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还是饺子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爱华节日知识配图

  大致上以长江未界,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此差异跟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物产、文化密切相关,北方人吃饺子是件很方便的事,捏捏就下锅了,而南方人吃汤圆是件很讲究的事,除了汤圆还会做大餐,一大桌子的菜吃上两顿。冬至意味着正宗的冬天九到了,古人讲究"冬藏",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要早睡晚起顺应天气变化才能养生。不管是汤圆还是饺子,传说都很温暖,寓意都很美好,只要和家人一起过冬至,吃什么都行。

  冬至吃饺子民俗由来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河南">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汤圆民俗由来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到底饺子和汤圆那个更好吃呢?小编认为各有不同都好吃,如果你偏爱甜食不妨吃汤圆,如果你偏爱咸食不妨尝试饺子。冬至后便开始“数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冬至到了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或汤圆御御寒吧。

元宵节吃汤圆还是饺子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684971/600838816.html

更多阅读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冬至吃汤圆

做汤圆加些澄粉,口感更好,冷了也不会变硬。主料:;糯米粉(适量);澄粉(适量)辅料:厨具:煮锅、炒锅1、糯米粉100g。2、澄粉30g。3、混合均匀。4、加开水,用筷子搅成絮状。5、揉成面团。6、分成小块,揉成小汤圆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

冬至吃馄饨还是饺子 冬至吃馄饨

  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也叫阴历、夏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时间来计算。夏历是因历法始于夏朝而得名。冬至的时间,是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直射在南纬23°26′,形成北半球白

冬至吃汤圆 哪些人冬至不宜吃汤圆

 哪些人冬至不宜吃汤圆爱华阅读配图  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冬

声明:《元宵节吃汤圆还是饺子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为网友风和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