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打跳 纳西族的“打跳”在民间有着怎样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户勤劳的农家,母亲早逝,留下五个儿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对儿子们百般疼爱,尽心操劳把五个儿子拉扯成人,五个儿子长成了五条精壮的汉子,老人得到了无比的欣慰。

  有一回,民族山寨与山寨之间发生了械斗,五个儿子均被首领召去,上了械斗的战场。牛角号吹响了,呐喊声震荡着山谷,械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年迈的父亲在家焦急地等待着。三天三夜过去了,牛角号哀鸣着,呐喊声减弱了,寨子口出现了一队疲惫不堪,拖着竹矛拿着弯弓的汉子回来了,老人急急忙忙上前寻找自己的儿子,汉子们一个个从门口走过,一个、两个……怎么也没有见老人那活蹦乱跳,精精壮壮的五个儿子回来。他们再也回不来了,老人的五个儿子年纪轻轻就死在了那罪恶的刀箭下、仇杀的械斗中了。

  父亲悲痛欲绝,一下子老了好多,脸上的皱纹加深了,鬃发变白了,背更弓了,干瘦的躯体露出了肋巴骨,终日思念着自己的五个儿子,为自己孤独的一生叹息着。葫芦树上还挂着几个干枯的葫芦,起风了,风灌入葫芦口“嗡嗡”作响,门前的金竹也在风声中发出了“刷刷”声,好像有一种娓娓扬扬的响声与老人对起话来。老人孤苦零仃,没人体贴照应,处倾诉愁肠。

  每天,呆呆地坐在茅屋前的树桩上,凝神地望着摇拽的竹林,倾听着风灌葫芦娓扬的回音。听呀听,老人的心颤栗了,好似又听见了亲亲的儿子们的嬉笑声,看到了孩子们健壮的身影。

    老人摘下了一个葫芦,砍来了五根长短不一的竹子。挖空了葫芦心,竹竿上烙了洞。掏空了的葫芦是老人熬干了血的心,五根竹竿好比老人心爱的五个儿子,竹竿插入葫芦心,心和心、肉和肉相连了。

  老人颤栗的嘴唇吹响了葫芦笙,婉转柔和的乐音是儿子们的话音,和声的共鸣是老人心中翻滚的波浪。哟,老人和儿子们在乐声中相见,说不完的话啊,诉不尽的父子情,在葫芦丝里流淌,回旋。

  乡亲们听到了葫芦笙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围拢来,老人吹起了思念曲,再来一调“战斗调”,老人茫然了,械斗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只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人们希望安居乐业,老人满怀激情地吹起了“团结调”。人们似乎听懂这团结的心声,大家不约而同的手挽着手,跟随老人跳起了打跳。从此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纳西族打跳 纳西族的“打跳”在民间有着怎样的传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0951/706250135956.html

更多阅读

纳西族的走婚 彝族有走婚制吗

纳西族的走婚纳西族是仍有母系氏族的痕迹的民族。由于这里海拔在2000——3000米,所以紫外线比较强烈。人都长得黑,所以当地人以黑为美,以胖为贵。男士称胖金哥,女士称胖金妹。在这里男人是不做活的,主要是学习琴棋书画,提笼架鸟和在家教育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杨杰宏一、纳西族人口与分布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

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丽江纳西族歌曲

来到丽江,不能不到拉市海。因为天太冷,对骑马也没有什么兴趣,况且我一个农村长大的人来说,田园风光一点都不吸引我,于是就没有参与导游规定的骑马赏田园风光项目。仅仅一个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就吸引我们一家三口的眼球,一个一个看过,一个一

云南 一位纳西族姑娘阿勒邱讲述的木府风云 木府风云主题曲

相传木姓是明朝朱元璋所赐,木府土司木增在位时是木府最强盛的时期。在丽江木府一位纳西族姑娘阿勒邱给我们讲述了跌宕起伏的木府故事,木府家族的兴衰也真实的反映了纳西族的民族历史。上图1俯瞰木府恢宏建筑群上图2木府的石牌坊通体皆

声明:《纳西族打跳 纳西族的“打跳”在民间有着怎样的传说》为网友我要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