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余映潮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课题组负责人 李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被编录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里。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联系生活及其他学科,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即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又提出学生能主动地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这篇课文是七上第五单元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单元主题上均围绕着丰富多样的亲情去写的。作为人间最真挚而又美好的亲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单元教学的要点:在继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人物间的浓浓亲情,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尤其后者为下一单元的练习朗读和默读奠定了基础。这一课在本册文言文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课文故事性强,内容较为浅显易于理解,但一些词语古今差异很大,继续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是大有必要的;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同样不可缺少;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更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文言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诵读古代诗词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新课改要求。因此在七年级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形成文言文思维意识,将“文言”与“文”同步进行方为科学的教学。

2.本节主要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一篇,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3.教学目标

依据三个维度我预设了如下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②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3、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难点: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继《童趣》、《论语》、《山市》之后接触的第四篇文言文,尽管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有限,但该文内容浅显,且故事性强,学生在多读之中能够感悟大意,借助详细的注解基本上能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美德可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较为封闭见识浅薄的农村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知识有必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训练或推荐来完成。至于文言文的快速背诵要有技巧,这一点也需要有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三、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预设目标,我选用了:激趣导入法、诵读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探究讨论法。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渲染氛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尤其针对初一新生让其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既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又能体会人物的情感。分类整理归纳法在于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与习惯,诸如词语的整理、名句的收集等,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归类”意识加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练得越早收获就越大。新课标还很注重学生思考和探究、讨论合作能力,希望学生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学法指导,如:圈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研究法。通过默读圈点勾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以及文眼关键词;朗读法,在于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背诵课文;合作法,则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问题,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话题。

五、教学程序

我设置的教学环节分别是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介绍出处,出示目标;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自主学习,整体感悟;课堂小练,看谁最棒;合作讨论,探究问题;迁移拓展,走向课外;课堂小结,快速背诵;分层作业,自由选择。下面我将就每个环节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意图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讲述《元方善对》的故事,引出课题。

展示课题。

用故事激趣,渲染气氛,使其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介绍出处及出示目标

1.介绍《世说新语》一书。

2.明确学习目标。

用笔记录暗红色的句子。

出示《世说新语》作品简介及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志人”的特点。

2.心理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的关键,开头明确任务,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范读。

1.生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出语气,读准字音,注意语调和停顿。

2.生齐读。

出示老师范读的原始文言文及后来断句用了标点的原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尤其针对初一新生让其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既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巡视指点。

1.默看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4.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

5.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能用恰当的评价人物的标准来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能认识到“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

出示具体的学习自学方法及导向指引。

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结合注解、工具书学会自学法,如圈点勾画,概括文意,复述课文,感知文意。

(五)、课堂小练

1.指点一些学生未知的词语。

2.补充“称谓”知识。

1.抢答词义。

2.翻译句子。

3.了解古代称谓并练习辨识。

4.补充省略成分(主语),分男女读课文。

5.指名复述故事。

出示当堂练的各类题,加大课堂的容量。

此项活动中有多种能力的训练,如读、说、听、写。在比赛中既检查和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完成了教学重点之一词汇的积累,文言语言的感悟,又拓展了知识,培养了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同时体现课堂自学效果。

(六)、合作探究

1.老师提出问题。

2.参与小组讨论。

3.就学生提出问题予以点拨。

讨论:

1、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3、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出示三个讨论题。

新课标表明: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另为完成:

1.重在“感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评价人物,获得情感体验。

2.进一步认识了“志人”小说“以事写人”的特点。

3. 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突出另一教学重点。

(七)、迁移拓展

1.补充诚信名言。

2.指点课文成语。

3.点拨迁移及拓展训练

1.积累诚信名言。

2.按要求动手写成语。

3.实践操作怎样应对客人。

4.课外阅读。

出示相关内容,加大课堂容量。

一方面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一种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的意识,即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的意识。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八)、课堂总结,快速背诵

1.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2.指导背诵。

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

出示关键词指点

从总结中再次让学生学会珍爱亲情,学会为人处事之道。

通过背诵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指导背诵古文的技巧。

(九)、分层作业

分类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

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选择相应的题。

展示作业

突破语文作业一贯统一的特点。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设计三类题,用以适合各阶层的学生现状。

尽管难易有别,但都能巩固教学重点,并针对中优等学生予以拔高训练,学困生完成最基本的任务。

六、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元方友人

聪明伶俐暴躁易怒

知信懂礼知错就改

重诚信知礼仪

设计此板书语言简洁,意在突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作品主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3315.html

更多阅读

《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设计 背向滑步铅球教学视频

《侧向滑步推铅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腰腹部力量及身体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提高投掷能力,并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张文波一、导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节约能源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设计者:李授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有这么一幅画,在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之后,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去纽约,受到了皇后式规格的隆重接待,美国动用四万多名联邦特警、地方警察和保安人员

声明:《《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余映潮》为网友气质流氓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