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中的精神 吴清源自传

中国熟悉围棋的人可简单分为两类:一类人把吴清源视为神一般的人物,一类人骂他为汉奸。作为一个东渡扶桑的华人,吴清源没有资格参加奖金丰厚的职业棋战,作为《读卖新闻》的专属棋手(奴隶?),被安排与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天才棋手下以命相博的“十番棋”,在17年时间里,将所有的对方降格。中国人在积贫积弱时喜欢树立民族英雄,更何况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吴清源被当成中国人智力上优越的标志,成为中国人其时唯一的自慰工具。国家强盛起来后,又开始了推倒偶像的运动,网友就开始翻旧账,指出吴清源生命中的两个污点:一是1936年申请加入日本国籍(其后吴的国籍多有反复);二是1934年作为“日满华围棋友好代表团”成员在中国各地下棋(跟日本军人下过棋,被人视为给日本人“劳军”)。
吴清源13岁受段祺瑞的资助去日本,日本文化对他的影响大概和中国对其的影响等量齐观。不可否认,日本给了他发挥自己天分的舞台。但另一方面,被人称为“支那人”,被人砸过窗户、寄过子弹,最后因为被摩托车撞而淡出棋坛(旅日韩国棋手赵治勋在其职业生涯巅峰时期也被车撞了,很难相信是巧合)。在其舞台“十番棋”中,如果吴清源被某个日本棋手打败的话,他的棋手生涯大概就会立即结束,无法在日本呆下去。可以想像,吴清源在下棋时带有多大的紧张感。
《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中的精神 吴清源自传
川端康成曾送给吴清源一张日本的色纸,上面只写了一个“无”字。这个字是对吴清源品性的最好形容,对于一个眼里只有棋的人来说,其它一切不过是个“无”字。找到一张平静桌子,把棋子敲下去,是吴清源的追求。我们不能苛求他拍案而起,不能赋予一个生活上的普通人太多的道德责任。
吴清源有过很多痛苦的时刻,日本侵华,东京空袭使其所有家产化为乌有,战后随一个宗教团体(邪教?)流浪了两年,遭遇了交通事故,每当困境时,吴清源会背诵白乐天的诗: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光火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快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读读这本平淡如水的书,看你能品出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7144.html

更多阅读

吴藻《花帘词》 吴藻诗词

《花帘词》自序余自道光己丑岁订所作《花帘词》,陈颐道先生暨赵秋舲、魏滋伯两君序而稿之,聊以自怡,非敢问世。丁酉移家南湖古城,野水地,多梅花,取梵夹语颜其室,曰“香南雪北庐”。樊榭老人昔尝卜宅于此,文采风流今尚存,不独王孙桂隐遗迹未湮

《血滴子》:一部制作精良的垃圾片,身着华丽的精神病人。

《血滴子》:一部制作精良的垃圾片,身着华丽的精神病人。《血滴子》——从制作上看,也该算作制作精良了,画面精致,取景角度独特;精美画面都是1秒内一闪而过,不重复无冗余感;每一个镜头都是动态移动拍摄的;每一处情节都有音乐节奏配置或者高亢

说岳飞《小重山》 小重山

说岳飞《小重山》………………………………………吴小如一今传岳飞词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录岳飞词三首,[小重山]一首,[满江红]二首。最为世所传诵的是[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此诃不见于岳珂辑录的《金陀粹编》,但后人编辑

声明:《《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中的精神 吴清源自传》为网友碾压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