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广州开讲“无条件养育”——
25日,新一代奶爸奶妈们心中的“女神”、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小巫来到广州开讲座,主题是“无条件养育”。很多看着小巫的书、摸索带娃的父母们从珠三角等地赶来。记者发现,家长们求助的问题很简单,无非就是孩子早上起床不肯洗脸、晚上不肯睡觉等小事,但这些都是事关养育孩子的“大事”。
1 小巫自称来“毁三观”
“小巫”果然是小巫,一头酷毙帅气的短发很是干练。她的讲座从现场家长提出的案例切入。第一个妈妈讲儿子在学校爱打闹,屡遭老师投诉;第二个妈妈说小孩太乖了,被打都不会还手;第三个是爸爸,说自己的女儿很叛逆,早上起床不肯洗脸。
记者在现场发现,小巫在家长的讲述中抓住了不少把柄,比如爸爸说女儿“叛逆”,小巫认为这是他给女儿贴标签了。
然后,她便抛出了三个疑问。“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好人生、什么是好养育”?开始了她“毁三观”的评判。
在很多家长看来,“好孩子”就是“表现合意+取得成就”,“好人生”就是“财富地位+社会认可”,“好养育”就是“别人夸你养了个好孩子”。这些在小巫看来都是错误的观点。
她认为还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很多人把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可以任由家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涂抹和打造。“如果孩子没有长成我们画的那个样子,我们还爱他吗?”小巫反问家长们。
小巫认为,其实孩子是一粒种子,种子意味着孩子未来的一切可能都已包含其中,它只能是自己本来的那棵树,而不可能长成其他的树。“它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它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小巫觉得这些家长应该清楚。
2 养育孩子要“身在心也在”
可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成功等于父母的成功。但在小巫看来,孩子是否“成功”跟父母关系不大,但孩子是否“幸福”却和父母息息相关。
“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的教育,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成为适宜孩子成长的环境,才是家长需修炼的功课。”
小巫提醒家长,要弄清楚孩子需要和不需要什么。比如,如果孩子害怕,不需要家长的轻蔑或是鼓励,而是需要认可;如果孩子取得成绩,其实也不需要表扬、奖励,而是需要家长平静对待。
此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还需要家长通过讲故事来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运动来提高认知能力,通过环境、自由和楷模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
“这些就是无条件的养育,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巫说,可能这些很难做到,但最关键的是,养育孩子一定要“身在心也在”。
她举了个反面例子,有一次在机场候机,看着旁边一个爸爸2个小时里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却不肯理旁边一直央求他陪玩的儿子。
3 女孩不让妈妈生二胎,谁的错?
本月中旬,武汉13岁女孩以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妈妈含泪打胎”这一案例。很多人都指责这女孩“真任性、熊孩子、不懂事”。但小巫则认为,错不在孩子。“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这个女儿要闹?”小巫说,那是因为她从没在父母那得到过爱,她很害怕自己在家中这么一丁点的位置,也将被新成员占据,分走已经少得可怜的父母之爱。
小巫认为,这件事情上,父母才是错误方。首先,是否要二胎是由大人决定的事情,而不应该被孩子绑架;其次,溺爱不是爱,溺爱是一种恨。妈妈含泪去堕胎,无形中把“杀人犯”的罪名安到女儿头上,妈妈自己“伪装”成受害者。
“为什么这个家庭会这样?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表示不同意家里添个宝宝?”小巫认为,不和谐的亲子关系才让孩子行为有了偏差。
4 讲“走心”故事纠正亲子关系
怎样才能纠正不正确的亲子关系?小巫建议,家长可以通过睡前讲治疗性故事来慢慢纠正各种偏差。
小巫举例,有位家长苦恼,孩子总是很胆小,不敢独立行动。妈妈就编了《神鸟》故事,讲述一只小鸟一直不肯离开窝,有一天,它梦见一只漂亮的神鸟来鼓励它飞出去,并且把身上一根漂亮的羽毛插在它身上。小鸟得到这根羽毛后,追随着神鸟离开了窝,经过森林、河流,历尽苦难,终于来到目的地,回头一看,自己也变成了神鸟。
“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很容易代入角色,向往成为神鸟。妈妈从中鼓励他大胆一点,偏差行为就比较容易纠正过来。通过讲故事,亲子关系也会亲密起来。”小巫说。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通讯员 钟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