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锣鼓韩起祥速成培训法 山西威风锣鼓表演视频

山西民间锣鼓初级培训的速成教学法

韩起祥
在一个行业做出什么成绩的人,往往不是什么聪明的人, 而是坚持

做下去的人。


山西锣鼓概况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山西锣鼓以其恢弘激越的气势,最先得到了多数专家学者的首肯。1984年,举办太原市首届锣鼓大赛,参与人数2000余人,参赛队49支。1987年山西省锣鼓协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民间锣鼓的专业组织。著名画家华君武称山西锣鼓像一幅“流动的国画”;著名诗人贺敬之更是把它亲切地称为“中国第一鼓”。1989年举办山西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以来,1991年这些重大举措奠定了山西锣鼓日后走向市场的基调,开创了山西锣鼓向产业化迈进的先河。带动和影响了绛州锣鼓、威风锣鼓等鼓种的改革与创新;一曲《秦王点兵》为绛州锣鼓赢得“国之瑰宝”赞誉,《亚运雄风》又使威风锣鼓一夜成名,轰动海内外。锣鼓大赛,也使山西锣鼓逐渐走向了旺盛期,80年代后期,太原许多大中型企业和农村都开始组建锣鼓队,一大批优秀鼓手开始走向全国,广泛传播山西锣鼓。30年来,收集整理了200多首山西民间锣鼓曲谱,编创了60多首锣鼓表演组曲,相对规范了锣鼓乐器演出的配置与演员服饰。在演奏、指挥、培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使山西锣鼓在保持民族民间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气息,带动和影响了其他地域等鼓种的改革与创新。在《太原锣

鼓》、《威风锣鼓》演奏技巧与教学实践中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山西民间锣鼓的培训表演技巧和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以下是本人多年来的一些培训实践,洋为中用、结合其他鼓种地培训经验很有实效。用最简单的方法,应用西洋打击乐的部分基本功练习法,培训民间锣鼓初学者。面对没有一点乐理知识和锣鼓常识的学员,我的教学方案是,因人而易,深入浅出。根据不同学员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制定最简单便捷易懂的相应理论课程和教学大纲。本来三天可以讲完的课程,没有必要拖累学员去从事枯燥无味,繁琐无用的理论和乐理知识。速成培训时间一般3天—7天,每天培训5小时、根据培训进展的时间来做调整。培训人员根据所需演出要求相对固定,需有百分之二十的机动人员。

场地要求:

1、室内:培训教室,备有黑板、桌子、椅子等。2、室外:要求2个场地分别培训,按声部分开。

一、理论部分:简单了解中国鼓文化、山西鼓文化概况和演奏风格、鼓与鼓种的渊源,地域鼓的风格艺术特色,所学鼓种的特性。初步掌握民族打击乐基本乐理、乐器、演奏知识。乐理基础知识4课时:简述音的性质和锣鼓概述,重点讲述音符、节奏和节拍,怎样识谱。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称,一般为右手)、八分音符(半拍称大八右左)、十六分音符(半拍的半拍称大八大八右左右左)、后十六分音符(前半拍半拍,后半拍2个半拍的半拍,称大八右左)。将四分、八分、后十六分、十六分音符用最简单的数字“1为四分音符,每拍一个点子、“2为八分音符,每拍二个点子、“3为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每拍三个点子、“4为十六分音符,每拍四个点子。来反复培训练习。主要按时值长短让学员明白掌握强弱、快慢的概念练习,左右手的应用练习。一般都是右手打强拍“大”,左手打弱拍“八”。如:

1四分音符:┃ⅹⅹ┃(俗称一点子)如用单槌,即右手打“大”,如用双槌,左右手同时齐打“冬”。

2八分音符:┃ⅹⅹⅹⅹ┃俗称二点子)先右后左手各打一下,┃大八大八┃即“左右手”每拍二个点子。

3前八后十六分音符:┃ⅹⅹⅹⅹ┃(俗称三点子),先右手连续打两下,左手打一下,┃大八大八┃即“右左”每拍三个点子。

3前十六后八分音符:┃ⅹⅹⅹⅹ ┃(亦称三点子)先右后左手各打一下,右手再打一下。┃大八大八 ┃即“左右”每拍三个点子。

4十六分音符:┃ⅹⅹⅹⅹⅹⅹⅹⅹ┃(俗称四点子)即在一拍子的时值里,右左手均匀地交替各打两下。┃大八大八大八大八┃即“左右左右”每拍四个点子。这是几种最基本的打法,除此根据鼓谱需要,还有一些花采的敲法,以达到刚中带柔,威中透情之目的。

应用“1、2、3、4”最简单的节拍点子来反复培训练习,容易使初学者熟悉节奏。如:“2 4|2 4|33|2 4”即“XX XXXX |XX XXXX|XXX XXX|XX XXXX|”(流水)。

“2 2|3 2|” 即“XX XX|XXX XX|(秧歌鼓)。

鼓曲和谱例培训:讲解字谱和符号识谱。威风锣鼓谱多用“字谱(锣鼓经)”,将字谱分解如:“平平平平|平冬匡匡|平冬 匡匡|平冬匡匡||匡”即按照“XX XX|XXX XX|XXX XX|XXX XXX|XXX X|,鼓手可以按照:“2 2|3 2|3 2|3 3|31”的简易方法熟记鼓谱练习。

培训开始先无乐器练习基本功节奏训练、人员基本测试每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要领、乐器之间的配合,分配各声部人员。

二、乐器与技巧:所学鼓种的乐器介绍,学习演奏如何正确使用。

鼓:鼓是鼓队的灵魂、核心,它对锣鼓表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演奏则十分讲究。鼓的类别;基本上有三种,一是高音最通用的扁鼓,音响丰富,对比显明,悦耳动听。主要用于队形表演。二是中音鼓,音域宽广,主要起节奏的轻重缓急控制。三是低音鼓,主要优点是层次分明,显示音域对比。这种鼓在击奏时,要打鼓心,敲出统帅鼓队的效果。

敲鼓帮:用左右鼓槌击打鼓的左右鼓帮,发出嘎嘎的脆声,

如:┃大各大各大┃大各大各大┃大各大各大各大各大各 大┃

此打法即两手虚握鼓槌,手心向上,向前摧到鼓皮边沿,使鼓槌按音符在鼓皮上弹动,敲时要巧,要脆,要轻。

磨鼓钉;就是按照节奏用鼓槌前疙瘩,在鼓钉上左右划动,发出︱哗儿

哗儿︱的音响。例如;冬冬冬冬哗儿 冬︱。

按鼓;多用于后八分休止。

在最后一拍与锣配合休止,要干净利落,就必须按鼓。即在最后一拍击鼓后,左手立即用手掌按住鼓面。

闷击;一般用于轻松愉快的情形,即用左鼓槌后端,按住鼓皮,右鼓槌稍轻击鼓,

鼓的基本动作:鼓手把鼓背好后,目视前方,右手举槌至头顶,左手扶鼓,或冲跑或齐步走出。打开后胸部略向后倾,两腿分开成马步状,随着节奏两腿自然颤动。

威风锣鼓素以粗狂奔放,慷慨激昂为特点,所以击鼓时,要幅度大动作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槌要超过头顶,十六分音符,鼓槌应与胸部相平,这样不仅曲牌听起来威风,动作鼓看起来,更为威风。打四分音符,显得震撼有利。四分音符,表示一句的结束。

鼓的动作技巧:都是随着威风锣鼓表演性的增强而发展丰富的。

1、马步跳打(双脚离地面前进或后退同步跳打)

2、马步跳喊(同步跳打时加喊声,以增强威风气氛)

3、左右转打(以一脚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转时要有力,落地必有声,要把转、打、下蹲同时在节奏里完成)

4、左弓箭跳前打

5、左弓箭退后打等等,可因队形所需而定。应该明确威风锣鼓是打击乐,应以击奏为主,动作多少,要看对威风锣鼓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适当运用。

鼓槌的技巧:敲威风锣鼓时,常常会遇到前八分休止符或换气符号,在这短暂的停留中,鼓槌可挽一些花,以增强威风锣鼓的美感。

1、单槌花:右手握住鼓槌的后端,手心向上,利用甩鼓槌的惯性,加上食指的“护送”,使鼓槌以手心为轴心,由外向上再到里,在胸前旋转一周,即算完成。要注意,这是在八分音符的时间里完成。

2、双槌花他和单槌花的动作要领一样,只是左手有鼓带的限制,只能靠下挽花。

3盘头花击奏中遇到较慢节奏,为了占满空间,还要显示威风的气慨,才用“盘头花”。即右鼓槌抬高到头顶,逆时针旋转一周落下。

锣:锣的敲法多用于端锣、举锣、托锣、提锣、敲锣边、按锣,现分述与下:

1、端锣:左手端锣与肚脐平,前沿略向下倾,右手握住锣槌的底端,打开后,右手从头顶通过耳侧,下到腹部击锣,当锣槌接触锣面的一刹哪,要利用手腕的爆发力甩向锣面。右手击锣时,两腿膝关节随着节奏自然弯曲一下,右手上扬是两腿自然站直,就这样,随着节奏,周而复始的颤动。

2、举锣:当曲牌有低潮转入高潮,或者打得情不自禁、极其兴奋之际,自然要用举锣。举锣,就是左手把锣举到肩部靠前成45度的地方,右手从头顶的右侧,下到左肩部击锣,其手腕的爆发力和腿的颤动与前述同。

3推锣:和举锣相关的还有推锣,为了显示高潮,表达情绪的激愤,增强威风锣鼓的气氛,往往以剽悍、粗狂的推锣动作来助威。推锣从举锣的部位开始,向左前上方45度的方向推进,可根据教练要求,或注视锣的方向,或注视前方都可以。推锣一般是在“平”的半拍推起,如:匡平 匡平匡匡平平︱匡在肩部打,平就的推起,第二拍匡又要把锣拉回到肩部,同时击锣但第二小节第一拍就得在肩上打完“匡匡 ”到“平平”再推起,推上去停留一拍。

如果是: 平匡 平︱平匡平︱就是先推锣后半拍击锣,由此可见,推锣是锣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也是威风锣鼓的独特之处。

4、托锣,托锣和端锣、举锣不一样,前面几种均可利用,腿部颤动是向上的反弹作用,连身躯带推锣一气呵成,而托锣就要靠臂力的支撑。

托锣,身体朝正前方,身体的重量放在右腿上,左腿跨前半步,脚后根着地,脚尖跷起,走、左手持锣,举到头部略靠下的部位击打,击打时曲肘收回,然后再45度的方向,把锣托起,击打时右腿要随着节奏颤动,头部略向后扬,犹如抬头望月。

5、提锣,在威风锣鼓里是最轻松的敲法,在有高超转入低潮,缓和气氛的同时,是敲锣这也得到喘气的机会才用之。提锣有多钟敲法,根据情况与队形的需要,可弓箭步敲,并可提到腹部敲。敲锣边:当威风锣鼓进入轻松欢快或抒情段落,可敲锣边。

锣的动作技巧:

锣的动作与威风锣鼓其他乐器一样,要钢筋、促矿、豪,放、美、才能引人入胜。前面讲过的推锣、托锣是表演中的动作,举锣、端锣、提锣都是敲锣的方法,也是基本动作。动作在威风锣鼓发展前进中,产生、提炼、发展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1、左右甩锣:第一排,面向正前方,挺胸收腹,锣面垂直朝前,左腿向左打跨一步,成大马步,与此同时,锣向左甩去。停留在膝盖之上和膝盖之外的部位,第二拍不动,第三拍转向左侧,动作和第一拍一样,第四拍不动,不管向左向右,始终要挺胸收腹,面视正前方,当锣从左向右甩的时候,要通过腹部一字甩开,不要弧线,才显得钢筋有力。

  上下推拉:第一拍,双手扶锣,锣面垂直向前,两臂伸直,推倒头顶,整个身子尽量抬高。第二拍,两腿稍曲,把锣到胸部。第三拍,推拉各一次,第四拍,推上。如果这两句曲牌连起来,那么左右甩锣,上下推拉也是要练起来的,由此可见当锣连续四拍或者八拍休止,此动作完全是为了充实空间,曾强威风的气概,

2、众星捧月,当队形变换成若干小组时,小组人数不论多少,均可作此动作,以七人为例,第一拍变队形,第二排既成圆形,一人在中间成圆心,两手平着高举,锣面朝上,其余六人成圆,把锣推向上前方,目视铜锣,同时右臂后伸,与左臂成一字形,此时身体的重量放在左腿上,右脚根里地靠后半部虚立。

3、海底捞月;在众星捧月的基础上,右脚不动,左腿有左侧向后转,左腿大跨步成弓健步,锣面朝上,放置膝盖前击打,该动作要大、动一拍完成。排练中,上述的两个动作经常连贯使用。一气呵成。

锣槌的演奏技巧:

  锣槌的作用有二,一是按曲牌的音符、节奏把锣敲响、敲好,二是掌握运用好锣槌的技巧。但不要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要把技巧与曲牌、技巧与动作,技巧与情感,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效果,是情感的刺激,情绪的发泄,是威风锣鼓发展的必然。

  1、单花槌:右手举过头顶,木制、食指、中指握住锣槌的底端,(达到松而不掉)由上向里,再右下向外,在一拍时间里旋转一周,锣槌又上向里时,手腕要向里向下压,锣槌向外时,加上它旋转的惯性,就会成为锣槌花,单槌花一拍一花,一般是在缓和]抒情的节奏里使用。

如:框框︱平叉平︱再第二小节里,一拍一个单槌花,如有双槌花气氛就不吻合。

 2、双槌花,它的握槌及挽花的方法和单槌花一样,只是一拍双花,是在激烈紧奏或进入高潮时使用。

如:︱匡匡匡匡匡匡平平︱,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就要用双槌花,即八分音符挽一花,这样锣槌花和曲牌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了。

  3、纺线花:它是模仿过去单车防线往出抽纱的动作而得名,是在特定的曲牌中使用,用来抒情、耍彩、起点缀的作用。挽花时,右手从右侧下部向右后方向开拉,一拍一个花,边拉边挽花,目光随着锣花转,纺线花的挽发和双槌花一样,只是在手的运动中挽成。如:︱匡匡 ○︱都儿都儿都儿匡︱,这儿的都儿就是挽纺线花。

4、抛锣槌:它是在威风锣鼓表演中,利用拍钹的间隙,把锣槌高抛两米左右接上再打得一种技巧,从抛到接,时间较短故不宜过高,否则在规定的时间里接不到槌,影响下面的敲锣,同时过高已偏离方向,影响整体队形。

钹:如何持钹的技巧十分重要,它与曲牌、形体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钹的技巧,就没有生气、没有活力。良好的技巧,不仅使人们体会到“威风”的含义,而且能使威风锣鼓的精髓淋漓尽致的发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钹的主要技巧:主要有:挽、拧、抖、翻。主要是翻钹,也是威风锣鼓的一绝,翻钹在民间有个说法“钹不下头”。翻钹分“前翻”和“后翻”,前翻,又分“前小翻”、“前大翻”

1、前小翻:即拍钹后,钹面翻向正前方,称90度角,一般在缓慢节奏里使用。

如:平叉平︱平叉 平︱可一拍一翻,对钹来说就成了︱平翻平翻︱平翻 平翻︱。

2、前大翻:拍钹后,利用手腕的翻转,把钹面向左右两侧,即翻一百八十度。这种翻法,依靠手掌把钹碗控制住牢,不要晃摇,二靠手腕的转动,用好一刹那的爆发力,而且它只能在半拍的时间里完成。

3、后翻:由分“后小翻”、“后大翻”

4、后小翻:它和前小翻一样的道理,只是翻的方向相反。

5、后大翻:“也是和前大翻一样,拍完后,向后翻180度,它还往往和前大翻联合起来使用,形成翻270度或者360度。即拍后,把钹面翻向后90度或180度,然后顺势翻向前90度或180度。

 还用一种是难度较大,不大常用的翻法,即“拍前翻”。

其翻法是利用拍钹的后八分音符把钹后翻90度,然后按音符拍钹,拍后再前大翻。整个过程是在一拍半的时间里完成270度的翻钹,如果放在节奏里就是○后翻︱平翻。例如:

匡匡匡匡匡匡平平︱在第二小节第一拍得后半拍就要后翻,也就成了

匡匡匡匡︱匡匡翻平平翻︱,通过反复练习,理解节奏,定会熟能生巧取得成功。“翻钹”这一基本技巧,奠定了拍钹的基础,其他难度,也都会迎刃而解。

铙:铙,由于上下相镲,就收到了很多限制,加之他有重任在肩,越是热闹,越要冷静,越是激昂,越要稳住阵脚,故技巧不宜过多,

1、转铙:在镲铙过程中,铙随手转,手随铙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自然而然,铙柄就会在手心里转动。在曲牌某句的最后一拍,就可以转铙,如:平叉平叉︱平叉平︱的最后一个平,就可以转铙,转铙,可用四分音符的时间,顺势扬到头顶,但要转而不离(手)

2、抛铙:转铙是抛铙的准备,抛铙是转铙的必然,再转铙的基础上,搞抛离手,然后接住,就是抛铙。这一技巧难度较大要训练有素,万无一失,抛铙多高为宜,既要看铙手的熟练程度,还要看曲牌允许的时间,一般在一米五的高度为宜。

三、曲牌合成培训:

1、持乐器培训,先把鼓和锣、钹、分声部两组练习,学习乐器演奏的正确方法,对乐器的存放、保护等相关知识,加快培训的时间和记鼓谱的进度。

2、培训中应用某一句来进行乐器之间的配合练习,再逐渐加长乐句的长度,使所有的曲谱可以连贯的演奏出来,着重培训的强弱、速度、来感觉曲谱当中应有的内涵。

3、、演奏动作培训,分两组来练习各种乐器在演奏当中所表现的动作、眼神、技巧等相关知识。

4、指挥的培训,要求有非常好的音乐感觉,节奏感,形象气质俱佳。并且要有力量感,凝聚力,号召力,性格要力量型的人员。

5、可以组织队员观看视频资料,感受锣鼓的气势与演奏感觉,提高每个演奏人员的兴趣,了解锣鼓整体演奏艺术气质和表情,情绪等。

6、队形步伐培训,模仿不同场地来练习各种出场、退场。




山西锣鼓韩起祥速成培训法 山西威风锣鼓表演视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8962.html

更多阅读

怎样编韩式的包包头—新的更简单哦 韩式包包头扎法图解

现在的花式编发和包头之类的,那个年轻的MM会不唉呢?因为实在太好看了,看街上那么多的MM在追赶这股潮流就知道了。再配上美美的发夹,保证你会喜欢。怎样编韩式的包包头—新的更简单哦——工具/原料电话线 夹子 发夹怎样编韩式的包包头—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车灯 悦达起亚车灯调法图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车灯——简介汽车灯光的使用与安全行车有着直接的关系,了解和正确使用车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据我了解,在今年5月份广州交警查乱用灯光的活动中,交警发现很多车主竟然不会调节远近光。面对交警的询问,车主的回答也是五

韩起:从发力看轨迹拳学与八极拳的异同

有朋友拿给我一盘张鸿骏拆招讲手的光碟,看碟时,我对朋友说:“张鸿骏发的这力,跟八极拳没多少区别。”此张鸿骏,即常在散打王比赛中任裁判的“玉麒麟”张鸿骏。张没练过八极拳,张曾师从赵道新、裘稚和等人,练的是心会掌、散打、形意和八卦、

百位文艺名家讲故事----中央党校韩庆祥:现代社会靠法治

【中央党校韩庆祥:现代社会靠法治】前市场经济社会是基于种地的传统社会,依赖于人治;市场经济社会是基于交换的现代社会,依赖于法治。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16个小时逐渐陌生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基于契约的游戏规则实现,强调社会对

声明:《山西锣鼓韩起祥速成培训法 山西威风锣鼓表演视频》为网友离人怎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