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练习的越多,掌握的也就更熟练,要准备哪些基础创新试题来练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

一、基础知识(25分)

1.仿写句子。(4分)

愤怒是人的正常感情之一。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你能不产生火焰般的愤怒吗?

仿写:

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3分)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

3.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决不会说是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豁达是一种乐观,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不论生活怎样拆磨你,欺骗你,你永远都微笑着,豁达是一种自信,“自信是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生活处处充满竟争和拼搏,在豁达者面前永远没有失败。豁达不是妥协退让,就是大度宽容。

4.下面这首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4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赏析:

5.请你参加下面的实践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学校征集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以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初一(1)班同学经过认真准备,召开“校训交流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初一(1)班的班长,请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3分)

(2)作为班级一员,请把你收集或拟写的校训写在下面,要求不少于两个词语,不得照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2分)

(3)你若是初一(1)班的班主任,活动结束时,请你作简要总结。(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15分)

绝版的周庄

王剑冰

①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但你是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俊的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②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像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净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③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④参加“富贵茶庄”的奠基仪式。颇负盛名的富贵企业和颇负盛名的周庄联姻。而周庄的代表人物沈万三也是名富,真是巧合。代表富贵茶庄讲话的,是一位长发飘逸的女郎,周庄的首席则是位短发女子,又是巧合。富贵、茶、周庄、女子,几个字词在蒙蒙春雨中格外亮丽。回头望去,白岘湖正闪着粼粼波光。

⑤想起台湾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的什么风都有。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就像搂着久别的祖母。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大的孤独,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三毛临死时还念叨了一声周庄。周庄知道,周庄总这么说。

⑥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⑦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候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点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浓。

⑧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的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的反差那般强烈。现在这种香气正氤氲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⑨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感到水巷深处,哪家屋门开启,走出一位髯老者或纤秀女子,那是沈万三还是茶楼的阿金姑娘?周庄的夜,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

1.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5分)

(1)“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此句中“苏州的毁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这里“周庄的操守”指的是什么?(3分)

2.结合全文,请解释“周庄之美“的具体内涵。(不超过16个字)(3分)

3.解释文题“绝版的周庄”的含义。(3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经失去了它的传统特色,而周庄是目前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代表。

B.在作者眼里,苏州是一位完全具有现代特色的长发飘逸的女郎,而周庄则是一位躲在深闺人未识的江南古典秀女。

C.作者在文中将“船儿”比做“鞋子”,一是因为两者形状相似,二是因为两者功能相近,周庄四周是水,船是周庄的交通工具。

D.文中联想到三毛到周庄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周庄没有久久留下三毛的遗憾和对三毛的惋惜。

E.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亲切、感人,将形象和情感融入一体,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热爱和对现代文明中一些优秀民族文化正面临“毁灭”的忧虑感情。

(二)(20分)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所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道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牵来的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春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枝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你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的?(6分)

2.结合第②③自然段说明“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的意思。(4分)

3.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两个特点,试指出。(6分)

4.对本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我国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对此,本文有所阐述。

D.作为美学随笔,本文概括了唐诗所具有的“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E.本文构思精巧,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三、写作训练(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是古典文学里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韵,摇曳着一串串缤纷的心灵,让每一个徜徉于其间的游客驻足,流连,生出种种情愫。古人云:“不读《诗》,无以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感受诗意,可以熏陶心灵,塑造健康人格,领悟生活哲理;感受诗意,可以培养善感的心灵;感受诗意,可以让想像的翅膀飞起来;感受诗意,可以让我们的语言像珍珠一般熠熠生辉……

请你以“感受诗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答案:

一、1.示例:哀愁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当你的感受被忽视,当你的希望被击碎,当你的亲人被夺走,你能不产生潮水般的哀愁吗?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字词:“拆”改为“折”;“竟”改为“竞”。 标点:“……会当击水三千里。”引号中的句号放在引号外,或者将“豁达是一种自信,”中的逗号改为句号(说明:前者属非独立引用,后者是将其后引文处理为独立引用)。 句子:“不是……就是”改为“不是……而是”。 4.示例:(内容)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写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或:用形象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5.(1)略。(要求不得照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2)示例:尊师、爱生、勤奋、笃学。

(3)略。

二、 (一)1.(1)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苏州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古典美已被破坏,毁灭。(2)周庄本身所拥有的古典美。 2.自然、朴实,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古典美。

3.周庄所拥有的古典美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4.B、D

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

(二)1.(1)杜甫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极致。(2)杜诗成为后人的金科玉律。(杜诗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 2.唐诗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失去活力,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佳句多于佳篇。 3.(1)形象、意象的朦胧美。(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答对一点即可) 4.A、E

三、略。(提示:言之有物,切忌无病呻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7661/472345960.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练习的越多,掌握的也就更熟练,要准备哪些基础创新试题来练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一、基

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只有不懈努力的去复习,不断地加强做题,才会对语文知识更加了解。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一、根据拼音写一写。(10分)1. 牙齿是身体最jiān

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5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题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遗漏的地方。所以,你准备好了做这一份试卷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5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5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题一、我来填一

声明:《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创新试题》为网友努力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