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平台 电信m2m物联网服务平台

http://www.docin.com/p-46543702.html
。http://www.docin.com/p-46543815.html

1物联网的概念与发展动向
近年来,“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应用得到了许多通信技术研发强国(包括中国)的高度重视。日本、韩国自2004年起提出了“泛在网络”战略,分别提出了“U-Japan”计划和“U-Korea”战略;中国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概念,其中物联网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基础;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工商领袖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包括了智慧型的基础设施;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要求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09年9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2009年11月,中科院、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签署协议,在无锡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2009年11月,中国移动与无锡市市政府签订了推进“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无锡建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和物联网数据中心;2009年11月,由数十家组织发起在北京成立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其成员包括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移动、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12家单位,其工作内容包括支撑北京市正在制订的“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方案。一时间,对物联网的研究蔚然成风。
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承载体,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ITU在2005年年度报告中对物联网的阐释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体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网。中国移动对物联网的定义是“物体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对信息具有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体与物体的信息网络”。IBM、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都将物联网的三大基本要素归纳为:全面感知(利用传感器、二维码、射频标识(RFID)等近程通信技术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可靠传递(以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业务的概念非常宽泛,在不同的行业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定义和应用形式,例如一种典型的概念是将所有的物品通过短距离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局域范围内的物品“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移动业务运营商所定义的机器对机器通信(M2M)的简称也是另一种狭义的物联网业务,其特指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包括CDMA1X/EVDO、GPRS、WCDMA、TD-SCDMA等),使用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通信的无线终端开展的机器间交互通信业务,其中至少一方是机器设备。
笔者认为,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物联网业务中最主要、最现实的形态是M2M业务,其主要原因在于:M2M业务所基于的数据传输网络是在广阔范围内覆盖的,相对于很多行业而言通信行业更加注重全程全网的标准化和体系架构的开放性,另外电信运营商在ICT产业链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的重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些因素使得M2M业务正在处于快速、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
物联网和M2M已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调研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比1,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在2009年9月的全国M2M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下一个上亿级用户规模的应用将是M2M。
2M2M业务的应用与运营进展
对于移动业务运营商而言,M2M业务的战略价值在于:有助于强化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经营差异化,M2M业务所处的市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蓝海市场,其市场容量是很大的;大量的M2M应用具有非实时或者占用带宽小的特征,对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的压力不大,有助于提高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在以往的信息化应用方案中增加了M2M业务后,将有助于针对许多行业形成更深入、更完整、更有黏着度的解决方案。M2M业务最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将信息化从满足面向人与人的沟通和办公业务流程的支持,深入到众多行业的生产运营末端系统,从而对“两化融合”形成有效的支撑。
M2M业务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众多的行业中,包括车辆、电力、金融、环保、石油、个人与企业安防、水文、军事、消防、气象、煤炭、农业与林业、电梯等。笔者优先看好的是智能电网、公交运输、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安防、金融这几个行业的M2M应用。
至2009年9月日本KDDI已售出约200万台M2M通信模块,其中50%的终端已在用。KDDI的M2M业务针对的两个主要行业市场分别为车辆管理(占到总量的50%,主要销售给汽车制造企业)和儿童定位(占到总量的10%,销售给保安服务公司,不面向最终用户)。KDDI的M2M业务策略为:聚焦在提供优质完善的通信服务,收取通信费用,而不提供行业应用服务;定制嵌入式通信模块,嵌入到各种行业终端和应用,实现对产业价值链的把握。
法国电信是欧洲第一家提供完整端到端M2M方案的电信运营商,目前已拥有超过110万户的M2MUIM终端。法国电信拥有的两个M2M业务品牌分别为数据通道服务“M2Mdata”、管理和应用服务“M2MConnect”:3个M2M应用产品子品牌分别为基于定位的车辆综合管理“Fleet Link”、基于定位的个人管理“Lone Work”以及提供移动网定位服务的“CellID”。
Sprint已经通过ODI(Open DeviceInitiative)计划认证了160名厂商的M2M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被广泛应用到智能抄表、无线POS机、车载管理等多个行业领域内。Sprint在2009年年中与M2M虚拟运营商DataSmart签订多年战略合作关系,由DataSmart向Sprint客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终端测试、应用试用、开发支撑、资费方案、终端管理等)。
2009年7月VerizonWireless与高通宣布建立一家专门提供M2M产品的合资公司,将利用高通多样的M2M解决方案,同时充分利用VerizonWireless先进的连接技术与专业的设备认证技术,为包括医疗保健、制造业、公共事业、消费品等各种细分市场提供相关服务。
目前,中国移动M2M终端数已经超过300万,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和金融行业,截至2009年6月中国移动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通了M2M业务,相继推出了“车务通”、“电梯卫士”、“消防监控系统”、“爱贝通”和“关爱通”这5项M2M应用,预计未来5年平均增长率将可能达到60%以上。中国移动在2007年前后就在重庆建立了M2M运营支撑中心,负责全国M2M产品的研发、M2M平台的建设等工作。预计至2010年底,中国电信的M2M用户数也将接近100万。
3M2M业务的关键技术
一个典型的M2M系统是由传感器(或监控设备)、M2M终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终端管理平台与终端软件升级服务器、运营支撑系统、行业应用系统等环节构成。M2M业务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系统架构、终端管理平台、专用芯片技术、模块与终端技术、服务质量(QoS)与流量控制、传感器网络技术等。
(1)系统架构设计
M2M业务的系统架构设计中要兼顾宽带和窄带无线接入应用、实时和非实时应用,要能支持系统的开放性以便于接入和二次运营。
(2)终端管理平台
终端管理平台实现对全网M2M终端的统一的鉴权认证,并可以支持终端远程诊断功能和终端软件的远程自动升级功能(此时与终端软件升级服务器配合使用),终端管理平台可根据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要选择承担或者不承担客户数据的传输功能;终端管理平台可以全网部署一套,也可以分区域部署,分区域部署时可采用云计算结构。
(3)专用芯片、模块、终端技术
M2M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接口与AT(Attention)指令集需要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可将标准化后的管理协议栈从终端内置迁移到模块内置,以利于降低终端成本;由于许多行业应用终端一旦部署后不便实施经常性的维护,或者对运行的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M2M终端和模块都迫切需要研发低功耗、高可靠性、长寿命的解决方案,在另一些用量大、成本敏感的行业中则需要研发低成本的M2M终端方案,另外在部分应用场合中采用“机卡合一”方案可能更为适合;由于物联网和M2M业务成熟后的终端数量巨大,目前就有必要引入独立的13位终端号段,并且要求终端逐步实现对IPv6的支持。
(4)QoS与流量控制
由于M2M业务使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实现一定程度的QoS和保障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需要平衡的两个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引入流量控制和终端休眠机制,针对部分行业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口资源过度占用或大批量终端同时接入的情况尤其要采用适合的处理机制,否则可能导致业务质量的急剧恶化甚至业务中断。
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与M2M终端的接口标准化,也是M2M业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M2M平台 电信m2m物联网服务平台
4M2M业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M2M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阶段还面临不少现实的难点和挑战:
(1)首先是迫切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即使中国三大移动业务运营商正在制定的M2M标准也不一致)。只有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具有规模化成本效应的一系列模块和终端,才有可能产生与M2M的发展潜力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2)商业模式问题。要想通过引入M2M业务而真正有效地实现对客户的价值,需要对特定行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和试验,而不同行业的应用方案可能差异很大、前期成本较高、资费单价较低,如何实现M2M产业链的共赢模式还有待探索。


(3)关键技术的挑战。传感器技术,低功耗技术、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终端技术,具有QoS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质量等均是M2M业务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4)许多行业还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行业壁垒,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现阶段各种形式的物联网业务中最主要、最现实的形态是M2M业务,M2M业务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的重视,在一些行业中已经或将率先得到规模化的应用,并逐渐地影响到更多的行业。
未来几年间,M2M业务将快速地进入很多行业,其用户数也将快速成长,笔者预计至2012年底,中国国内基于移动蜂窝通信技术的M2M用户数将可能达到3000~4000万,M2M也会在若干年后成为LTE的核心应用之一。同时,M2M业务终端在形态和业务支持上将呈现高度的创新性和融合性,在一些行业应用中将日益支持无线接入带宽与业务的灵活调度管理,也可能与一些相邻业务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如支持更灵活的、移动性的、机动性的视频监控、数据协同等业务),在另一些行业应用中M2M终端将可能与一系列的传感器和监测、控制设备深度融合。

祁庆中,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曾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副主任、上海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电信产品与增值业务、企业管理与发展战略、互联网应用。

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在集团客户或业务集成商(EC/SI)和移动网络之间,通过USSD、SMS、MMS、GPRS等方式为EC/SI和行业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对EC/SI屏蔽了底层的多种接口协议,EC/SI不必了解各种通信协议即可从行业终端获取信息,并可对行业终端进行控制。

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可以对各行业的EC/SI和行业终端的运行情况、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管理,增强对行业应用的可控性,对行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向EC/SI反馈。

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分别与本地的SMSC/ISMG、USSDC/USSDG、MMSC、GGSN连接,与分布在各地行业终端和移动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各行业的EC/SI以SP身份连接到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最终与行业终端进行通信。

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为了便于对各行业的EC/SI进行管理,为其提供企业中间件。企业中间件安装在集团客户与EC/SI的应用系统相连,负责EC/SI的应用系统与M2M业务运营支撑平台的通信、协议转换、信息收发等工作。企业客户通过企业中间件提供的功能,只需开发自己行业的处理软件就可完成从远端行业终端采集数据并分析处理,而不关心是通过何种通信方式传送数据。


新帖旧闻,热热照“吃”!电信切入M2M市场。--来自赛迪网

3月12日,以“创新开放聚合共赢”为主题的中国电信M2M产业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所谓M2M是指机器对机器通信,被认为是通信业下一个重要增长领域。由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主办的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芯片、模块/终端、平台开发、SI、咨询机构以及中国电信各省公司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的百位业内人士。

中国电信在此次会议上与产业界沟通了其M2M业务发展思路。据介绍,中国电信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拓展M2M市场,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快速切入市场,第二阶段将重点提高M2M业务的附加值并建立M2M业务管理平台,2010年起,中国电信将致力为政企客户提供真正的泛在网络。

“我们希望若干年后每一亿CDMA用户中,至少有1千万到2千万是机器用户。”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副院长祁庆中表示。

“混水才有机会”

被称作“物联网”的M2M市场被认为是互联网后通信业的又一大发展机遇,这一点,与IBM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倡导的“智慧的地球”的理念不谋而合。就全球市场而言,据ABIResearch的保守预测,M2M服务市场将保持每年25%的增长,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80亿美元。在国内,据从事多年M2M市场开拓的联想中望公司应用研发部张谭介绍,至2012年国内的市场容量将达到一亿部终端的规模。

此前,中国移动已经在重庆设立了全国M2M业务运营中心,并在电力、交通、金融等领域推出了无线抄表、车辆位置监控、移动POS等业务。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网络后,也在第一时间加快了M2M业务研发,M2M业务也被中国电信集团列为2009年重点开发和培育产品。

但是由于大多数应用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当前M2M市场也面临着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产业集中度低、终端形态多样、产业链各环节缺乏协同等问题。据爱立信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爱成介绍,目前,全国从事M2M终端生产的企业千家左右,但是出货量超过一万部的不足二十家。张爱成表示,M2M最大的障碍是不同行业的需求不同,要与不同类型的数据采集设备互联。华为终端产品管理部模块规划主管陆江对目前的模块接口发出了“千奇百怪”的感慨:不仅板间接口众多、而且在逻辑接口上也要考虑多种标准,在操作系统上同样存在多个标准。

中国电信在试水M2M业务的过程中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以已在环保、烟草等多个行业展开实践的安徽电信为例,据安徽电信商务领航支撑中心赵志刚主任介绍,在开展GPS位置服务类业务中,由于前端设备标准不统一,接口协调工作量非常大。

不过,在中国电信看来,“混水才有机会”。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不规范,使得运营商拥有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的极大空间。

再造“全球眼”

而据祁庆中副院长介绍,基于M2M业务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内部提出了再造一个“全球眼”业务的口号。去年,“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已为中国电信提供了十余亿元收入。

中国电信也已形成较为明确的M2M业务推广思路。据具体负责中国电信M2M业务开发的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政企客户产品开发部主任工程师周骏介绍,将大致分为快速切入、提升价值统一推进、泛在网融合三个阶段拓展M2M。第一阶段,中国电信将在全网终端管理平台尚未部署的情况下,以较为成熟的应用快速落地部署;第二阶段,中国电信将加快推进终端标准化,降低终端生产成本,建设开放的M2M管理平台,并提升M2M业务附加值、建设标准化的行业应用;第三阶段,将探讨引入公用M2M终端接入网络的可能性,这样,网络中的每一个M2M通信终端都可以为多个用户的传感器网络所共享,最终形成电信级的“物联网”。

就商业模式而言,运营商涉足M2M业务市场分为单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和行业集成解决方案两种模式。研讨会上,中国电信提出了通用产品与重点行业切入并重的策略。与中国电信发展CDMA业务的整体战略一致,在M2M市场上,中国电信也提出,要注重差异化和有效益的规模化。因此,提出了首批关注的“3+2”领域,即在公用事业、交通、无线商圈三大成熟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同时重点拓展若干第二梯队行业应用方案。目前,中国电信正积极筹备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的M2M业务试点。3月内,将启动相关工作。

优劣势并存

作为后进入者,中国电信在M2M市场优劣势并存。与CDMA手机市场一样,由于缺乏规模效应,CDMAM2M终端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据一些地方电信公司反映,CDMAM2M终端价格往往明显高出同种类的GSM终端,这使得中国电信在竞争中面临压力。而GSM前期的巨大规模也使其形成了一定的渠道和品牌优势。赵志刚介绍,在一些项目中,往往不是和中国移动直接竞争,而是和倾向采用中国移动技术制式的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竞争。

但是,中国电信的优势也同样明显。

就技术而言,CDMA数据传输质量更稳定,数据安全性更高、基站覆盖范围广,因此在需要保障数据稳定、安全传输的领域,对电磁干扰敏感的领域;以及船舶、水利监控应用等领域具备优势。在客户资源方面,中国电信此前在政企客户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客户资源,中国电信可以将M2M纳入为他们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去,比如,很多环保部门都采用了“全球眼”进行环境监测,一些环保部门提出,大部分时间只需要传送专业数据、必要时才须进行视频监测,因此,可以借助M2M与“全球眼”的结合提供更适宜的解决方案。

在服务支撑能力上,中国电信具有国内最庞大的大客户经理队伍,并具有丰富的政企客户服务支撑经验。中国移动则主要以服务个人客户为主。此外,通过近年来在政企客户市场上的开拓,中国电信也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行业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的合作伙伴,他们足以成为中国电信开展M2M业务的灵敏“触角”。

“中国电信从来不缺客户,最缺的是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句话也是中国电信在M2M市场的真实写照。

 通信产业网讯近日,从中国电信有关部门获悉,中国电信M2M(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该平台的计费系统接入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M2M平台实现终端管理

  据了解,中国电信M2M平台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是为解决端到端的数据采集、管理与转发等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由于M2M是行业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环,无论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还是方案提供商对这一领域都相当重视,近一两年,几方已经合作在国内初步推出了相应业务,如视频监控、远程勘察、指挥调度等。

  但目前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尽管M2M业务在国内逐渐铺开,却并不能为其带来较大价值。“在现有的M2M业务中,运营商的作用仅是为用户提供号码和数据资费套餐,仍然只是"通道"角色,对价值链影响较小。”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戴国平表示。其中的瓶颈即在于运营商无法管理终端和数据。“M2M平台的使用将改变这一状况。”戴国平表示。据介绍,该平台可以接入多种终端、多种系统,并提供远程管理、运行监控、告警管理、协议适配、行业服务器接入、业务数据透明传输、行业ADC应用等综合服务功能,为运营商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可能。

  目前该平台已可以控制二级终端。“举例来说,一个接入该平台的自组网网关就是一个一级终端,而该自组网内的手机、计算机、机器设备等都同属二级终端。通过M2M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对自组网网关这样的一级终端进行管理,还可以管理手机、计算机等二级终端。”

  据了解,在拥有了支撑和管理平台之后,中国电信还将更深地介入M2M应用提供,在最初的数据采集点选择和自组网布控上都会参与进来。目前就M2M平台,中国电信已经申请了10项国家专利,其中就包括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架构等项目。

  推动终端接口标准统一

  目前M2M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暂未有针对远程数据采集及监控的统一技术标准,行业终端厂商和集成商面向不同的M2M应用,每次都需进行重新开发和集成,大大增加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而此次中国电信开发的M2M平台由于可为各种数据采集业务提供统一的支撑,且基于开放式架构设计,可以在应用平台层面,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更多标准统一的工作还需要M2M业务领域各企业共同推动。

  “由于具备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能力,运营商提供M2M应用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运营商也应在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中发挥主导作用。”一些业内观点认为。

  在2008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上,中国电信的一款“智能家居”应用引起了许多关注,这一应用正是中国电信将试点推广的典型M2M业务之一。通过这一应用,中国电信已开始为统一终端接口标准而行动。

  据了解,在“智能家居”应用上,中国电信与“广联”(即广东数字家庭产业联盟)达成合作,共同促使家电企业统一终端接口标准。“广联”最初由原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等单位发起,据称可兼容闪联、e家佳的标准联盟,是目前涵盖范围最广泛的数字家庭标准联盟;同时,由于广东拥有国内诸多领先家电厂商,“广联”也自然地联合了众多家电厂商,因此中国电信最终选择与其合作。

  在这项接口标准统一工作中,中国电信主要负责制订家庭网关到远程控制平台、家庭网关与采集设备间以及流程转换等接口标准规范。与“广联”合作的接口标准统一工作也将是中国电信的一个试点,如果成功,中国电信还将逐渐在其他一些行业终端领域推动标准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4673.html

更多阅读

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安全隐私问题

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物联网概念出现以来,越来越的人们对其产生兴趣。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

物联网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物联网上市公司有哪些

2010-5-8有分析人士认为,物联网将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未来至少将具备万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A股市场又会有哪些上市公司会成为赢家?《每日经济新闻》为您揭开物联网的神秘面纱。产业链细分3大块接受《每日

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的物联网畅想 畅想物联网未来ppt

创意分类——[其他]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的物联网畅想作者:刘若晴“……我设想中的第三代居民身份证系统,是在一张身份证卡片内设置数量足够多的信息储存单元,任何单位经公民授权后,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向公安部的身份证数据中心发送申请以获取

声明:《M2M平台 电信m2m物联网服务平台》为网友小小小丶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