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术语 茶道用语_茶道的专业术语

茶道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很多初学者往往不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茶文化术语,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用语,一起来看看。

茶道用语

茶性

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

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种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唾液不断地涌出。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层次感

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

品茶厚,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

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佛医堂禅茶共修照片

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

冲泡或储存不当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佛医堂禅茶课照片

陈韵

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地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中国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西湖闻名国内外,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颜色:色泽嫩绿泛黄。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绿茶。滋味:汤色嫩黄(绿)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浓醇。

福建乌龙

茶道术语 茶道用语_茶道的专业术语

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颜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绿茶。外形:外形条索紧结呈卷曲如毛螺,白毫显露。滋味:香气清爽持久;滋味鲜爽味醇;汤色嫩绿明亮。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绿茶。颜色:嫩绿油润。外形:细扁如雀舌,芽似锋;白毫显,色似象牙。滋味:嫩毫香清新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杏黄清澈。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绿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味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砂绿起霜”成为铁观音高品级的标志,获得了“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乌龙茶,半发酵。颜色:乌润砂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卷紧而重实。滋味:香气馥郁持久,有桂花香;滋味醇厚甘爽生津;汤色橙黄鲜丽。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黄茶,轻微发酵。颜色:金黄光亮。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滋味: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产自安徽省六安,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中国历史名茶,简称瓜片,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焙,制作过程十分考究。岳西翠兰品质的突出特点在“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明代张源《茶录)云:“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茶是圣洁之物,茶艺器具必须至清至洁。绿茶。颜色:黛绿泛黄。外形:平展,每一片都不带芽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滋味: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滋味回甜。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中国著名毛尖茶,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产自河南省信阳地区的群山之中。信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桐柏山、鸡公山、大别山群山环绕其中,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绿茶。颜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外形:条索细圆紧直。滋味: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乌龙茶,半发酵。颜色:青褐色或者全褐色,外形:茶条壮结匀整,带扭曲条形。滋味:香气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活,生津回甘。

祁门红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红茶,全发酵。颜色乌润,俗称“宝光”。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滋味:香气香甜持久,又似兰花香,俗称“祁门香”,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

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特点:紧凑多银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外形美观,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由毛泽东于1956年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主民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功关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3461/384455432.html

更多阅读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 有关专家经过历史文献考证后发现:作为日本茶文化重要标志的“日本茶道”,最早源自中国杭州的余杭径山镇。径山禅寺在南宋时期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以茶论道的“径山茶宴”也成为径山寺独有的一道风景。 南宋瑞

中华茶道的形成与道家 中国茶道与道家

第一节天人和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哪些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

中国的茶道礼仪 关于茶道的礼仪

爱华礼仪常识配图     有关茶道的一些礼仪  茶道活动需要茶道表演者优雅沉着,从容貌、姿态、风度、礼节等方面均需十分注意。  一、容貌  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

茶道内涵 茶道文化_茶道的文化内涵

中国茶道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茶道的文化内涵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

声明:《茶道术语 茶道用语_茶道的专业术语》为网友媞夣寰媞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