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火锅 川菜之鸳鸯火锅

鸳鸯火锅     

编辑本段鸳鸯火锅  鸳鸯火锅[1]成菜风味别致,麻辣鲜香,鲜醇浓厚,各有特色。   鸳鸯火锅,是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两者合并改制而成的四川创新火锅。此品原名“双味火锅”。为1983年重庆队参加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的参赛菜品,由阎文俊取名设计、特级厨师陈志刚制作。这种火锅用铜片隔成两半,造成一个太极图形,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1985年,熊四智将“双味火锅”改名为“鸳鸯火锅”,更富有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爱新觉罗·溥杰作为1983年全国烹饪大赛的评

有关鸳鸯火锅杂图(18张)委顾问曾对此品评价说:“这个菜很好,好就好在有发展。它巧妙地将四川传统的红汤火锅和清汤火锅汇于一锅,风味别致,颇有特色。……更可取的是这个菜的容器,这种太极图锅耐人寻味。” 编辑本段工艺:  用红白两种汤汁入火锅的双锅内,配以各种动物生肉片和蔬菜,涮烫而成。红汤卤的调制有三种著名的配方,基本调味品为高汤(或鸡汤、牛肉汤)、牛油、郫县豆瓣、永川豆豉、冰糖、辣椒末、姜末、花椒、川盐、绍酒、醪糟汁,要求口感丰富,味浓味厚,麻辣适口,鲜香回甜。清汤卤又称白汤卤,主要调味品为清汤、白酱油和味精。其汤用老母鸡、老肥鸭、火腿蹄子、火腿棒子骨、猪排骨加水吊制,用猪肉茸和鸡脯肉茸来扫汤至汤清亮才成。      

鸳鸯火锅 川菜之鸳鸯火锅
编辑本段鸳鸯火锅的来历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就像“花椒”在没传进中国前,怎么会有麻辣火锅?“辣椒”

其他鸳鸯火锅图片(19张)在未传进中国时,又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 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编辑本段鸳鸯火锅的做法  原料: 1、红汤火锅:黄牛背柳肉200克水牛肝200克水牛肚250克、鳝鱼片250克水牛腰300克活鲫鱼10尾(约500克) 、鱼茸丸150克鸭血500克卤汁2500克(制法见毛肚火锅)   2、清汤火锅:猪脊肉(片子)200克鸭胗花200克鲶鱼片200克、水发鱿鱼片200克鸡片150克鱼茸丸150克、水发刺参片250克水发牛筋段250克猪腰片250克、清汤卤汁2500克(制法见清汤火锅)。   3、两锅共用原料:大葱500克蒜苗500克莲花白500克、豌豆苗尖500克菠菜500克黄秧白500克、粉丝250克冬笋200克冬菇100克。   做法: 1、将以上各种荤素原料分盘装好,围在鸳鸯火锅四周,点燃火,烧开汤汁,打去浮沫,即可烫食。   2、味碟用麻油、蚝油加盐和味精制成,每碟中放入一个鸡蛋的蛋清即可。   3、吃时,鳝鱼片、鸭胗花、鱼茸丸可先下锅煮。鲫鱼治净后用筷子从鱼口中插入,放入火锅中煮入味,连筷子拿起食用。   注:汤食过程中要加原汤、牛油、盐、白酱油,以免味谈。   特色:   此火锅融毛肚火锅同清汤火锅为一体,只需一炉,双味同锅,南北皆宜,故名鸳鸯火锅。锅中间隔用铜片焊定,呈太极图形。清汤、红汤调制方法依旧,略有变化。清鲜醇浓,麻辣味厚,二者相配,相得益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151/795063851992.html

更多阅读

川味宫保鸡丁 12图详解经典川菜之宫保鸡丁 川菜宫保鸡丁

宫保是川菜里的代表类型之一,讲究的是“小荔枝口”,主要是说它包含有微微的麻辣味,而且甜中有酸,酸中带甜。小时候每次去饭店这都是我会点的一个菜,我想很多朋友一定也和我一样喜欢宫保鸡丁这道菜。嫩滑的鸡丁配上香酥的花生,就连里面的配

川菜之魂--传统老坛泡菜重庆泡菜 的制作方法 老坛泡菜

wanglidan388重庆(四川)泡菜的泡制过程就是乳酸菌发酵、有益微生物形成的过程,只有“泡”出来的泡菜才具有这样的营养与健康价值。这是传统老坛泡菜的“魂”与“根”,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智慧与财富.重庆包菜历史悠久,口

川菜之水煮鱼片详细做法介绍 不辣的水煮鱼片的做法

水煮鱼片的详细做法水煮鱼,是不是就是白开水煮的鱼,没有辣椒!那么你看看这碗里有辣椒没!朋友点川菜可不能凭想象啊。 水煮鱼本是运用川菜中水煮的方法来做鱼,以郫县豆瓣打底的汤汁煮鱼片,最后淋热油,但水煮鱼北上北京以后渐渐摒弃了郫

声明:《鸳鸯火锅 川菜之鸳鸯火锅》为网友放浪江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