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与慕容垂 历史吧 慕容垂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的鲜卑慕容氏曾经建立了一个可以统一天下的帝国,史称“前燕”。慕容家将星如云,而当中以慕容恪与慕容垂兄弟二人最为耀眼。

慕容恪的处子战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当时是咸康四年(338年),后赵石虎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前燕。赵军兵至棘城,四面围攻。这支的庞大军队当中猛将如云,石虎本身就是久经沙场的枭雄,麾下“十八骑”之一的桃豹,羌族大酋长姚弋仲,加上他的儿子姚襄、姚苌、姚硕德,在当时是羌族里叱诧风云的名将。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一个叫石闵的人物,此人就是后来冉魏的建立者“冉闵”。

面对这支挡者披靡的雄师,前燕慕容皝心中也害怕,就是不愿投降,遂派遣他的第四子慕容恪领二千骑兵出城迎战。二千对数十万,这个数字实在太悬殊了,而慕容恪却能战胜这支雄师,并斩获赵军三万人,一战成名!这样的战绩综观中华史册也无出其右。

咸康五年(339年),慕容恪与慕容霸奉命讨伐宇文部,慕容霸是慕容皝的第五子,也就是后来的慕容垂,当时年仅十三岁,却勇冠三军。宇文军当然不是对手了,最终在建元二年(344年)被燕军所灭,酋长宇文逸豆归兵败逃亡,死于漠北,宇文氏从此散落。

辽东边境一直给予燕国很大困扰,慕容皝先后派遣慕容恪、慕容霸兄弟出兵扶余,高句丽。燕军所过之处,攻无不克,高句丽军屡屡受败,都城丸都被攻破,高句丽王高钊只身逃亡。在高句丽国境内的百姓只要听到有关慕容燕国的事都会心胆俱寒,现在的韩国人在修朝鲜史的时候都不敢不把这段惨败的历史纪录在史书上。

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后,由其次子慕容俊继位。慕容俊上台不久,就亲率三路兵马对早已江河日下的后赵势力展开进攻,慕容恪与慕容霸也有参战。后赵石虎残暴不仁,大将军冉闵推翻了后赵,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

慕容恪与慕容垂 历史吧 慕容垂

冉闵是汉人中第一猛将,武勇能比霸王。燕魏两国屡次交锋,冉闵总能占尽上风。永和八年(352年),一场汉族猛将与鲜卑名帅的对决爆发了。冉闵带领不足一万士兵(大部分都是步兵)去河北定州运粮回邺城,慕容恪知悉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领十万骑兵堵截魏军,冉闵全军被团团包围。

冉闵的手下将官皆劝冉闵应该暂避锋芒,冉闵没有听从,号令全军与燕军开战。开始之时,冉闵这个决定似乎是正确的,燕军十战十败。慕容恪部下纷纷向慕容恪进言,冉闵过于勇猛,应该撤退。慕容恪对众将分析,魏军将士皆疲,加上冉闵勇而无谋,已有破他的办法。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690aa0100cnfv.html)- 慕容恪与慕容垂_果壳逃犯_新浪博客

慕容恪创出了以铁锁连战马结成方阵的新型战术对抗冉闵,冉闵轻敌,最终被擒。后来在善于骑兵作战的异民族都喜欢用这种“连环马”战术作战,到底是谁创出的却少有人知。

建熙元年(360年),慕容俊卒后,群臣商议由慕容恪即帝位,慕容恪坚决推辞,力辅幼主慕容暐继位。慕容恪一生南征北讨,战功赫赫,位至太原王,总管七年朝政期间,局势稳定,可惜在建熙八年(367年)病卒。慕容恪一直都甚为倚重慕容垂,临终之前曾嘱咐由慕容垂继承他的位置,但慕容暐在最后没有采纳。

在慕容恪死后,前秦、东晋均对前燕虎视眈眈。建熙十年(369年),东晋大司马桓温亲率步骑五万北伐前燕。燕晋两国初交兵,东晋军连战连胜,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皆十分恐惧。慕容垂自动请缨,慕容暐只好命慕容垂、慕容德率五万步骑抵御桓温。慕容垂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战术削弱了桓温的实力,晋军在粮道被断,设伏中计,接连失利的情况下,被燕军斩杀三万余人,以晋军的失败告终。

经此一役,慕容垂的名声更响了。慕容评本就对他这个侄儿心存猜疑,此战获胜后更对慕容垂又忌又恨,欲除之而后快。在朝里朝外很多人早就有这个心思了,不少人还与慕容评结为一党。慕容垂的战功被毁,自身安全也朝夕不保,莫说地位了,只好离开燕国。前燕在慕容垂的离开后内部逐步衰落,无能之辈领导下的帝国最终也被前秦灭掉。

慕容垂离开前燕后,前去投奔前秦苻坚。前秦丞相王猛深知慕容垂有雄略,怕日后为患,劝苻坚除去慕容垂,苻坚不从,并将慕容垂加以重用。王猛对慕容垂一直耿耿于怀,更设下圈套让慕容垂离去,最后被苻坚派遣的骑兵追获留下。

苻坚为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四出征讨,慕容垂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遗言,坚决进攻东晋,招致淝水一战,秦军大败,唯慕容垂所率三万人独全。淝水之战结束后,天下形势大变,慕容垂重新在东北之地建立了燕国,自立为帝,史称“后燕”。

太元十八年(393年)慕容垂率步骑七万,进攻西燕。后燕与西燕同属前燕宗室,都以复兴燕国标榜。太元十九年(394年),慕容垂攻灭西燕,斩杀西燕主慕容永及其大臣三十多人,占领了西燕之地。此战之后,在后燕国势到达了顶峰时期的同时背后悄然强大的北魏势力开始受到了威胁。

北魏的拓拔珪早有图燕之志,屡犯后燕塞外部落。慕容垂也想趁此之机,对这个背后国患及早除去。太元二十年(395年),不懂用兵的太子慕容宝被拓拔珪施以突袭,作为主动方的燕军惨败于参合陂。后燕因为这一战元气大伤,北方霸主的地位由此改易。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慕容垂亲率大军对北魏军作出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征战。后燕军出其不意,突袭平城,镇守平城的守将拓拔虔待敌军兵临城下才发觉已太迟了,后燕军攻占平城,北魏军人心惶惶。当慕容垂途径参合陂的时候,见尸骸堆积如山,遂为死亡将士设祭,燕军上下放声恸哭。慕容垂惭愧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同胞,吐血病发,不久后一病不起,在同年逝于回军途中。

如果慕容垂的寿命得以延长的话,燕魏之争的胜败恐怕还是未知之数,拓拔珪也不一定最终能够统一北方,建立与南方刘宋分庭抗礼的北方强国。

慕容恪与慕容垂在军事才能上均属天才名将,不过在命运上二人却是各走不同的道路。古代讲究长幼有序,由于慕容恪比慕容垂年长些许,加上朝里的皇室宗亲有不少人十分讨厌慕容垂,慕容垂的地位自然没有兄长那么高了。慕容兄弟未弱冠便与四方群雄争锋,战绩惊人,慕容恪在朝内上下受人尊敬、佩服,而慕容垂不论在燕在秦反被人嫉妒、猜疑。或许这就是天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时隔千年,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曾经的辉煌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8243.html

更多阅读

夷水探源及巴族与清江流域的历史文献 清江流域

冯平:历史上称呼夷水的古籍探源清江,发源于利川,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在宜都注入长江。全长约800里,被誉为鄂西土家族的母亲河。古代以“夷”著称,谓“夷水”;近代以“清”著称,谓“清江”。  “夷”我国古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转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1953年12月1日上午,汪篯带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来到恩师陈寅恪家中,本想劝说老师北上到科学院任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但劝说未成,连自己异常珍重的师生关系也弄丢了。下文汪篯按照老

专题一高密地名文化与政区沿革 地名历史沿革怎么写

专题一高密地名文化与政区沿革“高密”地名渊源高密历史悠久,古称夷维、夷安。战国,始有高密之名。公元前73年(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县改为高密国,南北朝时期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以后县、国、郡、州虽因朝制不断更

声明:《慕容恪与慕容垂 历史吧 慕容垂》为网友轻轻的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