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 孔子的故事

《论语》中的成语

学而篇第一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日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省吾身】见上条

【入孝出悌】【入孝出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行有余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贤贤易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小大由之】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敏于事慎于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贫而乐道】“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精益求精】“《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切磋琢磨】见上条

【告往知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篇第二

【众星拱北】“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星拱】见上条

【一言以蔽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之年】见上条

【不惑之年】见上条

【知命之年】见上条

【耳顺之年】见上条

【从心所欲】见上条

【犬马之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因材施教】“子游问孝”(2·7)、“子夏问孝”(2·8)。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周而不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异端邪说】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多闻阙疑】“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言寡尤,行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举直措枉】“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八佾篇第三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杞宋无征】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诸掌】“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告(gù)朔饩(xì)羊】“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爱礼存羊】“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乐而不淫】“《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见上条

【成事不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不咎既往】见上条

【尽美尽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里仁篇第四

【里仁为美】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造次颠沛】“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观过知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朝闻夕死】“朝闻道,夕死可矣。”

【恶衣恶食】“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无适无莫】“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一以贯之】“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讷言敏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篇第五

【瑚琏之器】“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闻一知二】“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闻一知十】见上条

【朽木不彫】【朽木难雕】【朽木不可雕】“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朽木粪土】【朽木粪墙】见上条

【听其言而观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耻下问】见上条

【善与人交】“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思而行】【三思而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斐然成章】“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不念旧恶】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安老怀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计过自讼】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雍也篇第六

【行不贰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于人】见上条

【肥马轻裘】【乘肥衣轻】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周急继乏】【周急济贫】【周贫济老】“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犁生骍角】“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一箪一瓢】【箪食瓢饮】“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陋巷箪瓢】见上条

【不改其乐】见上条

【不堪其忧】见上条

【行不由径】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祝鮀之佞】“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敬而远之】“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先难后获】“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乐山乐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从井救人】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博文约礼】“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施济众】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立人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篇第七

【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信而好古】见上条

【爱素好古】见上条《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学而不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见上条

【不愤不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悱不发】见上条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暴虎冯河】【一虎不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死而无悔】见上条

【临事而惧】“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执鞭随蹬】“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曲肱而枕】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乐在其中】见上条

【富贵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发愤忘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乐以忘忧】见上条

【不知老之将至】见上条

【生而知之】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从】见上条

泰伯篇第八

【战战兢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

【如临深渊】见上条

【如履薄冰】见上条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犯而不校】“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六尺之孤】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托孤寄命】见上条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死而后已】见上条

【笃信好学】“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巍巍荡荡】“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卑宫菲食】“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罕篇第九

【斯文扫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河不出图】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仰之弥高】“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钻坚仰高】见上条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见上条

*【韫椟而藏】“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待贾而沽】【待价而沽】“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

【善贾而沽】见上条

*【衒(zuì)玉自售】见上条。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

【逝者如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见上条

【为山止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苗而不秀】“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见上条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富力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知过必改】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忮不求】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源自《诗经·邶风·雄雉》

【松柏后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松柏】见上条

【岁寒知松柏】见上条

【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篇第十

【侃侃而谈】【侃侃訚訚(yín)】“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鞠躬屏气】【敛容屏气】“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屏气凝神】见上条。《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屏声敛息】见上条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适可而止】“不撒姜末,不多食。”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先进篇第十一

*【三复白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不得其死】“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三复斯言】见上条。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一仍旧贯】“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言必有中】“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过犹不及】“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鸣鼓而攻】【鸣鼓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理屈词穷】“是故恶夫佞者。”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一日之长】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有勇知方】“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春风沂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沂水弦歌】见上条

【沂水舞雩(yú)】见上条

颜渊篇第十二

【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内省不疚】“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之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恭而有礼】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见上条

*【浸润之谮】“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足食足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必不得已】“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驷不及舌】见上条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片言折狱】“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风行草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化若偃草】见上条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一朝之忿】“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以文会友】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子路篇第十三

【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手足无措】【无所措手足】“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鲁卫之政】“鲁卫之政,兄弟也。”

*【胜残去杀】“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一言兴邦】 “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一言丧邦】 “一言而丧邦,有诸?”

【近悦远来】【悦近来远】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迩安远至】见上条

【欲速不达】【欲速则不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父为子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为父隐】见上条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斗筲之人】【斗筲之器】“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中的成语 孔子的故事

【刚毅木讷】“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篇第十四

【危言危行】“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没齿无怨】“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谲而不正】“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九合一匡】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一匡天下】见上条

【披发左衽(rèn)】“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匹夫匹妇】“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匹夫沟渎】【匹夫小谅】见上条

*【文子同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大言不惭】“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思不出位】“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夫子自道】“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以德报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见上条

【以德报德】见上条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循序渐进】见上条。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下学上达】见上条

【知其不可而为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深厉浅揭】“深则厉,浅则揭。”源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老而不死】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卫灵公篇第十五

【在陈之厄】“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君子固穷】“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参前倚衡】“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志士仁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生害仁】见上条

【杀身成仁】【成仁取义】【取义成仁】见上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好行小慧】“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以言举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以人废言】【因人废言】见上条

【不以人废言】见上条

【直道而行】“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好众恶】“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当仁不让】“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敬事后食】“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

【道不相谋】【不相为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氏篇第十六

【陈力就列】“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持危扶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开柙出虎】“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玉毁椟中】见上条

【龟玉毁椟】见上条

【既来之,则安之】“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大动干戈】见上条

【祸起萧墙】【事在萧墙】【季孙之忧】“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直谅多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在色之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血气方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困而不学】“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隐居求志】“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求志达道】见上条

【诗礼之训】“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过庭之训】见上条

阳货篇第十七

*【怀宝迷邦】“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岁不我与】【时不我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割鸡焉用牛刀】“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磨而不磷】“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涅而不缁】见上条

【不磷不缁】见上条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见上条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穿窬之盗】见上条

【匏(páo)瓜空悬】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道听涂(途)说】“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无所不至】见上条

【恶紫夺朱】“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以紫乱朱】【以紫为朱】见上条

【免怀之岁】——指三岁。--“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博弈犹贤】“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见上条

*【居下讪上】“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微子篇第十八

【父母之邦】(柳下惠)曰:“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枉道事人】见上条

【季孟之间】“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来者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不敢问津】“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杀鸡为黍】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降志辱身】“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无可无不可】“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子张篇第十九

【见危致命】“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文过饰非】 “小人之过也,必文。”

【即温听厉】“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小德出入】“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有始有终】【有始有卒】“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学而优则仕】“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恶居下流】“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学无常师】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赐墙及肩】“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门墙桃李】“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生荣死哀】“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篇第二十

【兴灭继绝】【存亡继绝】【继绝存亡】“兴灭国,继绝世。”源出《尚书》。

【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源出《尚书》。

【望而生畏】“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不教而杀】【不教而诛】“不教而杀谓之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286.html

更多阅读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孔子的名言

出自《论语》的成语1、【犯上作乱】《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巧言令色】《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一言以蔽之】《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孟子》《庄子》的成语、俗语集释07年福建高考语文必考:《论语》成语、俗语集释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

声明:《《论语》中的成语 孔子的故事》为网友拳拳杀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