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驰
(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最近有很多朋友踏上了日本赏樱之旅,而我前两周从日本回来。没有赶在樱花季,当时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三月中旬游人少,二是有不少重要的演出可以看,所以就走上了“音乐之旅”。
这次的据点主要在东京,后来到京都晃了一圈,慕名去了几个景点。但最后回味起来,还是东京的文艺生活最让我回味。
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日本对于文化的珍视和培育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日本的商业味更轻,炒作概念更少,尽管古典音乐是夕阳产业,然而无论演出还是唱片市场,都呈现出比国内更好的面貌。以下挑几个重点来说。
观演的便利与不便
总的来说,在日本购票、观演是相当方便的。适应不同年龄人群的演出有不同的售票方式,除了现场购票以外,一般演出都会选择网上订购、便利店打印的方式,而传统的演出(例如演歌、落语、歌舞伎、舞台剧等)则可以电话订票,快递送货到付。
不过,无论是支付方式还是预订方式都需要在日本本土解决,在日本国外很难完成。此次在日本看了三场演出,多亏在日朋友的指引和帮助,才保证了旅程的顺利。
其次,几乎每个演出场馆都会把地图和交通方式清楚、明晰地公布在官方网站上,这点十分便于查找。日本人几乎用了最笨的办法和最详细的语言、图形说清楚了一切。
特别难忘的是大阪的新歌舞伎座,他们把各种衔接方法进行穷举,每种方式的所用时间也都估算得很准确,日本人以服务对象为本位的周详考虑值得我们所有服务行业学习。
新歌舞伎座案内图
日本人的精细和资源相对匮乏有关,他们似乎有着更强的危机意识,而音乐演出场所又多处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要找到不是很容易。
第一次独自去闻名遐迩的三得利音乐厅,就因为慌不择路走到了美国大使馆附近,当时又在戒严,绕了一大圈,才发现原来这个音乐厅建造在地下,需要步入一个下沉式广场。每一个可能的入口都有详尽的指示牌,附近也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多个不同的地铁站,只有熟悉了你才知道哪个是捷径。
三得利厅外景
值得提醒的是,日本的演出分下午场和晚场,千万看准时间前往演出场所,晚间的开场时间一般也比国内要早,七点开场为常态,更有周末的演出会在六点开场。
日本的剧场文化
到达东京第一天当晚,我就去 U - port 大厅看了东京芭蕾舞团成立 50 周年的纪念演出之一,《吉赛尔》。两位国际巨星扎哈洛娃和伯雷联袂演出,状态非常好,东京芭蕾的团员们也都很努力,这些自然不必去细评。比较震撼的是在戏外。
摄影:古驰
进门前,有分发近期演出讯息的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地递送 playbill ,身旁就明确地写着开场、开演、休息和结束的时间,一目了然。在上海,似乎只见过天蟾舞台这么做,值得表扬!售卖节目册的两位大姐用中正的嗓音引导观众,旁边清楚写着会员价和非会员价。日本的节目册,比起国内来,还是挺贵的!
摄影:古驰
不过,如果你不愿意花钱买节目册,可以到旁边的队列去排队(是的,在日本,只要有需要分先后的时候,就会马上自成一列!)那里有免费的样品可供阅读。读的人也不慌忙,排队的也不催促,保持有礼谦和、适度自足的状态。偶尔走过一两名穿着和服的观众,气氛舒适自洽,毫无别扭造作。
日本的女厕所排队吗?也排。人家不仅排队,而且绕着圈不影响行人的走动,且有人引导。只要剧场有责任维护秩序,绝不会袖手旁观,这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另外,我们这边还有一个困惑,常听到观演的朋友问“今天的返场演的是啥?好耳熟。”日本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会把 encore 曲目第一时间公布,有的会写在现场,让走出来的观众看到,有些则会贴在官网上。例如下面看到的东京歌剧城和东京都交响乐团的官网截图。
唱片的几重境界
日本的唱片销售一直是世界性的奇迹,这次专门造访了几家日本唱片店,也有各自的亮点。首先是位于涩谷附近的最大的一手唱片行“Tower Records”,一栋大楼全是碟的壮观景象让人不禁醉倒。古典音乐在七楼,比爵士乐还高一层,当然是十分“高冷”的,但是并不寂寞,因为这一层还卖一点点落语(日本传统语言表演)的唱片。
摄影:古驰
日本的一手唱片都很贵,店里也确实没什么人。古典音乐的分类十分清晰,古乐、管弦乐、歌剧等等依次排开,推荐碟、试听碟、新碟、打折碟会放在显要位置。员工亲笔书写的唱片推荐语,戳中萌点。
摄影:古驰
瞧瞧我在店的角落里发现了什么?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卖得不便宜呢!
摄影:古驰
相比一手店门庭冷落的局面,二手店则火爆异常。价格实惠、品相优秀的二手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爱乐者们往往是先去唱片店寻觅一会儿,买到心满意足再去现场,这种日子实在逍遥。二手店门口往往还放置各个场馆的演出单页,很良性的合作。
在东京,最大的古典二手唱片店是连锁的“disk union”,他们做的不只是古典,包括爵士、流行、摇滚、演歌歌谣等等,不同的门类会有不同的门面!例如下面这个是位于御茶水附近的摇滚二手店。
除了唱片,disk union 还经营二手音响(audio union)以及二手的古典音乐书籍(book union),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 CD LP 保养小道具。每张唱片都有各种颜色的价格标签,写明品相和分级。标签的颜色很重要,不同颜色有不同折扣,店里有招贴,记得看看。
街上的“音乐风景”
日本的音乐教育闻名于世,除了从小学习合唱以外,许多人都会乐器,路上背着乐器的年龄层跨度非常大。我在地铁上甚至亲眼目睹一位老者在阅读总谱。
伴随着唱片店,附近一定有乐器行和书店,成为一个完整的欣赏和体验系统。
除了店里的唱片,路边也有跳蚤市场卖碟,虽然成交量有限,却也是一道风景线。
摄影:古驰
连地铁站台里也能听到古典音乐—— JR 的大阪环线共 19 站,每站站台的音乐都不同。在各式各样的音乐里,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入选。
最后,建议在闹市穿梭的你要睁大眼睛。日本人会把传统名曲的歌词刻在碑上,称为歌碑,善男信女们如果去大阪喝法善寺红豆汤,绕到后面一个 block 就可以看到《月之法善寺横町》的歌碑了。像这样的物件,还有很多。
摄影:古驰
几座值得一去的音乐地标
三得利厅
身居地下的“三得利”四面都有下行通道,其中有两处还标有“卡拉扬广场”的字样,2014 年杜达梅尔和维也纳爱乐在此巡演时也拍照留念。据在日友人所说,开演前一定时间门口会有音乐喷泉,甚至可以看到报时小鸟。可惜我并没有亲眼目睹。
由丰田泰久担当声学设计的这座音乐厅几乎是世界乐迷所熟悉的,我在之前就听过多位著名音乐家称赞这个厅的良好音响效果。它按照葡萄园式和鞋盒式兼有的特点建造。和上交新厅略有不同的是,面对指挥的后部座位相对较少,正面的位置则大大增加,前面和后面的顶部行成人字形,有着更高远的空间,容纳量也很大。
我在里面听了两场音乐会,一场坐在后面,一场坐在正面,惊艳的是,整体音效并没有太大差别。不仅如此,残响率、音色等均十分出色,并没有偏颇。
卡拉扬广场
东京文化会馆
上野公园入口处有著名的东京文化会馆,据说是声音效果不亚于三得利厅的地方。附近充满人文气息,除了是著名的赏樱圣地,上野动物园、国立美术馆、国立博物馆等设施也都是前往的理由。
进大厅走了一圈,发现内部的装饰十分考究,而入口处醒目标注着有“都响”之称的东京都交响乐团字样,乐团驻地就在此处。
摄影:kyd

东京歌剧城
东京歌剧城是一栋摩天大楼,里面的文化设施包括新国立剧场(上演歌剧、芭蕾)、近江乐堂、音乐厅(大厅)、独奏厅(小厅)等,音响设计也是一流。
不过习惯了正常音量的朋友可能要留神,音乐厅的音响十分爆棚,近乎“炸裂”的效果可能会让你大呼过瘾,也可能会迷失对于音乐的判断。
NHK 大厅
位于涩谷地带的 NHK 大厅是 NHK 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录制地点,特别是每年一度的红白歌会更是万众瞩目。在古典音乐领域,这里是驰名世界的 NHK 交响乐团最常演奏的地点。定期公演往往会有同样的曲目演两场的情况,也折射出日本观众对“N 响”的欢迎程度。
最近去日本可以看哪些演出?
鲍罗丁四重奏
时间:4月2日-3日 19:00
地点:东京文化会馆
看点:这支四重奏在室内乐界的地位不言而喻,曾经一度和里赫特有精彩的合作,这次借着里赫特诞辰 100 周年的机会,特别将第一场音乐会献给这位钢琴大师,携手刚刚造访中国的莱昂斯卡娅(也是和里赫特生前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人物),上演舒曼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五重奏作品。这样的节目策划构想,恐怕国内少见。
NHK交响乐团《女武神》
时间:4月4日、7日 15:00
地点:东京文化会馆
看点:如果可以的话,用《指环》评判一支交响乐团的水准也不错——它既是实力也是耐力的考验。NHK 作为敢演《指环》的交响乐团,从去年开始推出了二轮音乐会版指环的四年计划。今年是“东京春祭瓦格纳系列”的第五年,再次轮到《女武神》,由老一辈指环专家雅诺夫斯基领衔,西方一线歌手和日本本土歌手联袂上演。
马太受难曲
时间:4月3日 18:30
地点:东京歌剧城音乐厅
看点:作为当今古乐界最为活跃的人物之一,铃木雅明和他的日本巴赫学院堪称是东方人演绎巴赫的奇迹,马太受难曲更是无缘国内的重头大戏。还在听勃兰登堡和管弦组曲的朋友可以去开开眼界了。
小山实智惠从艺 30 周年
时间:4月18日 14:00
地点:三得利音乐厅
看点:曾经到访过上海的、很厉害的女钢琴家,技巧优秀,风格处理妥帖,当时给国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与大野和士指挥的东京都交响乐团合作,一口气演奏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也都是小山常演的保留曲目了。
费多谢耶夫指挥NHK
时间:4月17日 19:00;4月18日 15:00
地点:NHK大厅
看点:俄罗斯名指挥与美女钢琴家安娜·维尼斯科娃的合作,曲目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第二钢琴协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俄罗斯音乐爱好者不可错过。
最后,我特别给“靠谱”读者带回了小泽征尔“儿童歌剧”的节目册(如下图),封面非常漂亮。想收藏的读者可在后台留言,我们会挑选其中一位送出。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画报》旗下分类媒体“靠谱”。
欢迎留言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