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愈祠 潮州韩愈纪念馆

   韩愈纪念馆即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城东笔架山麓,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由于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门寺佛骨到长安供奉的建议,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通判陈尧佐的倡导下建立韩祠。苏轼为此写下了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记》,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祠堂现有三层殿阁。正门是胡耀邦题写的匾额,进入正殿的蹬道,使人一步步仰视韩愈塑像前进,令人肃然起敬。塑像为经考证确定的韩愈塑像(过去多将唐代韩熙载错当成了韩愈),周围为历代韩祠碑刻和韩愈笔迹。饶有趣味的是“传道起文”的碑刻,因字形特殊,竟有多种读法。庭园有碑廊,保存现代名人评价韩愈的书法碑刻。后山腰为侍郎阁,阁前有韩愈石雕头像,阁内辞为韩愈生平展览馆。
 

潮州韩愈祠 潮州韩愈纪念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61571/921725763.html

更多阅读

韩愈散文介绍 韩愈的散文

韩愈 的 散 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叔父云卿、兄韩会都是在李华、萧颖士的影响之下,倾向复古的人物。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韩愈早年即以一个复古主义者自命。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

韩愈和柳宗元的贬谪诗之比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

韩愈和柳宗元的贬谪诗之比较  摘要:贬谪诗是韩愈、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精华,韩、柳的贬谪经历相似,但他们的贬谪诗却在抒发遭贬的复杂心情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韩、柳的迁谪生涯使诗歌的表现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明显地体现出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为何堕在饿鬼道? 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其名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等,有井水处皆传,当无

韩愈《师说》简介 韩愈 师说

韩愈《师说》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故人称昌黎先生,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后世称为韩吏部。著作有《韩昌黎集》。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中下级官僚家庭和书香门第。自幼受到

声明:《潮州韩愈祠 潮州韩愈纪念馆》为网友朱扉半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