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不患无位 患无所立

里仁篇第十四章。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1、患---忧虑,怕。如:患得患失。2、位---地位。3、立---站得住脚。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地位(或是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习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今解】关于“不患无位”。
  所谓“位”,就是指位置,也可以说是作为人群之中的一个位置。我们知道,作为人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种的区别而造成了人的不同的阶层。当然,这种所谓的阶层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也就是说,今天作为这个阶层的人明天就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阶层的人,但无论是哪一个阶层的人,他都会停留在相应的位置之上,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位”之思想。
  由于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说,位的所指一般都是官位。
  按照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的思想,获得官位也是人的正常的欲望,正是有了这种的欲望,所以才有了孔子“不患无位”的思想,也就是人们对于没有官位的忧虑。换言之,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因为没有官位而忧虑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出于对所谓贵的欲望。
  孔子所说的“不患无位”之思想,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忧虑有没有官位,言外之意就是:一、有没有官位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二、获得官位的方法并不在于对官位的忧虑。换言之,忧虑所谓的官位并不会对获得官位有任何的帮助。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社会结构简单,所谓的位主要是都供给了官,也就是所谓的官位。今天的社会结构相对于我国古代要复杂得多,所以说,除了官位以外还多出了许多所谓的位。譬如,各个企业里的不同位置;事业单位里的不同的位置,当然包括大、中、小学,各个科研机构等等。如果要是将全国的各种单位里面的所有位置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不是吗?所以说,孔子的“不患无位”思想实际上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反而是更加有意义了。如果是在我国的古代,孔子的“不患无位”思想所应对的是有限的官位,而在今天,孔子的“不患无位”思想所应对的则是不知道多于古代官位多少倍的位置,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孔子思想是历久弥新,其道理就在于此。
  孔子的“不患无位”思想所存在的现实意义是:无论你今天面对多少的“位”,都不要忧虑,当然,还有比“位”更重要的事情。
  关于“患所以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平时讲话与写文章经常使用“所以”两个字,其实,我们是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才这个样子的。为什么我们说孔子及儒家思想是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有许多愚蠢之小人极力反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从以上意义来讲,真不愧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不是吗?
  其实孔子的“立”之思想也同样是极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等等。
  孔子所说的“立”,其实就是指无论是事物还是作为一个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状态;已经可以承担起某种责任;已经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了等等。
  孔子此说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之思想,其实就是说,不怕没有地位(或是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习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获得地位(官位)的方法。
  孔子曾经讲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欲获得地位(官位)的欲望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是孔子的思想又告诉我们,忧虑地位(官位)是不可以的,也就是不可取的。可以的与可取的是:要知道和掌握获得地位(官位)的方式方法,如果掌握了这样的方式方法,你就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获得地位(官位),而不是一味的忧虑地位(官位),因为只是忧虑地位(官位),是无法正确获得地位(官位)的。这就好比面对一座高峰,只是忧虑越过高峰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如何才能够越过这座高峰,不是吗?所以说,孔子在此教给我们的智慧是,要寻求如何才能够越过高峰的方式方法,进而成功的越过高峰,而不是一味的忧虑这高峰,不是吗?
  关于忧虑地位的风险。
  孔子说“不患无位”,其实忧患地位是有风险的。
  忧虑地位(官位)究竟是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获得地位(官位)?事实上欲获得地位(官位)无可厚非,但是,获得地位(官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最最重要的,所谓风险也就集中在此。从根本上说,获得地位(官位)是为了做更多有益于他人事情的,那就没有风险。相反,如果是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获得地位(官位),那风险就会随时发生。为什么呢?说到底,所谓地位(官位)是为他人服务而存在的,不是为获取私利而存在的,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将地位(官位)当作获取私利的工具,那时一定会受到地位(官位)是为他人服务的正义之惩罚,不是吗?看看历史,再看看今天,事实不是这个样子吗?当然,所谓地位(官位)是为他人服务的正义之惩罚是多种多样的,惩罚的时间段也是各异。但是,惩罚是一定有的,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也。诚然,有许许多多的被惩罚者不懈其因,也就是说,他已经被惩罚了,但他还是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当然,这些被惩罚者不懈其因是正常的,如果他要是知晓了其中原因,那他就一定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了,难道不是吗?从根本上说,人无论在何时,只要做的是善良的事情,一定是天佑之;相反,则天惩之。这是世界最根本之处,不论是上帝、真主,还是释迦牟尼,统统都在他之下,更何况是一个做了坏事的普通之人,不是吗?
  关于如何获得地位(官位)。
  《论语.为政》中有:“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其实,这就是孔子教给我们后人如何获得地位(官位)的根本方法,也是唯一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已经延续几千年了,至今仍然屡试不爽。就是在今后的几千年里,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内,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人类存在,孔子的这一套获得地位(官位)的方式方法就一定会适用,关于这一点,实在是无法质疑!为什么呢?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事实也是如此,人是群生的;也就是以群为单位而生存的,既然如此就必须得有头领,在我国帝王就是我们的总头领,这一定是没有办法的,同时也是无法改变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我所说的是作为这么一大群人必须得有一个头领这一点。作为一个家庭这个比较小的群体,头领有可能是父亲,也有可能是爷爷。当然,作为这么小的一个群体,一个头领就足以应付得了,而不必需要专业的助手,不是吗?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就无法与一个家庭相提并论了,不是吗?这是因为,从一个国家来讲,作为头领一个人是无法作为的,它必须的需要与依靠诸多的所谓小头领来协助他做好头领的工作,所谓手大捂不过天来是也。这也譬如一个企业,作为一把手这个头领来说,一个人是无法经营企业的,他需要一定量的普通职工,同时也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既然有各个部门,那就会一定有个各部门的负责人,这个所谓的负责人,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的头领,来协助企业总头领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实事,也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规律,不是吗?作为官位,用更加适用于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地位,当然,无论官位也好;地位也罢,其实质就是一个所谓的小的头领,他所起的作用就是协助总头领来做事情。作为国家来讲,这些小头领是协助国家的总头领来工作;作为企业来讲,这些小头领是协助企业的总头领来工作,其它以此类推。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不患无位 患无所立
  既然是协助总头领来工作的小头领,那也存在领的问题,所谓领的问题最高境界是什么?毋庸置疑,当然是正确无误,那怎样才能够做到正确无误呢?作为一个小的头领,最好的办法就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难道不是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地位(官位)的本质就是正确无误,否则,所谓的地位(官位)就保不住,实际上这种没有用正确无误作保证的所谓地位(官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我们可以看看已经被严惩的诸多省部级,当然还有其他级别的许许多多贪官污吏,他们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自己的官位上根本没有做到正确无误,不是吗?
  关于“患所以立”。
  孔子此说的立是与位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立是专门为位而言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孔子所说的立,就是指能否在位上挺立与站稳。
  孔子所说的“患所以立”,其实质就是指要忧虑能否在位上挺立与站稳。换言之,就是要将能否在位上挺立与站稳的本事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要只是忧虑无位。再者说,如果掌握了在位上挺立与站稳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有了在位上挺立与站稳的能力,那所谓的在位是不成问题的。反之,即便是侥幸获得了地位,也会因为缺乏在位上挺立与站稳的能力,最终会被所谓的地位所抛弃,所以说,孔子实质上是教给并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在位上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譬如驾车,最为重要的是安全驾驶技术的掌握,如果充分掌握了安全驾驶车辆的技术,那才能够很好的驾驶车辆。反之,如果没有掌握安全驾驶车辆的技术,即便是已经可以驾驶车辆了,但最终是一定会发生交通事故的,看那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交通事故的肇事者,难道不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安全驾驶车辆之能力而造成的吗?所以说,对于驾驶车辆来说,最最重要的是安全驾车的能力,而不是其它的什么,难道不是吗?
  关于“不患莫已知”。
  “不患莫已知”就是不要怕没有人知道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呢?我们知道,人是分许多种类型的,其中有一种类型的人就是喜欢别人知道自己,这种的人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经常可以见得到。这种的人一般都伴有喜好表现自己的特性,其实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此,也正是因为喜好表现自己,所以才希望被人知道,就是因为被更多的人知道,才能够满足自己的表现欲,也就是说,自己的表现欲望越是强烈,则越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深度心理学的问题。
  按照孔子思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实在是没有意义,因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实在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存在,就很有可能使自己滑向不宜于自己工作生活的方面,因为一味的追求使别人能够知道自己,就会做出许多错误行为来,而正是由于这些错误的行为最终反过来伤害自己,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难道不是吗?
  关于“求为可知”。
  所谓“求为可知”,就是只求自己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回首我国及世界历史,有许多的人成为了值得人们知道的人,譬如我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孙子、董仲舒、朱熹等等;国外的有耶稣、默罕默德、释迦牟尼等等,不是吗?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长期值得被人们知道,当然与他们追求值得人们知道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事实也只能够是如此,不然就无法解释了。
  所谓“求为可知”,就是去努力追求值得别人知道。在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努力追求,努力追求是前提,也就是说,不能够努力追求,是无法成为被人值得知道的人。努力追求以后还要为,就是作为,而这种的作为,其实就是使得人们知道的价值所在。当然,孔子所说的“求为可知”的“为”是正面的、积极的,而非反面的、消极的。作为今天来讲,有许多的人是可以通过诸多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知道自己,但问题是他值不值得人们知道,如果是不值得人们知道,即便是人们知道了也是没有意义,不是吗?回顾人类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进程,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有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始终推动着人类向着更加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方向不断发展。这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具有世间独一无二的超越能力,它超越了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空;超越了旧的,无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切,使人类走到了今天。它以往超越着,现在超越着,将来必然继续超越。超越新的无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切,超越着向着更加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方向不断发展。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在超越的同时伴有巨大无比的毁灭能力和成就能力,凡是无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切终将被它毁灭;凡是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切终将被它成就。它就是这样在不断毁灭、不断成就中向着更加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就是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这就是天命,这就是孔子的天命思想!
  如此看来,曾子、程子、朱熹、现今学界对孔子思想核心的认定均没有天命思想巨大而深邃,所以说,天命应为孔子思想的新核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402.html

更多阅读

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为你牵肠挂肚 偏偏对你牵肠挂肚

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为你牵肠挂肚明明知道相思苦,可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怎么也挪不过,只能认了。特别你CLS时,真想一分钟之内到你身边,一起承受。虽然不能分担什么,但想用我不宽的肩给你些鼓励,觉得哪怕一个拥抱,也肯定能表达我的心情,肯定我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关于母爱的诗句

近日身体违和,需吃五天药,打五天点滴,因天热,为图方便、节省时间,就去了妈妈那吃了几天饭。这下可不得了,急坏了母亲。菜摆满一桌子,说这样是补血的,那样是提神的;这个是降火,那个是舒心的。我赶紧说“没事!没事!”,这可惹怒了她老人家,一口气给

声明:《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不患无位 患无所立》为网友青春小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