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古镇 三江古镇

 辛卯年大年初四,我们去了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映秀镇,震源映秀震前灾后的变化让人震惊和振奋。因为映秀还在建设中,百废待兴,没有餐饮设施,大家犹豫是就地简单对付午餐,还是原路返回都江堰吃饭。一位守车人向我们建议,可沿312国道再走20公里到水磨古镇,那里是“川西高原休闲胜地”“西羌文化名镇”的旅游景区,可吃可玩可看,值得一去,于是大家立即驱车前往。路好车少,拐下盘山公路,沿岷江支流寿溪河逆流而上,忽然眼前一亮,青山和绿水掩映之间,白墙青瓦间点缀着羌族黄色碉楼和红色阁楼,山水之间一座“黄城”跃然眼前,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水磨古镇到了。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北靠映秀,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是镶嵌在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被称为世界地震遗产。这里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空气优良、原始古朴,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我的爷爷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长寿学专家,50年代初曾到四川青城后山考察长寿,或许就到过水磨古镇的长寿村。他“空腹劳动、饱腹休息”、“饭后打个盹,胜过大补药”的理念,迄今我还牢记在心,终身受益。

虽是过春节,路上行驶的车不多,但进入古镇,仍然是人头攒动,车满为患,大家慕名而来。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地震前水磨镇上烟囱林立,6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终日排放烟尘,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是当地百姓的心痛之事。“5·12”汶川特大地震将距离震中映秀仅5公里的水磨镇几乎全部摧毁,当时的情景惨不忍睹。广东佛山市承担了援建任务,他们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传承羌藏建筑艺术风格相结合,修复和新建了水磨古镇的老人村禅寿老街、万年台、春风阁、西羌汇和古牌坊等大量文化遗迹和建筑,并赋予了许多厚重的南粤新元素,使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将水磨镇打造成了全国闻名的藏羌风情旅游名镇。

说水磨是古镇,多少有点勉强。从广场上的宣传画中看到,震前的小镇不“古”,仅有些破旧的民居和泥泞的街道,以及尘埃中的老戏台,有点破败和世故,比起川西平原的古镇差多了,缺少文化的氛围和历史的底蕴。而今的水磨镇,最明显的是“新”,感觉一切都是新的。灾后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修葺一新,建筑风格融合了羌、藏、汉的特色,街道整齐划一,房屋古朴现代,广场散落各处,有点丽江古镇和洛带古镇的味道。穷乡僻壤突然有一座这样风格迥异的小镇,与这里的自然、历史、交通、经济有些大相径庭,确实让人叹为观止,象是“飞来镇”一般从天而降到了这方“世外桃源”。如今的禅寿老街不仅具有川西民风,而且也頗有佛山的韵味:一幢幢川西民居沿街而建,一座座藏羌建筑错落有致,一扇扇雕花窗门表现南粤风格,一处处历史遗存获得新生,一户户乡居生活从原始古朴突然变得商业化和现代化了。难怪当地的人讲:他们的幸福生活一下子被提前了20年。
进入小镇,旅游接待中心气派豪华,导游小姐身着改良的羌族服装笑容可掬,乘坐旅游电频车每人10元可游览小镇的各个景点和购物,现代旅游业态已经具备雏形。虽然经历了大地震的破坏,但完全看不到破败的痕迹,入眼的全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小镇由两部分组成,新街以羌笛广场为中心,以藏羌风格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西羌文化色彩,170栋单体建筑,具备了羌寨建筑“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等综合建筑特点,特别是街道两旁数十间阿坝州地方特色展览馆,将藏羌人文风情荟萃展现,值得叫好。进入老街,一座汉式牌坊十分显眼,正面为“禅寿老街”,背面为“水磨羌城”。沿街而行,古香古色的街道里,中国结、灯笼、牌坊、古朴的商铺名字点缀着街道两边高低错落的两层建筑,家家不同阁,户户不同窗,铺着红砂石的石板路两边,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缓缓淌过。新恢复的大夫第、万年台、字库塔等历史遗存建筑充实和支撑了“水磨古镇”的地位,新建的春风阁、白塔、水磨亭、和谐广场等景点更为水磨古镇“景上添花”。

中午已过,我们在禅寿老街入口处的“陶雾轩酒楼”就餐,人多、拥挤、吵闹、排队,好不容易才占到座位,点了烧牛肉、炖蹄花、老腊肉回锅、水磨豆花、拌凉粉、拌则耳根等十余个菜,完全川西风味,味道稍许偏酸。大家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齐口称赞“味道好级了”。结账正好300元,比预计的要低些,没有人多乱涨价现象,尤见当地民风的淳朴。

饭后,太阳当空,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大家提议坐茶馆,很好,正合我意。一茶一坐,每人最低消费10元。刚坐下几个80后就修起了“长城”,玩起了成都人的“最爱”——麻将。五幺二四、刮风下雨、自摸加番、血战到底,打得天昏地暗。我们几个50后则一边喝茶,一边摆“龙门阵”。今天的茶真好喝啊,一杯素毛峰,色鲜味俱全,清香扑鼻、入口甘甜、生津止渴、回味很爽,这样好喝的茶在成都鲜有品尝,我想这是茶好、水好、心情好的良性反应,在这里喝茶观景真是一种享受,难怪此地是长寿村,居长寿人也。

现在,水磨古镇已经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联合国人居署授予的“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坐在茶楼,凭栏遥望,融合了羌、藏、汉建筑风格的春风阁近在咫尺,万山从中一点红,十分显眼和谐;楼下的寿溪湖水面平静,湖光楼影遥相融合;而另一侧的寿溪河水湍湍而流,一泻千里,汇入岷江;这一静一动,动静合一,令人称奇,让人陶醉。远眺重山层层叠叠,高山峡谷,气势恢宏;近瞰流水徐徐而来,湖光山色,水墨画稿;放眼望去,满目古镇尽收眼底,此时此景,我更感小镇凤凰涅槃的来之不易。

水磨镇全景图

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的水磨古镇。

岷江支流的寿溪河穿城而过。

水磨镇关口,一夫把关,万夫莫开。

震后的新水磨羌城由广东省佛山市援建。

“水磨羌城”的汉式雕花牌坊。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城中羌笛广场的雕塑很有特色。

新街上建有许多阿坝州旅游景点的特色展览馆,可以参观、购物,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排排具有羌族特色建筑错落有致,这种“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颇具旅游特色。

“春风阁”构思奇妙,独具匠心,具有浓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是登临观澜的绝佳场所。

和谐广场地处禅寿老街与水磨羌城的交汇处,这里汇集了羌、藏、汉各民族的风格建筑。

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老街建筑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水磨亭是水磨镇的标志性建筑,亭内的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有400余年历史。


水磨古镇 三江古镇
水磨白塔是古印度教及藏教东渐的实物佐证,塔身外形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亦称“吉祥白塔”。


老街两侧依次分布有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众多典型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


现在的万年台为“5·12”地震后依原样修复的,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

每逢假日,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禅寿老街内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新水磨镇的建筑具有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多轴线明确等特点。


“水磨羌城”碉楼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高10米左右,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

西羌汇,坐落于水磨镇春风阁脚下,东临寿溪湖,共同构成了水磨标志性景观。


烟雨朦胧的水磨镇如同一幅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1889.html

更多阅读

江南六大古镇旅游攻略 江南六大古镇之首

江南六大古镇旅游攻略——简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水乡,清幽古镇,一直是游人的梦想,撑一把油纸伞,走在水乡古镇的石板路上,随心而行。江南六大古镇旅游攻略——工具/原料乌镇特产及美食:蓝印

广西南宁扬美古镇旅游攻略 扬美古镇自驾游

广西南宁扬美古镇旅游攻略——简介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距离市区越35公里,是广西南部地区仅有的几座古镇之一,也是了解广西近代民居建筑风格的重要古迹。古镇始建于宋朝,三面环绕着左江,在曾经交通闭塞的古代,这里因水运便

上海南翔古镇旅游攻略 南翔老街

上海南翔古镇旅游攻略——简介南翔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梁天监四年(公元 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得名。后又建成五代砖塔――双塔、南宋抗金民将韩世宗留下的烽火墩――鹤槎山、明代建造的园林――古猗园。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上

束河古镇_束河古镇攻略 束河古镇自由行攻略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

三河古镇一日游 南京一日游必去景点

三河古镇一日游——简介 三河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

声明:《水磨古镇 三江古镇》为网友梦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