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十五言和知乎专栏的使用测评——三个写作平台的选择比较 十五言 简书

简书、十五言和知乎专栏的使用测评

——三个写作平台的选择比较

前言

在知乎上偶然看到这个提问:《简书、知乎专栏、十五言……为什么一时间大家都开始复制medium模式了?》,得知了十五言的存在,便去十五言围观了一下。

首先是看到姬十三写的一篇《欢迎来到十五言》,姬十三在里面详细地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写得情深意切,让我有冲动想深度了解一下「十五言」到底是是个什么东西,于是,我点开了《关于十五言——关于这个网站该说明的一切》,几乎将里面的内容全部都看过一遍,这个主题包含了一系列文章,给写作者提供了很多写作的建议以及鼓励。这些文章让我觉得十五言在建立之初已经有一些社区规范的氛围,也不妨注册进去写写看。后来便向客服提交申请,客服很快地回应了,我得到了十五言的写作权限之后,便将自己的一篇旧文放了上去,初步体验了十五言的写作流程。

在体验过十五言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将十五言、简书和知乎专栏放在一起比较测评一下,同是写作平台,她们的存在究竟有如异同,她们的创立的目的是什么?她们的进入门槛如何?她们的如何运营?她们是否涉及了竞争?这都是比较有趣的问题。

创立的目的

简书

简叔在《关于简书》中提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书是一个有点理想主义的产品,我们希望有深度的内容可以在互联网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那些产出深度内容的写作者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在很认真地书写着自己的思想,他们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通过简书,我们发现,仍有很多认真写作的人、仍有很多认真阅读的人。他们在这里写作,在这里阅读,在这里慢下来。

简书现在以及将来,都将致力于挖掘互联网世界中的深度内容,这是一个有态度、有诚意的产品,是一个让人静下心来慢慢体验、慢慢品味的产品。

《创业三年记》中也提到:

简书的诞生其实非常意外,自我喜欢上 Markdown 起,我就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支持 Markdown的笔记本产品,于是我就打算自己做一个

十五言

姬十三在《欢迎来到十五言》中提到:

这是一个正在创建中的内容社区,它为写作和思考者而生。

为兴趣而写作是我的初心。十五言是为依然对写作保持热忱的人们打造的平台。

李子在《当我们写作的时候我们在写什么》也说到:

“十五言”(http://www.15yan.com),这是个以主题为中心的写作平台,它很朴素(简单纯净的写作体验),很有趣(用户既可以为各个主题写作,也可以像运营一本杂志一样当主题的编辑),我希望它很有货(主打高质量的原创写作);我急切地想要世界都知道它的朴素和有趣、想让每个有货的人入驻,但我也知道,很多事情急不得,需要耐性。

知乎专栏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小结

简书某种程度上是为Markdown而诞生的,它曾经叫做 Maleskine,是 Markdown 和 Moleskine的整合,后来才转为专注于中文的写作平台。简书自诞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简叔在简书上发表一篇译文《如何坚持每天写一千字》,简书的传播才上了一个层次,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而来到简书。我也是在那段时间来到简书写作的。

简书在平台建设方面可圈可点,专注写作的人不仅可以精心写作,还可以掌握到更好的写作工具(Markdown),学会知识管理,学会使用或选择好的软件,认识在写作中前行的同道中人;在简书阅读的人也可以看得到高质量的文章,在一大片非作家,非大V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静静阅读,沉淀自己。

十五言,它是一个在中文环境中打磨的中Medium,只是它还十分原始,原始到只是在照搬到Medium,连创始人姬十三都不否认这一点。

《十五言这样赤裸裸地抄袭能被人们接受么?》

《不就是一个山寨版 Medium》

坦率讲,十五言受到Medium的启发。产品形态上,现在的版本就是Medium的拷贝猫,是一个实验阶段产品。接下来,我们会针对中文环境做许多创新,一点一点改进,最终让十五言成为最好的产品。

只是十五言实在起点太低,姿态也太低,在简书这个前行者面前,十五言就一个在后面默默跟着的小孩子,但是,这也存在着一种可能性:现在这个默默在跟着小孩子就像当初模仿Twitter的新浪微博,简书也有可能是那年在孤独前行的饭否。这一条路该如何走,大家都在摸索。

知乎专栏,我的第一篇千字文就是发在了知乎专栏,知乎专栏是做得比较不咸不淡的一个产品,给知识渊博的大牛们一个发展平台,但是对专心写作这个领域的宣传力度不大,我稍微有点感觉它是在游走简书和十五言的观望者,知乎专栏的心态有可能是这样:反正Quora在前面走着,我跟着就行,Quora有个Blog,我有个专栏,人有我有就可以。而且,知乎专栏的定位是「无需提问,也能回答」,所以专栏是为知乎问答这个核心服务的。

进入门槛

简书

简书的进入门槛最低,有QQ、新浪微博、豆瓣和google账号的都可以注册登录。的确,想要写作的话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十五言

十五言对于文章的高质量有一定的坚持,十五言很长时间不会开放注册,需要凭邀请码注册。索要邀请码点击十五言申请页面申请十五言邀请码或者向客服提交申请索要,填上你的邮箱和社交账号(最好是微博和知乎的,有简书和知乎专栏最好,博客也可以),然后写上你为什么要加入十五言的原因,最后可以加上你对十五言的建议(会增加被邀请的机会)。如果十五言的客服看到你写的东西写得符合十五言的需要的话,还有机会升级成为写作码。是的,在十五言中,邀请码和写作码是不一样的,邀请码可以看和评注,写作码增加了写作的权限。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是知乎主动邀请知乎用户开通的。有人说是随机的,我估计是邀请码的发放跟活跃度是正相关的:在知乎写出的答案多,分享的干货多,受邀请的机会就越大。目前在知乎没有看到专栏申请的网页。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关于申请知乎专栏开通的疑难解答》,顺便推荐下我的专栏《千字文》:http://zhuanlan.zhihu.com/cnfeat

写作系统

说到写作系统,这个必须得排序:简书第一;知乎专栏第二;十五言第三。

简书

简书为Markdown而生,完全支持Markdown,加入富文本编辑器,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用Markdown写作,也可以用写博客的方式写作。

「Markdown」是什么?请看简书制作的《献给写作者的Markdown 新手指南》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不支持Markdown语法,只支持富文本编辑器,而且知乎专栏的图片插入有问题,表面上支持外链,也可以上传图片,可就是显示不了图片,我几乎要放弃在知乎专栏上传图片了。

我曾经在知乎反映问题,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改变,产品设计师也没有重视,我也不再提意见了。至于知乎专栏是否打算支持Markdown,知乎的产品设计师回复我:「过于geek ,不打算~」

好吧,在知乎设计师眼中,会Markdown语法的人已经可以算是geek了,如果知乎专栏没有搞掂它的图片上传问题,如果不打算支持Markdown,我只能在知乎上发我已经排好版但是在知乎专栏上无法显示好排版的文章。

十五言

原本我想进入medium看看它的写作系统是怎样的,可是medium居然是要twitter账号注册,好吧,虽然我有twitter,但是如果我要先解决翻墙问题再来写这篇文章的话,那也太geek了,遂暂时放弃。

前言里有说过我将一篇旧文放进十五言,那篇旧文是《我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1234系列的合集,涉及教程,多图。在我将这篇旧文转去十五言的时候,遇上了不少的困惑:

1、如果在简书,支持Markdown,我只需要将源文件复制,粘贴,合并,再做一些删减就可以了,可是十五言并不支持Markdown,这意味着我需要重新来过,你知道的,一旦产生了重来来过的这个心态的,这种体验就很糟糕了,就像你老板叫你写一个计划,你知道了这个老板的脾性,你很快就写好了,但是你老板刚好出差了,你只好将它给另一个老板,但是这个老板看了之后对你说,不行,你要重新改过,于是你只能重新来过。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要你重新做一次旧的,你宁愿做一个新的,且不论重新来过的时间是多么的长。

2、图片的上传。其实图片多并不是麻烦,真正麻烦的是十五言居然不支持图片外链,我只能找到简书的原文,找到图片另存为,再上传,上传图片还要移动到有「+」号的光标才能插入,鼠标移来移去,「+」号才出现若隐若现,实在是令人抓狂,这么来回搞了十几次,终于搞掂了图片问题。

3、列表。列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像现在的一二三点,我完全可以用列表形式呈现,可是,一想到十五言居然不支持列表,这文章又要发在十五言,那么,我只能使用这种折衷的形式了,实在有点无奈的感觉。顺便提一下十五言的引用,「引用」的图标点一次是引用,点两次字体居然变斜体了!还变大了!居然还置中了!点三次文字才恢复正常!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逻辑?!还是medium它就是这样做的?!

4、排版。贴出同一篇文章在简书、十五言和知乎专栏的地址,你们自行感受一下。

简书:《我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http://jianshu.io/p/2dfbe6874de5

十五言:《如何制作(手绘)思维导图》:http://www.15yan.com/story/giIfM4mF11K/

知乎专栏:《我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http://zhuanlan.zhihu.com/cnfeat/19698777

最后,推荐看看十五言的《关于十五言》,里面关于写作的建议和指导真的很好。

运营

简书

简书自创立以来就不断的改进,从《简书周刊》、简书微信、《想想》、简书作者成书计划、用户建立专题、到现在最新的专题投稿。如果文章写的好有用,文章会被推荐,阅读的人多了,评论的人多了,喜欢的人多了,这篇文章就会在热门榜一路上升,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有内容的文章。姬十三说的话:你慢慢写,我们负责带来好读者,这句话,简书正在慢慢地做。

十五言

十五言虽然才刚刚起步,但是它拥有果壳网做后盾,可以依托其自有的科学方面优势进行扩展,所以,它在建立之初就已经有450个用户了。同时,十五言也知道,科学方面的优势也未必是好事,所以,十五言需要在人文方面发力,力图做到各方面的平衡,形成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姬十三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说:「眼下这家公司还算有点资本可以慢慢去做一件需要长力的事。」

现在十五言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改进这个中文版的medium,让它变得更加适合中文,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好东西,的确是要慢慢来。

简书、十五言和知乎专栏的使用测评——三个写作平台的选择比较 十五言 简书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的牛人实在太多,属于另一种的运营,这种运营没有文章推送,没有热门排行,没有统计数据,没有主题分类。知乎专栏的运营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知乎问答之上。例如知乎专栏在搞的就是「盐」系列,属于高端系列,在kindle售价15.99。

竞争

终于说到竞争了,这三家有没有竞争关系?

先说知乎专栏。知乎专栏不会跟简书和十五言竞争,简书和十五言也无视知乎专栏,至少目前的情况是这样。

然后我们来说简书和十五言。

一位简书和十五言的用户在《果壳与简书:一场(我认为)不存在的战争》中说到十五言与简书不会存在竞争,它用了这样例子:

我看不到这两种平台之间会有如何的竞争关系。就好像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说中国人开了加油站,另一个中国人也在旁边开个加油站,结果两人都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加油的人各50%。然而犹太人呢,一个开了加油站,另一个就在加油站旁边开个餐馆,于是两个人都能赚到所有过路客的钱。

就算有人只加油,或者有人只吃饭,这两家也不存在竞争。我看到的是一个市场的完善,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写作者,感到高兴。

事实是,简书和十五言就是两个加油站,用户才是加油的路客,餐馆还没有出现。

我们再来看看一段对话(原文在此:http://weibo.com/p/1005051881941252/weibo?from=page100505home&wvr=5.1&mod=weibomore#1397569608760):

@简叔在上班:今天起床,好几个朋友跟我说果壳在做一个跟简书差不多的东西。谁给个邀请码呗。

@姬十三:据我所知,国内还有好几家公司正在做类似的产品。社区除了产品,更由内容决定。不同的用户氛围就定义了不同的产品。内容社区是条长路,如果真要“竞争”,也希望能做惺惺相惜的竞争对手。

@简叔在上班:看过了,好吧,要和果壳网直面竞争了。

@简叔在上班回复@姬十三:好说好说。见过大神。

这段对话说明,无论你怎么认为,这两家的创始人都已经认为他们已经在竞争了。

所以,简书加紧了移动端的制作,攻城掠地,马不停蹄,招兵买马,详见《简书招人了,一大波职位袭来,真的是一大波》,同时加强了对简书的宣传力度,喊出了口号:简书,最好的写作和阅读平台。

而十五言,我不知道它看见这样的阵势还能不能慢下来。但是,正如姬十三所说,如果两个社区做的是不同内容,不同氛围,那么他们的产品的定义就不一样了。用加油站的例子说就是:一个加油站做汽油,一个加油站做柴油,大家做大家的,而如果有一个加油站突然两个都做了,那么这两个加油站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就要看谁做得好了。

总结

坦诚的说,作为用户,我负责创造内容,平台竞争,我是最终的受益者,我乐意看到这种竞争,这种竞争会创造一个更好的写作平台。

简书也好,十五言也好,知乎专栏也好,平台再好也只是平台,让知识得到传播,让人安静地思考,让文字好好得到书写,这才他们要做的。

最后,我的公众号【cnfeat】,每天千字文践行者,欢迎订阅交流。

【一期一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6251.html

更多阅读

知乎网怎么玩 知乎微博

知乎网怎么玩——简介知乎是一个类似百度经验的平台,通过知乎你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真实知识和经验,为你的行动做好参考。那么很多新手朋友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玩转知乎。让小编一一介绍一下。知乎网怎么玩——注册登录知乎网怎么玩 1

男孩性器官数据知多少 不知火舞与三个男孩儿

青春期是男性由幼年长成成年的过度期,是男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很多是由性生理的成熟引起的,及时地、科学地对他们进行性教育,和少女一样,对于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

声明:《简书、十五言和知乎专栏的使用测评——三个写作平台的选择比较 十五言 简书》为网友思念满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