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霸变学渣 我从大学“学霸”“学渣”看科学育儿


我想,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家长们都走过弯路,流过眼泪,焦虑过、纠结过。想做一个合格的妈妈真心不易,教育不是一件可以无师自通的事,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需要练习的。只有当孩子进入社会,学会做人做事;进入恋爱婚姻,会相处亲密关系、会做父母了,我们才敢说自己在家庭教育上可以功成身退了。


大家都知道我在北京一所知名高校工作,虽比不上清华北大,但是能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都是高中时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孩子们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慢慢的也就分出了“学渣”和“学霸”,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讲两个学生的故事,有个男孩,他高中时是上清华的苗子,被老师们寄予厚望。高二时为了参加全国中学生网页设计大赛,整整一年沉迷其中。老师们都急了,一起来找家长,希望大家一起做孩子的工作。家长却说:“孩子可以有考上清华的体验,也可以有考不上清华的体验,上清华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路,他自己坚持要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事情,我支持他!” 后来他当然没考上清华,但他在高二的竞赛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现在在软件工程专业学的风生水起,是同学们公认的编程大牛,更是大家喜欢的阳光少年。


另一个孩子,也是考清华的苗子,高中三年是他妈妈最操心的三年,无时不刻不在关注着她每一次大考小考的成绩。特别是高三,在他有一次考试出现失误,没考入前三名之后,妈妈的情绪关键词基本就是忧虑,抱怨、纠结。妈妈的这些负面情绪被孩子解读后,成为一种不被信任、不被欣赏、不被肯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没有转换成学习的动力,反而成了一种莫名的烦恼时时刻刻影响这孩子。我记得有一句话说“抱怨其实是诅咒”,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幸孩子还是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是没有考上清华成了妈妈心中的痛,妈妈依然很焦虑,每天远程督促孩子不能玩、不能谈恋爱,好好学习争取考清华的研究生。可是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几乎厌学,与妈妈的关系也成了恶性循环。


大学学霸变学渣 我从大学“学霸”“学渣”看科学育儿


对比鲜明的两种家长,教育出截然不同的两个孩子。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真的一点都不假。接纳孩子、相信孩子,给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是做父母的必修课。这并不是说我们放任孩子不管,由他们喜欢。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孩子是一个有思考力、创造力和应变力的人,何愁他们成不了“学霸”。


对孩子而言,父母无条件的爱比什么都重要,在被信任、被欣赏、被肯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幸福的孩子。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景。作为父母,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恒久的祝福就够了。“学渣”想逆袭靠什么,唯有父母的心态了。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的主人翁需要有6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会玩、能找到意义感。你一定也觉得很有道理对吗,谁也不会相信,能考一百分的才是未来的主人翁啊。


作者:COCO妈,北京知名高校从事教育工作10年,升级为辣妈后,致力于探索实践科学育儿。希望将自己所思所学与大家分享。COCO妈妈育儿经:80后辣妈的育儿观点,包括教育心得、医护健康、喂养知识、亲子玩乐以及美文分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951/285181781313.html

更多阅读

学渣、学霸、学神之区别 学渣 学霸 学神

[经验交流] 学渣、学霸、学神之区别 [复制链接]只看该作者 楼主风采依旧2013 私信 等级:小学三年级 91 2014-7-25 08:00 查看: 413 回复: 24学霸:永远是尖子生学神:不学也有高分废渣:学了才能得高分学渣:怎么学也没分学屌,徘徊于学霸与学

学渣逆袭 你知道学霸有多努力吗

大一逃课大二恶补大三开店 学渣五人组玩珠宝从右到左依次是“也非”店的5名合伙人郤艺丰、朱正予、洪宇凡、黄欣艺、王雍淇。记者杨佳峰 摄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有条学生创业街,一家名叫“也非”的店铺最近火起来。“也非”是家珠宝

声明:《大学学霸变学渣 我从大学“学霸”“学渣”看科学育儿》为网友会回来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