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人的小故事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

成熟是一种明亮却不耀眼的光辉,是一种淡然却不沉沦的性情,是一种经历风雨却不退缩的英雄气概,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超感人的小故事集。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1:祖父的地契

这一张张地契,是民国时候的式样,留着民国的墨汁,既有墨汁香味,也有一股霉味,但保存得很完整。地契已然泛黄,像突生了一层铜锈,仿佛是一位老人,虽饱经沧桑,但硬朗地活着。这一张张地契是祖父的私有财产,但地契上所写的土地不再属于祖父,而是属于国家。

祖父出生在1932年的一个葵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他的朋友们都叫他“老葵”。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祖父算是投对了胎,他的父亲是富甲一方的地主,拥有百亩良田,千亩林地;他的母亲是百里挑一的才女,知书达理,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祖父18岁那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了,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祖父家的良田、林地被没收了,分给了农民。同年,祖父家的房屋也被没收了,祖父和他的父母被赶到土地庙居住。天下解放了,可祖父的日子越过越艰难了,眼看就要熬不下去了。这时候,他的父亲偷偷塞给他一把地契:“再苦再难也要熬过去,总有一天,国军还会卷土重来的。那时候,我们又能扬眉吐气了。”祖父不知道父亲是如何躲过众人的眼睛,把地契偷偷带出来的,但祖父拿着地契,坚定了熬下去的信念,梦想着国军卷土重来。

土改的高潮过后,祖父一家从土地庙搬回了家,因为乡公所把原本属于祖父家的两间青砖瓦屋分给了祖父。更高兴的是,两年后,祖父成了亲,女人是贫民,厚道老实,身板结实,干起活来,不亚于男人。这个女人,就是我的祖母。那会,祖父被改造成了身板结实的农民,加之他干活勤快,常常能得高工分,大概祖母就是喜欢上了祖父这一点,才“斗胆”嫁给祖父这个“地主”的。后来,祖母陆续为祖父生下了三儿一女。

眼看,祖父的日子一天天好转起来了。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席卷了全国,祖父一家老小成了批斗的对象。首先是祖父的父母,被红小兵捆起来,戴上写有“打倒地主***”的高帽子,推上批斗的舞台,严刑拷打。祖父的父母被打得奄奄一息,但红小兵还不解气,紧接着又把祖父捆上了批斗的舞台,想方设法折磨。为了保护儿女,祖母含泪和祖父划清了界线,带着几个儿女回了娘家。当然,被祖母带回娘家的还有祖父的地契,因为那是祖父活着的理由和人生的信念。

祖母离开后,祖父家被红小兵掀了个底朝天,因为有人把祖父藏有民国时期的地契的秘密告诉了红小兵。在抄家的那天,祖父的母亲被活活地气死了。从此,祖父和他的父亲流落到了乡间,乞讨为生。

时光如梭,文化大革命过去了。1976年,祖父和他的父亲结束了在乡间乞讨的生活,回到了家乡。很快,祖母也回来了,带着几个长大成人的儿女们。从“高高在上”到“人人践踏”,再到“正常生活”,祖父历尽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让祖父的人生变得千疮百孔。但祖父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苦,因为一路走来,祖父常常梦见那些地契,幻想着重新拥有地契里写着的土地。

祖父常常自言自语地说:“黑夜再长,到头来总会天亮”。果真,祖父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再未有人想从他手里夺走地契了。不仅如此,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分给祖父几亩水田和一头水牛。

就在水田里的禾苗长得郁郁葱葱的那个夏天,祖父的父亲过世了。但他临死也不忘嘱托祖父好好保存地契,才含泪而去。祖父握着父亲的手,自是满口答应父亲。所以,安葬好父亲,祖父便做了一条小木舟,每天摆在村前的渡口,接送要过河的人。祖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祖父要利用渡人的时机,大肆宣传自己拥有很多地契,而且地契里的所有土地都将某一天重归自己。

起初,人们听了祖父的话,很好奇,但久而久之,人们再听祖父的话就开始嘲笑祖父了。“地主崽子,做青天白日梦吧”、“狗屁话”、“也不洗把脸,拿河水照照”……嘲笑的声音越来越大,祖父就哑巴了,伤心地跑回了家。祖父的儿女看着伤心的祖父,不仅不安慰他,反而认真地告诉他:“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了,你还惦记着那些地契干啥啊!”祖父终于落泪了,感到了绝望,把地契锁在了一个小木箱里,然后束之高阁,不再触碰了。

1986年,因为国家兴建东江电站,一座人工湖便平地而起,淹没了祖父的家乡。祖父不得不搬家,住在湖岸边。这一次,祖父那个重新拥有地契里的土地的梦想被连根铲除了。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祖父意味深长地说:“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把地契一把火烧掉,免得遭那么多罪。”

打那以后,祖父再未和任何人提起有关地契的事情了,人也一下子老了很多。加之前些年,祖母大病了一场,祖父便一夜白头,高大的身躯也矮了下去。

在祖父的世界里,地契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财产,是传家宝,也是祖父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当地契里的土地化为乌有的时候,便是祖父愧对列祖列宗的时候。

2012年,祖父生日那天,儿女们为他操办了80岁的寿宴。当儿孙们轮番向祖父敬酒的时候,祖父乐了,让祖母把所有的地契拿来,分给了几个儿女。祖父乐呵呵地说:“土地没有了,可地契还是家里的传家宝啊。要知道,这是民国时期的地契,在古董市场能卖个高价呢。”听祖父这么一说,大家就哄堂大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祖父终于从地契的梦里走出来了,算是无牵挂了,这是祖父生命的重生啊!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2:误会

走在大街上,宋大爹心里很是不痛快,一想起儿媳杏芳有意给他锁住电脑屏幕,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虽然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保护她正在制作的软件,怕他不太精通电脑给她弄丢了,可他心里明白,那只不过是她找的一个借口而已。他虽说不懂电脑,可他无非就是上网看看视频,打打游戏,其它的根本就没有兴趣去触碰,怎么能够动她的软件呢?不就是怕我呆在家里弄乱她精心收拾的房间吗?可那屋子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他把大半辈子的积蓄全拿出来,交的首付。老伴死得早,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儿子拉扯大,供他上大学,找工作,为了惟一的宝贝儿子宋刚能够把家安在城里,他宁愿把老家的老屋都卖掉搬来跟他们住一起。谁知搬过来以后生活不习惯不说,还要处处看儿媳杏芳的眼色行事,生怕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遭来数落。早知这样,还不如跟亲戚朋友借钱,也不到城里来受这样的憋屈。

要说这儿媳杏芳,当初与宋刚谈恋爱的时候本来好好的,稳稳当当,善解人意,通情达理,挑不出多大毛病来。他家里穷,人家到他家时也不提这不提那的,看得出来是真心对儿子好。结婚后一年多,他们添了个儿子小强。为缓解小强出生和还房贷带来的双重压力,也为照顾日渐长大的孙子,在儿子宋刚的提议下,他从长计议卖掉老家的房屋搬到城里。刚来的时候还算不错,杏芳三天两头给他们改善伙食,鸡鸭鱼肉换着花样做。不仅如此,她还发挥当护士的特长,对他照顾得也是细致入微,夫妻二人还经常带他去她所在的医院了做体检,虽说他觉得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活,身体硬朗,吃嘛嘛香,体检纯属多余,可从心里还是感到暖烘烘的。虽说照顾孙子的工作既劳累又繁琐,可隔辈亲的天性让他感悟更多的是辛苦之余的天伦之乐,更何况还能为儿子儿媳解除后顾之忧呢!

可好景不长,没想到近几年随着小强的长大上学,她的本来面目也就逐渐暴露了出来,与他的矛盾也就日益凸显了起来。她先是以空气太呛为由,极力劝他戒烟,甚至连在厕所吸烟都不允许。可他在乡下种了一辈子地,每当干活劳累的时候便在地头吸一袋烟解乏,然后精神百倍的接着干活,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哪能说禁就禁得了的?刚开始时杏芳还好言相劝,见收效甚微,于是二人便经常口角相加甚至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连宋刚给他的零用钱都不允许,生怕他偷着买了烟抽。接下去就更不像话了,伙食开始变差了,不但很少鱼肉,甚至少油寡盐,没有一点滋味。可他分明觉察到,她和小强经常借口有应酬在外面吃饭,回家后身上还带着炸鸡腿的香味。他曾经试探着问过宝贝孙子,童言无忌的孙子却支吾着告诉***妈不让说。说实在的,他在乡下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绝不在乎那口吃的;再说还房贷日子紧他心里也明白,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儿媳道德的败坏以及对孙子产生的潜在的坏影响。可是,为了家庭稳定的大局,他只能忍气吞声,一是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再就是,直觉告诉他,杏芳对待宋刚还是真心的好。

送完小强上学,宋大爹径直向街心花园走去。按以前的生活习惯,他送完孙子后总要回到家里眯上一会,然后在电脑前玩会游戏,看看视频。因为他在城里人生地不熟,不像在乡下有一帮老哥们坐在一起聊聊天什么;再就是这些年他分明感到了体格大不如前,经常莫名其妙的浑身乏力,精神也明明显萎靡了许多。可是,他又怕听到儿媳下班后无休无止的唠叨,嫌房间里乱,有异味什么的,因此近日每当送完孙子上学后,他都会到街心花园去。

街心花园,可以说是一个老年人的乐园,因为这里经常聚集着附近小区的老年人。他们聚在一起或者三三两两地唠唠闲嗑,个人经历、国家政策、家庭琐事无所不谈,或者好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下下棋,唱唱京戏什么的。由于宋大爹近来经常光顾此地,也和这里的人们混个脸熟。他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死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他来自乡下,才艺根本无从谈起,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外围看上一会儿热闹。俗话说物以类聚,宋大爹更愿意与东边角落里的几位相同经历的老人们坐在一起倾诉内心的苦衷。这其间有一位姓张的老太太,虽说认识的时间不长,但可能是同病相怜吧,两个人之间却是无话不谈的。张老太有三个孩子,由于丈夫死得早,三个孩子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两个女儿早早出了嫁,小儿子在一家超市打零工。由于家境差,处了好几个对象都吹了。眼看就要失去最佳年龄了,最后总算找了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姑娘,可人家提了一个条件:结婚后必须单独过,不和老人住一块。无奈,为了儿子,张老太搬出来跟自己的两个女儿轮流居住。刚开始的时候,两个闺女家还勉强接受,可时间已久,人家两个女婿就有了意见。本来嘛,自家有儿子,还要住闺女家,也不是个事。可想回家居住,儿媳却又死活不同意。为此,张老太左右为难,常常跟宋大爹谈起自己的遭遇。宋大爹虽说无能为力,只能宽慰她几句。他还把自己的遭遇,尤其是儿媳有意刁难自己的事情讲给张老太听后,还博得张老太和她周围好几位老人的同情。今天见他到来,正赶上几位老人言辞激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解决办法。

“跟他们好好谈谈,再不行,就去找居委会,团结起来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一位满头白发,有长者风度的老人说,他是丽景小区居委会的老李。

宋大爹同时点点头。

放学后,孙子小强闹着要去姥姥家。宋大爹无奈,送他去姥姥家后独自一人回家。进了楼道,却发现早上出来的时候过于匆忙,竟然忘了带钥匙。他心里对自己的大意很是懊恼,估计叫门时不免又要遭来杏芳的数落。但他一想起今天街心花园大伙商定的结果,立时有了底气。等他来到自家门前,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他悄悄地走进屋里,厨房里盆勺叮当,伴随着刺刺拉拉的炒菜的声音,一阵菜香弥漫开来。儿子、儿媳两口子并没有发现他的到来,依旧嘻嘻哈哈地说笑着,话语不经意间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超感人的小故事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

“你的心可真细,连老爷子出门没带钥匙都发觉了。”儿子宋刚的声音。

“当然,要不然怎么配当你的老婆。”儿媳杏芳的声音,“告诉你吧,最近一次体检结果出来了,爸的各项指标都降下来了,基本属于正常了。”

“太好了!这得感谢你,要不是你千方百计控制爸的烟酒饮食,说不定出什么大病呢。这人一上了年纪,方方面面必须注意。”

“是啊,整天呆在家里,没病也得憋出病来,所以我才把电脑锁了,断了他的念想。听说爸跟那帮老人处的不错,你看精神明显好多了,脸色也红润了!”

“可就是苦了你和孩子,整天陪着吃清淡的饭,营养达不到,都瘦了一圈了。”宋刚心痛地说。

“那不正好减肥,可就是不知道爸会怎样误会我这个当儿媳的。”杏芳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委屈。

“谁让咱爸脾气倔呢,好好说没有,他不会往心里去的,这也叫以毒攻毒。以后的日子长着呢,等他慢慢明白过来,会理解的。”

“我还有一个秘密,”杏芳神秘的说,“据我观察爸和对面小区的张老太很谈得来,我打听了一下,张老太的儿子正好不乐意让她在家住,正发愁呢。我们上班忙,咱爸整天一个人也没啥意思,我看不如给他们撮合撮合,一来老人家也有个说话的伴,再来咱小强还多了个奶奶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宋大爹没有打搅他们的对话,他轻轻地走进自己的房间,两行热泪顺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滚落下来。

那是幸福的泪水。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3:将军

最后几位士兵也阵亡了。那群发狂的野兽纷纷冲上了这个破碎的阵地。炮火侵袭之后,山坡上一片火海!烈焰贪婪地稀释着那些尸体的血气!地上全是灰!地上全是血!地上尽是凌乱的尸体!阵地已面目全非,而他满脸沧桑,唯有血与汗水夹杂着泥沙染红了他的军装。他的一条腿被炮弹给炸伤,左臂还留着一个新的弹孔。

土地里是无尽的血腥,空气里死亡的气息足以使人窒息,在他的头顶是那片消散不去的阴云。

他本不用来的,但他还是来了。

那个士兵最先冲来上,但他却看到的是一个浑身带血的巨人巍巍峨峨地屹立在血泊之中。将军怒视着他,爆红的眼球让对手双腿不禁像触电了一般颤抖。他愣住了,直到枪声响起,子弹划破冰冷的空气击中他的额头,一股热流顺着他的脸廓缓缓滴落,血红的污垢糊住了将军的眼睛,粘在鼻尖。

他还没有阵亡!他的大脑还清醒着!短暂的恐惧过后,士兵仿佛被这一枪声所惊醒,他拼尽全力,用刺刀穿入他的左肋。将军脸上终于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两眼带着恨,身体微微有些倾斜,直到最后巨人之躯在一瞬间轰然坍塌。

他们都说将军倒下时像一座山。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能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万丈豪情本着国心葬于英雄,只在坠陨刹那也要熔为灰烬。火芯不熄,炮火连天,天际仿佛传来一阵哀鸣。天地也为他抽涕,就连那位日本士兵也对他表示敬意。当他们踏过他的尸体时,他已没有了呼吸,只是那位士兵取出他衣前沾着血迹的派克钢笔,才知晓他的姓名。

…………

无数春秋过后,一位老人伸出他干枯的手指向这片土地:“就在这里,有一位将军,用自己的性命极力去拯救一个名族的命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2961/98021357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超感人的小故事 超感人的小故事集》为网友風流無止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