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重点文言词汇解释 梦溪笔谈二则世传虹

《梦溪笔谈》二则

靖江外国语学校于少鹏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或划线的文言词汇:

1.庆州界生子方虫(地域,范围)2.方秋田之害(方:正)(为:成为)(害:危害)

3.其有钳(其:它的)(喙:嘴)4.千万蔽地(遮盖)

《梦溪笔谈》二则重点文言词汇解释 梦溪笔谈二则世传虹

5.以钳搏之(则:就)(以:用)(之:指代子方虫)

6.为两段(悉:全,都)(为:成为)

7.旬日子方皆(旬:十天)(皆:全,都)(尽:没有)

8.以大穰(岁:年成)(以:因为)(穰:庄稼丰收)

9.其虫旧曾有之(其:这样,这种)(旧:过去,先前)(之:语气助词,不译)

10.土人谓之“傍不肯”(土人:当地人)(谓:称)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fàn)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yí)以金钗(chāi),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qì),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qū)箧(qiè),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或划线的文言词汇:

1.钱氏据两浙时(统治,占据) 2.方两三级(方:才)(级:层)
3.患其塔动(担心) 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布:铺排)(故:所以)(如此:这样)
5.以瓦布之(乃:于是,就)(以:用) 6.而动如初(而:但是)(初:从前,当初)
7.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密:秘密地,暗中)(使:派)(其:他的)
8.以金钗(贻:赠给)(以:把,用) 9.问塔动之因(问:询问,打听)(因:原因)
10.此易耳(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耳:语气词,不译)
11.但逐层布板讫(但:只)(讫:完毕,终了)
12.便实之,则不动矣(实:使坚实)(钉:用钉子钉)(则:就)
13.匠师其言,塔遂定(如:遵照)(其:他的)(遂:于是,就)
14.盖钉板上下束(盖:表推论原因,因为)(弥:更加)
15.六幕相联如胠(幕:面)(联:连接)(胠:从旁边打开,打开)(箧:箱子)
16.人其板(履:踩,踏)(其:那)17.六幕相持,自不能动(持:支撑)(自:自然,当然)
18.人皆伏其精练(伏:同“服”,佩服)(其:他的)(精练:精熟,高明)

*重点句子翻译: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译: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就用钉子钉木板使木板坚实,就不会晃动了。
3.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译: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4.人皆伏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774.html

更多阅读

《梦溪笔谈》读后感 梦溪笔谈主要内容

《梦溪笔谈》读后感 初中或高中时学过一篇《活字印刷术》的文章,从此记住了沈括的《梦溪笔谈》。一直以来,未识此书真面目,某日在华师大打完球,闲逛书店,顺手买了一本。读完果然大开眼界,感触很深,沈括博闻强识,文史理哲,天文地理,奇闻轶事

转载 沈括与他的《梦溪笔谈》 沈括的梦溪笔谈

“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技工)、群有司(各种管理者)、市井(商人)、田野之人(农民)莫不预焉!”原文地址:沈括与他的《梦溪笔谈》作者:星辰

《黄鹤楼》重点文言词汇解释 宫斗文言文词汇

黄鹤楼靖江外国语学校 于少鹏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

声明:《《梦溪笔谈》二则重点文言词汇解释 梦溪笔谈二则世传虹》为网友噬惢拒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