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 春日秦国怀古翻译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试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参考答案】

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等省卷)语文试题)

【作者介绍】

周朴(?—878)唐代诗人。字见素,一作太仆,吴兴(今湖州)人。初隐嵩山,后避地福州,寄食鸟石山寺。淡于名利,隐居山林,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方干、李频为诗友。观察使扬发、李诲招聘,皆拒而不往。后因拒绝参加黄巢义军而被杀。卒后,友人僧楼浩辑其遗文,得诗100首。周朴写诗,字斟句酌,盈月方得一联一句,时人称为“月锻年炼”,往往未及成篇,佳句已广为传诵。其《董岭水》有“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之句。一士人路遇周朴,故意念成“河声流向东”,吟罢即跨驴迅跑。周朴急行数里方追及,对士人说:“朴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流向东’?”闽中传为笑谈。另有“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皆其名句。《新唐书·艺文志》录有诗集2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5首,编为一卷。

 【译文】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

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7718.html

更多阅读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虞美人.梳楼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丝丝的杨柳,绵绵的细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札记 周邦彦苏幕遮赏析

风荷送香入梦来--周邦彦《苏幕遮》一课,按照“主问题关键词”的角度来解析,可设置两个主问题,一是“荷之神理”表现在何处,二是为何要“梦入芙蓉浦”。只有两个关键词:“风”与“梦”。一、第一个问题之前,可以设置一个更抽象的问题导入对“

谢帝和他的《明天不上班》及歌词 谢帝老子明天不上班mv

在央视三套的新节目《中国好歌曲》中,一名嘻哈打扮的年轻人以一首充满着浓重成都方言的《明天不上班》把节目现场搅得七荤八素。刘欢、周华健、杨坤、蔡健雅等四位导师也因他喜感、叛逆的歌词笑得前仰后合。在颇具感染力的说唱中,刘欢

声明:《高考古诗词鉴赏·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 春日秦国怀古翻译》为网友给力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