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地理解析 江西省横峰中学

地理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规模大B.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C.技术、管理水平高D.劳动力成本低

2.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A.大飞机制造工业B.汽车工业

C.纺织工业D.微电子工业

【答案】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产品结构变化过程,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D对。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价格竞争,生产规模大、地理位置优越、技术、管理水平高,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A、B、C错。

2、根据材料,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发展顺序是进口-生产-出口。产业转移最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容易实现的是纺织工业,C对。大飞机制造业、汽车工业、微电子工业需要的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不易实现,A、B、D错。

考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转移的主要部门。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面表格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农产品

产量(万吨)

区位熵

小麦

5959.3

2.41

玉米

4206.6

1.19

稻谷

841.1

0.18

棉花

233.5

4.22

3.该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B.交通 便 利,距离市场近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质量较好,市场需求多

【答案】

3、B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表格,区位熵越大,说明某农产品在全国有优势。可以判断该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A、C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区位熵应较大。华北平原水稻种植的区位熵小,B对,D错。

4、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平原。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B对。塔里木盆地全年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好,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区位熵差异,区域棉花生产的条件。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崖处的地质构造属于背斜B.最高处海拔为 830米

C.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甲地夏雨少于乙地

6.图示河流上游的剖面图最有可能是

【答案】

5、D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读图,陡崖处的地质构造岩层发生明显的错动和位移,属于断层构造,A错。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最高处在右上角,海拔为900-1000米,B错。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河流自北向南流再向西南流,C错。图示是我国的季风气候区,甲地位于夏季风背风坡,夏雨少,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D对。

6、河流上游的侵蚀下切能力强,剖面图形态是V形谷。中游河面变宽、变浅。下游河道宽阔,水流平缓。所以最可能是D对。A、B、C错。

考点:等高线图,相对高度计算,河流流向判断,河流水系特征。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B.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8.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B.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C.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D.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

【答案】

7、B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东段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受纬度因素影响。西段大致与山脉走向一致,说明受地形影响,所以B对。海陆因素影响,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A、C错;该地区不临海,D错;

8、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深切高大挺拔,与冻土无关,A错;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湿的特点,B错;图示地区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气温低,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少,C错;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D对。

考点:影响区域冻土日数等值线分布的因素,冻土对环境的影响。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B、E、F四点为日出、日落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A.6月、7月B. 12月、1月 C.4月、5月 D.11月、12月

10.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高原地形,草原辽阔B.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C.季风气侯,冬寒夏热D. 河流水丰,四季无冰

11.在观测的这段时期()

A.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上移

B.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

C.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

D.潘帕斯草原上肉牛膘肥体壮,进入屠宰加工旺季

【答案】

9、D

10、C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图示中表示的是杆影的方位,所以OA、OE是日出时杆影,朝向西北方向,说明日出东南方向,所以此时是冬半年。根据材料,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OD日影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OE是一个月后观测到的日出方向,只有D对。6、7月份,4、5月份是夏半年,A、C错。12月、到1月份,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B错。

10、根据材料,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1:30。通过计算可知,该地经度为127.5度,该地使用北京时间,最可能是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C对。该经线穿过的地区没有高原地形,A错。是落叶树或针阔混交林带,B错。冬季结冰期长,D错。

11、结合前面分析,观测期内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气温降低,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下移,A错。冬季,从11-12月份,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B对。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C错。潘帕斯草原上肉牛食物充足,进入生长发育的旺季,D错。

考点:日出日落方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原因。

二、综合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2014年的最后一周,宝钢主动压缩新增产能规模,宣布湛江钢铁基地规模压缩125万吨,规划钢产量将由1000万吨下调为875万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下图表示2013年至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下表为中国2011年到2014年煤炭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数据。

年份

煤炭产量(亿吨)

煤炭消费量(亿吨)

进口量(亿吨)

2011年

35.2

29.7

1.8

2012年

36.8

29.9

2.9

2013年

39.69

31

3.3

2014年

38.7

30.1

2.91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图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

(1)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中国2014年煤炭产量和需求量均下降近3%,结合材料分析2014年我国煤炭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8分)

(2) 2014年煤炭市场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全球整个行业运行形势严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煤炭工业如何走出现今的困境?(8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答案】

( 1)钢铁等高耗煤产业生产规模的缩减;(2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2分)国外低价优质煤的冲击;(2分)长期的煤炭产能过剩。(2分)

( 2)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2分)大力发展净煤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2分)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把煤炭企业做大做强;(2分)控制煤炭的进口量;(2分)增加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2分)(任答三点得6分)

( 3)变化特点:快速增长。(2分)主要原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2分)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2分)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我国实行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钢铁等高耗煤产业生产规模的缩减,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国外低价优质煤的冲击,进口量增加,长期的煤炭产能过剩。

( 2)我国煤炭工业走出困境,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把煤炭企业做大做强。控制煤炭的进口量,增加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

( 3)根据材料二图,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考点:我国煤炭总产量下降的原因,煤炭工业发展的措施,风电装机容量变化特点及原因。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6分)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筑坝蓄水,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的原因。(10分)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答案】

(1)由于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

(2)气候方面: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少,需要水源灌溉;冬季降水多,需要排涝;南部降水少,需要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地形方面:农业区多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需要排涝;山区面积广大,适宜建设水库;河流短小,集水速度快,需要排涝。

(3)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生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的调节作用较强。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做,所以气候清凉。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少,需求水源灌溉,冬季降水多,需要排涝。南部降水少,需要引水灌溉,甚至跨流域调水。从地形方面分析,农业区多分布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需要排涝。山区面积广大,适宜修建水库。河流短小,集水速度快,需要排涝。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丹吉尔免税工业园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生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靠近市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工业发展的条件。

三、选做题

42、【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中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4分)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6分)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4分)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地理【解析】 江西省横峰中学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崇明岛的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距东部经济发达区较近,接近客源市场。
(2)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考点:区域发展旅游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注意事项。学科网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4分)

【答案】

(1)原因:河谷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低(2分);雨季时R河水位上涨高于两侧低地,两岸的支流无法自排入河并有R河倒灌的河水进入(2分);径流在河谷两侧的低洼地汇聚,形成涝渍灾害(2分)。

(2)措施:在干支流的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2分);在各支流河口修建涵闸和人工排水设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值线和图例,河谷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低。雨季时R河水位上涨高于两侧低地,两岸的支流无法自排入河,并有R河倒灌的河水进入。径流在河谷两侧的低洼地汇聚,形成涝渍灾害。

(2)治理该地涝渍灾害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如在干支流的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在各支流河口修建涵闸和人工排水设施。

考点: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及成因,主要治理措施。

4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在现代社会,海上能源运输十分频繁,时常有油轮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漏油事故。石油泄漏往往能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使海面上会出现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下图示意石油污染的海滩。[来说明海洋沙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海洋沙漠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

【答案】

分布区: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海上采油区(或海上钻井平台)附近海域(4分)。

影响: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进而使陆地气候也变得更加干旱;油膜阻碍热量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升高;油膜抑制氧气的溶解,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答任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在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海上采油区或海上钻井平台附近海域,常有漏油事故发生。泄漏的石油在海面形成油膜,油膜能抑制海水的蒸发,导致海面上的空气缺少水分,变得干燥。海洋水汽是陆地水汽的主要来源,进而使陆地气候也变得更加干旱。油膜阻碍水汽的输送,也就阻碍了热量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升高。油膜抑制海水与空气的接触,水中溶解的氧气少,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形成荒漠中类型的景观,也叫海洋沙漠化。所以海洋沙漠化主要分布在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海上采油区或海上钻井平台附近海域。

考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936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江西省横峰中学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地理解析 江西省横峰中学》为网友念三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