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疑用下半身写作的诗意皇后-萧观音之死 怀古 萧观音

民族文化融合之殇-辽朝道宗皇后萧观音之死
历史上有匈奴、契丹、女真、鲜卑、羯、氐、羌、鞑靼、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在汉族地区建立过政权。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如何强大的政权,文化总是被汉族所同化。
公元10-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历史阶段。以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为主体建立的辽王朝在典章制度、思想观念、风尚习俗等方面,既借鉴吸收许多中原汉族传统文化,又保留某些本民族固有文化特色。在契丹和汉族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曾留下许多佳话,也酿成不少悲剧。辽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冤案就是两种文化冲突中一出最具典型意义和名副其实的悲剧,在越剧、粤剧等剧种中有一个名为《凄凉辽宫月》的剧目,说的就是萧观音的冤案。
萧观音(1040年-1075年),是辽道宗的皇后(契丹语称之为“特里蹇”),出身辽国名门贵族萧氏。她的姑姑萧耨斤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皇后,父亲萧惠是圣宗朝国舅、北院枢密使,加封魏王。在这优裕家境中,萧观音接受了中原文化教育,她善于模仿苏轼、欧阳修等文化名人,以填词赋诗而闻名。只可惜现存诗仅4首,词10首。《辽史•后妃传•道宗宣懿皇后萧氏传》说:“通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王鼎《焚椒录》中说萧观音“幼能诵诗,旁及经子。”
  传说萧观音母亲怀她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她人生命运预兆的胎梦:天空中有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坠入怀中,之后又冉冉升起,在天上成为一轮光辉灿烂的皎月。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灿若太阳,让人不可仰视。忽然,一只天狗奔过来,一口吞掉了月亮。
  她母亲惊得大叫一声,醒来后大汗淋漓,觉得腹痛难忍,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父母也越加疼爱。教她弹筝、弹琵琶、吟诗作赋,一学即会且能融会贯通,不久就在亲友中艳名远播。
萧观音4岁就许配给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弘基(辽道宗)为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成年后的萧观音端庄秀丽、婀娜多姿,深得道宗宠爱。
契丹族风俗,皇帝每年要带领贵族们外出渔猎,称为“捺钵”。有一次,耶律洪基在伏虎林纵猎完毕,饮酒高会,萧观音豪气勃发,即席赋诗一首: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
  此诗气势雄浑,彰显出北国女子的飒爽豪情,并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的气概与豪迈。在座的群臣齐加恭维,无不叹服,道宗更是大喜。第二天,果然有一只猛虎在林中奔跑,道宗说:“朕射得此虎,才不愧皇后的诗。”一箭射去,猛虎应声而倒,众人欢声如雷,都称道宗勇武无敌。
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
虞廷开盏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
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这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表现出北方女性粗犷豪放的性格,并有激励道宗进取的政治文化内涵。道宗因此对她十分宠爱,同年的11月,封其为懿德皇后。
萧观音生下皇子濬后,更一度备受道宗恩宠。然而好景不长,危机和悲剧随之而来。道宗在位既久,肆意射猎,怠于朝政。萧观音常慕唐太宗徐贤妃(徐惠)行事。贞观末年,唐太宗东征西讨,修治宫室,百姓劳怨,徐贤妃上疏极谏,劝太宗体恤黎庶,慎终如始。萧观音以徐贤妃为楷模,乘时向道宗进谏得失。如其谏猎疏说:“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道宗虽然“嘉纳”,而心里却颇觉厌烦,对萧观音逐渐疏远起来.

黑皮皇后贾南风偷情没有任何情调,纯粹属于动物需求。有人把辽国皇后萧观音的“偷情”也归为伤风败俗之列,或疑为用下半身写作的辽国作家,其实这不太符合萧观音高雅的情趣。但一首淫艳的《十香词》成为宫廷斗争的把柄,葬送了萧皇后的性命却是真实的。萧观音爱静不喜动,辽道宗耽于玩乐,朝政被凭告密而平步青云的耶律乙辛把持,萧观音所生太子成了他的眼中钉,如何想方设法除去心头大患,耶律乙辛用尽了心思。他将自己的弟媳进献给皇上,并深得宠爱,容颜衰老的萧观音无可奈何,只能在诗中倾泻自己的绝望和梦想,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君王的心,重拾往日的快乐。  回心院词共十首。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拂象床,凭梦借高塘;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装乡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熱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熱薰炉,待君娱。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  萧观音的回心院词布置出一个豪奢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以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她的用心良苦,反映出她望幸的心情十分迫切。萧观音命乐人赵惟一为它谱曲,希望皇帝能听见。这引起了同样精通音律的宫女单登的嫉妒,挑战而败,遭贬斥,禁演奏,这为萧观音之死种下了后患。回心院词不仅没唤回君王的心,倒成了萧观音早赴黄泉的催命符。单登将不满多次诉之妹妹,其妹清子虽为人妻,却暗地里与耶律乙辛相好。单登诬陷皇后与赵惟一肯定有私情的话传到了耶律乙辛那里,耶律乙辛觉得这是陷害皇后的绝佳机会。命谋士张孝杰利用萧观音善诗词这一点,写了一支艳曲名为《十香词》,《十香词》写了女人身上的十种香气,用词比《回心院》更加露骨。耶律乙辛命清子转交单登,单登以旧婢的身份呈上《十香词》,并声称这是宋国皇后的作品,乞求善书法的萧观音为她抄写一遍。读得脸红心跳的萧观音毫无防范地跌落陷阱,当场挥毫,并在“宋国皇后”的诗后题了自己的感受:“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痴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十香词分别写的是:
第一香:发香。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第二香:乳香。
红稍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第三香:腮香。
笑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第四香;颈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第五香:吐气香。
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第六香;口脂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第七香:玉手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第八香:金莲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白玉,雕出软钩香。
第九香:裙内香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第十香:满身香
咳唾千花酿,剪百和装;无非口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十香词》成了萧观音与赵惟一私通的证据,偏巧诗中嵌入了赵惟一的名字,再加上大臣耶律乙辛在给皇帝的告密信中,大肆捏造渲染他们的“偷情”部分:“命酒对饮,或饮或弹,至院鼓三下,敕内侍出帐。(单)登时当值帐,不复闻帐内弹饮,但闻笑声。(单)登亦心动,密从帐外听之。闻(皇)后言曰:‘可封有用郎君’。惟一低声言曰:‘奴具虽健,小蛇耳,自不敌可汗真龙。’(皇)后曰:‘小猛蛇,却赛真懒龙。’此后但闻惺惺若小儿梦中啼而已……”任凭萧观音怎么申辩,道宗看到这样的细节还能听下去,道宗轻信谗言,一气之下以“铁骨朵”击萧皇后,几至殒命,打晕萧观音.道宗又派参知政事张孝杰与耶律乙辛鞫审此案。二人对萧观音施以酷刑。耶律乙辛和张孝杰趁机将赵惟一动用酷刑,屈打成招。然后张孝杰奏报说,《怀古》诗“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两句中,含“赵惟一”三字。皇帝不明就里,盛怒之下令皇后自缢。公元1075年12月13日,这位失宠的作家皇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36岁,再次演绎了痴情女子薄情郎的红粉悲剧。以后萧族女子中再没有一个长得象萧观音这样漂亮、文采才华又这样高的人了。萧观音自尽前,想见道宗最后一面,也未获准,遂作《绝命词》一首,饮恨而逝:
嗟薄福兮多幸,羌作俪兮皇家。
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华。
托后钩兮凝位,忽前星兮启耀。
虽衅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
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
岂祸生兮无联,蒙秽恶兮宫闱。
将剖心兮自陈,冀回照兮白日。
宁庶女兮多渐,遏飞霜兮下击。
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
其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
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
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
辽代是契丹族大发展、大转变的历史时期。有辽一代,伴随疆域的扩大、社会的发展以及同中原交往的增多,我国传统文化在北方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为越来越多的契丹及北方各族不同阶层人们所认同,从而加速了契丹汉化和社会的进步。在此期间,契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矛盾冲突并存,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这种矛盾与冲突,不仅会反映在以不同人物为代表的群体里面,还表现在同一阶层、甚至同一个人的思维或行为当中。萧观音冤案的根源,固然在于耶律乙辛、张孝杰的残暴和诬陷,同时也与萧观音自相矛盾的文化背景有某些关联。萧观音的诗词,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清人徐釚《词苑丛谈》卷八称,萧观音《回心院》词“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宗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近人吴梅称《回心院》“词意并茂,有宋人所不及者。”现当代文学史家也称萧观音的诗词成就在辽代是独一无二的。这充分反映了萧观音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会。然而,她又因循宫禁不严的契丹旧俗,竟让伶官进入宫帐,这在中原王朝是不能出现的事情。因此,王鼎《焚椒录》说,“伶官得入宫帐”和“叛家之婢使得近左右”是“此祸之所以由生也”。近人姚从吾在对萧观音冤狱做文化分析时说:“单就中原儒教文化的观点,或契丹游牧社会的观点,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惟有契丹接受中原文化以后,这些阴差阳错的事情,才会发生。”

  好在辽道宗知道耶律乙辛的夺权野心将其处死,皇太孙继位,为其祖母的含冤莫白和父亲的被杀,诛戮耶律乙辛的子孙及亲旧,戮尸张孝杰。
被疑用下半身写作的诗意皇后-萧观音之死 怀古 萧观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8201.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第一个用“下身”写作的女人 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

在女作家中,19世纪法国的乔治·桑是个“性自由”的鼓吹者,也是个亲身体验的实践家。她18岁时和一个富有的男爵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她的第一个情夫是个法院的差官,意思薄弱;第二个情夫身体魁梧,但缺乏教养;第三个是裘尔·桑德,很符合她的理想

刘谦被大陆春晚封杀的唯一原因 方静为什么死在台湾

刘谦被大陆封杀始于2010年4月。 刘谦与李咏的《咏乐汇》2010年4月被禁止播出,跪天皇是2010年1月底被揭露,当时大陆当局没有反应过来,还让刘谦继续参与2月的春晚,春晚后大陆当局对刘谦跪拜日本天皇事件的进行了研判,发现这节目就是严

用下半身思考的女人 女生最忌讳的几句话

用下半身思考的女人文字:凌霜降最近我的女友圈子里,出了一件超彪悍的事情。C女,一个曾被N个男人骗得极惨的女人,打算嫁给一比其小十年的男孩子。那男孩确实只是个男孩子,才二十二,刚刚到了可以领结婚证的年龄。即使现在女爱小不叫乱伦

声明:《被疑用下半身写作的诗意皇后-萧观音之死 怀古 萧观音》为网友贫僧夜探青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