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为什么要杀投奔梁山的杨雄和石秀? 杨雄与石秀 电影


晁盖为什么要杀投奔梁山的杨雄和石秀? 杨雄与石秀 电影
病关索杨雄“碎割”了妻子潘巧云后,和拼命三郎石秀以及鼓上蚤时迁一起投奔梁山,在路径祝家庄一酒店时,时迁贼性不改偷吃了店内的老母鸡;想不到引来了杀身之祸,时迁被祝家庄俘获,杨雄和石秀在一酒店商议对策时偶遇鬼脸儿杜兴。为了报答曾经的恩人杨雄,杜兴希望自己的主人扑天雕李应修书给祝家庄,希望祝家庄看在“盟友”的份上放了时迁,但祝家庄仗势欺人,二次回绝了李应的请求还射伤李应。杨雄和石秀只好赶赴梁山投靠入伙。

在戴宗的引见下两位到聚义厅参见上厅参见晁盖、宋江并众头领,杨雄、石秀“把本身武艺,投托入夥;先说了”。杨雄是个老实人,又如实的把时迁的事细说一遍。这不说还好,刚一说完,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晁盖觉得:只从他成为梁山第二任领导人后,指导思想是“忠义为主”,是一个杀富济贫、“恩德于民”的集体,梁山泊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打锐气”。并且投奔梁山的好汉都有“豪杰的光彩”。他觉得杨雄、石秀“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辱没了梁山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印象,“因此连累我等受辱”!晁盖要“先斩了这两个”,并要将杨雄石秀的头颅挂在山寨已警示众。

我们仔细分析,发现晁盖杀杨雄和石秀的理由非常牵强。晁盖说梁山的思想核心是“忠义为主”,那杨雄石秀冒着“枪林弹雨”搭救时迁不是为朋友赴汤蹈火的“忠义行为”吗?晁盖说梁山好汉都是“豪杰”,杨雄杀老婆、时迁偷鸡都是些龌蹉行径,那晁盖自己也不想想:你那个所谓的兄弟-----背信弃义闲汉赌汉白胜算豪杰吗?那个见财起意杀死自己老板的色鬼矮脚虎王英算豪杰吗?说不通啊!再说,偷鸡的是时迁而不是杨雄、石秀,晁盖武断的认为杨雄、石秀也是“偷鸡贼”,晁盖明显带着“蛇鼠一窝”的眼光看待两人,我看晁盖杀这两人有其他缘由。

说白了,其实晁盖就是对宋江系统的人很反感,宋江只从上梁山以来经常在晁盖面前喧宾夺主,并且宋江的人格魅力使得山寨兄弟在内心都追随他,晁盖或多或少有点嫉妒心,他在内心本能的排斥宋江系统的人。虽然杨雄、石秀不是慕宋江大名投奔的梁山,但他们的引路人是宋江最嫡系的兄弟戴宗,因为戴宗在蓟州与两位邂逅,戴宗很赏识引杨雄、石秀;希望两位能入伙梁山。如今两人终于上山了,晁盖借着“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这样的罪责杀杨雄、石秀,目的就是要在宋江面前杀鸡儆猴、铲除异己。


晁盖这个人没有大局观,梁山现在需要人才,晁盖必须开阔胸襟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选人才,放手大胆用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确立“用人不求全责备”的理念。但晁盖对投奔梁山的新鲜力量总是带有怀疑态度,花荣上山晁盖不就带着怀疑的眼光要他展示箭术吗?杨雄、石秀上山晁盖则“细问两个踪迹”。“细问”二字折射出晁盖对杨雄、石秀是警觉怀疑的。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疑人”就真的“不用”吗?未必!楚汉之争时,刘邦对韩信的忠贞是有一定疑心的,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重用韩信,打了一系列胜仗;唐朝的魏征原是唐太宗政敌一边的人,但太宗却大胆启用。人所公认“贞观之治”不能没有李世民,也不能没有魏征;没有大局意识以及偏狭胸怀的人才会本能的排斥人才。晁盖这样的用人观预示着他不是梁山泊合格的领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7978.html

更多阅读

王允为什么要杀蔡邕? 三国杀新武将王允

蔡邕《熹平石经》。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哭董卓,并非是书呆子气发作。那么他为什么要哭呢?他其实是在赌博。蔡邕的官儿是董卓给

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希特勒杀犹太人视频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曹操和杨修的故事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1800年以来,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人一直以为,杨修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

声明:《晁盖为什么要杀投奔梁山的杨雄和石秀? 杨雄与石秀 电影》为网友什么叫个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