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 铁佛像一般是什么时候

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
释迦牟尼佛像(全跏趺坐,右手结降魔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

释迦牟尼的单身像有太子像、思惟像、苦修像、说法像、成道像、涅槃像等;其次是佛教和神话中的弥勒佛、药师像、阿弥陀佛等;还有的是群像,如释加多宝二佛并坐像、三世佛像、五佛像、七佛像、一佛二胁侍像、一佛二弟子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等。

在造型上,释迦牟尼佛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面相慈祥、端庄,顶有肉髻、波状髻或螺髻,眉间有白毫相,双肩宽厚等。常见的姿势有坐、立、卧三种;

释迦牟尼佛像常见的手印有:施无畏印、施愿印、说法印、触地印、禅定印五种;服饰的样式有袒右肩式袈裟、犍陀罗式通肩大衣、汉化的“褒衣博带”式大衣。云冈石窟第18窟正中身披袈裟的释迦立像,第20窟造型雄伟、气魄浑厚的释迦坐像,以及龙门宾阳中洞释迦主像等均为杰作。

我国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称正殿、大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高大雄伟,气势非凡。“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教至高无上的本尊释迦牟尼佛像,有供奉一尊、三尊、五尊三种形式。

供奉一尊佛像的

供奉一尊佛像的有:供奉释迦牟尼佛、供奉毗卢遮那佛和供奉阿弥陀佛的三种:

供释迦牟尼佛像

供释迦牟尼佛像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若干不同的造型: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释迦牟尼成道相,两侧立迦叶(老者)、阿难两位弟子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释迦牟尼说法相(杭州灵隐寺)


释迦牟尼说法相(台南噶居寺)

第三种是释迦牟尼禅定相

释迦牟尼禅定像,两侧立迦叶、阿难两位弟子

释迦牟尼禅定像是释迦牟尼佛造像的形式之一,表现释迦牟尼禅定、修行的形象。流行年代自公元二世纪中期起,曾与说法像同时流行。莫高窟259窟的禅定佛像,造型古朴、浑厚,面相端庄。一般为结跏跌坐,双肩下垂,左右手叠置业于腹前,右掌压左掌,掌心朝上,结禅定印。

禅定印

供奉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佛-杭州净慈寺

有的寺院(如华严宗)大殿内只供奉一尊佛毗卢遮那佛,毗卢佛的莲座为千叶莲花,代表整个华藏世界。

毗(pí)卢遮那佛也译为遮那佛,由于“毗卢遮那”的意译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在我国佛教的密宗里佛也被尊称为大日如来。

据佛教《华严经》称,在北方天空中有“莲华藏世界”,是佛报身的净土,也就是说,那儿只住着佛和菩萨,是个“佛国”。毗卢遮那佛就是莲华藏世界的教主。

供奉阿弥陀佛

在净土宗寺院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阿弥陀佛立像,作接引众生状,又称接引佛。

阿弥陀佛接引像

供奉三尊佛像的

供奉三尊佛像的有三世佛和三身佛两种形式

1、三世佛

三世佛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按照时间意义而划分的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与未来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

另一种是按地域势力范围划分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读:缩)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

(1)竖三世佛

“三世”在佛教概念里,是指过去世(前世)、现在世(现世)和未来世(来世),竖三世佛是就佛的在世“时间”而言的,用以区别以地域关系为界线的横三世佛(东方世界药师佛、娑婆世界释迦佛和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竖三世佛是指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竖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流程,说明无时不有佛。

竖三世佛在大雄宝殿的排列:

三世佛,一般居中的是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左边一尊是燃灯佛像,右边一尊是弥勒佛像(例如雍和宫大殿的三世佛)。

如果在大雄宝殿正中的三尊主佛中间主尊是释迦牟尼佛,其左面的那尊主佛则是燃灯佛,右面的那位主佛是弥勒佛。其中只有中间主尊左右各有一立像,在这样情况下,站立于释迦牟尼佛两旁的胁侍:(1)若其年龄是一老一少,则老的是迦叶,年青的是阿难;(2)若站立两旁的胁侍年龄相近,则左边的是目键连,右边的是舍利弗。

雍和宫竖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居中燃灯佛居释佛左边弥勒佛居释佛右边


雍和宫燃灯佛乾隆联“法界示能仁福资万有,净因臻广慧妙证三摩”

雍和宫释迦牟尼佛


雍和宫弥勒佛启功联“超二十七重天以上,度百千万亿劫之中”

雍和宫的竖三世佛

北京雍和宫原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大殿内供奉的是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佛。

正中的释迦牟尼为现在佛,作“触地印”(印就是手的摆法),触地印为成道相,结跏趺坐(盘腿打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禅定印”,表禅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

西边的燃灯佛为过去佛,持法伦印:结跏而坐,两手食指屈指,与拇指相触成环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相接,表示讲经说法教化众生。

东边弥勒佛为未来佛,持说法印,拇指微曲抵食指第一指节处,余指自然舒展,表示说法传教。

这三尊铜佛都结跏趺坐。佛像背后是蛟龙背光。背光象征佛的身光,成叶形屏风状,上雕刻蛟龙象征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灌浴。这三尊铜雍和宫像的中间为释迦牟尼佛(现在佛),右手放在右腿膝盖上,称“成道印”,表示他在大地上艰苦卓绝的修行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左手向上放在左腿上是“禅定印”,表示他静坐思虑人生的无尽苦难。东边上首是燃灯佛,他是代表过去世的佛,佛经说他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释迦牟尼前世曾买五茎莲花供献燃灯佛,燃灯佛预言释迦牟尼九十一劫後之“此贤劫”(现在世)成佛。燃灯佛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合成一个圆圈,表示修成正果。西边弥勒是代表未来的佛,双手成“说法印”,表示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三会龙华”,对天、人、地、众生说法。

大殿里供奉这三尊佛,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到无限遥远的未来,都是佛的世界;这是从时间上说佛教历史悠久、生命久长。

福建泉州清源山碧宵岩摩崖石刻的三世佛,并排结跏坐在仰覆莲花庄上,中尊为现在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土蕃式样。

邯郸南响堂石窟千佛洞内供竖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侧双腿下垂者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弥勒佛。

山西省襄垣县仙堂山三佛大殿(也叫大雄宝殿)里面供竖三世佛,居中的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两侧的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

竖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

(二)横三世佛(也称三方佛)

三亚南山寺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横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这种姿式称为说法相,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释迦牟尼佛左边老者的立像是迦叶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右边是阿弥陀佛,结跏趺坐,手结弥陀定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药师佛左手持药瓶右手成“施无畏”印。

横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为横三世佛。这是空间世界的三世佛,表示到处皆有佛。空间为横向,所以又叫横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是娑(音:缩)婆世界的教主。所谓“娑婆”乃梵文Saha的音译,意译是“堪忍”,就是能忍的意思,堪忍更进一步又有两层意义,一是说这个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二是说佛和菩萨在这个世界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显现其无畏与慈悲。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难。药师佛除与释迦佛、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阿弥陀经》记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横三世佛在大雄宝殿里的排列:

正中为释迦佛,左右胁侍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

左侧为药师佛,其左右胁侍分别是为日光、月光菩萨;

右侧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分别是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另外,三佛的手印也有些不同,药师佛常作一手持钵状,表甘露;另一手持药丸。弥陀佛常作两手相托或两手交叉,两大指对顶的手印,有的掌中有莲台。此系接引众生的姿势。而释迦佛的立像则为左手“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

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三方佛体现净土宗的信仰。

2、三身佛
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 铁佛像一般是什么时候
三身佛-嘉峪关护国寺大雄宝殿

天台宗的说法,佛(释迦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顺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法相宗亦有三身说,只是名称不同,他们把毗卢遮那佛作为自性身,以卢舍那佛为受用身,以释迦佛为化身。

三身佛的形象:中间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大姆指向上相触。法身佛的左侧的报身佛卢舍那佛,结与愿印:左手安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手心向外)。法身佛右侧的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其形象一般是结跏蚨坐,作禅定印。

供奉五尊佛像的

五方佛

宋朝建造的佛寺大殿中常供奉着五尊佛像,称五方佛(密宗供奉五方佛)。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

五方佛在大殿中的排列为: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靠正中左侧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表示福德,左侧最外面是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阿楮佛,阿阀佛),表示觉性;右侧靠中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表示智慧,右侧外面是北方莲花世界微妙声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

毗卢遮那佛,梵文的本义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大太阳,所以又叫“大日如来”。密宗金刚界和胎藏界都将之奉为主尊佛。大日如来的造像在宋代以前如菩萨形,头髻如宝冠。宋代以后是头戴五宝天冠,天冠上有五化佛。有的头戴花冠,冠中有一小坐佛,口射金光,头后有流光遍照

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又叫“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的福德,这种性智视世界万法平等无差别。密宗认为宝相佛最能管理财宝,故称他为“平等金刚”。 

东方香积世界阿阀佛(阿閦佛)。“阿阀”的意思是不动、无目真怒,代表着大圆镜智的性,这种智能显现世界万象。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的智慧,这种智能观方法,明善恶。

北方莲花世界微妙声佛,又称“不空成就佛”,又叫“羯摩智”,此智可成就自利、利他事业。

密宗的这五方佛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佛教“转识成智”的问题。这深深体现了密宗借助事相表达佛教理论的特点。“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五种佛显然皆系大日如来"五智"的不同化身。

大雄宝殿的两侧多供奉十八罗汉像。五代以前多供奉十六罗汉,他们是宾度罗跋啰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罗弗多罗、戌博迦,半托迦、罗睺罗、那伽犀那、田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迦。宋元以后,又加上庆友尊者(难提密多罗)和达摩多罗,也有的寺庙加上庆友尊者和玄奘法师,成为十八罗汉。大殿正中佛像的背后,塑造的是南海观音像。观音两侧有善财童子和龙女。

【注】,读:蛇;,读:茄;,读:喉。

济南四门塔的东西南北四个门内有大理石佛像分别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北方莲花世界微妙声佛。阿閦(读:chù,有的读:cuò)佛头像1997年被不法分子盗劫,流失海外。2002年,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收到几位弟子捐赠的几年前在海外购得的该佛头后,决定将其送还大陆,从而使阿閦佛石雕造像得以身首复合。

五方佛有的供奉在大雄宝殿内,如泉州开元寺,山西大同善化寺,华严寺等寺庙的大雄宝殿内都供奉着五方佛。有的佛寺供的五方佛不在大雄宝殿,而是在毗卢殿或千佛殿内。

【注】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其两旁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

供奉七尊佛像的

有的佛教寺院除了在大雄宝殿里供奉释迦牟尼佛之外,还供“过去七佛”。

例如,义县奉国寺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依时间先后排列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搂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佛教认为过去共有七佛,释迦牟尼佛是其最后一位,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其中前三佛是在过去劫中出世的,后四佛是在现在劫中出世的。因毗婆尸佛最早,故其像位于正中,其余六佛分列左右两边。例如,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城内的奉国寺(俗称大佛寺),辽代大雄殿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遗存最大者。过去七佛并列一堂,千年来仍然保存完好。

释迦牟尼太子像

         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像

上面左图的悉达多太子立像,太子举右手,掌心朝外,结施无畏印表示保护信徒。另一只胳膊垂至大腿上部,这种手势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件青铜像是唯一的一件完整的笈多时代悉达多太子青铜造像

施无畏印

释迦牟尼太子像-无锡灵山无相长老在浴佛

释迦牟尼思惟菩萨像


释迦牟尼思惟菩萨像

释迦牟尼思惟菩萨像是释迦牟尼佛未成佛时的形象,在菩提树下思索人生真谛的形象。按佛经的说法,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是菩萨,故此造像采用菩萨装。在我国北朝时期最为流行。一般都采用半跏趺倚坐,右手支颐,左手捏指,作思索状。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下图为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并坐在一起的雕像。故事来源于《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多宝佛赞叹释迦牟尼佛演说《法华经》,而分半坐与释迦佛共同说法。释迦牟尼佛(左)右手结触地印,多宝佛右手结说法印。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据《法华经》记载,“尔时佛前有七宝塔……此宝塔中有如来金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国外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于是释迦牟尼以右指开七宝塔户……皆见多宝如来坐狮子座……分半座与释迦佛……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狮子座上结跏趺坐”。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并坐于七宝塔中,显示诸佛皆为成就度化众生之大事,而示现于世间。这种造像的形式流行于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莲花、皇浦公、药方诸洞窟都有此造像。

释迦牟尼涅槃像

释迦牟尼涅槃像

释迦牟尼涅槃像,梵文音译,意译入灭、圆寂等。指除尽烦恼业报,进入不生不死、永久快乐安稳的最高理想境界。按照佛经说法,释迦牟尼80岁时,在末罗拘尸那城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下涅槃。涅槃像的造像形式为,侧身而卧,双目微闭,神态安详自然,面带微笑。双脚伸直并拢,右手支颐,左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上,衣纹线条圆滑流畅。释迦涅槃像的题材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清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7871.html

更多阅读

光棍节是什么时候 今年情人节几月几号

光棍节是什么时候——简介光棍节是什么时候?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光棍节是什么时候—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 马克杯是什么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简介马克杯是什么?相信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以款式新颖、色彩丰富等等特点名闻于世,深受这个追求个性化时代人的喜欢与欢迎。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方法/步骤

万圣节前夜是什么时候几号-10月31日|节日大全 万圣节前夜2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同时今天也是世界勤俭日。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节日主要流行于英语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于 万圣节前夜古时候人们

女性的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女生不排卵

很多女性朋友想要了解自己的排卵期,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怎么推算。尤其是一些打算生育的女性朋友,特别需要知道排卵期的时间。那么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女性的排卵期是什么时候——步骤/方法女性的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1、

声明:《释迦牟尼佛像造型特征 铁佛像一般是什么时候》为网友长安城等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