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以及方法

语文的学习重在多阅读,多积累,不过想要提高语文成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同学们首要的就是做好预习。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以及方法吧,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美的散文。

(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

1. 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2.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3.理清思路,总观春天。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

点拨:文章围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组讨论)

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

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图。

1.生齐读春草图,思考:

(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

(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彩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 ,“坐”、“躺”、“踢”、等动词,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形容词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体会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的效果。

2. 分析春花图,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如思考:

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以及方法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

(2)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作扼要记录,学生评论作者自己补充修正。

点拨:指导学生评论,指出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确,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够。

3.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句。

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还记得作者描绘了那几幅美景图吗?”回忆“春草图”和“春花图”里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背诵出来,并说说原因。那么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春天的其他美景。

(二)合作探究,分析春景

1.仿照上节课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其他几幅图。体会语言的优美。

提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如形声色神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使用什么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2.小组派代表分别讲解春雨、春风、迎春三幅图,并谈谈感受,师生共评。

3.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句。

4. 回忆五幅春景图,在这当中你最喜欢那一幅?有感情地朗读,为什么喜欢?从中你得到了那些描写景物的妙招?

点拨:再次文中情感以及修辞手法的妙用。

(三)拓展延伸,描绘春天

1.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并且试着运用它去说一段描述春天的话。

2.拿出画笔,画出春景图。让有条件的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描绘,用画笔画出心中的春天。

3.乘兴练笔,描绘秋天。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心目中的秋天。

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方法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会很快明白的。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3461/580354930.html

更多阅读

合肥江南春团购 江南春的创意是如何“炼”成的

当下,新浪收购分众仍在商务部审核当中,但江南春的出现和言论还是吸引着众多浙商以及媒体的眼球。2009年5月16日晚,在浙大EMBA的课堂上,江南春做了一场关于“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精准营销”的讲座。在发展创意经济的今天,江南春的创新思维

初中语文上册课文春预习教案

初中语文有一篇课内文章名叫春,那么这个春跟我们平时的春天有何异同?作者会怎样去描写这个我们很熟悉的春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上册课文春预习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初中语文上册课文春预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绘理清

初中课文窃读记预习方法步骤

窃读记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窃读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初一的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初中课文窃读记预习方法步骤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初中课文窃读记预习方法步骤一(1)林海音成长故事:父母曾东渡

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

初中课文春讲述的到底是什么内容?作者朱自清会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去描写我们所熟知的春天?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第一课课文春的预习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

声明:《初中课文春的预习教案以及方法》为网友水的波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