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图片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因此防震意识必不可少。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的方法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的方法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的方法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的方法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

  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

  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由此群众总结了如下谚语:

  群测群防搞预报 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 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 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 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 方法简单效果好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图片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在大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对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认识。据资料和近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强震震例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有地声、地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惯的光象、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变化。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发生的中强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的5.1级地震,震前都出现过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鸡鸭晚上不进窝、惊叫、乱飞;老鼠不怕人、惊恐乱窜等动物习性异常的现象。因此,发现这些宏观异常现象的群测群防人员要及时上报,对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


看过“防震减灾安全知识“的人还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924871/394847428.html

更多阅读

消防安全知识图片 消防安全绘画比赛图片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网站首页|行业资讯|最新报价|消防科普|供求信息|人才招聘|招标信息|展会信息|产品展示|论坛交流| {$Rss}{$Wap}今天是: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中国消防信息网-中国最大消防信息消防产品网站[admi

异戊醇物化安全知识大全 安全知识图片大全

异戊醇物化安全知识大全发布时间:12-05-23来源:点击量:5189字段选择:大 中 小异戊醇 、简介:异戊醇,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有苹果白兰地香气和辛辣味。是我国GB2760-8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

防震手抄报图片大全集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  地震时怎么自救  地震发生后,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大 五年级防震减灾手抄报

 五年级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  地震来了怎么做  避震原则:  (1)不要惊慌。在大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避免惊慌。要克服“惊呆”和“惊逃”两种不良反映。地震时严重伤亡的众多事例,大多是慌忙向外奔跑所致。  (2)伏而

声明:《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图片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为网友空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