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1》教学反思 植树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1》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1》教学反思 植树教学反思

陈建胜

“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这节课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

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应用拓展植树问题的认识。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自己设计的植树问题:间隔2米、4米、10米,而栽树的棵数比段数(间隔数)多1。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再次,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体验和建构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没有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向隐含的新知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创设了情景,但一次的体验不能达到继续建构学习的水平。所以,这节课我多次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而且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从自身、教室、做操、楼房等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学习兴趣,产生共鸣,激发探究欲望。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0078.html

更多阅读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王天姣 秋天的怀念一等奖教学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大连市西岗中学王天姣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环节。学习过程中一旦偏离目标,教师应及时引入正题。在《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中,我设计了“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腾蛟一小林素君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教案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三只小鸟分别说了春雨的颜色:“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优秀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一只鹿在遇狮前和遇狮后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态度,阐明了一个道理: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

声明:《《植树问题1》教学反思 植树教学反思》为网友梨花院落溶溶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