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

(76)诸葛亮七擒孟获

刘备去世后,丞相诸葛亮当政。南蛮(今约缅甸北境)反叛,诸葛亮率军南征,上演了一出七擒孟获的好戏。

(一)故事简介

1. 双方首战,诸葛亮擒住南蛮首领孟获。孟获不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要赢你并不难。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
2.孟获回去后,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看清楚了,没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夜,孟获挑选五百名刀斧手,悄悄摸进蜀营,没有任何阻挡,孟获正在暗自高兴,不料蜀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3.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藉机杀了孔明。孟优来后,孔明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全部烂醉如泥。

当夜,孟获带三万兵来,大败,被马岱截获。孟获仍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4.孟获借了十万兵来战。诸葛亮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到蛮兵威势已减时,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逃到一棵树下,见孔明坐在车上,冲过去便要捉拿,不料却掉入陷坑里被擒获。孟获仍不服,孔明又放他回去。

5.孟获向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诸葛亮不杀之恩,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诸葛亮。孟获还是不服,要再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又放了他。

6. 孟获的妻弟将孟获押来投降,诸葛亮知道是假,一声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兵器。孟获不服,孔明于是又放了他。

7. 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二) 策略分析

人们总是对精彩而怪诞而高尚的故事更感兴趣。

这个故事固然是瞎编的。但我们单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双方其实是在博傻,看谁比谁更傻!因为双方都有优选策略却弃之不用,都采用了最笨的方法。

1.孟获

孟获的对手既强大又聪明,根本就无法取胜,但弱点是心慈手软,捉住了不杀。那么,孟获的优选策略就是:第一次被捉住后就归顺,不要硬拼,等诸葛亮率大军回到了成都后,他再反叛。若诸葛亮率军再来,他再归顺。

这样折腾个七次,以逸待劳,叫对手疲于奔命,保证够诸葛亮受的了!

在故事中,孟获没有采用优选策略,赌气连续硬拼的后果就是:输了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本钱输完了,又把亲戚的本钱也输完了,又把从朋友、邻居处借来的本钱也都输完了,最后还是归顺了诸葛亮。

优选、劣选的结果都是归顺。一样的。但优选存在3个好处:一不会浪费那么多精神力气。二不会欠一屁股账。三是依然持有反叛的主动权。而劣选则没有。

结果虽然都是一样的,但优选策略支付的是最低成本,而劣选策略支付出的却是最高昂的成本!

2.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捉住对手后,对手已经确认了:“绝不归顺。”这个时候,诸葛亮的优选策略是:杀掉。杀掉不愿意归顺的孟获,换一个孟获手下愿意归顺的部将坐孟获的位置。

如果不杀,指望孟获回心转意,则不太靠谱。理论上,只要诸葛亮不杀,孟获就有可能无限度的博弈下去,第7次不行就来第8次,第8次不行就来第9次,一直进行到N次......无限延展,你怎么办?!不耐烦了还是要杀,还不如第一次就杀。

在故事中,诸葛亮不想杀人,企图以德服人,所以没有采用优选策略,结果:

a.搞的自己手下将士怨声载道,我们费那么大劲才捉住,你一句话就放了。我们还该不该继续为你卖力呢?

b.孟获手下的将士本来是有心要归顺的,把孟获捉来,诸葛亮又放了。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存心故意要放孟获回来杀我们呢?我们究竟还归不归顺呢???

c.孟获本来战术平平,自从和诸葛亮反复切磋之后,就变的越来越狡猾,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导致诸葛亮不得不大开杀戒,火烧藤甲兵。

d.诸葛亮火烧了好多万藤甲兵,导致自己折少了几十年寿命。

e.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诸葛亮走了之后,南蛮照样的还是反叛,且老是反叛。七擒七纵根本就没有起到半点作用。

本来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得到人心,想不杀人。但采用劣选策略导致的结果却是:失去了更多的人心,杀死了更多无辜的人。与出发点完全相悖。

如果采用优选策略,则只会得到更多的人心,只杀死了一个人,所耗费的时间为最短,所浪费的社会总值为最少!怎么算,都是最经济的。

(三)历史记载

故事中的诸葛亮企图“以德服人”,违背了价值规律。南蛮不一定会因为你个人的德高就不反叛。在反叛的代价高于不反叛时,多数会选择不反叛。在反叛的代价低于不反叛时,多数就会选择反叛了。

诸葛亮老是提供孟获0成本的反叛代价,当然就是错的。那么,“德”究竟可不可以服人呢?还是可以的,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德,是可以服人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征服南蛮,不是为了显摆自己德高,也不是为了和孟获这样的人比手段赌输赢。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所以,他的一切战略战术都是为获得利润而服务的。至于孟获杀不杀,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是相当正确的,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三下五除二,快速扑灭了南蛮的反叛,叫他们交钱进贡,服不服都要交的。从此每年有三百多个邻邦向蜀国进贡。

《三国志》云:“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前后最多6个月就摆平了,所获得的惊人利润,足以富国强兵。不仅解决了这一步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下一步的问题:攒够了攻打曹魏的本钱。后来七出祁山,那可都是有底气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1901.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杀孟获实力分析 三国杀孟获技能

三国杀孟获实力分析——简介武将称号:南蛮王所属势力:蜀体力上限:4技能:祸首——锁定技,【南蛮入侵】对你无效;锁定技,每当其他角色使用【南蛮入侵】指定目标后,你成为此【南蛮入侵】造成伤害的来源。再起——摸牌阶段开始时,若你已受伤

中印边界的西段地图 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争端的现状是:东段(藏南)中方吃大亏!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极不靠谱地想照搬诸葛孔明“七擒孟获青史留名”;可惜风云际会,留下的仅仅是乡儒书生意气的一厢情愿!西段(阿克赛钦)中方占绝对军事优势!印度永远都不能指望重操

《今古奇观》: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俞丽拿 良宵

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话说东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灯买市,十分富盛。且说在京一个贵官公子,姓张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聪俊,未取妻室。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

申凤梅《诸葛亮系列》七部13本 申凤梅诸葛亮吊孝mp3

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晚年自费拍摄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包括《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七擒孟获》、《收姜维》和《失空斩》)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资料,在越调艺术发展史

《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蒋干盗书——上当受骗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声明:《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为网友謿萬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