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为什么!首先是中国建国动荡后在治国上对动漫文化的轻视与偏颇导致了动漫内容发展的严重滞后,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的文化洗礼后,导致大师们受到迫害消散,文革后更无人关心动漫这种东西,导致了动漫这种东西发展的限制与搁浅!就如《大闹天宫》吧,现在版权是属于国外的,就是因为文革期间说这个动画具有反叛思想,然后差点让这样的神作失传,而《大闹天宫》的这作者们更是受到了迫害,大师们的精髓从此无人承传发展...
关于中国后续的动漫发展,首先就得说动漫为什么深受青少年喜爱?图文并茂传递信息更加具体更加容易被青少年直接理解消化,而对于漫画一说,我们想一想中国当年是有漫画的,有人应该一下就能明白,那就是黑白的小人书,我家里现在还有几本,但现在不流行了!而小人书的内容都是什么呢?经典的我就记得有《林海雪原》什么什么的,反正不是红色经典故事就是一些古典小说改编,这些小人书作画都是相当精致,人物走形极其少,但内容上的限制给上一代人心理造成了一定桎梏,这种桎梏在于他们认为动漫画应该像他们看的小人书一般善恶分明、明白大道理且简单易懂,这种认知到了现代与现代的世界动漫主流发展相结合,兴许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解释现在动漫如此幼稚的原因! 另外一点就是天朝妄图抵制日风动漫的冲击,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侵害,最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决定严重限制了我们动画内容上的发展,这种一刀切的抵制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宣传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吸收原则,更重要的是坐在决策层的人,不理解也不真心去理解动漫本身,所以也无法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本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想法,造就了今天国产动画内容偏于幼稚的的局面... 有人认为动漫内容受限制,其实这个在当下真的要对动画和漫画分开说了,动画要在全国放映,那当然在审核上严重受限,而漫画相对较好,因为主要是在杂志上连载和出售单行本,肯定都是喜爱的人群主动去购买,而不像电视上的动画可以被动接受,只要不是什么18X的内容和反动内容等应该都还过得去。而关于动画上内容的问题,就主要是因为之前说的那些问题所导致的。这里我主要想说说制作上的悲剧!

关于动画制作,动画经费少,技术不够等等,这并不是本质问题!日本动画部分东西是在中国代工的,这种东西和其他代工相比并不能说完全没有技术的封锁,但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动画画面上崩溃远不是技术上差距能够造成的!这差距的造成,本质在于光腚局文化局等局的审核,动画内容限制严重。市场经济下,独立的公司做出来的作品拿出来播不了,要是国家做的你懂的,投资好几千万制作的了几十集的只有10分钟多一点的动画,远达不到正常动画要求流畅动画的帧数,而且画面还要崩,那真是叫人伤心。就比如《魁拔》,好不容易有这么一部比较靠谱的动画电影,怎么就在电影院上映了一个星期就下了呢?人气不够吗?怎么可能?所以很多人都在只能在网上声援他了。而不靠谱的动画电视上每天都在放,我也就不多说了! 再说说做动画的人,制作者对动画无爱,不从观众的角度去制作动画,更多的是跟着国家的政策和口风跑,不过这点也没办法,谁让审核那么坑爹,爱动画有想法的人过不了关,还没有钱,只能观望;想赚一笔的紧着给国家相关部门溜须拍马,再加上跟着政策走,还有知道为什么动画要那么短一集吗?呵呵,据说国家有补贴政策是按集数给的,所以除了天朝动画传统外(10分钟多一点),这奇葩的补贴方式也是动画时间短的原因...
关于动漫缺经费的问题,怎么说呢?钱真的不缺,国家投资几千万元都花到哪里去了啊啊 啊啊,但给不到正经需要用的地方!但关于日本OVA制作需要4千万软妹币一说则是以偏概全了,因为OVA过于宽泛,有的OVA历时40多分钟,并且全CG制作,那4千万是必然,比如前几年老牌动画公司龙之子出品的《鸦karas》,画面太精致了,再往前数几年,当时日本以CG技术出名的还没有破过产的GONZO制作的《青之6号》和后来的《战斗妖精雪风》也一样,40多分钟,都是细腻流畅的CG,怎么可能不是巨资打造!但又说回来,又有很多OVA只是某些TV动画的番外或者续集,和普通连载TV动画制作一样,以前我看过一个说法是这样的,日本普通的TV连载动画平均一集是经费是15W软妹币左右(日本动画制作也算是参差不齐,但平均一下还是可以反映问题的),也就是说同水平的OVA不会差的太多,而天朝制作相同时长动画需要将近他们的4倍的经费,更要命的是那画面无法下眼观看。
最后再说说中国的动漫爱好者问题,中国动漫爱好者对动漫是很痴迷的!真的很痴迷,尤其是近些年,你以为日本手办业最大的市场是哪里啊!是天朝啊!御三家GSC,Alter,Maxfactory,还有Bandai、寿屋等等,都在中国大赚啊!在手办吧里经常可以看那帮高中土豪们秀自己的收藏!动辄就是几万软妹币啊!日志中所说的人群是有问题的,更多的是对准了广大小学初中学生,这本身就有问题,动漫本身虽然有分层,但整体说动漫应该是对全年龄的!动漫周边的消费者应该更多的是那些有消费能力的年龄稍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