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

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看看那些农村穷人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穷人创业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一:

吃货张不等的阳澄不等大闸蟹和稻易大米创业梦

张岳,江湖人称张不等,言谈举止沉稳干练,谁也看不出他是个90年出生的“小鲜肉”。不过,说起他倾其所有的创业项目——阳澄不等大闸蟹和稻易大米,年轻人对事业的激情与执着在言语间飞扬起来。

一个等不及创业的人

张岳出生于江苏南通,却十分向往行走四方,以天下为市的浙商精神。高中时期的他,头脑中就充满着创业的想法,2008年终于如愿考入了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在这所美丽的江南百年学府,张岳开始了为创业梦想的积累。

大学主修自动化控制专业,会造机器人,也会诗词歌赋,他兼具理工科的大脑回路和激情洋溢的文科情怀。在大学三年级,张岳幸运地被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强化班(简称强化班)录取,辅修创业管理。每年从全校各专业6000多名大二本科生选拔40人,在保证本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参加两年的辅修学习,强化班想要培养的是“未来的企业家”。“我们并不是引进国外的教材照本宣科,为我们讲课的除了知名管理学教授、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学者,还有从浙大走出去的杰出创业校友和著名浙商,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经验,还有将来我们自己创业的人脉资源。”

2012年张岳大学毕业,在一家软件公司跟着一位浙商半是秘书半是学徒地学习公司的经营管理。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第一份工作,都为他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各种准备条件,只要认定了创业,就绝不回头。

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张不等”?2012年12月21日,没有等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可张岳觉得他创业的愿望不能再等了。于是,张不等辞职创业了。

一个吃货的各种讲究

有激情、有行动,那么做一个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呢?“我是一个超级吃货,大学几乎一半的生活费用都花在了吃上面,我想我的创业项目应该是我最熟悉的事情,于是我想到了做农业。”

“吃货”这个词近几年来很流行,但它并不能概括一个真正热爱美食的人对食材的挑剔和讲究。就像《食神》电影中,原材料的丝毫偏差都能影响最后的口感。张岳的叔叔负责管理着一家主营大闸蟹的南湖蟹业合作社,由于家庭的关系,他能够通过观察和品尝辨别出各个湖域大闸蟹的区别。听起来很神奇,但是对于一个资深吃货来说,他就要较这个真,“很多大闸蟹挂着阳澄湖的牌子,我一吃就能辨别其中的差别。”

2014年蟹苗下湖,张岳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想做最好、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张岳的叔叔在后方把握螃蟹的养殖过程,他们在前方翻阅了大量有关大闸蟹的文字材料,“农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产品很难标准化。但是,以我的想法来说,我们做农业就是要标准化,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张岳说。虽然是在同一水域,喂食同样的鱼虾,但大闸蟹的品质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当第一批大闸蟹上来的时候,他们淘汰了30%看起来品相不好的,剩下70%用虾肉精养一周。什么才是好的大闸蟹呢?后盖发青亮,肚子是米白色,肚尖发红,腿结实。这就是“阳澄不等”的大闸蟹,一群年轻人创立的一个小而美的农业品牌。

一个最懂大米的公司

“阳澄不等”大闸蟹一上市,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给了张岳和他的小伙伴们信心。这群年轻人选择了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也注定会为农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大闸蟹一年的上市销售时间只有两个月,“阳澄不等”成功后,张岳就开始琢磨要做一个非季节性的项目,还是着眼在农业。2014年12月,经人介绍,张岳认识了浙江金华一位享誉当地的种粮状元,丰群飞。这就是他要做的第二个项目,千家万户都需要的大米。在丰群飞的帮助下,张岳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流转了5000亩良田,开始种水稻。

渤海镇,著名的响水大米便出自于此,因为这里独一无二的由火山岩浆凝固而成的“石板地”,种出来的大米有独特的色泽、香气和高营养价值。“稻易”是张岳为自己的大米取的名字,“易”象征他们想要有所改变的野心,就像是他们的大闸蟹一样,稻易的大米每一粒都被精心呵护过。米种是101香稻种,生长在石板地上,从日本引进的视觉机器,既不要有带酸味的未熟粒,也不要有和整粒米口感不一致的碎米粒,只有45%的大米才能通过稻易的严格删选,由于销售环节的跟进,每一粒米都要在脱谷后28天收出,而没有通过筛选和28天后没有售完的大米,则用来酿酒。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得不说稻易的大米做出了食材能达到的令人赞叹的精致程度。

一个想要改变农业的愿景

稻易爱农会,这是张岳非常自豪的一个创举。“我们的体系中有100多位农户,每一家都有一份农户档案,在每份档案中记载了农户的合格出米率,影响大米质量安全的农残、土壤等各方面的数据,稻易出售的每一盒米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也是每一盒米唯一的身份ID,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知道这盒米生产它的农民、种植日期、脱谷日期,并且对这盒米作出评价。所以每份农户档案对应着一份信用评分,这很重要,结合信用评分和农户档案,我们会给予不同等级的农户不同的收购价。”张岳称这一套评价系统为感知溯源系统,农民用心种出的粮食,也是用户放心食用的粮食。在稻易的爱农会里,农民还能享受到无息贷款,每家享受无息贷款的额度也和他们的信用等级相关。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

无论是大闸蟹还是大米,张岳都是通过微商推广和电商销售的形式,而且他用一张可充值的“粮卡”积累起自己的客户群,用虚拟的智能米桶管理用户大数据,您家的用米习惯、吃饭频率都对应着定制化的服务,在江浙沪地区,每天晚上8点之前下单,稻易的大米就能在下一顿晚饭前送到你手中。

在和蟹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到螃蟹养殖巨大利润背后的艰辛。80亩水域,每隔一天投一次食,蟹农要凌晨3点起床,一天工作12个小时。但付出最多的,却不是得到最多的,一个蟹农告诉张岳,大闸蟹的价格经销商说了算,农民在销售上是没有话语权的,而且做为真正的劳动者,他们并不被尊重。

“安心做事的人应该得到尊重。”张岳说,“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需要抱着以10年为一个单位的心态来做,要有10年,20年,15年的经营,才有可能做出一些事情,我很同意。而且我同时觉得,要去优化这个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古老行业,仅仅有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还是不够,要让每一份农产品和生产它们的农民牢牢绑定,农产品就是农民的作品,当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认同感,就会以更加专业、更用心的态度从事这项职业,农业也会吸引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而我们这群年轻人,就是要用数十年的时间,为生活和农业而做极致农产品。”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二:

蔡甸“米王”创新湖北豆丝加工工艺赚大钱

这个夏天,夏长兴格外忙碌:一方面,新米即将上市,他的米业公司进入生产旺季;另一方面,他设在玉贤的加工厂正大批量生产湖北特色美食——豆丝,以及油炸兰花豆和花生米等休闲食品。“湖北人爱吃豆丝,但过去受时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两季做。经过创新加工工艺,今年7月起,我们就能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加工豆丝,而且还开发出杂粮、莲藕、绿豆等多种口味。”夏长兴自豪地说。

从1994年辞职下海,夏长兴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卖大米。“创业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如今,他创办的天安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蔡甸米业加工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武汉好爸爸”为儿治病辞职卖大米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或许,夏长兴不会迈出创业第一步。

辞职下海前,夏长兴在蔡甸区粮食局下属的柏林粮管所工作,当过营业员,下乡收过粮油,后来做到了业务经理。当时,虽然收入不高,但粮食系统是铁饭碗,依然有不少人羡慕。

1993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夏长兴的生活。儿子刚生下来就连续高烧不退,送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如不能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而当时他和妻子的月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500元,为给儿子治病,他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巨额债务。

为了救儿子,为了还债,夏长兴毅然辞职,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卖大米的生涯。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夏长兴每天清早起床,骑着三轮车到粮油店批发大米,再走街串巷叫卖,经常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好在,一年下来,他攒下2万多元,也有了一些固定客户。

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要扩大经营就得有固定的场所。于是,他租下一间门面,开了家粮油门市部,批零兼营。

“中国合伙人”老同事联手再创业

随后几年,夏长兴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一家门市部发展到四五家门店。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儿子的病经过手术治疗也痊愈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夏长兴更是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1999年,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他面前:那一年,粮食部门开始整体改制,几个昔日的同事找到他,希望他能牵头,把粮食局的大米加工厂盘下来。最终,夏长兴拿出20万元,老同事则拿出自己买断工龄的钱,一起入股办厂。

2005年,在大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夏长兴正式成立了天安米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金碾王”商标,推出了“晚金优”、“农家晚粳米”等系列产品。2009年,“金碾王”被评为武汉市著名商标,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2013年被评为武汉名牌。天安米业也被评为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的产值超过了1亿元,产品还销往云南、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

尽管事业越做越大,夏长兴并不满足。他着手在蔡甸玉贤镇新开加工厂,对大米和一些当地农作物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采访中,夏长兴带记者参观了他的豆丝自动化加工车间和兰花豆加工车间。其中,豆丝是把大米和绿豆混合打成浆,摊成皮切成丝,夏长兴还对这款武汉人喜爱的特色小吃进行了创新,推出了杂粮、莲藕、绿豆、黄豆、荞麦等多种口味。

仅需2分钟米浆就变成豆丝 1月19日,记者来到万顺农产品合作社的生产厂区,这里过去曾是当地一所小学,豆丝生产线就建在改造后的教学楼里。“一楼是磨浆车间,核心设备都在二楼。”合作社负责人夏长兴大手一挥,带着记者直奔位于二楼的糊化成形车间。“糊化成形”说得通俗些就是“烙豆皮”,这是整个豆丝制作的关键。车间里的两台转轮式电动烙豆皮机器,是合作社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历时两年,共同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

夏长兴说,豆皮的厚度影响豆丝口感,也影响后期晒干的时间。在烙豆皮的过程中,火候大了,豆皮容易烙糊,没“卖相”,温度低了,豆皮又不易成形。过去,村民烙豆皮用的都是圆形的平底锅,以蜂窝煤和木材做燃料,火焰温度飘忽不定,烙的豆皮既不卫生,品质也不稳定。要想大规模生产豆丝,就必须走机械化道路。用机器生产出来的豆皮,厚薄均匀,颜色亮白,口感和外观都远胜传统手工豆皮。“机器每天可烙豆皮一万斤,只需一个工人就能操作。”

生产出来的豆皮厚3毫米,宽60厘米,像玉带一样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吐出。在传送带末尾,一位工人将豆皮卷成圆筒,送入切丝车间。在切丝车间里,豆皮卷被切成一指宽的湿豆丝。随后,湿豆丝又随着传送带,送入长约20米,温度约60摄氏度的高温烘干车间。经过一次烘干的豆丝落入一楼的低温烘干车间,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豆丝就可以进入包装车间了。

从米浆到豆丝成品送入仓库,等待包装,全过程只需2分钟。而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干豆丝,仅晾晒就要花费一周以上。

豆丝产值翻番网销全国各地

2013年2月,合作社豆丝生产线正式投产,到2014年春节前,产值达到800万元。2014年春节后至今,合作社已经生产豆丝300多万斤,产值达1300万元,预计在2015年春节前能达到1600万元,产值实现翻番。

由于统一购买生产资源,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市场,社员去年人均收入1.7万元。2013年,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合作社”。

几年时间,玉贤种植大户社员从5人发展到现在的260多人,农产品经纪人社员达到40多人。合作社与各大连锁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都有良好的营销合作,销售额逐年递增。“豆丝产业正在发展的上升期,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过节不赶工,保证豆丝品质是关键。”“过去还有农户自家晒了豆丝拿到集市上卖,现在他们弃了老把式,从合作社批发豆丝,去市场零售。”夏长兴得意地说。去年9月,夏长兴开通了电商平台,全国人民都可以通过网络,以厂家价格购买豆丝、荷兰豆等特色农产品。“现在每天都有至少20单生意,顾客清一色的好评。”

■导师点评

湖北豆丝走出作坊传统食品工业化路更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粮食与果蔬加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建军认为,夏长兴从走街串巷卖大米,到开公司加工大米,再到对农作物进行深加工,附加值不断提高。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对湖北特产——豆丝的传统作坊式加工方式进行了改良升级,研发出自动化豆丝生产线,改变了过去只有秋冬季节才能加工豆丝的局面。自动化生产的豆丝,在营养搭配、品质控制、卫生安全等方面,均较传统作坊豆丝有了“质”的飞跃。

豆丝生产符合我国提倡的传统食品工业化、主食产品工业化,是当下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和倡导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他建议夏长兴积极申报专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多种营销模式(尤其是电商销售模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尽快走出产大于销的局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2861/293581721.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回农村创业成功的事迹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看看那些回农村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回农村创业成功的事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好青年事迹

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创业好青年事迹,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农村创业好青年事迹一:爱发明创造的养兔“土专家”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事迹材料

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而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很少。为单位做好每件事。而很多人却选择回到农村创业。那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创业事迹材料,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

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看看那些农村穷人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穷人创业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农村穷人

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成功事迹材料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很多人从农村中找到了创业机遇,看看那些农村创业故事,学习他们,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创业成功事迹材料,就随小编

声明:《农村创业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穷人创业事迹》为网友不悔此生种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