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张仪 战国杰出纵横家张仪列传 张仪传奇的故事 张仪列传

  张仪列传

纵横家张仪 战国杰出纵横家张仪列传 张仪传奇的故事 张仪列传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十卷第十篇,着重笔墨书写了《张仪列传》,介绍了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张仪的生平事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仪剧照

  作品中描写了张仪从少年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游说,到后来穷困潦倒,长街受辱,又被挚友苏秦所逐,因缘际会成为秦国宰相而改变命运的一系列故事,不由得人感慨,人生的跌宕起伏,是那样充满传奇色彩。

  严格意义上来说,张仪是一位周旋在六国之中的“拆台”高手,他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逐步瓦解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助秦国统一天下。

  纵观天下大势,诸侯割据,秦惠王是无疑战国众诸侯国王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张仪有着知遇之恩。善于政治投资的张仪当然看得清跟着最具实力的君主才最有前途这一基本事实,因而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为报秦王之恩,倒不如说是他有着清醒的站队意识,对七国争雄的结局有着正确的研判。

  《张仪列传》中详尽描述了张仪辅佐秦惠王,继而掌握军政大权,利用出使各国的机会先后“策反”魏王,欺骗楚王,而后又使齐、赵、燕等三国连横亲秦,终使秦国独霸天下的过程,却对秦惠王逝世后,秦武王对张仪的厌恶猜忌之心描写得十分委婉,以至于最后张仪辞职去往魏国,两年后身故的具体经过,在笔者看来也如雾里看花,不甚详尽。

  然而仔细想想,这经过又何必去深究,古往今来,终究没有几个贤明君主能容得下功高盖主的谋臣,在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上,张仪的急流勇退,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张仪骂孟子

  一代儒学宗师孟子满腹经纶,有着“大才雄辩,天下无对”之美誉,而战国秦相张仪则因生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利口”。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在两位名家在学术及政治领域多有争论,唇枪舌剑之激烈程度,不亚于现代名流微博过招的浓烈硝烟气息。

张仪剧照

  两人的多次言语交锋中,尤以张仪的一句“儒家大伪”最为犀利,这一番千古绝骂,竟使得一向自命清高看不起纵横谋士的孟子也无地自容,至此再不敢有“妾妇之道纵横家”这等充满讽刺意味的言论。

  儒学文化,堪称中华文化之正统,孔孟门生遍天下,大凡读书之人,无不对这两位宗师肃然起敬。可在百家争鸣,各种思想言论大放异彩的春秋战国时期,偏偏就有张仪这样堪比现代叛逆青年的纵横家对表面假斯文的酸腐文人不屑一顾,竟在殿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直指孟子“尔何其厚颜也”,更振振有词地指责儒学文人迂腐愚昧、张扬刻薄,鄙视天下众生,事事维护周礼、贬斥法制,说到底不过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云云。一阵嬉笑怒骂,震慑得大殿中鸦雀无声,而此刻孟子早已被这番“有辱斯文”的当众嘲讽气得无力反驳,羞愤之下一口鲜血喷出两丈多远……

  在齐宣王的接风宴上,将孟子骂得体无完肤的,张仪恐怕是空前绝后的第一人。掩卷沉思,私以为战国时期若有保险这一行业的话,张仪必定会为他那条赖以生存的巧舌一掷千金投下重保。然而这等巧舌如簧的政客却偏偏入不了秦武王的法眼,最终还是落得个辞职返乡,魂断病榻的下场。

推荐阅读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一改战国分裂局势揭秘张仪和芈月的关系 芈月传张仪的结局命运芈月传张仪是谁 历史上的张仪个人简介鬼谷子真能预言未来吗 鬼谷子致苏秦张仪书深意张仪之残樗里疾的含义 樗里疾是怎么死的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公孙衍张仪

  公孙衍是魏国人,张仪也是魏国人。虽然两个人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而且两个人都为不同的国家效力过,但因为政治主张的不同,两个人成了政敌。公孙衍主张合纵即联合各国攻打秦国,而张仪主张连横即各个国家与秦国联合。

大秦帝国2公孙衍剧照

  公孙衍最开始在秦国任职,并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但是,公孙衍却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忘义。张仪正因为利用这一点,让公孙衍在秦国受排挤,只好到魏国做将军。

  公孙衍为了自己合纵的主张,同时在燕、赵、齐担任宰相这一职位。在秦国效力的张仪,为了让合纵不成功,来到魏国,魏国希望用张仪的号召力,能够让各国与魏国联合,因此,让张仪担任魏国的宰相。公孙衍和张仪都在魏国做官,但两个人的政治主张却是完全不同的。公孙衍为了能够将张仪排除在魏国的朝廷,策划了一些活动。公孙衍派人去韩国,告诉韩王张仪让魏国和秦国联合。韩王为了自己的国家,让公孙衍做一些政事,去魏王那里领功,从而停止魏国和秦国的交往。在一系列的谋划成功实施后,魏王为了魏国的利益,将张仪的职位罢免了,让公孙衍接任张仪的位子。

  在这场公孙衍和张仪的战役中,公孙衍运用迂回的战术,并没有和张仪有直接的正面较量。正因为公孙衍采用了这样正确的策略,最终公孙衍获得了胜利,让张仪只能选择回秦国。

  张仪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纵横家张仪,于公元前309年,病逝于魏国,享年69岁。相比苏秦、商鞅等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谋士与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来说,急流勇退的张仪,其结局无疑要圆满得多。

张仪画像

  张仪以他雄辩的口才及高瞻远瞩的外交眼光获得秦惠王赏识之后,立刻着手开展了辅助秦王,将各诸侯国逐一瓦解的计划。

  他首先施计迫使魏王归顺了秦国,而后,又以花言巧语迷惑楚怀王,成功割裂了楚国与齐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借此进一步削弱六国实力,与此同时,秦国的军队则加紧操练,强军备战,意图一举消灭六国。

  公元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楚国在面对齐、秦两国的正面战场上遭遇了全面溃败,八万楚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楚怀王这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一早已经掉进了张仪设下的陷阱。强烈的复仇情绪令他失去了理智,竟然在粮草都无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倾举国之力进攻秦国,继而又在蓝田兵败。由于国内兵力空虚,魏韩两国也趁机向南攻打楚国,一时间,楚国腹背受敌,楚怀王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好匆忙撤军,屈辱地向秦国割地求和。至此之后,楚国国力一落千丈,而后楚王被迫往秦国充当人质,终于身死,曾经盛极一时的楚国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

  张仪立功归来后,又巧施连环计,通过外交手段令其他诸侯国纷纷倒向秦国,而后逐一击溃,终于完成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霸业。然而,秦惠王过世后,即位的秦武王十分厌恶张仪,张仪只好离开秦国,前往魏国为相,两年后病逝。

推荐阅读苏秦张仪合纵连横 一改战国分裂局势揭秘张仪和芈月的关系 芈月传张仪的结局命运芈月传张仪是谁 历史上的张仪个人简介鬼谷子真能预言未来吗 鬼谷子致苏秦张仪书深意张仪之残樗里疾的含义 樗里疾是怎么死的2/2 首页上一页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351/216815348884.html

更多阅读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皆翻唇弄舌之辈也一先说家庭然则苏秦未遇之时,亦为周之有名有姓之人也。因为一方面有兄弟嫂妹妻妾,是个大家族;另一方面"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可说明其家并非普通力食之家,而是有几大箱子的书,还藏有《周书阴符》这样

张仪与楚国之纠结和相关的屈原事迹 张仪许诺楚国

.《史记》记张仪的事迹、年代大多正确,但是“把苏秦的经历提早了约三十年”。《战国策》中,又把好多张仪的传说,混在史实之中,致使张仪事迹含混不清。现就张仪与楚国和屈原相关的问题,略加梳理,以求教于方家。一 张仪得势前的传说.(一) “

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

张仪列传 张仪列传 张仪列传-内容简介,张仪列传-艺术特色

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表现了他们的雄才大略,体现了他们的

苏秦和张仪 浅谈苏秦

说起苏秦,另外一个人物,必不可少。当然那就是张仪了。在那个血流漂橹,金戈铁马的时代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便是纵横家。纵横就是合纵连横,《韩非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话:“纵者,合众弱以攻”强者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知大局,善揣摩,通辩

声明:《纵横家张仪 战国杰出纵横家张仪列传 张仪传奇的故事 张仪列传》为网友旧戏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