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拐卖了英莲? 英莲是谁

(英莲,甄士隐之女,入大观园后改名香菱,呆霸王薛蟠之妾)

英莲是《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副册排名第一的女子,曹雪芹以她开篇照应全局,其意义重大,是具有强烈寓言性或者象征性的人物。她原本是姑苏十里街仁清巷乡宦甄士隐的女儿,名甄英莲(一些古本里叫甄英菊),四岁时被家人霍启抱出去看元宵社火花灯,结果霍启去小解,把她放在门槛上被拐子骗走。据说这种拐子单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七八年之后,英莲已经长成个可人儿,这拐子就把她卖给了金陵的一个破落小财主冯渊,事情到此结束也好,没有想到这拐子因为贪财,违背了圈子里的潜规则,收了小财主的钱之后,又把英莲卖给了金陵四大家族里的呆霸王薛蟠,结果冯薛两人偏偏都是要人不要钱的角儿,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就一命呜呼了。

历来红学研究者都比较重视英莲之果,就是她的结局,而不重视其因:拐子为什么要把英莲拐走,他是怎么拐走的,这个拐子又是谁?始终没有人做出解答。如今红学研究又开始大热,我本闲人,非正宗嫡传研究者,今儿凑个热闹,图增大方之家饭后一笑耳。

大家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有个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前面出现一个小物件,后来就会成为一个大道具;前面出现一个一闪而过的小人物,后面就会成为某一回的主角;前面出现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后面就会成为一个大结局的诱因。《红楼梦》向来注重因果关系,曹雪芹一开头围绕着英莲写了那么多的人物故事,那么这些人物故事最后一定会在这部书里完成他们的果报与结局。更何况熟悉曹雪芹的脂砚斋在对英莲的批语中说有“托言寓意之旨”,依这句话看来,英莲的命运不仅仅是卖给了薛蟠,改名香菱,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那么简单(如果是这样,也不算什么托言寓意)。她的命运牵连着一群人的命运集合体。这一群人包括英莲的父母甄士隐夫妇、贾雨村与娇杏、葫芦僧(门子)、家人霍启,以及一个不明不白来甄家访问的严老爷等人。

严老爷只在家人的传报声里出现一下,并未现出真身。然而奇怪的是脂砚斋在严老爷后面作了一个批语:“严,‘炎’也。炎既来,火将至矣。”大多红学家认为这是预示着葫芦庙里的一场大火,我觉得不会那么简单。对于甄士隐来讲,是先丢了女儿,再发生大火的,而且对他来说,发生大火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女儿的丢失。这里偶然出现了一个严老爷,在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毫无用处,既然曹雪芹把他写在这里,必定与英莲的被拐卖紧密相连。我想到最后真相大白时,严老爷的果报与甄士隐、英莲、贾雨村、门子等人的命运捆绑发生。

那么,严老爷是拐卖英莲的人吗?未必,但一定与这件事息息相关。我们前面说过,曹雪芹写故事是有因有果的,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因果逻辑关系进行推理,看看到底是谁拐卖了甄英莲。

首先我们看看甄士隐是个什么样的人。《红楼梦》一开头说他“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在这里脂砚斋侧批“伏笔”二字。那也就是暗示,正是甄士隐的性格才造成了一桩悲剧故事的发生。因为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所以他才会愿意结交并救济那些像贾雨村那样的风流雅士,尽管贾雨村是伪装的。同时,他也会鄙视葫芦庙里那些看似远离红尘,实则俗不可耐的小沙弥(门子)一类的人物,况且葫芦庙里的那些僧人早看贾雨村不顺眼了,老是在庙里蹭闲饭,想方设法赶他走。甄士隐那么看得起贾雨村,必定会在言语与行动上与葫芦僧产生一些矛盾冲突,根据后面的故事情节,我猜想甄士隐可能当面讥讽或责骂过那个小沙弥,引起了小沙弥的强烈不满,这个小沙弥一直在寻找机会对甄士隐进行报复,看他在乱判葫芦案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拙劣行径应该不会有所差池。结果机会来了,小沙弥认识了人贩子严老爷,两个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商量出了一宗龌龊的骗局。严老爷与甄士隐也有一些简单的交往,那时候的人贩子不像现在流动性很大,天南地北跑着骗,由于交通没有现在方便,大多偷偷拐卖自己乡里乡亲的人居多,现在的人口贩子,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拐卖自己熟悉的人,以此类推当时的拐子理当如此。

于是就出现了严老爷以拜访的名义去甄家踩点,再由小沙弥把英莲赚走的阴谋发生。试想当时英莲已经四五岁,按常情来讲遇到陌生人应该学会了本能自保,会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生的敌对,如果是一个陌生人骗走了她,一定会遭到她的抗拒,那么,近在咫尺小解的霍启,听到异样的响动肯定会出来解救。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发生,所以,我推测,拐骗走英莲的一定是这个孩子熟悉的人,并且与甄士隐有矛盾的人,在书里面,这个人,只能是小沙弥门子。这个小沙弥拐骗走英莲之后,揣想英莲已经不小,应该有一些记忆力了,他怕英莲长大后回忆起这件事情,最后再回到甄家来,那他作为作案人呆在葫芦庙里就太不安全了,弄不好会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葫芦庙中炸供的机会,故意致使油锅火逸,将葫芦庙烧了个干干净净,他也趁热打铁,跑到应天府做了一个小衙役,也就是门子。

这样的推测尽管合理,但还没有正式的依据。我正式的依据就是:在后来门子帮助贾雨村判葫芦案时,一不小心露出了他的马脚。这家伙除了帮助贾雨村详细分析金陵四大家族之外,还捎带着说出了这个被拐卖的丫头就是当年甄士隐的女儿,据他自己说是从英莲眉心那个胭脂痣认出来的。试想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子,隔了七八年,中间又发生了那么多的变故,岂是一下子就能认出的?即使有所怀疑,也只能说是像以前的某某人,门子如此肯定被拐卖的丫头就是甄士隐的女儿,这一点不令人生疑吗?更说不通的是,门子说那个拐子租赁了他的房舍作为藏身点,按照常情,作为一个应天府的衙役(相当于现在的警察),早就把拐子拿下立功受奖去了,偏偏这老兄没有这样干,而且还装模作样地走到拐子房舍,详细地了解英莲的来历,并没有其他抓捕拐子的迹象,因此,门子所言分明是在撒谎,因为这样荒唐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除非他与拐子沆瀣一气,一起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门子帮助贾雨村判了葫芦案以后,贾雨村毕竟是个阴险小人,又死要面子,怕他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寻了个什么不是?看来这个“不是”不足以灭口,只好把他充发了。但有一个疑点就是,把门子充发了就能保证门子在走之前,或者走之后就不会对别人说出那些“贫贱时的事来”吗?按门子的性格以及贾雨村对他的狠毒,他必定会把这些包袱一股脑地抖出来,即使不抖出来,也会用别的办法让贾雨村难堪。但门子没有,为什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贾雨村在审判葫芦案的时候,发现了门子的秘密,抓住了他的把柄,但贾雨村又不可能以此治他的罪,一旦这样治罪,连贾雨村过去的那些“贫贱事”也会公之于众。于是,两人心照不宣:你做的断子绝孙的事儿,我装作不知道,但你别在我这儿碍眼,充发你吧。对于门子来讲,性命重要还是充发重要?所以,他再三权衡,还是吃个哑巴亏,远远地离开这个鬼地方吧,免得撕破脸皮,丢了小命!

不过,他们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不是本篇文章所要探讨的了。

百步倒流水于2010-3-25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2508.html

更多阅读

脸被打肿了怎么消肿? 脸过敏红肿怎么消肿

脸被打肿了怎么消肿?——简介脸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外在表现了,可是脸肿了怎么办呢?有什么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健康的消肿呢?该经验就来分享一下。脸被打肿了怎么消肿?——方法/步骤脸被打肿了怎么消肿? 1、用冷毛巾冷敷脸被打肿后,要马上用

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

20.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在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着“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半路上被晁盖一伙人抢了。那么,晁盖一伙人,共七个,并没有一个是专业从事情报工作的,他们又怎么会准确无误的认出杨志来呢?他们事先只知道大体的路线

霍英东是怎样在香港起家的? 怎样白手起家赚钱

霍英东博士,大紫荆勋贤(Dr. Henry Fok,1923年5月10日-2006年10月28日),原名霍官泰,结婚时按辈分取名“好钊”,生于香港四大民系中疍家的水上人,原籍广东番禺南沙(今属广州市南沙区),香港企业家,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首名港人挤身

声明:《谁拐卖了英莲? 英莲是谁》为网友大雾里的胡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