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建构文化研究”之辛克尔 辛克尔群岛公园

读“建构文化研究”之辛克尔 辛克尔群岛公园

[我是前言]托囧哥的福,算是写了一篇正经点的读书笔记了,这里荒芜已久,还是过来除除草浇浇水吧

当我们去研究辛克尔(Karl FriedrichSchinkel)以及他的作品时,似乎不应该再去讨论他到底是坚定哪个风格或者哪个主义的设计师。通常我们知道,建筑师的职业生涯会有一些转变,如勒·柯布西耶这样的大师也不曾例外。同样地,我们在看待辛克尔的职业生涯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他这一生在研究些什么,这些研究体现在他的作品上又是什么。如是,我找到的是“核心形势”与“艺术形式”的统一或对立。(当然,辛克尔自己没有提到这些名词,这是博迪舍后来才提出的术语)这样的话,当看辛克尔的作品时,平面和剖面的意义就远大于立面了。



与那个时期的其它建筑师不同,(或者我可以认为是表现出来的不同)辛克尔认为功能完全是基于材料,房间的部署和结构而产生的。而一座建筑的所有重要结构元素都应该是可以被看见的,一旦结构的基本部分被掩盖,整个思维的过程就都丢失了。这种隐藏迅速而直接地导致了一种虚假的出现。因此,辛克尔的设计模式是直接对应着结构问题的。

就辛克尔自己而言,建筑设计的“核心形式”(Kernform)即建构体系本身的问题和“艺术形式”(Kunstform)即外在形式问题可以说是矛盾,有时候却也可以是共同达到的。

辛克尔注重“艺术形式”的作品,其实也是对于结构的一种再现。

例如1822年在柏林完成的皇宫大桥(Schlossbrücke),在结构设计符合力学的核心上(当然,结构的原型是小吉利在同一地点设计的胡德大桥(Hundebrücke)),用石头贴面来处理,从表面上呈现石拱的特征。事实上拱的曲线最原始的实现就是石材挤压产生的。这里的再现就体现在桥拱和贴面的内在意义上的统一。至于栏杆和望柱上的雕塑群,其纪念性意义则更大于建筑意义。

1821年设计的歌唱学院(Singakademie),其中出现的独立木柱廊看上去是在刻意模仿古典的多立克柱廊。而关注平面的话会发现,建筑侧面的开窗方式和内部虽然是脱离开的柱子还是保持着对位的关系。以这种方式再现建筑的结构在之后辛克尔设计的很多建筑中都有得到使用。(注:图纸与照片的关系似乎有点错误,入口处开了三道门,台阶也被加宽。也许这是根据后来成为剧院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

更为局部的对位关系出现在1836年的柏林建筑学院(Bauakademie)的檐饰和屋顶椽子之间的关系。而事实上这一做法是更接近建筑本体的手段。在这里,檐饰的下部挑檐提示着屋面椽构体系的尺寸和间距。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学院大楼的“实用”形式完全摆脱了历史形式的包袱,是辛克尔建筑作品中最不重视风格的建筑。若说原因,大概得归功于1826年的英国之行,辛克尔非常关注英国先进的铸铁技术和工厂建筑。抛弃古典形式用功能产生建筑的方法,颇为相似于现代建筑的设计。

当谈论到建筑本体表现的时候,1820-1832年间建成的柏林新帕克霍夫库房建筑(NeuerPachofwarehouse)非常干净利落地采用了墙体的收分。这点可以用荷载传递的简单原理去解释。而现代的研究可能会去考虑由于受弯这个比例应该是保持二次曲线或者其它什么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辛克尔在设计中考虑到了这一点,比起单纯的搬用古典形式和做法来说,无疑是更动了些脑筋。

先前的这些,都是在外部进行再现,内部成为本体的做法。而在1830落成的弗里德里希河心教堂(FriedrichWerderChurch)设计中,两者完完全全发生了换位。从外表看,教堂是一个承重性的砖砌仓体结构和木桁架屋顶构成的建筑。而建筑内部却是哥特式的。哥特式的衬里每一个尖券顶端都有一个圆洞来取代传统的雕花球。而在剖面中看到,洞口对位的是木屋架的交接点。再看平面,衬里的立柱和外围的结构柱也同样是一一对位的关系。而作为提示,外围使用了尖券窗洞,按照内部尖券的模数排布。当然解读这个建筑我们还能看到一点点折衷主义的影子。然而如果这样去看这个建筑,无疑无法得到设计师辛克尔的研究和理论。

新技术总是会给人不少兴奋和刺激。辛克尔也不曾例外。在1827年的菩提树下大道(UnderdenLinden)商场大楼立面设计中使用了双层铁钩玻璃立面。又在卡尔王子宫(thePrince KarlPalace)上的设计楼梯组合,在1832年建成的波茨坦夏洛滕霍夫宫(theCharlottenhof)中将露明木椽构架支撑在柱墩上面,而形成敞开式的屋顶山花。

在1821年建成的国家大剧院(Schauspielhaus)中,为表现建筑的模数关系,辛克尔在剧院的侧立面上刻意强调了模数,同时又将剧院入口柱廊的形式反映在侧立面四个巨大的壁柱之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座四面有山花的建筑,这毫无疑问与建筑所处的开阔空间的独立位置有关。

辛克尔把“习惯和国家的要求以及地域和场地条件”作为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无疑有助于抵消技术普遍主义的影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建筑的独特性,即建筑是生长在它所在的场地之上,而不是“空降”下来的。在1830年落成的老博物馆(AltesMuseum)中,对于面对皇家大花园的立面上的巨型柱式的解释,辛克尔认为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将规范的类型和场地的要求结合起来,这一结合必须建立在尊重场所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之上。对于纪念性建筑,况且是面对皇家花园的纪念性建筑,其特征性就会产生这样的形式。也就是说从纯粹美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思考就过浅了。

[我是结语]至于后面还会不会写,ok我不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4021.html

更多阅读

魔兽世界-迅猛龙宝宝之“小达尔特” 魔兽世界猎人迅猛龙

正所谓一切装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坐骑和宝宝才是永恒!那么,本期跟大家分享下,超萌的迅猛龙宝宝“小达尔特”的刷新点,泡妹子佳品哈!小塔克特点:时常脚踩"祥云"一溜烟的跑没了影,即刻又回到你身边,非常调皮活泼的一款BB瞧瞧品相魔兽世界-迅猛

奥地利音乐之城萨尔茨堡记忆(组图) 奥地利萨尔茨堡旅游

奥地利音乐之城萨尔茨堡记忆(组图)奥地利是“欧洲的心脏”,萨尔茨堡则是“欧洲心脏之心脏”;奥地利是音乐之都,萨尔茨堡则是公认的音乐之城。萨尔茨堡是伟大的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是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是传世影片《音乐之声》

声明:《读“建构文化研究”之辛克尔 辛克尔群岛公园》为网友愿风裁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