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授讨论法、多媒体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生: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师: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

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师:列表填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进程

生:

阶 段

时间

内容

产生时期

19世纪中期前后

⑴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申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⑵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昭文新报》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

⑴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逐渐呈繁荣景象;主要报刊:《民报》《新青年》

⑵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后至今

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合作探究】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合作探究】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合作探究】

1.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多,集团化,市场化

2.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政府的支持;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3.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问题: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

师:列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

生:

阶段

内容

起步

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发展

⑴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

⑵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一批进步影片

⑶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⑷《渔光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

⑸《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辉煌

⑴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八十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2、广播事业(阅读教材P74历史纵横)

3、 电视

师:简述中国电视发展的进程

生:(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合作探究】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变迁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

(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4)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2、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特点: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合作探究】 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

(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合作探究】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A互联网的优势:(P75本课测评)

(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B互联网的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C启示: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单元小结】:

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生:①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③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④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师: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生: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学素材】

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作为主要传媒各有什么特点?

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

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

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

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电影媒介的特点:1.时效性不强;2.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3.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中国电影简史

1.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2.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纪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3.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4.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它带有买办性质。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6.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7.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8.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9.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10.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著: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著。

11.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12.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13.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1926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

14.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15.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16.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17.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

18.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国际上获奖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19.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不但是谢晋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该影片荣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20.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21.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

22.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23.中国第一部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著:1989年由陈荒煤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著《当代中国电影》出版。

24.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1960年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故事拍摄的故事片《刘三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4320.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

  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原文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第二单元第6课《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教案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磨蹭(cèng ) 塾师(shú)翻来覆去(fù)马鬃(zōng) 掺和(chān)调教(tiáo)凄惨(qī)挎着(kuà)2.多音字hōng 哄哄声磨 mó磨刀 横héng横行 弄 nòng捉弄 哄 hǒng哄骗mò磨面hèng蛮

声明:《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变迁》为网友涩涩的秋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