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素养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学会负责”已成为21世纪的通行证。但是目前社会现实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做事马虎、不懂谦让,不知珍惜、推卸责任等现象比较普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或者一味指责打骂,或者娇贯溺爱百般包庇,或者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并没有引导孩子去分析犯错的主观原因,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就没有责任意识了。另一方面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耳闻目睹,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再者学校教育也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忽视淡化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意识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责任心培养的途径方法,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合格人才。

一体会责任感

1文化陶冶

我们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从国旗下讲话、午会课、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方面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进行责任心的渗透,以达到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目的。

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也是激发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可以让学生搜集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分析他们杰出的内因。孩子们在搜集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责任感。然后通过读书心得汇报会,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陶冶情操。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素养

2榜样激励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

首先,老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用尺画线,教师必须用尺在黑板上画线,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再如开学初的几天,教室显得特别凌乱:横七竖八的课桌,东倒西歪的清洁工具,杂乱无章的书本……每天,我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扫完地要记得把清洁用具整理好;看到桌子歪了,要随时排好……可是总不见效。于是,我改变了方法:看到课桌上杂乱的书本,停下来动手整理好;看到地上的纸张,弯腰捡起来;长此以往,学生们,特别是思想上比较上进的孩子坐不住了,他们也会跟着我默默地去做这些事情。日子一长,他们都把这些事情当作了分内之事,无需你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

其次,要及时发现身边那些有责任心的孩子,找出他们的良好表现或习惯,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如文明守纪、无私奉献、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这样既能对学生的行为起了很好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可以说,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

二内化责任感

1制定目标 竞争岗位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份难度适宜的班级奋斗目标。这样,大家就会齐心协力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地努力,集体责任感自然会得到加强。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立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和施行角色转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渐渐地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班干部选举上,采用民主选举,轮流任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都能体验集体主人翁的自豪感。同时增设班级服务岗位,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得到锻炼。比如同学去音乐、科学实验室、美术等专用教室上课时教室的电灯有人关;卫生工具乱了有人整理;垃圾满了有人倒;同学红领巾忘记戴时有人提醒……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岗位,“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寻求到了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白了个人对于集体的重要性,激发了责任心。

2情景体验训练常规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必须通过他自己的行为和体验,要让学生亲身实践。可以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切身的体会,让他们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前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在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责任心很差,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情景。上午第四节课下后,学生都去进餐了,我在教室的门口故意放置一点垃圾,在教室的讲台附近放置了一把没有摆整齐的椅子,把图书角的书籍故意打乱,等学生就餐回来后看他们有何反映。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匆匆地来到教室,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不一会,学生纷纷的来到了教室。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没有一个人把椅子放置整齐,也没有一个人把图书角整理好。待学生坐好后,我开始发话了。“今天有没有发现教室里有不规范的现象啊?是哪个组值日啊?”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但是不值日的同学根本不明白教室里的物品没有摆放好与自己有关系。我抓住这次的机遇,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他们明白了,我就是集体的主人,集体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与我有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月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

这样,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能对责任心产生真切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集体、他人是有用处的,责任心就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了。

此外,还可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活动。比如:针对不少学生垃圾分类不清、随手乱扔纸屑,教室保洁习惯差的现状,组织学生参观市郊的垃圾填埋场,看到垃圾堆积如山,环卫工人如此辛苦,同学们深感自己不应该时时“生产”垃圾。并利用假日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动手“洁美我社区”,并向居民宣传环保,从而增强自己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责任心。

利用学生生性好强的特点,在活动中引进竞争机制,活动的效果无疑会大大提高。比如发动学生开展竞赛,比比看谁(或哪个小队)的表现最积极;比比看自己小队的活动成果能超过其他小队。如此以来,学生的竞争意识会空前强烈,每个成员的责任心会空前增强,从而使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得到良好培养。

综上所述,责任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性决不单纯是学校教育所能奏效的,必须集学校、家庭等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我们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760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提升个人素养二 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看到这个问题,心中一丝欣慰,因为本人的研究范围就是个人素质修养,哈哈,在国外有一个行业叫个人素质提升行业,就是self-development,self-improvement.这个行业的发展十分迅猛。那些帮助别人提高的人就叫教练或导师等等,哈哈,我每天就要收到

工作,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已发 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工作,需要强烈的责任心时光匆匆流逝,岁月无情地让我们一天天变老;望着喧嚣的城市中那不息的车流,心中有些忐忑。工作总归是忙忙碌碌,生活注定是酸酸楚楚,激昂也是一天,低靡也是一天,何不坚实地证明自己,努力拼搏?为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生计,人们

2012年新课标生物书中的50个核心概念 核心素养生物概念教学

2011版新课标中的50个核心概念(个人认为这版应该改称为2012版,因为是2011年末编好,审查通过后,2012年6月出版的,最后也是2012年9月开学才用上)  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10个主题中筛选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概念内涵或命

工作重要性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重要性

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更为可贵。那种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感的人,是每一个企业都渴求的理想人才。现实情况表明,企业往往愿意信任一个能力一般但有较强责任感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能力很强但缺乏责任心的人。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素养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学会负责”已

声明:《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素养》为网友莂懼丗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