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与情谊 情谊资源社区

按:早上,我打开邮箱,看到一篇未署名的文章,题为《小小称谓有意思,一点一滴皆情谊》,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5月30日,我曾写了一篇微博,就有人称我“刘老师”、“刘老”谈起,联系到“刺猬”的称谓,希望人们对我改一种称呼。读了这篇文章,本可以借题发挥,继续谈谈这个问题,最多是指我接触的一些情况,但也超不过它涵盖的内容,因而就不必多此一举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太长,我将之改为《称谓与情谊》在博客晒出来以飨读者。

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称谓与情谊 情谊资源社区

不同关系之间,称谓也不相同。例如: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其实,称谓这事很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据我观察,对一个人的称谓,能够随便改口的,一般谈不上有真正的感情。本来是知根知底的同窗好友,或者是平起平坐的常年同事,原来习惯用小名,或者小李老李之类互称,突然有一天,您改了口,开始叫他“李局”、“李总”了,那么,说明您与他在情感上已经拉开了距离。当然,责任并不完全在您,对方的做派、架势可能已对您产生了某种暗示:人家已经今非昔比,维持原来的称谓,叫与被叫者,都会感到不合时宜。然而,也许就从改变称谓的那一刻起,原先的情谊就不再那么纯粹,彼此开始心知肚明,相处起来都要小心翼翼。所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检验关系变化的标准之一,可以看称谓有没有改变。如果说某人的地位、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您对他的称谓不变,并且不觉得尴尬,那够交情;但在这个方面也要计较是否与时俱进——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得已,则很难再说依然还能维持情谊。看人与人关系的亲疏,不在于彼此之间现在怎么称呼,还要看过去是怎么叫的。

多年前同学经常聚会,本来每次大家都是热热闹闹、口无遮拦地说些开心的往事,以及目前的状况,重叙旧情,增进情谊,气氛一直不错。后来,有位同学当上了北京某部委的司长,也不知从哪天起,同学中有人一本正经地改口称他李司,他欣然接受不说,居然还摆起了司长的派头,气宇轩昂,官气十足,把同学聚会搞得变了味。本来是平等交流,您言我语,岂料那老兄气势夺人,喋喋不休,好像非要营造出众星捧月的氛围。什么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很艰巨啦、什么改革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期啦等等不一而足,说起话来仿佛在做报告;不仅如此,他时不时地还会假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地透露些官场的秘闻,而每当这个时候,他谈到自己熟悉的部领导时,称呼起来却把姓去掉,只保留他们的名,某某。这就明显让人感觉到,原来他也明白,不带职务的称谓更让人觉得亲切,并可以藉此显现出彼此关系的亲近,只不过他要显摆的是与上层的关系,而并不在乎同学之间的情谊。受到这样的气氛感染,再加上这老兄很享受同学用职务来称呼他,聚会就变得索然无味,潜移默化中,没人再叫他的名字,而纷纷改口叫他李司:李司您真不容易;李司您要注意身体;李司下次再聚哦——,然而,一晃很多年过去,却再也没有了下次。

可能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个性使然,对称谓的改口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觉得那是尊重,有人觉得那很别扭,见仁见智。愚以为,如果说称谓的改变,可能反映出原本的关系会有微妙变化的话,那么,称呼者的主动改口并无不当之处,而被称呼者的感受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原来叫您名字的人,在非正式场合第一次对您改用职务称呼时,您是感到很舒服、很惬意,接受起来心安理得;还是认为很陌生、很突兀,出于情谊婉言劝止,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要求,很可能成为彼此关系的分水岭。有人顺水推舟,反正别人都这么叫,也不顾及对方曾经是老同学、好哥们;有人及时纠正,告诉对方这样很见外,还是直呼其名好,由此就可以大概地判断出,这两人的交情是否已经或者将要有变。

虽然职场和日常生活有所不同,但称谓与感情因素有关的道理应该还是一样的。感情不变,称谓一般不会变;称谓变了,感情就很难说。谁要是不理解这点,不妨想想自己的父母包括兄弟姐妹,他们会随着您地位的变化,职务的升迁而改变对您的称谓吗?不会,狗子还是狗子,铁蛋还是铁蛋,在亲人面前,再不雅的小名也会伴随您一辈子。谁要觉得这样不合适,认为即使感情依旧称谓也不能一成不变,估计您那年迈的父母非但不会答应,小样儿。那么,亲人之外的关系,如果也被同样看重的话,称谓的随意改变,就非常有可能意味着感情的淡化,除非本来就以路人相待,那怎么改变都无所谓。

也许有人不认可我的观点,说称谓的改变也可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比如情人或者夫妻关系,也许就会随着感情的深化而改变称谓,最好的例证就是鲁迅和许广平。诚然,《两地书》中的称谓很不一般,可谓新颖别致,变化多端,但要知道,这种发生在大文豪身上的师生恋,使用的称谓并不具有普遍性,一般的情人或者夫妻不会那么折腾,而且根本受不了,不信哪天您学鲁迅样,对着自己的妻子叫声“某某兄”,看她会不会认为您有病。所以,这样的极端例子,根本说明不了问题。恰恰相反,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称谓一般仍以固定的居多,如果会有改变的话,更多的则是由原来“宝贝”之类肉麻的昵称,过度到连名带姓,或者干脆用“喂”、“哎”等单音节词来代替,级别往往由高到低,谈不上因称谓的变化而加深感情。我一般不太容易改变对人的称谓,叫习惯了,改口很难。比如,管80多岁的老太太叫“小张阿姨”,因为她是我母亲的闺蜜,两位老人一直以“小张”、“小王”互称,双方的儿子就在后面加个“阿姨”,一叫就是半个世纪;遇到儿时的伙伴,年轻时结交的兄弟,我还会用小名甚至可爱的雅号来称呼,哪怕对方已经成为教授,或者官至几品;各阶段的同事,认识时怎么叫的就一律不改口,相信大多数人感觉亲切,但不清楚是否有人会不满意。不管怎样,至少以我之见,在与人交往时,容易受到某种环境、或者其他因素影响而轻易改变称谓的感情,基本不值得珍惜;而无论潮起潮落,斗转星移,彼此的称谓始终不变,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份经过岁月洗礼的情谊,有着更加历久弥新的保质期。

小小称谓有意思,一点一滴皆情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3560.html

更多阅读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操作与案例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

第一节 影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的测算是十分复杂的。木材不是一种标准的产品,它以各种各样的大小、形态和等级出售。在现实森林中,没有两个林地质量、地利等级完全相等的林分。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前,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配置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ppt

摘要: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系,能够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协助企业发现在战略发展过程中,现有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差距、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明确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方向和途径以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且设计和调整相应的

声明:《称谓与情谊 情谊资源社区》为网友隐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