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之十二死于粗心也是死于傲气 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

  李继迁之十二死于粗心也是死于傲气

  

  李继迁定都灵州,还有一个隐在他的内心不能外露的原因,就是相对夏州来讲,灵州更加远离宋夏战争的前线,这也可以让他获得更大的安全系数,不用整天担心被人家端了老窝。他自己深知,在正规的战场上,自己的军队是差的远远的。而且,灵州“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迁都灵州后,李继迁完全可以向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迁都灵州后,由于知名度大幅度提升,周围党项蕃部纷纷前来归附,李继迁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宋朝不得不吞咽下这颗苦果,便主动与李继迁议和,这次议和后,宋廷为了避免战事,主动将原本属于定难军的绥、宥二州割给了李继迁。至此,定南五州才算彻底的回到了党项人的手里。

李继迁此时开始重新考虑他的大政方针了。

但是此时出事了。

在党项部落里有牛羊、苏家二族,这俩族自恃居住险远,不用担心被宋朝军事打击,所以屡屡跟随李继迁犯境,是李继迁武装反宋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执行者,宋朝边吏多次招抚都没有效果。其实原因很简单,宋朝不给他们好处。

  不久之后,河西党项蕃部泄浪族、南山族、叶市族首领率百余帐归附宋朝,宋真宗授这些首领为本族指挥使。据说,“指挥使”这个职务在藩语中是尊贵首领的意思,吐蕃和羌族对于这个头衔都很重视。当泄浪族、南山族、叶市族获得则个称号后,牛羊、苏家二族是羡慕不已的。为了获得这样的称号,当时这两族人在没有和宋朝接触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归附宋朝的见面礼,他们在夏州地区突然发兵,攻击其他的党项蕃部,获得了一些胜利。他们把自己的战功(杀二百余户)报告给宋朝政府,期待着朝廷的赏赐。宋真宗收到报告,觉得这是个正面典型,有很大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但给予了指挥使的称号,还从物质上重赏了这两族。李继迁听说此事后,日夜奔袭,彻底端了这两族的老窝,这才震慑住了夏州一带的蕃部。李继迁意识到,想要取得永久的胜利,只有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并且是各个部落得到真实的好处才是正途。事实证明,东南北是扩张不了了,只有向西发展的一途,而且不能再耽搁了。

  他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当时隶属于宋朝的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市)。

北宋建国后,在凉州地区设置了西凉府,但是并未委任官员,一直以来实际统治凉州地区的是吐蕃人。后来宋朝派丁惟清去凉州买马,吐蕃人请求朝廷给西凉府委任官员,朝廷顺水推舟,就任命丁惟清为西凉府知府。实际上就是宋朝和吐蕃部首领潘罗支共同治理凉州。

可是,出人意料,李继迁(一定也有张浦的意见)却突然率领大军奔向东方——而且是大张旗鼓!

西夏的东边,当然也还是大宋的地界。不过,也有当时的党项、宋、辽的三方交界地了。党项的定难五州向东,正是宋朝的最北方边界,那时称作“河北”,最前端的丰州己经顶到了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一带,稍微再向北,那里李继迁说死都不敢去,因为那是辽国人的地盘。

李继迁如果沿着这条路线东进,他就会把宋朝和辽国都惹火。他当然不会这么做,他敢惹的还是宋朝。

他向东的目标就只能向下稍微偏移一点,就是宋朝的麟州。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上一次打下清远军之后,就直奔这里的原因。

麟州,这是个极有传奇意味的地名。在《杨家将》里,杨家第一代英雄火山王杨衮(真名杨信),驻地就是麟州,还有杨门女将里最强的穆贵英,她的娘家穆珂寨也能在这里找到原型。它们分别叫“火山军”和“神木寨”。这一片土地从唐末开始,就一直动乱不停,直到宋朝建立,也一样时刻经受着契丹人的侵袭,所以这里的民风极其强悍,边民们的战斗力丝毫不比宋朝的京都禁军差。

李继迁在麟州曾经被曹彬的儿子曹玮痛打。但他一定要打麟州,而且要狠一些打,就是让宋朝看看,也是让宋朝摸不清头脑!这一次,他带来了两万名党项骑兵把麟州城团团围住,就像当年赵光义围幽州一样,是四面包围,半条活路都没给城里人留下。看着是不是也很蠢?按说他要的是地盘,并不是城里人的命,那为什么这样赶尽杀绝,逼着城里人跟他拼命?

这正是李继迁高明的地方,也证明了他的确是有备而来。因为这一招正打中了麟州城的要害,因为这座城里没有水源……只要把城里的人都堵住,宋朝军民的命运就只有两条。一,在城里活生生渴死;二,出城来和党项人决斗。

人类忍受缺水的极限,远低于忍耐饥饿,对现代人来说,或许只需要48个小时的时光,饥渴的人类就会失去运动能力。李继迁想,看你曹玮还有什么办法!

但是,李继迁的情报有误,因为曹玮现在并不在麟州城里,他升官了,是麟、府、浊轮部署,负责整个周边的安全,他的驻地距离麟州还有几百里。城里真正负责守卫的人是知州卫居实。

这个名字和灵州城的裴济一样,此前默默无闻。但历史马上证明了宋朝的边关守卫者们绝大多数都是英勇尽职的好男儿。

面临险境,卫居实想到的是进攻,事实上这也是麟州城的唯一活路。这一点曹玮更加清楚,在党项人刚刚围城时,他就派来了援军,是金明巡检使李继周。但是很遗憾,李继迁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拉开了围点打援的架势,使得李继周初战失利,为了安全李继周撤退了,李继迁对麟州的包围圈纹丝未动。

之后曹玮就沉默了,但这实在不能怪他,里面有个秘密。上一次他之所以能突如其来地劫断了李继迁的粮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军队的复杂成分,因为哪个部落都需要粮草。所以,曹玮依靠他们打劫粮草尚可,可是,要真正作战,这些内附的熟户(就是己经投降宋朝的党项人)他是不敢使用的。就像刚才的李继周,他就是个熟户,据说李继周这个名字还是看着李继迁家族而向宋朝朝廷要求的,此人归附后一直都对宋朝忠心耿耿,但是这时呢,只要威胁到他的根本利益,他才不会听朝廷的命令,何况李继迁此时不一样了,他已经成了党项人中兴的偶像,一颗前所未见已经升高到抬头就能看见的党项人的太阳了,在这颗太阳面前,那些党项人不会出力的,或者说曹玮还敢在战场上使用这些人吗?

此一时彼一时,曹玮的援助都成了问题。于是险要关头,卫居实只能靠自己。战斗从最开始就进入了搏命阶段,每时每刻都关系着水源和生命,史书称麟州城“屡出奇兵突战”,而且卫居实出重赏招募勇士在夜晚顺长绳悄悄滑出城外,偷袭党项人的营地。

偷袭很有成果,黑夜之中李继迁的人马分不清敌我,自相残杀,伤亡惨重。但是李继迁还是稳住了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争取的是时间。卫居实己经不分昼夜的战斗了,可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水……麟州城还是没能夺回水源地。

但是,李继迁千算万算没有算计到,就在此时,非雨季的时节,在麟州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那天早晨,李继迁走出帐篷,仰头向天,吸了一口雨水,大叫一声“苦也”!

于是,他马上考虑撤退问题。麟州只要有了水,李继迁就不占有时间上的优势。

而在这时并州、代州副部署张进(最强方面军的副统帅)突然出现,他是亲自率军赴援的,这时战争才进行到第5天,他还想和李继迁大打一场呢,结果令他很失望,他根本没有见到李继迁,李继迁已经以最快的速度溜走了!

李继迁的实事求是态度确实值得称赞,就在这5天里,他的兵己经死了一半,都一万多人了!但是,只要再给他两天时间,他就会拿下麟州城,那就会对宋朝产生巨大的心理作用,增兵东部。

是的,李继迁就是想让大宋的人们知道,他李继迁有些对东部恼火,一定要在东部搞得翻天覆地,甚至可以在这里联合契丹,进攻宋朝的本土。

这里我要多说几句,卫居实和李继迁都不知道,张进是私自带兵杀过来的,他没有皇帝的诏书!

宋朝驻扎在太原府的重兵是不奉皇诏绝不允许动用一兵一卒的,以潘美当年的威望,在救援张齐贤时,还被赵光义硬生生地从半路上挡回去,可以说张进是冒了天大的风险才出援麟州的。庆幸的是,事后宋真宗赵恒没有责备张进,而是特意下诏奖励张进,这是个巨大的鼓励,宋朝边关将士的枷锁似乎从这时起又松动了一些。不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假象,宋真宗随后的措施还是消减武将的权利。所以,张进的擅自出兵而得到了嘉奖是一个例外,据说,宋真宗的心理是,因为你打的是李继迁,所以算是特批。

宋咸平六年(1003)十二月,也就是攻打麟州的四个月之后,李继迁集结了全族的人马,这一次大张旗鼓,目标直指宋朝境内的偏南的环州、庆州,要一举拔掉宋朝边疆的重镇,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第三个灵州!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李继迁,满朝文武大臣都主张必须给予痛击,否则,让这个流氓做大,那就国将不国了!

但是赵恒的反应却出人意料的平静,他只说了一句话――李继迁在耍诈,他的目标是西边。

还是满朝文武大臣的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宋真宗又补充了一句,“太远了,来不及了。”

是的,正当大宋的军队日夜兼程的赶往环州、庆州的时候,李继迁突然间掉头西去,直扑凉州,还没等大宋朝的官商西凉府知府丁惟清回过神儿来,已经成为了李继迁的俘虏。需知,凉州的城墙是比灵州的城墙还要坚固的多的。

这在赵恒的意料之中,也在张齐贤的意料之内。实际上,还在李继迁围攻灵州的时候,他们已经留下了后手,还在李继迁自鸣得意的时候,死神已经慢慢的靠近他了。

当时身处凉州的吐蕃首领潘罗支难以相信李继迁竟然成功了。他被打懵了,战争突然临头,他们才发现一直以来都把李继迁给想错了!

弱小的民族又怎样?名不见经传的蕃种土包子又怎样?吐蕃人忘了,几百年前,比党项人还落后还荒蛮的沙陀人就在他们的眼皮底子逃生,一跃成了中原北方的主人,那么现在的李继迁就注定了只是个小毛贼的命吗?!

作为凉州真正主人的潘罗支和自己的族人只能选择逃亡,河西走廊就这样被李继迁一头撞了进来,咬下了最肥的一块肉。

我们经常提到河西走廊,著名的河西走廊是指现在的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北山之间,东西约长1200公里,南北约宽100-200公里的广褒区域,历朝历代都是中原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之间最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就是现代也是内地和新疆之间的主要干道,战略意义无比重大。

好了,拿下凉州,就等于控制了河西走廊,现在李继迁有些志得意满了。他的愿望己经实现,不仅夺下了世世代代限制党项人发展的灵州城,并且打通了河西走廊,党项人此时应该有自己的国家了!那么,就要肃清敌人,稳定后方——西部已经被李继迁看做后方了。 李继迁杀掉了知府丁惟清,把西凉府改名为凉州,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然后,李继迁快马加鞭出发了,也就是说,他十月份攻占西凉城,十一月李继迁就带人冲出西凉城,向更西边杀了过去。他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抓住潘罗支,把吐蕃人的势力连根拔起。

吐蕃从唐朝以后就衰弱了,国家分裂,族种分散,互不统属。李继迁带领党项族重新崛起后,他所主要面对的,是吐蕃六谷族(就是之前提到的实际统治凉州地区的吐蕃人)。因为都属于游牧民族,地盘也相邻,双方时常会发生点小冲突。李继迁也曾派人去招降,没有成功,派去的使者也被吐蕃人杀了,现在他拿下了西凉府,与吐蕃人的矛盾激化了,他就要连根拔掉吐蕃的势力。

  特别是在东进之前,李继迁听说潘罗支派人到开封进贡去了,朝廷给潘罗支的赏赐颇丰,就想干一票抢劫的勾当。

  这也算是李继迁的一大特色了,这种事情他以前干过很多次了,不是抢吐蕃就是抢回鹘,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这种事情似乎也没什么难度,对方充其量也就是个使团,要是连这种事情也搞不定,那李继迁就不用出去混了,可以回家养老了。

  李继迁派人打劫了吐蕃使团,吐蕃使者吴福圣腊拼死突围,才算捡回来了一条命。

  事实上,这一仗杀了多少人,夺了多少财物对李继迁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抢到了潘罗支很重要的东西――牌印官告。

  

  李继迁一看那牌印官告,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

原来宋朝已经授予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了。

朔方,那就是他李继迁的地方,大宋朝竟然封给了潘罗支!此时该明白了,李继迁为何打宋朝的东部三个州,不但有牵制宋军的作用,也有警告的作用,那就是说,他李继迁是可以联合契丹进攻你宋朝的。只不过他还没有被情绪所左右,依然按照既定的战略,打下了凉州,此时,他的大军出现在潘罗支面前了。

  潘罗支是个明白人,当他亲眼见到李继迁那密密麻麻的军队的时候,他怕了,他从心底里怕了,这样强大的军队,不是他和他手下那点人能够抗衡的。

 可是,要让他投降,他更不愿意。自己在吐蕃这边好歹也是一土皇帝,日子虽说穷了点,但是整天对手下吆五喝六,小日子也挺滋润的。要是投降,按照李继迁的惯常做法,怕是不会让自己过得太舒坦吧,哪天被偷偷的宰了也是可能的。

  然而,潘罗支似乎懂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个其人之道其实很俗很老套,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开始运用了,它的名字叫――诈降。

这一“道”,是李继迁用熟了的。

因此,他不相信凭他潘罗支敢于对自己使诈,所以,潘罗支派人来请降,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张浦一眼就看出来潘罗支现在投降不太对劲。他对李继迁说:“打仗这种事情是大事,关键在于明察敌情。潘罗支跟我们作对有好多年了,现在我们还没有挫挫他的锐气他就投降了,这里面肯定有诈。不如趁他现在诡计还未实施,一战将其擒获,其他蕃部自会降服。现在我们是客,人家是主,如果我们孤军待在这个地方,那是有很大危险的。”

本来李继迁一向是很尊重张浦的意见的,基本上张浦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可是这次他居然拒绝了张浦的正确意见,他说:“我得到凉州以后,他已经势单力孤了,他因力屈而降,何诈之有?更何况杀降不祥,你不要多疑,这样会影响以后其他蕃部向我归顺的。你先回西平府,我当安抚潘罗支余党,以免后患。”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李继迁可能觉察到了,自己的部队如此千里迂回,太疲劳了,他想和平的解决弱小的吐蕃。

  张浦听李继迁这么说,不便再劝,只好先回去了。可他心里面仍然很不放心,应该说,他是提心吊胆回去的。

  当时的张浦也心存侥幸,因为他认为李继迁是福将。当年,宋将曹光实奔袭地斤泽,他的母亲妻子被俘获,他和弟弟逃了出来。他的部下企图谋害他暗地里朝他放冷箭,他被射中鼻子,伤口难愈,而他到底活过来了。宋太宗派李继捧来剿灭他,他被李继捧打败,身上中箭而逃,后来还是打败了李继捧。

  但愿这次他还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应该说李继迁去接受潘罗支投降,不会毫无准备。所以,受降开始毫无破绽,潘罗支把个受降仪式搞得气势恢弘、气派无比,把他汉文化熏了多年的底子全拿出来了。李继迁越看越高兴,整个受降过程他是非常受用的。

一直到受降仪式结束,李继迁的高兴劲还没有下去。但是,受降将要结束的时候,他的戒备放松了,甚至有些志得意满的表情也出现了,但是——

当初,他李继迁诈降曹光实的时候,那是在曹光实来受降时下了杀手,可是这次的潘罗支却在举办了受降仪式后,等他完全放松了警惕的送行路上,对他放了暗箭,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李继迁的身上结结实实被射中的五只箭。

  李继迁和他的卫队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涯不是白过的,他们不可能就这么死在潘罗支的手里,他们掩护着李继迁奋力杀出一条血路,直奔灵州。一定要回灵州,这是身中五箭的李继迁此时唯一的想法。只要能回去,就还有希望,只要能回去,就算把凉州扔了,回灵州也能卷土重来。

他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灵州。

但是,箭伤太重了。只有四十一岁的他弥留之际还想着“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然后长驱南牧”。

  这是宋咸平六年(1003)十二月,李继迁回光返照了,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他深知自己一死,儿子德明虽有张浦等一班忠心耿耿的老臣辅佐,但要想镇住自己手下那帮桀骜不驯的部下还是很困难的,而且德明初立,也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廷得知自己已死,到时候如果来个大举进功,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所创立的基业就完了。所以他一再强调让德明归附宋朝,他对德明说:“你上表一次如果宋廷不许,你就再表,上了一百表如果宋廷都不同意,你也不要停。”李德明哭着点点头。

李继迁又对张浦说:“你和我一起起兵,情同兄弟。德明从小在军队里长大,吃尽了苦头。现在让他统领灵、夏地区,实在很有难度。你和其他人尽力辅佐他,虽然不能与宋、辽抗衡,如果能够维持旧土,光耀祖先,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说完平静的咽了气。

  

 至此,我必须说说潘罗支。

  第二年,也就是宋景德元年(1004),潘罗支死了。

 党项人好勇尚武,复仇心理极强,他们的习俗是有仇必报,并且以不报仇为耻。哪个部落的党项人要是受了欺负,只要一声吆喝,附近本部落的党项人不论男女老少,绝对会闻声而至,到了之后卷起袖子就打,绝不废话,其坚定的复仇决心、执着的复仇愿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复仇精神,一向来是出了名的。就算是没有能力复仇的人,也要纠集邻族妇女,大家吃饱喝足,成群结队赶往仇家,放火烧毁仇家的庐舍。党项族的习俗认为和女人打架乃不祥之事,所以一遇到大群的女人吆五喝六地往自己家走,仇家一般都要躲避而去。这种复仇方法可以说是毫无风险,屡试不爽,实乃报仇之不二选择也。

  李继迁的部落里有迷般嘱和日逋吉罗丹二族,这两个部落是李继迁的旧部,也是李继迁的超级粉丝,对他崇拜得不行。一见偶像被杀,这俩族一时难以接受,发誓要给李继迁报仇。

  思来想去,他们也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决定先归附于潘罗支,然后瞅准机会,把潘罗支弄死,给自己的领袖报仇。

  一般像假投降这种战术,都是需要里应外合才有可能成功的,迷般嘱和日逋吉罗丹二族自然也需要有人配合,要不他们就算能杀了潘罗支,估计也逃不回来了。

  这两族收拾行装,举族归附于潘罗支属下的者龙族,然后他们秘密派人到李德明那儿,请李德明出兵,攻打者龙。

  这样潘罗支听到者龙族被打,一定会率兵前来援助,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干掉潘罗支了。

  李继迁被杀后,李德明就暗暗发誓,这个仇一定要报。

  老爹风华正茂,才四十二岁,正是扩张党项势力,摆脱宋朝控制的大好时机,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小小的潘罗支害死,这个大仇若是不报,以后他还怎么当党项族的领袖呢,父亲留下的那帮老臣本来就不好驾驭,杀父之仇若是不报,以后他们就更不会听从自己的领导了。所以,此仇,必报!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德明在接受父亲临终遗言的时候,双眼一定饱含着怒火。

  当两族派出报信的人来了以后,李德明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个机会若是不抓住,以后想报仇就难了。所以李德明马上派出精兵,佯攻者龙族。

  一听说自己的部落遭了袭击,潘罗支二话不说,骑了战马,率一百多骑前去救援(请注意这个数字)。

  潘罗支倒并不觉得自己兵少,他还打算来个前后夹击,一举击溃敌军。他当天晚上赶到者龙族大帐。也就在当天晚上,潘罗支被迷般嘱和日逋吉罗丹二族将他杀死在帐内。

  据说,潘罗支死时,传来了李继迁的呵呵大笑的声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2874.html

更多阅读

清雍正帝钟爱的十二美人究竟是谁? 十二美人图

许多珍贵的历代书画,都深藏于故宫,有一幅故宫藏画,虽然在美术史上地位并不高,但在近几年,却屡屡受关注,那就是与雍正有着隐秘关联的《雍正十二美人图》。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这些美人是谁。品解《雍正十二美人图》身份之谜十二美人,

《红楼梦》之贾菌之母是谁?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红楼笔记》之四百二十九风之子原创贾菌,《红楼梦》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配角。曾经在第九回大闹学堂一节出现过,是这样说的:“这贾菌亦系荣国府近派的重孙,其母亦少寡,独守着贾菌。这贾菌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坐。”贾菌的身份,在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水墨人物!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下载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水墨人物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李纨: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

声明:《李继迁之十二死于粗心也是死于傲气 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为网友注定沧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