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享下等福 向宽处行

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




(五项管理大会议室走道也有左宗棠题词的对联展示)

“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就是要脚踏实地积极稳妥。不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高潮的过后,很可能就是低谷。所以,常常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分的准备,就是成功的一半。
“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就是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时留有余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这也正如诸葛亮所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论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还是“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其中最关键的思想内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进中平衡。不仅包含着个人心理的平衡,而且还包含着内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后的平衡。平衡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和谐、平衡才能发展、平衡才能进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享下等福 向宽处行
紫薇斗数:命理言:吉神太露起争夺之风,有势用尽,有福享尽,乃未懂收藏之道。

易经言: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长。此乃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坐,就平地立,向宽处行之理。

佛理:

发上等愿: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内命相/结中等缘:太过热心不妥,太过则热病丛生,太冷则枯木寒岩享下等福:惜福之义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佛家: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其理当其高,理高方立宗旨,法身当明;其心地当平,心平则世界国土皆平;其行当宽深,非宽深无以为证道之基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3562.html

更多阅读

《论语》章句辩误,之二十一:“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阳货·13章》) 这章仅一个判断句,主语“乡愿”(也作“乡原”)有个似乎已经得到公允的解释,即认为是指谓某种行为模式的人,钱穆先生还说明了这名称的由来:“原同愿,谨愿也。一乡皆称其谨愿,故曰乡原。”这个“愿”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控制好情绪《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

声明:《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享下等福 向宽处行》为网友面具的冷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