文.至若折槛怀疏,标之以作戒;引裾却坐,显之以自非.故云忠者沥其心,智者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威;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谏,小臣畏诛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雍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此拒谏之恶也。

去谗第六夫

谗佞之徒,国之蟊贼也。争荣华于旦夕,竞势利于市朝。以其谄谀之姿,恶忠贤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恐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同相习,无高而不升。令色巧言,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朝有千臣,昭公去国而不悟;弓无九石,宁一终身而不知。以疏间亲,宋有伊戾之祸;以邪败正,楚有郤宛之诛.斯乃暗主庸君之所迷惑,忠臣孝子之可泣冤。故藂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奸佞之危也。斯二者,危国之本。砥躬砺行,莫尚于忠言;败德败正,莫逾于谗佞。今人颜貌同于目际,犹不自瞻,况是非在于无形,奚能自睹?何则饰其容者,皆解窥于明镜,修其德者,不知访于哲人。讵自庸愚,何迷之甚!良由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彼难受者,药石之苦喉也;此易从者,鸩毒之甘口也!明王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可不诫哉!可不诫哉!

帝范卷三 诫盈第七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

崇俭第八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终摧荣耀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

赏罚第九

夫天之育物,犹君之御众。天以寒暑为德,君以仁爱为心。寒暑既调,则时无疾疫;风雨不节,则岁有饥寒。仁爱下施,则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则政有乖违。防其害源,开其利本。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适己而妨于道,不加禄焉;逆己而便于国,不施刑焉。故赏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罚者不怨上,罪之所当也。故《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赏罚之权也。

帝范卷四 务农第十

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志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人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暑。然而莫不带犊佩牛,弃坚就伪。求什一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斯二者,制俗之机。子育黎黔,惟资威惠。惠而怀也,则殊俗归风,若披霜而照春日;威可惧也,则中华慑軏,如履刃而戴雷霆。必须威惠并驰,刚柔两用,画刑不犯,移木无欺。赏罚既明,则善恶斯别;仁信普著,则遐迩宅心。劝穑务农,则饥寒之患塞;遏奢禁丽,则丰厚之利兴。且君之化下,如风偃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其止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止其流,不可得也。莫若先正其身,则人不言而化矣。

阅武第十一

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彫;邦国虽安,亟战则人殆。彫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是以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遂以丧邦。何则?越习其威,徐忘其备。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机也。

崇文第十二

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宏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然则质蕴吴竿,非筈羽不美;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是以建明堂,立辟雍.博览百家,精研六艺,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飞英声,腾茂实,光于不朽者,其唯学乎?此文术也。斯二者,递为国用。

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笔端;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当此之际,则贵干戈而贱庠序.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偃七德之余威,敷九功之大化.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吾在位以来,所制多矣。奇丽服,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此非俭志也;犬马鹰鹘,无远必致,此非节心也;数有行幸,以亟劳人,此非屈己也。斯事者,吾之深过,勿以兹为是而后法焉。但我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亏。然犹之尽美之踪,于焉多愧;尽善之道,顾此怀惭。况汝无纤毫之功,直缘基而履庆?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7430.html

更多阅读

《超越自卑》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 pdf

《超越自卑》读后感《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体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幻想三国志4》片尾曲《独酌》 月下独酌

今天在我发表的《幻想三國誌肆》4主题曲这篇文章中有位热心的朋友给我留言说他找到了《幻想三国志4》片尾曲《独酌》试听地址,谢谢他!!今天我也发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喜欢! 《独酌》这首歌与主题歌【那天】相比,是首相对比较抒情

怎样查阅《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 pdf

潘正伯在博客中谈及《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以下简称《百科全书》)后,有网友动手很快,6月份已经买来;另有几位网友表示将来条件具备时也想买。我对他们的这一行为极为支持,这是一笔很有价值的正当花销。我估计:一个月收入超过500

读童书业的《春秋史》 春秋史 童书业 pdf

童书业先生,字丕绳,号庸安。1908年生于安徽,1968年卒于济南。童先生所著《春秋史》写成于1941年,今读的版本是中华书局2006年版,凡25万字,十七章。  《春秋史》主要叙述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凡295年间周代及其各主要诸侯国的历

声明:《《帝范》翻译下 帝范 pdf》为网友打屌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