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点滴 由逄先知想到田家英 逄先知

由逄先知想到田家英

近日常看央视4频道重播的50集电视连续剧《解放》,每每看到片头出现“总顾问:逄先知”时,总会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

逄先知这个名字,是我10多年前在读一篇回忆文章时知道的,文章的作者叫逄先知。说来真不好意思,“逄”字的读音还是查字典才学会的。那篇题为《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的文章,是90年代出版的一本回忆文集的首篇,8万余字,约占全书字数四分之一,因此这本文集取了该文题目为书名。田家英是从1948年10月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的,逄先知则是1950年开始当田家英的助手的,直到1966年5月田家英含冤去世,逄先知也随之调离中南海,他们紧密共事长达17年,可见熟悉了解之深。现在,我又从书架上拿下这本书,再读之后,觉得田家英是毛主席十分赏识三大“手”,可惜毁于“书生气”。

首先,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从小立志“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的田家英,因家贫半工半读,13岁发表文章,14岁论战教授,被称成为川中“神童”。15岁投奔延安入陕北公学,第二年便留校任教,他的精彩讲课吸引散步至此的毛主席停在窗外听课,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年方二十出头,其老辣令毛主席吃惊。1946年毛主席请他当毛岸英的文史教员(与岸英同龄),1948年经胡乔木推荐担任毛主席的秘书,一干就是18年,在五大秘书中时间最长。1958年有几位省市书记向毛主席要求田家英到他们那去工作,毛主席说,田家英我不能放。可见毛主席对他之器重。受毛主席熏陶,田家英的很多情趣和爱好不断发挥,如中国古书、历史、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旧体诗,不但喜爱,而且“过目成诵”,记忆超强。毛主席有时要查找某句诗词的出处,田家英就是一台活电脑,很快就能搜索出来;毛主席要看名家字帖,田家英就是收藏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各种字帖摆放毛卧室的茶几上、床铺上、办公桌上,以便毛主席随时在观赏中休息。从毛选1—4卷,田家英自始至终负责注释和出版组织工作。在毛主席身边的秘书中,田家英是管事最多的人。他不仅掌管着毛主席的个人存款、印章和亲友的往来信件,还用十多年的心血为毛主席建立起一座图书馆,使其图书由刚进城时的10个书架发展到上万册书籍。从毛主席给田家英的25封书信中就可看出,田作为毛主席的助手是多么得心手。

其次,是毛主席的得意写手。如果说胡乔木是中共一支笔,那么胡的继任者田家英也可说成是毛主席的得意写手。由于田家英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因此他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而且观点独到,见解深邃,多次得到毛主席的称赞。如田家英参加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村“六十条”,对纠正大跃进运动以来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产生了积极作用。毛主席高兴地说:“‘六十条’的发明权在田家英。”又比如,毛主席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唯一次请人代写,陈伯达曾准备了一个讲稿,但毛主席嫌其文字太长、离题太远,没有采用。眼看开会日期已近,便要田家英起草一个讲话稿,田家英用一个通宵就写了出来,得到毛主席的首肯。开幕词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句,就是出自田家英的手笔。会议休息的时候,一些代表走到毛主席面前,称赞这个开幕词简短有力,鼓舞人心,写得好。毛主席也很赞赏地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此人叫田家英,是我的秘书。”由此可见,在当时,毛主席对田家英是非常满意的。

第三,是毛主席的忠诚对手。在长期相处之中,毛主席与田家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毛主席很信任田,田也热爱毛主席,视若慈父。正因如此,田家英对当时极左的作法提出意见,对被错误批判彭德怀表示同情,毛主席虽批评他“右倾”,但同时又说田只是个读书人,保了他。1965年田家英在整理和修订毛主席在杭州谈话录的时候,删除了“《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这段话,以保护吴晗和彭德怀。应该说,这段话是毛主席当时题外漫谈,完全可以不要,而删除的动机,也是为维护党的事业和毛主席本人的长远威望,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结果,这件事被靠整人起家的江青、陈伯达抓住不放,给田家英定了一条“篡改毛泽东著作”的罪名。1965年5月22日,他被宣布停职检查,逐出中南海,第二天上午在永福堂书房含冤自缢。

  笔者认为,田家英的悲剧,固然主要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然而这与田家英的书生气太足不无关系。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许多老干部受到冲击,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等也受批判,后宣布他停职的中组部长安子文也踏了地雷。田家英如能这样想:有那么多大人物在前面“踏雷”,我怕什么?只要问心无愧,总有澄清是非的一天。大概是因“士可杀不可辱”的读书人气节,造成了他以命抗争,还反被人诬为“畏罪自杀”。这实在不必、不该、也不值。毛主席得知田家英的死是非常悲痛的,说“其实田家英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毛主席对田家英的书生气十分了解,他们在闲谈中毛主席曾戏言在田死后应立一墓碑,上书“读书人之墓”。不想正被言中。

农村有句话说,楝树扁担宁折不弯,桑树扁担只弯不断。读书人田家英尚未达到“桑树扁担”的境界,宁折不弯,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宝贵生命,实在令人扼腕长叹。

田家英1922年生,1965年去世时年仅44岁,那时他除了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外,还兼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已居高位。如果不死,定会平反,到今年就是91岁(逄先知小田10岁,已修成党史大家,有多项建树),凭他对毛主席的长期朝夕相处,凭他的才识和阅历,他可为党和人民多做多少工作啊,也该担任多少“总顾问”之类的多少头衔啊。

“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高粱颇不薄,愧对万家百姓心。”田家英用宝贵的生命,实践了他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极其可贵的书生本色,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










1964年在东北。第二排左二杨尚昆、左三李富春、左四田家英、左五宋任穷。









[读书点滴]由逄先知想到田家英 逄先知
1961年4月,田家英(左一)在浙江调查期间同浙江省委负责同志林乎加(右二)在一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66849.html

更多阅读

《蜀道难》课堂实录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许万军 蜀道难教学实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许万军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播放视频《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

声明:《读书点滴 由逄先知想到田家英 逄先知》为网友清宵尚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