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转

传说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访贤辅周传说: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倒霉走背运的时候,干啥都不行,真是到了喝凉水都塞牙的地步。卖面赔了,就又挑担去朝歌卖牛肉。那时候殷纣王昏庸无道,苛征暴敛,朝歌城里的老百姓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买牛肉。这一天,有个官府做饭的来买牛肉。姜子牙几天没发市,来了买主,自然高兴,把秤称得高高的。不料,这个人抓起牛肉,说分量不够。姜子牙刚要分辩,那人抓起姜子牙的秤,“叭”一声,撇成两截儿,把担上的牛肉也掀到路边臭水里。牛肉卖不成了,姜子牙只有挑着空担子回家。

姜子牙的老婆马氏见姜子牙回来了,左右前后一看,担子上没牛肉了,秤也没影了,伸手向姜子牙要钱。姜子牙本就窝着一肚子气,没好气地说:“秤叫人家撇啦,牛肉倒臭水里啦”。马氏突地蹦起来,点着姜子牙大骂。

姜子牙实在受不了这气,又想想纣王无道,就是有出头之日,也不能辅佐纣王这样的昏王。自己满腹纣纶才华,不能这样窝囊下去了。为寻遇明君,背起铺盖卷儿就奔西岐了。

姜子牙来到渭水河边,这里河水清澈,鱼儿成群,两岸树木成行,风景宜人,就找地方住下。河边有个王孙公子样的人钓鱼,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转眼,把个鱼篓钓得满满的。

姜子牙也弄个鱼杆来河边找块石头,坐上钓起鱼来。一连三天,姜子牙没钓上来一条鱼,仍悠闲自得地等着鱼儿上钩。

这个王孙公子样的人发现姜子牙老钓不到鱼,就过来对姜子牙说:“你钓鱼的法儿不对吧,咋不见你钓着鱼呢?”姜子牙说:“你说哪点不对,指点,指点。”那人也不客气,拿过鱼杆把线甩出来,看看鱼钩,笑了,说:“你这钩是直的,能钓住鱼吗!”姜子牙微微一笑,说:“直的咋不能钓住鱼,愿者上钩吗!”说罢又把线甩在水中,口中不住的说:“大鱼不到小鱼到,小鱼到了瞎胡闹。”那人觉得姜子牙又怪又傻,没多说什么,摇摇头,嘲笑地“哼”了声提鱼走了。

这个人是文王的儿子姬发,回去对文王说:“我遇见了怪老头儿,钓鱼用直钩,我告诉他直钩钓不着鱼,他说愿者上钩,你说可笑不可笑。”文王听了,并不觉得可笑,寻思一定是个智慧超群,才华出众的人,隐居在那里钓鱼,就决定亲自去看看。

文王按着儿子指点的地方,找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在一心一意钓鱼,文王就站在一旁,看姜子牙钓鱼。姜子牙手扶鱼杆,不经意地念道:“钓钓钓,小鱼没来大鱼到,愿者上钩。”文王听了这话,分明是在说自己,就上前作揖打躬,和姜子牙攀谈起来。姜子牙问他是谁,文王也不隐瞒,讲了自己的身份。

姜子牙和文王谈天说地,讲三皇五帝,又治家安邦,又是治理西岐,一直谈到纣王无道,伐纣灭商,两人越谈越投机,一下子谈到太阳落山。文王心里高兴,今天终于寻访到了自己渴求的贤圣;姜子牙也是心满意足,今天总算是遇上了明主。

文王叫姜子牙收起鱼杆跟他回宫。姜子牙执意不去,非叫文王明天拉辇来请他。文王有些不高兴,犹犹豫豫,没有答应。姜子牙二话没说,拿起鱼杆就走。文王为得贤才,横步拦住姜子牙,说:“我明天拉辇来请你。”姜子牙哈哈大笑,指着鱼杆说:“你这可真是愿者上钩呀!”

从此,“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了。

古太极图的传说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在无边无际的空中,有一个又大又圆的黑球,生长了整整十万八千年。
十万八千年后,这个大黑球由静生动,开始旋转飞荡起来,搅得整个宇宙都混沌了。静生动,动生静。旋转中,在大黑球里生长了一个巨人,也生长了整整十万八千年。
巨人在呼呼地睡大觉,至于他睡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楚。他赤身裸体,黑暗压着他,他压着黑暗。他呼出的是黑气,吸入的也是黑气。他枕着黑暗睡,蹬着黑暗眠。不知道是黑暗孕育了他,还是他孕育了黑暗。这个巨人名叫伏羲。
这个黑圆球,滚荡了十万八千年,静息了十万八千年。
伏羲终于醒来了。他睁眼四顾,见四面八方全是黑漆漆的,不由得想发脾气。发脾气顶何用?他笑!了哈哈大笑一阵,笑得整个黑暗都打颤颤。他盘腿打坐,双手合十,慢慢眯缝着眼睛,心平气和地静静悟身悟黑。他不移不动,到底他入静了多少年,兴许有十万八千年吧!
十万八千年后,伏羲生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左日右月,前看十万八千年,后看十万八千年。他生了一双顺风耳,上下听风雷,,八方闻呼啸。他生了一双千钧臂,力挽巨澜,能扭转乾坤。他生了一颗七窍心,能意想天开,能钻地入水。他生了一副万眼肺,能呼风唤雨,滋润世界。他生了一张海口,能吞云吐雾,播火架虹。他生了一双长腿,能日行千里,跨山越河。
伏羲站起身,面对茫茫的黑暗大声呼叫:
“阴生的黑暗,退,退下吧!
阳生的光明,生,生长吧!
有黑白、明暗的世界降临吧!”
这个黑暗的世界好象全由伏羲驾驭,听从他的召唤。在他的呼声里,只见那轻轻上升的东西变成了蓝天,那慢慢下沉的东西变成了褐色的大地。天和地从此诞生了,分界了。
传说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转)
伏羲怕天地合拢,他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又大声呼叫道:
“蓝天啊,生长,生长吧,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七层八层九层!
地啊,厚吧!一层两层三层!
人啊,生长,生长吧,顶天立地!”
伏羲三声呼啸,惊天动地。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伏羲也越长越高。天在生长,地在生长,伏羲也在生长。就这样,十万八千年过去了。
十万八千年过去了,蓝天极高极高,大地极厚极厚,。天地分开了,再也不会合拢了。天高九层,地厚三层,伏羲身躯高达十万八千里。这个世界,有了黑白和光明,同时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黑白相融,明暗恍惚,黑白对峙,相辅相成,彼此依存。
十万八千年后,伏羲耗尽了他的神力,壮烈地倒下了!他倒在茫茫大地上,头枕高山,足蹬大海,身压大川。他知晓自己的前身后世,于是,他扣掉自己的左眼,让它变成了火红的太阳,给天下送阳光和温暖,白昼主阳;他扣掉自己的右眼,让它变成了月亮,给天下送去光明和雨露,夜晚主阴。从此以后,生了日和月,分了昼和夜,分了阴和阳。
伏羲要按照人的意志创造世界。他的鼻子变成了入云的高山;鼻凹变成了望不到底的山谷;他呼出的气流变成了呼啸的风,变成了惊天动地的雷电;他的唾液变成了多变的云雨,变成了甜美的甘泉;他的心脏变成了不熄的篝火,变成了跳动的火焰;他的筋脉变成了私通八达的道路,变成了淙淙流淌的小溪;他的巨大身躯在紫雾升腾中化去,返真成为丈二真人。
人还是人,伏羲还是伏羲。他还有一双千里眼,还有一对顺风耳,还有一颗七窍心,还有一副万眼肺,还有一双日行千里的长腿。不过,他的先天功能大多失去了,一切变得浑浊、恍惚和朦胧起来,再也不能前知十万八千年,后知十万八千年了。他想知晓的往事和未来事,全凭他的大彻大悟了。
尽管如此,伏羲很满足。他没有丝毫悔恨的地方,失去的就让他失去吧,他在创造一个属于人的世界,他在一个黑白阴阳的世界。他忘却了,大多全忘记了。他只记得一个大黑球,又大又圆,无边无际。开天辟地以后,黑隐了,白现了,自己创造了一个黑白相分相依的世界。伏羲画了一个大黑圆,这就是黑暗混沌的无极图。伏羲又画了一个圆,这个圆一半黑,一半白,黑白相间,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象两个游鱼紧紧相抱。这就是流传千古,传至今世的伏羲古太极图。

网络编辑:徐毅

姜尚拒修鹿台

姜尚拒修鹿台

淇县城西,有一座殷商时期的大建筑,长约三里,高约千尺,取名叫“鹿台”。现为淇县八景之一,谓之“鹿台朝云”,那么,殷纣王为什么要修“鹿台”呢?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自从姜尚算卦烧死了妲己的义妹,妲己一直怀恨在心,决心待机惩治姜尚一下,好为琵琶精报仇血恨。

一天,纣王与妲己正在摘星楼上饮酒做乐,宠臣恶来近前奏道:“姬发言讲愿意献金帛百匹,美女百名,以赎回其父姬昌。”纣王一听百名美女,顿时心花怒放,神不守舍,决定当即降旨释放姬昌。

妲己紧贴在纣王身边,妖声妖气的说:“大王,您拥有四海,天下美女任选,应当建造一座豪华的楼阁,里面有万名美女,大王终日在美女世界中玩乐,岂不快活。”

“大王,我已经绘制好了图,请您过目。”只见妲己从衣服袖子里抽出一幅画卷,纣王抖开一看,见上面画了一座巍峨壮观的楼阁,十分好看,连连夸奖妲己聪明,妲己听完,故意卖弄风骚的说:“等鹿台建好以后,我好陪大王在此饮酒作乐。到时候各路仙子,仙女也会光临陪伴大王的。”

纣王问到:“美人,这么浩大的工程,谁来监造啊?”

妲己假意思索一阵说:“这工程浩大,一般人还干不了哩!我看姜尚聪明精练,又懂阴阳地理,由他监造最为合适。”纣王大喜。

姜尚接旨来见纣王,纣王对他说道:“任用你监造鹿台,请看图样。”姜尚接过纣王给他的图样,仔细审阅着,默不作声。纣王迫不及待地问到:“这工程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姜尚心想:纣王要建造这样一座豪华的楼台需要耗尽无数的钱财,不知要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普天下黎民百姓生灵涂炭,我怎么能助纣为虐呢?于是姜尚跪下奏道:“启奏大王,据臣推算,工程浩大,至少也要三,四十年才能完工。”

纣王一听,心凉了半截,把脸一沉,对妲己说道:“再过三,四十年,我们都七老八十了,生死未卜,若不能及时行乐,还修它干什么?”

妲己在一旁不满的说:“大王休听姜尚胡言,他在欺骗大王,不愿意为大王效力,根据臣妾推算,三五年的时间足够了。”

妲己的话纣王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听她这么一说,勃然大怒,当下就要炮烙姜尚,姜尚一看大祸临头,转身就跑,纣王的侍从紧追不舍。姜尚跑到九龙河边,将身一纵,跳进河里就不见了。

奉御官高喊:“姜尚有水遁的本领,他遁九龙河跑掉啦!”

且说姜尚借着水遁一口气游了二十多里,才钻了出来,上了官道拼命奔跑,他回头一看。只见尘土飞扬,人喊马叫,一支队伍追了上来。姜尚见状,慌不择路,一不小心,掉在路边的一个旱井里,跌的昏死了过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被一个东西抓醒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蝼蛄在他脸上抓挠,他心里非常生气,顿时火起,抓起蝼蛄两手一拽,就把它的尸首分了家。

姜尚低头一想,觉得不对劲,亏了这只蝼蛄及时把我抓醒,催我快跑,我怎能忘恩负义呢,置他于死地呢?于是急忙找了一个疙针,把蝼蛄的头和身子串在一起,然后轻轻放在地上,蝼蛄即刻奇迹般的复活了。不信你看看,直到现在蝼蛄的脖子上还有一根疙针呢。

再说姜尚从旱井里爬出来,起身就跑,没跑几步,就扭伤了脚脖,疼痛难忍。正在这时,追兵恶来由远而近又寻找回来了。恶来高喊:“大胆逃犯,隐藏在什么地方?害的我们空跑了近百里路,现在还不快点伏法,省得我们动手。”

姜尚见逃不脱了,又跳进旱井里,对恶来说道:“咱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同我过不去呢?”

“我们奉大王之命,要将你就地正法!”

姜尚说道:“既然如此,请让我落个囫囵尸首吧!叫我躺在井里,把我活埋了算啦。”

“好一个姜尚,今天就成全你吧!”恶来说罢,就叫纣军往旱井里填土,直到把井填满了,才带着他的队伍回朝复命去了。谁知姜尚不仅会水遁,而且也会土遁,姜尚被活埋后,他又借土遁回到他的老家姜塬。

殷纣王听说活埋了姜尚,只好叫恶来监工造鹿台,他用了好长好长时间,死了许多许多人,耗了大量钱财才修起了供纣王、妲己玩乐的鹿台。

你要有兴趣,去太公故里看看,至今太公庙后面还留有昔日姜尚土遁时的土洞呢。


姜太公不班师的故事

姜太公不班师的故事

王亭之如此说“天人感应”,相信鬼神不测之机的人一定会反对,然而王亭之却可以说一些故事,来证明鬼神之说的无稽。
武王伐纣,兵至汜水,忽然狂风暴雨大作,兼且行雷闪电,中军的大旗给风吹折,连战鼓也再敲不响。更糟糕的是,主帅武王的坐骑惊至失蹄,武王几乎堕马。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下是当时精通卜筮的人,对武王说:“这次出兵犯了大岁,而且龟卜告凶,筮占亦不吉,既然遇到这种天象示警,理应立刻班师。”其时武王所领的兵,无非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而纣王则发兵七十万驻於牧野以相迎,敌众我寡,天象又不吉,武王的确有回师之意。

可是姜太公吕尚却反对周公旦的意见,说道:“纣王挖比干的心,囚禁了叔叔箕子,任用蜚廉当政,弄到天怒人怨,去征伐他正应天象。”於是下令敲毁龟甲,折断著草,以示不信卜筮,大军冒雨进发。兵至牧野,纣王的前军倒戈,於是纣王大败,周人一举而克商。
对於历史上这件著名的“天人感应”故事,研究风水的人实在值得思量。风水的原理,其实亦是“天人感应”。所谓墓穴须乘气而葬,居区则须纳气而居,一这里的“气”,无非只是“天人感应”的媒介。
可是,为什么周人称为“尚父”的姜太公,却偏偏不信风雨雷电、折旗毁鼓为天象的示警,兼且不信周公旦的卜筮呢?因为纣王倒行逆施,“天”没有可能偏袒他。所以雷霆风雨,便恰恰预兆了周师清洗凶暴。由是继续行军以除“逆”,那便符合天象。至於周公旦的卜筮,那是因为他一见风雨便先著慌,心中早已怀有不祥的成见,如是卜筮的结果便实在是他潜意识的反映而已,实在不足为据,姜太公因此便不信他。
所以姜太公实在并非不信天人感应的警示,只是他觉得示现出来的天象,应该作相反方向解释。
由这个故事,我们们便可以知道,术数其实是需要活泼地运用,如果死执着一些诀法,或者一些原则,一味依书直说,不知变通,则行术者便非撞铁板不可


传说故事:太公钓鱼三层含义

有一个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你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有几层意思么?

这个故事包含了三层含义:1)鱼,你愿意被我钓;2)鱼,我想钓你;3)鱼,我想钓你,你也愿意被我钓。
先看第一层含义,鱼,你愿意被我钓。因为你不是一般的鱼,因为你知道我是姜子牙。我,姜子牙是个神仙。你小鱼儿被我钓上来,以后就能跟我混,或者借着我的法力你能上天。你知道神仙是不随便吃荤的,就算要吃,也不会吃你这条凡鱼。你不是条笨鱼,而是条聪明的鱼。我不需要多么主动地去找鱼饵和鱼钩,你都会来咬钩被我钓上来。你是自己想被钓,不是我逼你的,更不是我诱惑的,是你自愿的。这就叫做愿者上钩。这也是这个歇后语的第一层、最基本,但也是最不透彻的含义。
再看第二层含义,鱼,我想钓你。我姜子牙钓鱼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不是为了吃鱼或者别的用途。钓鱼人人会掉,我姜子牙不是凡人。和凡人用一样的方式钓鱼,那我即使不是凡人,也会被别人当成凡人。所以我一定要用凡人做不到、不会用的方式去钓鱼。当然,我用某种不寻常的方式去钓鱼,别人就一定会认为我不是凡人:如果我用无饵直杆掉不到鱼,别人就会认为我是个蠢人;如果我能钓得着鱼,别人就会认为我是个奇人。我的目的就是让别人注意到我是个奇人,所以,鱼我想钓你。鱼,我不会伤害你的,我只是要你帮我做做样子。等我的目的达到了,你还在你的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因为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也许不能以后带你混,或者帮你上天成仙,但是我不会忘记你的,因为你帮过我。这就是这个歇后语的前半句——姜太公(要)钓鱼。
最后看第三层含义,鱼,我想钓你,你也愿意被我钓。我姜子牙需要你帮我演完这出戏,达到我的目的。你小鱼儿也希望被我钓上来,接近我,沾沾我身上的仙气。我由于要把戏演得更成功更吸引人,我不能用普通的方式;加上我行动匆忙,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鱼儿和鱼钩,你就帮帮忙自己咬钩上来吧。你平常只能跟那些凡鱼在一起混,跟我这种仙人接近的机会不是很多,你要把握住哦,所以我想你也是愿意被我钓得。我们这叫互相帮助,互惠互利,win-win。所以这出戏我们缺少谁都不行。这就是整个歇后语合在一起的意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处位于太公泉镇前太公泉村西南隅,距离太公庙仅有约100米。原有石夹河,清水长流。原水潭边有清乾隆年间巡抚毕沅所立“姜太公钓鱼处”石碑一通,光绪二十年,李敏修等人在此竖姜太公钓鱼石像一尊,后均毁于战乱中。1993年经当地人修砌堤岸,清淤形成一池碧水。现太公钓鱼处池水清澈,岸边垂柳依依,随风摇曳,成为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2002年民间捐资在池边修建3.9米高的太公钓鱼青铜塑像一尊。

姜太公故里,欢迎您的到来!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

河南卫辉太公泉镇太公庙里有张石桌子,石桌下面卧着一头四不像,据说它是姜子牙的坐骑,这头神兽镇帮了姜子牙不少忙哩!它能够足踏祥云,日行千里,降妖除怪,神通广大。

且说姜子牙青年时家里开了个肉铺,有一天,一个人牵了一头怀犊的母牛来送杀锅,子牙仔细大量着这头十分健壮的母牛,心疼的问道:“这壮实的牛为什么要把它送锅呢?”

卖牛人说:“我老婆有病,说是吃了怀孕母牛的心就能治好。”

原来太行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弟兄两个,老大媳妇生有一女,老二媳妇好几年也没怀孕,老大婆天天祷告,盼望生个男孩,并诅咒老二家断根苗,绝后代,以便将来继承老二家的那一份家产。

早春的一个傍晚,老二媳妇竟然要临产了,老大媳妇心生歹意,假惺惺的去接生,不一会儿,老二媳妇生下一个白胖男娃娃,老大妒火中烧,把男娃看成眼中钉,肉中刺。趁着老二媳妇昏迷不醒之际,抱起孩子就往外跑,想把他扔到荒山野岭喂狼,不料,刚一出门,碰见一群人,她急忙转身跑到牛圈里,大黄牛饿急了,一位主人是来给它添草的,直盯盯地看着她,老大婆毫不犹豫的把小孩扔到槽里,那头大黄牛瞪大眼睛,一张嘴就把那个小孩吞到肚子里去。老大婆又惊又喜,急忙跑回到弟媳床前,假惺惺的守候着,过了不一会,老二婆醒了过来,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呢?”老大婆装作一副痛苦的样子说:“你怀的是空孕,只有一包脏水,啥都没有。”老二婆听了以后,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扑扑嗒嗒滚落下来。

且说那头牛吃了小孩以后,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老大婆呢,自从把弟媳的小孩喂了老黄牛以后,不久便得了心疼病,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后来,她请了一个巫婆给他看病,巫婆对她说:“吃了怀孕的牛的心病就会好。”于是,老大婆就来和老二婆商量,想要老二家的黄牛心,老二婆十分疼爱自己亲手养大的牛,她心里真难受,但为了给嫂嫂治病,眼里含着热泪,毅然忍痛割爱,叫老大把牛牵去送杀锅。

姜子牙听说要杀牛取心,再看看这头膘肥体壮的大黄牛,杀掉怪可惜的,于是说道:“咱这样商量一下把,这头牛我买下了,前两天,有一家在山上放牛,他的一头怀犊母牛掉下山崖摔死了,那头怀孕牛心我还留着,你拿去用好了。”

老大心想:自己的母牛不少卖钱,白赚上一颗牛心,感到很合算,就满口答应了。

子牙买下那头孕牛之后,日夜精心饲养,没过几天,这头牛就临产了,谁知生下来的不是牛犊,它是一个不像马,不像骡,不像豹也不像虎的“四不像”。子牙想,不管是个啥,我也要把它养大,从此以后,子牙把它当作家里的一口人,子牙吃啥,就让它吃啥,子牙每次来喂它,四不像总是向他点点头,张张嘴,表示对子牙的感谢。

虽然子牙家里生活很贫寒,但他想法让四不像吃好,四不像一天天长大,一天比一天吃得多,子牙还是省吃俭用用来喂养它,经常让它跟在身边,日夜陪伴,形影不离,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到了第二年,老天爷久旱不雨,地皮龟裂,加上蝗灾,饥民百姓背井离乡。四不像眼看着子牙家中空空,炊烟中断,心想不能再给主人添麻烦了,决意离开主人自己外出谋生。

一天,四不像来到姜子牙跟前,两条前腿一跪,竟然对着子牙说起话来:“恩公,几年来您精心抚养我长大,很不容易,眼下又遭灾荒,您实在无法再养活我了,如今,我已长大,不能再拖累您了,我要自己谋生去了。您啥时候想念我,只要叫我一声‘四不像’,我就会回来的。”四不像停了停又说道:“以后有什么难处,遇到什么灾气,只要喊我‘四不像’,我就会回来帮你的。”

四不像说完叩了三个头,口吐一股白雾,驾着祥云朝西北方向飞走了,子牙望着那蓝蓝的天空中的一缕白气,凝视了很久很久。

后来,姜子牙之身来到黄河边上的孟津,搭了一个草棚,开起了饭铺。晚上子牙躺在床上,心里还思念着四不像,嘴里不住的念叨四不像,说起来真有点神气,头一天米缸里的米很快就快完了,第二天黄灿灿的小米又满了,第一天瓦罐里吃的面就已经用完了,第二天竟然又是满满的一瓦罐,米面总是吃不完用不尽,夜里姜子牙常常梦见四不像不停地给他送米送面,与此同时,朝歌国库里的米面常常不翼而飞。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一天夜里,子牙做了一个梦,梦见四不像气喘吁吁跑过来对他说:“我离别恩公后,在昆仑山元始天尊那里学道,近闻黄河即将决口,特来告诉恩公快快逃离。”

子牙从梦中惊醒,天不亮就起身,拿起一面小铜锣跑到大街上。边喊边敲:“乡亲们,黄河就要决口了,赶快离开这里把!”大家听说黄河要决口,纷纷收拾东西外逃,人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

没过三天,忽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霎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河水猛涨,黄河波浪滔天,铺天盖地地卷来,很快漫过河岸,吞没了河堤,淹没了万顷良田。

后来,四不像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帮助姜子牙立了大功。人们念及四不像泄露天机,报了黄河决口的凶信,救了百姓的姓名,都感激四不像的无上功德,为了纪念它,就在太公庙里姜子牙的塑像下也塑了四不像的石刻雕像,使人们千秋万代瞻仰它。


姜子牙封舅子

姜子牙封舅子

凡是建庙的时候,在庙宇的脊上,除了要在中间造一个宝葫芦,两头安上“稳”以外,还要在脊上边安上两个像狗一样的兽,被铁锁链栓着脖子,向外挣扎着,人们习惯地叫他俩“挣王”。

传说这两个挣王,是姜太公的两个小舅子,是姜太公封神时把他俩封在这里的。

姜太公七十多岁的时候才由他的结义仁兄宋异人做媒与马洪六十八岁的女儿成亲,真是“六十八岁黄花女,稀寿有二做新郎”。成亲以后,姜子牙写了休书,马氏接过休书,高高兴兴的改嫁去了。

再说马氏两兄弟,一个叫马大,一个叫马二,是纣王的两个奸臣,处处干坏事,天天想捞官,事事想讨便宜。

姜子牙帮助周武王灭商以后,受他师父原始天尊的旨意,为周武王封神,封官。将在伐纣建国中阵亡的人、仙都进行封职。根据每个人、仙的功劳大小,给每个人一个官职,给每个仙一个神位。

他的两个小舅子听说姜子牙成了封神的主宰,便来见姜子牙,他俩来到姜子牙面前双膝跪地,口称:“姐夫在上,小弟有礼了。”姜子牙一看是他那两个坏小舅子,便问:“你俩有何事?”两个齐声说:“姐夫,您现在是封神的元帅,封官的相,看在内亲的面子上,求您把俺俩封的高高的。”姜子牙一听明白了,他俩是要官来的。心想:你这俩个坏东西,我正要找你呢,今日自己送上门来了,非得惩治惩治这两个害人虫不可。便说:“起来吧,我答应你们的要求,把你们封的高高的,保险叫你俩在众神之上。”他俩一听高兴的直点头,然后满意地回家去了。

谁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把他俩封在了庙堂房顶上,又用铁锁链将他俩锁住,报信的去叫他俩赴位,他俩一赴便傻了眼,还能说什么呢?姐夫真的把他俩封在了众神之山,众神都在堂内,只有他俩在庙堂房顶上,比任何神位都高,可不是正神,想要逃走,哪知姜子牙早把他们用铁锁链锁住了,只好一个劲的向外挣扎,却永远也跑不掉了。


传说故事: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公元前1050年,姜子牙佐周94年后,周灭商。那个时候,只有人没有鬼和神,就是说天堂和冥府都是空的,所以甲骨文记载:商王崇拜祖先但不敬鬼神。

姜子牙奉他的师父原始天尊之命开始封神:纣王子辛被封为玉皇大帝,俗称老天爷,在天堂的最高主宰。他的老婆妲己被封为王母娘娘,后宫由安阳迁到昆仑山的瑶池;后来周穆王姬满西游,跟王母娘娘通奸,幸亏没被玉帝发现。杨戬是老天爷的妹妹的儿子,封二郎神;老天爷的几个女儿不争气,分别下凡,一个嫁给了董永,一个嫁给了刘彦昌。大将李靖被封为托塔李天王,即天军总司令,巨灵神任大将,朱刚躐任天蓬元帅,沙任卷帘将军。太乙真人任宰相,赤脚大仙是逍遥派。太白金星主管二十八星宿,即恒星(如太阳)、行星(如水金火木土星)和卫星(如嫦娥所在的月球)。比干任文曲星。雷震子任雷公。灶神主管民间厨房的炊饮。所以每年腊月廿四是民间的祭灶节,人们希望灶神能使他们锅里有米有面,使他们能多吃上几顿饱饭。财神主管金钱与财富,有权利赐予某个凡人一定的金钱。南极仙翁即寿星,坐在乌龟上、青松下、群鹤环绕。各地的山神土地是老天爷派到全国各地的代表,负责收取祭祀供品,30%上缴中央,3%留归自己。黄飞虎为冥府最高行政长官,即阎罗,首都内蒙阴山,陪都重庆酆都(鬼城)。敖氏四兄弟任四海龙王,南海龙宫设在太平岛(现在是国民党驻扎),辖南海,主管中国南方的降水;东海龙宫设在钓鱼岛(被日本鬼子插上了太阳旗),辖东海、黄海、渤海,主管中国北方的降水;北海龙宫设在胡日尔(贝加尔湖中间的一个小岛),辖贝加尔湖、呼伦湖、库苏泊,主管阿尔泰-通古斯民族(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的降水;西海龙宫设在木伊纳克(咸海南岸的乌兹别克港口),辖咸海、热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主管阿尔泰-突厥民族:维吾尔(丁零回鹘)、柯尔克孜(坚昆黠戛斯-塞种月氏)、哈萨克(乌孙)、乌兹别克(康居大宛)、土库曼、土耳其的降水。

神封完了,没姜子牙的位置了,他就住在民间房屋的屋脊上。姜子牙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和赞扬,至今在民间结婚时还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连老天爷受到的景仰都不及姜子牙,可见中国人民重视道德修养,而不是你有多高的权位,多富的金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7606.html

更多阅读

故事:我是霸王龙

故事:我是霸王龙很久以前,在一个悬崖顶上住着翼龙爸爸和翼龙妈妈。有一天,翼龙妈妈生了一个蛋。一天晚上,那个蛋骨碌骨碌地转了起来。。。。。噼啪——可爱的翼龙宝宝出生了。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他们很用心地抚养着宝宝。爸爸给

姜 太 公 钓 鱼 愿 者 上 钩 谁钓鱼愿者上钩

吴 双 江姜太公,即姜尚,名望,字子牙,所以又称姜子牙。生于公元前1156年,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 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

姜子牙钓鱼中的商业智慧 姜子牙钓鱼图片

在中国,姜子牙可是知名度很高的大政治家,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要在专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货殖列传》里面,最先提到姜子牙呢?姜子牙和工商业有什么关系呢?姜子牙,名叫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又因为他的祖先曾经被分封到一个叫吕的地方,古人有以地名

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

声明:《传说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转》为网友不哭不闹不炫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