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 安徽六安寿春城遗址

  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寿春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遗存。

遗址布局方整规矩,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规模仅次于燕下都。该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内呈矩形分成15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系统规划有水道。这种城市布局与同时期列国都城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发掘的重要墓葬有楚幽王墓、蔡侯墓等,其中楚幽王墓是目前中国发掘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年代与墓主确切、出土文物最多的侯王墓葬,也是可以认定的唯一一座楚王墓,出土文物4 0 0 0 余件,其中青铜器1 0 0 0 余件,楚大鼎重约4 0 0 公斤。

寿春城遗址是楚国终结之都,集中体现了楚文化的晚期特征,为研究探讨楚国在淮河流域的发展衰亡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寿县是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的一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郢、寿春,曾是楚国故都,也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寿县北濒淮河,南倚大别山,古代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东周时先後是蔡国、楚国春申君的封地。楚末年,为避秦国压力,而把都城迁至此,遂名“郢”。楚都城遗址位于今县城内。城南还有楚相孙叔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安丰塘(芍陂),该塘使用至今,现为一水库。

秦代称寿春,为三十六郡之一九江郡的治所。汉初先後为外姓王英布和宗室淮南王的王都。淮南王刘安曾在此主持编着了《淮南子》。东汉末年,袁术也在此称帝。三国曹魏晚期,这里相继发生过两次重大兵变。

东晋时,前秦南征,以寿春的八公山、淝水为战场与东晋军激战,史称淝水之战。“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皆出于此。

隋唐改称寿州。当时兴起的“寿州窑”是中国古代的着名瓷窑,其产品兼具南北风格,颇受朝野青睐。

宋代设寿春府。这一时期,寿春的名门望族吕氏连续出现了吕夷简、吕公着、吕公弼、文彦博、富弼等多位文臣宰相,为一时之盛。宋所建的城墙保留至今,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并以具备完善的防洪功能而着称。在1992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水期间,寿春古城曾收容30万难民,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视察时,所乘坐的直升飞机就降落在寿县古城墙上。

明复为寿州。清末,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这里被诱捕。1912年寿州改为寿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古城曾长期维系了宋代格局,但近年来,遭到地方政府的严重破坏,历史风貌已大都无存。

寿县境内河汊纵横,盛产粮油,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目前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城以西的正阳关为淮河、淠河、颍河三水汇流之地,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大码头,已有千年历史。淮河在此拐弯,其水位对于淮河流域的防洪具有重大意义。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 安徽六安寿春城遗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694471/117125405.html

更多阅读

山东省双乳山汉墓的秘密 双乳山汉代墓

汉武帝四年,在位54年的济北王刘胡去世,儿子刘宽即位。成为济北王的刘宽,自由放荡,无法无天。刘宽即位后第十二年的一天,后宫传出淫乐的声音,当送酒伺者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被惊呆了,济北王刘宽正在和自己父亲的王后妃子淫乱!这在注重礼仪的

双墩古墓 六安双墩大墓

这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墓葬,考古学家阚绪杭在长达两年的发掘中,始终在破解着一个又一个的谜……2005年6月的一个深夜,几个盗墓者进入安徽省蚌埠市郊区的双墩村,几天后,村民在双墩村的一个土墩上发现了一个九米深的盗洞。由于盗墓未遂,当地政

合蚌客运专线 商杭高速铁路

百科名片合蚌客运专线位于安徽省境内中北部,北起蚌埠,南至合肥,全长130.67公里,其中新建120公里,包括蚌埠地区、合肥枢纽相关工程。工程投资估算总额136亿元,设计时速350KM/H,建设工期3年半,全线设8个车站和一个线路所,依次为合肥站、合肥北

声明:《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 安徽六安寿春城遗址》为网友忢夲潇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