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隔蓬山一万重——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 格非 江南三部曲epub

1

白藤箱,枣木手杖,被遗忘的阁楼,幽寂的庭院,麦收时分。没有任何征兆,在西府海棠凋零的日子里,父亲陆侃离家而去,从此杳然如鹤。

这是格非的“三部曲”第一部《人面桃花》的开篇,神秘、神经质、梦魇、尖叫,一切都是由不得人的样子。其实,那迷雾般的出走更像一个寓言,一个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寓言:满腹锦绣绮梦,尝尽世事冷暖,几度载浮载沉,庙堂与江湖,彷徨与思量,到底无法说服自己,那么,索性回到沉睡的心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那里头的声息、面容、情绪,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泛起的迷人光影。实质更接近于一场自我陶醉的演出,不论真与假、白与黑、恒久与短暂,总之,心安处便是故乡。

在书中,这个桃花源有个寻常到俗气的名字,花家舍。大抵,所有的传奇都有一个朴素的外衣吧,因而才能上演惊艳。被橹惊醒的流水,“义”字当头的劫匪,乌篷船,芦苇荡,水鸟拍着翅膀掠水而过的鸣叫,桑园良田,鸡鸣狗叫……,这个世外桃源周身弥漫着一种湿漉漉的哀伤。用预谋掠夺成全宁静平和,在隐居的天地里听凭臆想构建新秩序,以大同的名义描绘一个暗涌四起的田园蓝图。可是,这矛盾甚至说荒唐里,总有些令人动容的东西,譬如秀米在睡梦中听到总揽把王观澄的自言自语,“每天看着那白云出岫,飞鸟归巢,忽然心有忧戚,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花家舍迟早要变成一片废墟瓦砾……光阴流转,幻影再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怜可叹,奈何,奈何。”

这个花家舍的当家人王观澄,同治年间的进士,点过翰林院,在仕途上兜兜转转一圈,因好道隐逸,抛家别子,游历至此。委实是有根基有阅历有机缘的人,造了花家舍这一片乐土,眼看着纷乱、肮脏、权势之争、谋杀一点点滋生其间,缠绕疯长,却无能为力。用古人的话说,事者,势也。不是装糊涂,而是心有不甘。就连我们这些混沌的局外人,也心知肚明,不过是人心和欲望在作祟,这个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深渊。

主人公陆秀米的命运犹如船在水中,顺流而下——有种宿命般的味道。民国初年,一个江南官宦小姐,青春正好,无知无忧,猝不及防间,在无序打开的纷繁世界面前,历经家变、情变、国变,风雨淋漓,连感怀都成了奢望,因此只能是遇山爬山逢水渡水了。凭着直觉,她找到了精神栖息地,只不过,不像父亲那样逃避,也不想张季元他们那样缜密周全,而是以革命的形式义无反顾地参与。那姿势被乡人称为疯癫,就像半生痴迷于《桃源图》的父亲又复活了。失败收场是自然的,但她到底实践了那个梦,触碰到了所谓本质的东西,也是她这么多年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尽管称不上英勇与凛然,到底通透完满了。

桃源梦,这个深深根植在中国文人心底的惦念,它是海市蜃楼,是淤泥里生长出来的莲,是那些被侮辱与被伤害的灵魂的疗伤地,是自古以来人类心灵与天地对话后激荡在血液里的余音,是个体在凡俗周遭里进行自我救赎的一道氤氲旖旎的水路……也许,正因为它有着梦幻般的虚无、华美,以及可以不断重塑的特性,才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一代复一代,永不停歇。是啊,那些在时空里不知疲倦找寻的人们,已经用他们的身影和脚步写成了一首倔强的诗,题为执迷不悔。

2

时间翻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地点依然是水泽丰沛的江南,主人公变成陆秀米的儿子谭功达,新中国初期一个小县城的县长。

这个县长,身上有着天真而纯粹的品质,初民般的,粗劣中有种粲然,像那个时期空气的味道。尽管一切才刚刚开始,贫穷疾病等种种困厄令人举步维艰,但心里的火焰燃得如夏花般炽烈。

“江南三部曲”的第二部,《山河入梦》。可以说,这是一本“失败者之书”,作者对命运的无常、莫测、不可逆转等作了一次深刻的探索,也因此,那“失败”便有了非凡的色泽,类似于祭奠的花朵,明黄夺目,令人震颤。故事清晰而饱满:在千丝万缕的官场关系与情感体验里,一个雄心勃勃的梦一点点破碎,一颗鲜活饱满的心一天天死去,最后成了化石。化石是为了纪念,更是期待。一个地方父母官期待在“自己的领地”实现丰衣足食、一丝不乱的“桃源梦”。

生命行进到不辨方向的迷雾中时,那个梦慢慢浮出了水面——几近枯萎的谭功达别无选择地同她母亲陆秀米一样,坐着船,经过“绿色的浮萍和露出尖顶的荷叶”,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际的花家舍,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一边猜想着母亲从前的斑驳往事,一边惊奇地打量着这个有些神秘的乐土。在这个自成体系的“桃花源”,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听听这些话,简直像谵语:“工作的主动性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真正灵魂”、“我们从不向任何人分派任何工作,而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没有人能真正看得见公社,而公社却无处不在”……如此,带着某种荒诞意味似的,花家舍的这些细枝末节无限放大了那个疯狂年月的空想与自大。不仅仅是讽刺,而是有着更为透彻的思考。瞧瞧,那个隐身为孤岛佣人的驼背八斤,竟然就是现今花家舍的一把手,他在谭功达即将离开时,冷静地袒露心迹,那些自言自语的独白跟梦话差不多,但又有一种透彻与坚决回荡其中——“在花家舍,没有城府,我们从来不去惩罚任何人”、“为什么人人脸上显得心事满腹,闷闷不乐?他们在思考”、“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自己监督自己”……在面对谭功达的一系列质疑时,驼背八斤并没有回避,他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人的欲望与好奇心”,他说:“我们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毫无办法,所以我们必须进行严格地控制,我们宁要不公正,不要无秩序,宁要正而不足,不要邪而有余。”就这样,在带着哽咽与泪光的叙述之中,天慢慢亮了,梦却依然没有醒……

这样酣甜的梦,谁愿意醒来?

纵然是最后,重新回到外面世界的谭功达,在无力挽回的事实面前,在弥留之际,他仍能听见那些柔软而浩淼的声音:“没有死刑,没有监狱,没有恐惧,没有贪污腐化,遍地都是紫云英的花朵,它们永不凋谢……”

3

活在当下,真是一种不幸!

物质丰盈,隐患却处处可见;情感泛滥,人心越来越局促;日子被时钟切割,永远患得患失。木偶、蝗虫、傀儡、强迫症、潜规则、精神疾病吗,等等,这些灰暗的词汇几乎是为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专门准备的。

活在当下,你我的体验都差不多,急吼吼的,怒冲冲的,每个人都在忙,却又不知忙什么。无非是房子、车子、位子、票子,不一而足,可哪一样其实都是自己无法做主的。我这些站着不说不腰疼的碎语,它是如此轻浮无力,甚至比不上一场粗暴疾病的光临让人深刻……

格非曾在《文学的邀约》里说:文学是失败者的事业。第三部《春尽江南》,便是一本由失败者的命运所组成的书。书中有一句话,对于当下倒是无比贴切:“我们其实不是在生活。连一分钟都没有,我们是在忙于准备生活而成天提心吊胆。”

我不想说这是一本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的野心决不单单在此,而是要在参与中燃烧,化成灰烬,继而希冀获得重生。

辛辣与冷眼、讽刺与诘问、解构与提炼,这是一本容量浩大的小说,广阔逼真的现实,众生世态,形神毕露。舒伯特的《冬之旅》、海顿的《日出》是作者对音乐的“赏析”,若若的分数是教育现状的折射,房子的纠纷反应出法律的无力感,饭局酒话说的是以小见大的段子,此外,还有环保主义、精神疾病、政治立场等等。

男主人公谭端午的身份是诗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可是一个精神至上的美好时代。诗歌、文学、存在主义等,与这些沾边的人,向光源一样夺目,让人心生崇敬。其实,随着女主人公李秀蓉改名为庞家玉,那个熠熠生辉的时代就已经死了。以实用为准则,以效率为价值,以功利为出发点,这个时代有一双火眼金睛,它决绝一切“无用之物”。就这样,时代一路飞奔,诗人死了,文学死了,信仰死了……

伫立在这个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花家舍摇身一变,成了“富贵温柔乡”。最妙的是,结尾部分,一场诗歌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当享乐混淆沉思,腐朽面对追悔,形而下遭遇形而上,在这个曾经的世外桃源里,一切混作一团,无所谓对与错——这是一个连标准都含糊的时代,所以一切都不能太较真。春尽江南,江南何处?那个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桃源梦轻若微尘,连尸骨都找不着了。

盛世里的人,却怀着一颗乱世仓皇的心。何其悲哀!是谁在飘着细雨的街头哭泣?是谁在昏暗的灯光下梳理从前?又是谁,在重金属的喧闹与酒气里寻找丢失的影子?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扭曲的被欲望牵制的世界。身份,可以任意修整,每天一副新面孔,然而每一天都味同嚼蜡;死亡,像做鬼脸似的,兜头而来;疾病之箭,例无虚发地射中靶心;思想之塔,被金钱、垃圾和无知草草遮蔽……

尘嚣甚上,漠然是大众最普遍的表情,每个人都急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绝大数声音都是无效的,所以文中作者说这是一个无声的时代。而待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也是这轰轰烈烈时代浪潮里的一份子,很悲哀,我竟然连说话的勇气的都没有。比这更悲哀的是,我们这些所谓新时代的人,连做桃源梦的念头都丧失了。

2012年9月29日晚

更隔蓬山一万重——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 格非 江南三部曲epub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6624.html

更多阅读

360一键重装系统win7 64位系统图文教程 一键重装系统64位

360一键重装系统win7 64位系统图文教程——简介360重装系统大师3.0以上版本终于支持一键重装Win7 64位系统了,这也意味着,360重装系统大师现在可以支持全系统的Win7版本和XP系统;360重装系统大师的优点是,只要你的电脑还能上网,那就可以

说岳飞《小重山》 小重山

说岳飞《小重山》………………………………………吴小如一今传岳飞词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录岳飞词三首,[小重山]一首,[满江红]二首。最为世所传诵的是[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此诃不见于岳珂辑录的《金陀粹编》,但后人编辑

蓬山此去无多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好友田树民游敦煌的一篇游记,跟随此文走进大漠,去看戈壁、沙丘与胡杨,驻足月牙泉、鸣沙山、莫高窟,聆听西域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敦煌游记(2010.6.19—20)没有着意去想的事情,往往来的很突兀,这就

山一程水一程 人生一程又一程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人生是一段旅程,我们行走在其中,带着四季的风尘,带着未知的风景,我们在人生旅途上苦苦修行。向着灿烂的朝霞,沿着旖旎的风景,我们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雨一更的穿过苍茫,走过泥泞。累了,在时光的角落是停歇,

声明:《更隔蓬山一万重——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 格非 江南三部曲epub》为网友时光凉丷春衫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