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钢的建设与发展,武钢人赋予了十里钢城一个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名字——红钢城。这个红字,是刚出炉的钢的色彩,更是武钢人住房的色彩。最早修建的红钢城住房都是红色的四合院。
为尽快解决首批武钢建设者无房可住的问题,从1956到1958短短两年时间,青山蒋家墩相继建成5街—11街。这些房子清一色是三层红楼、木地板和内阳台,苏联专家设计,外形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苏联专家考虑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从空中看,这些四合院组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喜字。
红房子给武钢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但也因它设计的诸多遗憾,如过于保暖、通风和采光不足、没有客厅等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武钢人的生活需求。
而现在很多红房子正在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高耸入云的二十层以上的商务大厦。据了解,8街部分尖顶拱门的苏式红房将予保留。
据武钢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博物馆里专门有一个雕塑,就是红砖楼房。这些陪伴了武钢人近五十年的老建筑,将被武钢人永远铭记在心
这是一片红砖红瓦结构、三层尖顶、带点俄罗斯风情的红房子,据说以前是一个荒凉的叫做蒋家墩的小渔村,上世纪50年代苏联人支援武钢建设,留下了这片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于是便有了一个颇有视觉冲击的名字——红钢城。后来有师傅告诉我如果从空中俯视,大片的红房子连在一起貌似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吉祥文字:“喜”,可惜我不是杨利伟,若不然一定要看看的。
现在想来,两年前正值武汉烈日当头,我一脸稚气,和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被一辆大巴从火车站接到武钢,三满意门口挂着“欢迎大学生到武钢建功立业”的红色横幅,想象着自己也要像50年代那些支援武钢建设的“革命先烈”们一样,即将要把青春掷于这个大熔炉中,我几乎觉得热血沸腾。
报到结束后,我被分到了红钢城八街单身公寓,这里按街坊划分,起初我常常因分不清哪个街坊犯晕,一度觉得红钢城的街坊颇有北京胡同的味道。公寓保持了红房子的外观,不过内部做了装修,安装了空调、吊扇、电视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有这样优越的住宿条件窃喜。出了公寓,周边全是是老的社区,年轻一代大都搬了出去,只有老一辈武钢人因为某种特殊的情怀更愿意留守下来,安度晚年。因而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嚣,少了霓虹闪烁的刺眼,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日子背后蕴藏的无尽温情。夜幕降临的时候,踯躅独行,透过窗户玻璃,每家每户泛黄的灯晕里折射出丝丝暖意,常常勾起我对远方家人不可名状的思念。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穿梭于这片红房子之间,在无数次的上班和下班的路上,我看到道路两边的梧桐树一年一枯荣,在蚕蜕与新生的交替间,一圈一圈地粗壮起来;我看到头发花白的爹爹、婆婆相互搀扶,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我看到满眼新奇的毛毛探头张望,肉嘟嘟的嘴角荡漾着一抹最单纯的笑;我看到意气风发的年轻伢们,脚步匆匆,为心中理想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拼搏奋斗……这里的一切的一切,如街坊邻里般真实,家长里短般熟悉,让我感动,感动于生活本身的庸常、平凡、琐屑和淡淡的、然而却持久的温情。
后来,沿着和平大道、武青三干道一路走去,我看到许多与“钢”字有关的住宅区或地名,钢花新村、钢洲花园、钢都花园……多层住宅屋顶平面均做成屋顶花园,小区绿树成阴,才知道“红房子”确实老了,它们虽然给老一辈武钢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但也因设计上的诸多遗憾,如过于保暖、通风和采光不足、没有客厅等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武钢人的生活需求。随着旧房改造工程的开始,10街坊的红房子已经被拆迁,高楼大厦在昔日的老城区平地而起,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青扬十街”,优质的高层住宅和商业街区,成为红钢城的新一轮标志性建筑。
我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红房子”终究是要被取代的,只是“红房子”渗透的那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