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自新的典故 兵不厌诈的典故

兵不厌诈:释义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兵不厌诈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兵不厌诈的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在这个故事中,还引申出另一个成语“退避三舍”,用来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兵不厌诈的典故造句:

1) 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

2) 打仗主是要战胜敌人,兵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3) 打仗要兵不厌诈,才能取得胜利。

改过自新的典故 兵不厌诈的典故

4) 古人说得好,兵不厌诈,你可要多加提防以免落入对方的陷阱!

5) 仗就是要战胜敌人,兵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6) 恋爱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兵不厌诈;情场如战场。

7) 如果你看过孙子兵法就是知道什么是兵不厌诈。

8) 友情这东西就像打仗一样兵不厌诈所以我不怪你时时防备我。

9) 兵不厌诈说空不做空说多不做多才能在险恶的股市里生存。

10) 团队竞技,一个寝室的也都要记住兵不厌诈。

11) 商场上竞争激烈,兵不厌诈的招数层出不穷。在我们还无法确定从中判断真假时,切莫轻举妄动。

12) 兵不厌诈,是战场上出奇制胜的权谋,善於用兵者无不深諳此道。

13) 诸葛亮七擒孟获,真是兵不厌诈,足智多谋。

14) 兵不厌诈,诈败佯输也是一种兵法谋略,兵家只需要结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2061/671111154.html

更多阅读

第15节:翻红身价的人脉密码(14)

系列专题:《如何找对好朋友:翻红身价的人脉密码》  他总是以“帮助你更好”的出发点给别人许多意见,但是他从不承认自己爱批评。他动不动就想说教,更推崇“勇于认错”是最基本的美德。所以,你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并且有改过自新的决心,

第20节:牢记希望的力量(1)

系列专题:《39个快乐心法:让事情更简单》  6 牢记希望的力量  "希望"具有强大的力量。希望使我们保持快乐,让我们相信不论遭遇怎样的境况,生活总能变得比现在更好;"希望"能使人的心灵活跃起来,即使是在艰难的时候,也会鼓励我们继续活

能让老婆看哭的保证书 老公向老婆写的保证书

  老公向老婆写的保证书  尊敬的亲爱的老婆:  在落笔之前,请宽恕我以前的诸多过错。  由于我自控能力差,脾气又不好,在这次的事情中没有听你的劝告,还失去理智般动手打了你,最后还误解了你。致使你感到伤心,绝望。眼看着家庭就

工作失误检讨书大全 工作失误的检讨书大全(3)

将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对待工作,勤勉、认真、细致地从事本职工作,确保今后每一名到酒吧消费的顾客经过我的细致审核,并且在今后工作当中认真观察、总结此次错误的经验教训,逐渐加强我的工作素养,为卡巴那的发展贡献力量,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关怀

不知所措的成语故事 改过自新的成语故事

   关于改过自新的成语故事  【成语】: 改过自新  【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解释】: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故事】:  汉朝初期,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淳于意从小就喜爱

声明:《改过自新的典故 兵不厌诈的典故》为网友锁妖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